寫車評之前,先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今年上海車展,路過日產展臺,往里一瞧,瞥見稀飯站在疑似天籟旁邊。我當時一愣,這都什么年月了,為什么要在車展上再拍一遍天籟呢。走進一看,哦,原來是新軒逸。從上海回來,編輯部團建吃小龍蝦,出門又瞥見一輛黑色日產。再一愣,新軒逸開始銷售了嗎?同事立馬懟過來:這哪是軒逸啊,這是天籟。
兩個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說明了一件事兒,天籟和新軒逸太像了。
家族化風格,讓兩個級別的車長得太像,終端市場必定會出一個問題,小的向上攻擊。通常來說,這個問題廠家也沒法左右,市場的一般選擇是——小的如火如荼,大的......小的之所以風聲水起,是借著大哥的設計,得到“以假亂真”的高級感。新軒逸靠著這一招,拿到了形象Buff,把它跟朗逸、雷凌擺在一起,做一個高級感排序,答案應該是這樣的:軒逸=朗逸>雷凌。
一個講運動感的軒逸?
一個講運動感的軒逸,這是我在試駕宣講會上聽到的高頻詞匯。運動感,放在過去,是跟軒逸八竿子打不著的三個字,新車就能聯系上了嗎?
看外形,是聯系上了。新軒逸的寬度增加55mm、車高降低56mm、重心降低17mm,運動感是從低趴的風格里油然而生的。溜背的造型和和懸浮式車頂的設計,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感覺。可從誕生就誓要把家用玩的風生水起的軒逸,真的能和這份外來的感覺無縫鏈接嗎?
不能。低矮的車身、快速溜背的造型好看是真的,毫無意外地付出空間的代價也是真的。一般來說,轎車,就算是A級車,都會把第二排車門后角盡量挑高,增加乘客上下車的開口面積。軒逸上的溜背造型,收窄了乘客上下車的頭部空間,這是我從新車上體驗到的一點不便。
日產式的運動?
造車是權衡、選擇、舍棄的復雜問題。設計師在更美觀和更有用之間,做了“任性”的選擇。可到了駕乘風格運動或者舒適的抉擇,他們還任性的起來嗎?
老款車型瘦高、底盤不講求支撐、轉向不講求手感,駕駛感受,似乎在當年的開辟排序里,放在了靠后的位置。現如今,走老路、不講駕駛肯定是不行的了。這是豐田宣傳TNGA低重心帶起的風潮嗎?我不這么認為,新生代的年輕消費者,就好這一口。總結日產在軒逸上的針對性改變,大概有幾點:加寬車身、降低重心、增強剛性。這些變化映射在駕駛上,是讓人感覺新軒逸腳底有根了,過彎不再忽忽悠悠。
細致的體味整個底盤,日產其實給變化設置了底線——不能影響舒適性。就像前面提到的,新軒逸的根,是通過縮短懸掛行程、降低車身高度得來的。而濾震,依然是前段柔、后段上支撐的風格。回答開頭的問題,日產在風格問題上,并不想冒險。他們說的運動,更像“左右討好”的運動,內核是相對老款好開了很多很多。
底盤整體風格沒變,在細節的處理上卻有了不小的進步。溫柔前段不再含糊,你能體味到壓過細碎顛簸時,懸掛快速過濾營造出的韌性;從前段的柔、到后段的硬,中間過渡更線性,雖說最后的結果,依然是過大顛簸時震動明顯,但線性帶來的可預知感,讓這些震動不再像老款那么突兀。如果從運動和舒適兩個維度分別給新軒逸排序,我認為是這樣的:
舒適——一般 版雷凌=朗逸>軒逸
運動——運動版雷凌>軒逸>朗逸
狡猾的豐田,在新車上開辟了兩種不同的底盤,且都做的很好,那正好卡在中間的軒逸,是不是在討好兩頭都想照應的消費者呢?
以后有驚喜?
動力總成沒有質變,惟獨小升級。試駕結束后,我給日方工程師傳了紙條,Turbo engine in the future?答案是:No. 既然沒有,我們專心談談動力小升級。
發動機依然是HR16 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內部代號變成第三代。廠家宣稱的調整有不少,像什么鏡面熔射缸孔技術、電動VTC等等,標稱功率、扭矩分別提升到102kW和169Nm。但是我覺得,新車絕對加速能力并沒有提升,跟雷凌1.2T也基本一個水平上。盡管如此,還是重點表揚的是日產的CVT變速箱。響應真的是快,一踩油門,轉速嗷一下上去了,一松油,轉速呼一下就下來;穩住三分之二油門,你還能看到轉速上到4000rpm后、瞬間回落到3000rpm,以此摹仿AT的節奏感。如果給CVT摹仿能力排一個榜,日產的絕對是第一位的。試駕之后的QA環節,不少媒體問起為什么沒給軒逸添一套渦輪增壓機。廠家的說法是,在開辟時,優先考慮的是燃油經濟性和耐用性,所以只是給原有的動力進行了升級。不過日后會有驚喜,Note同款的e-POWER混動系統會被導入國內。按理說,不論動力性還是經濟性,e-POWER都會比現有的1.6L自吸有很大提升。
還有哪些優勢
說優勢的話,內飾算一個。如果不考慮材料的使用,只看設計。新軒逸的內飾,完全能放在更高級別的車型上。但是圖片里展示的雙色拼接,應該只浮現在頂配車型上。如果配色回歸純黑或者純白,有些擔心高級感會打折扣。
第二點是整車的隔音水平。去年我們做過這個級別的六車對比,NVH表現最好的就是軒逸。新車在隔音上,主觀感覺較老款又有進步。哪怕快速走在粗糙路面上,高頻噪音被抑制的很好。不輸B級車的隔音表現,可以作為新車的一大賣點。
座椅非常舒暢。日產柔軟的座椅填充在軒逸上進展到了一個極致,車展上靜態乘坐,會擔心軟糯的表面材料缺乏支撐,長途乘坐腰疼。今天在車上或開或坐呆了一天,過去的擔心大可以放在肚子里。論舒暢,還是日產家的座椅強。
有哪些亟待改善
空間表現一般。根據我們的實測數據,軒逸的后排乘坐空間好于雷凌,但是跟朗逸、思域還有差距。這就故意思了,主打性能的思域空間最大,主打全能家轎的軒逸空間一般,消費者在選車的時候,會不會陷入兩難的境界呢?對家庭用戶來說,軒逸不夠大的后排會讓人心生遺憾吧。
配置不夠高。在新軒逸的宣講會上,廠家說新軒逸在CMF平臺上構造,這個平臺的零部件通用率達到85%,比TNGA還高10%。有了這個數據基礎,我的第一反應是,高通用率帶來的成本壓縮,應該可以反哺到配置上。看到頂配實車稍微失望,沒有電子手剎、沒有CarPlay、副駕手動調節、后排無USB充電口等等;軒逸的主動安全配置包括超視距碰撞預警、油門誤踩糾正等,但沒有ACC自適應巡航,是跟競品相比時的硬傷。消費者不能從明面上感受到平臺化帶來的優勢。現在軒逸還沒有發布價格,希翼在最后一錘上,廠家可以給我們驚喜。
A級車市場真熱鬧
雷凌、軒逸接連上市,今年的A級車市場熱鬧起來。朗逸、思域、雷凌、軒逸四車混戰,簡單總結一下幾款車的優勢,
朗逸:做工好、有高級感、配置選擇聰慧;
思域:動力強、空間大;
雷凌:有雙擎、底盤好、主動安全配置高;
軒逸:外觀內飾高級、隔音棒。
幾款車都有非常棒的購買理由,說真的,讓我選,我也沒法一下子挑出最好。只能告訴大家,都去試試,找出那個最適合自己的。
【東風日產軒逸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外觀高級;內飾設計高級;座椅舒適;變速箱響應快;隔音好。
主要短板:絕對動力一般;頂配配置不夠高;空間無優勢。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