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中国古建筑背后
都是一个沉默千年的英雄
己亥年
四月初十
编辑:云上文化
有这样一座古建筑,梁思成第一眼见到它时,说: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
10万块木构件,没有一颗钉子;20层楼高,屹立千年不倒;这世上,除了它,再没有第二个了。
——云上君
应县木塔,
一个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古建筑。
但在距今86年前,
梁思成第一眼见到它时,
给远在千里的林徽因写信,
发出如此感叹:
“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
梁思成手绘图
这座木塔,有多让人震撼?又有怎样屹立千年不倒的秘密?
它最神奇的地方是
全部以榫卯结构相接,
全塔没有用一颗钉子,
一群无名工匠用10万块木构件,
像搭积木一样,
全凭技术和经验筑起这座塔,
整座木塔耗尽3000立方米,
2600多吨红松木料,
相当于20层楼高,
是世界上最高的纯木结构建筑。
卯榫结合,刚柔相济,
这种精妙的结构,
有着巨大的耗能减震作用,
确保了67米多高的巨大塔身
屹立千年不倒,
在雷电、地震、战乱中,
与时间做着一次次伟大的对抗。
梁思成&林徽因
木塔下藏着的一封“情书”
而应县木塔流传于世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
这木塔竟然还藏着梁思成的一封情书!
梁思成和林徽因,
一个旷世才子,一个绝代佳人,
二人携伴而行
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很多古建通过他们的考察,
得到了全国的认识而得到保护。
1932年的梁思成与林徽因
图源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然而由于身体、家庭等各方面原因,
1933年梁思成前往山西应县,
考察中国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时,
林徽因遗憾未能同行。
尽管相隔两地,
二人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互诉衷肠,
分享着应县木塔之旅所带来的喜悦与幸福:
1933年10月7日,
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5期,
一篇题为《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外通讯一~四)》的文章,
生动记录了二人彼时彼刻,
一在北平家中、一在山西应县木塔下的特殊心境。
梁思成手绘图
林徽因很有意思,
她在《文艺副刊》用略带埋怨的口吻,
描述了梁思成对应县木塔朝思暮想的情景。
▼
为了看一眼木塔的照片,
梁思成想了一个奇招,
写了一封信《探投山西应县最高等照相馆》,
竟然弄到了一张应县木塔的照片。
所以林徽因只能哭笑不得地写到
“我只得笑着说阿弥陀佛,
他所倾心的幸而不是电影明星。”
当梁思成一行四人真正到达应县,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风景震撼到了:
“在盐碱地上一个贫穷的城镇,
城圈里只有几百家土房子和几十棵树,
这座中国至今仅存的木塔,
就像一个黑色的巨人俯视着城市,
但在它的最上一层的南面,
可以看见一盏灯,
那是900年来日日夜夜点燃的‘万年灯’。”
千年一晃而过,
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唯有它静穆如初。
震撼之下,梁思成忙着里里外外测绘
在工作之余仍给未能亲临现场的林徽因,
寄来了一封封家信,
对于这对深爱中国古建筑的学者夫妻而言,
毋宁是一封封来自木塔下的情书。
▼
梁思成首先为林徽因描绘了
身临其境瞻仰木塔的感受,
接下来的日子,
又陆续来信报告工作的进程。
▼
测绘工作中发生的险情,
梁思成也以诙谐的口吻加以描述:
▼
有趣的是,
更为惊心动魄的画面,
梁思成并没有向妻子报告,
可能是怕引起太大的担心。
梁思成的徒弟莫宗江,
在几十年后回顾往事依旧记忆犹新:
▼
梁思成拍摄塔刹,左下角为莫宗江
林徽因若是在信中读到这一幕,
估计真要“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
把冒着生命危险工作的经历藏在心里,
梁思成选择用一段云淡风轻的情节,
结束了木塔情书系列:
▼
林徽因显然也对梁思成这段
犹如电影蒙太奇一般的结尾深感满意,
这一生一次的特殊合作,
借用梁思成的话应该也是一次
“愉快得不愿忘记那一刹那
人生稀有的幸福时刻”。
如今很多人慕名而去
想去一览千年木塔的举世无双
看那百层塔高耸鸟雀盘旋
琉璃檐边万千风铃流转
但遗憾的是
木塔一层以上不再对外开放,
游人只能进入一层参观,
或在檐下仰望。
因为民国时进行的“大维护”
让木塔伤筋动骨,
这座木塔已经开始严重倾斜了
巍巍佛塔,
如今它存在的每一天就是奇迹,
我们期盼它依然坚不可摧,
依然能创造奇迹,
完好地迎接下一个千年。
每一个中国古建筑背后
都是一个沉默千年的英雄
不要只留叹息,
有机会一定要看看!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bYLQVhjCyOh76aHwKyusWQ猜你也喜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视,拜访,铃木,棘手,瓦斯炉) 台湾著名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视,拜访,铃木,棘手,瓦斯炉) 台湾著名电视制作人顾英德,在多年前任中视业务组长时,为争取广告,求见铃木工业公司董事长,去了七次,留下七张名片,都无法见到要见的人,第八次拜访,王董事长才肯接见他,以后两人成为极好的朋友,使铃木工业公司成为中视的大客户。
理想陶瓷公司董事长梁清政,十多年前创立理想工业公司,为推销理想牌瓦斯炉,拜访地区经销商时常遭拒绝,曾经有一位经销售商,一共去拜访六七次,留下六七张名片,才获得对方的接见与首肯。可见理想牌能成为台湾瓦斯炉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牌子,绝非偶然。
常听某些外勤干部拜访客户,吃了多次闭门羹后,就心灰意冷,殊不知这正是考验的开始。亲爱的同仁,成功与否,就看你的努力多大。
保险从业人员在业务的开拓上,难免会碰上稍微棘手的人际关系难题,困难的是不仅不能逃避,还得积极去解决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进而化敌为友,使反对变成为支持,顺利完成任务。
所以,要降服棘手人物,有以下九大利器:
一、即使对方令你感到棘手,也不要疏远、回避他。
二、有任何活动,不要忘了把他当成伙伴之一。
三、当对方找你麻烦时,最好佯装不知,不当一回事。
四、辨驳或向他提出忠告时,必须把你论点集中于一处。
五、你的论点,不能掺杂个人感情,必须针对议题的客观性。
六、应以淡然的态度帮助对方,不要有施恩的姿态。
七、在暗地里协助对方。
八、找个与对方亲近的人做桥梁,逐渐建立彼此友好关系。
九、关心对方的嗜好、子女,和工作,即是对他的尊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央
心中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猜你更喜欢:青 春,碗(指甲,媳妇,两只,台南,望望)
青春
青 春,碗(指甲,媳妇,两只,台南,望望)
青春
他吩咐化妆师,将她的指甲涂抹上各色深浅不同的蔻丹。化妆师以怪异的眼望望他,又望望她。
"她年轻,应该这样打扮。"
她是年轻,才十六、十六岁半吧!
那天早上,她穿着爱迪达的球鞋,大红布衫子,衫子又宽又大,胸口乱七八糟印些英文字。最先让他生气的是那一只红一只白的袖子,然后他皱眉望着没有结扣好却打着死疙瘩的皮带,终于,他破口骂地了!他看见她的指甲,十只指甲上涂抹着各色深浅不同的蔻丹,有的,还新贴了金色银色的小贴纸。
"你这是什么样子?你象个学生吗?我辛辛苦苦赚钱让你念书,你就念的这个?……"
最后的结论是让她用去光水洗掉。他不理她什么放暑假、什么同学大家都爱这样、好玩等等歪理。
她虽然垂头丧气;但还是清理了指甲才出门。她和同学去看电影。
他再看到她时,她和一个男孩在一起。男孩蓬着长长的发,说是个大学生,也是颜色奇怪的衫子,牛仔裤。两人头并着头,似乎很亲热的样子。只是男孩原本白皙的脸上溅了一片血渍,而她,她俯卧在男孩的身边。他看不见她的脸,只看见红杉子上湿黑作一片。她紧紧抠抓着柏油路面的手上,清清净净的没有任何脏痕。上午临出门时去光水洗过的指甲,白森森的没有一丝血色。
他摇晃了一下头,让自己醒回现实来。他笃定地望了望他再望望殡仪馆的化妆师,重复了一句:
"她年轻,应该这样打扮,她喜欢。"
碗
碗是高级的磁饭碗,棕红色,碗沿一圈描金五福寿字,大方中透显著雅秀。最好看的是碗面的几行小字:
郭振国先生七秩华诞
中华民国七十一年农历六月初三
儿女孙辈敬贺
是寿碗哩!
以郭家的身份地位,给郭老祝寿的客人极多。郭家也做得体面,不但席开八桌,每位贺客还得到装有两只寿碗的谢礼盒一个。郭家儿孙的孝行,给了贺客们深深的感动与印象。
那日,寿筵散尽,郭老仗着喜气向掌家的媳妇说:
"给我点钱,我要去台南看小五.她生头胎呢!"
媳妇不多答理,塞给他两百元。
不能说媳叫不孝。做寿碗就花了好几万。何况还开了八桌席,但郭老实在恼火这从来都是一百两百打发他的媳妇!儿子,是个惊某鬼,郭老明白由他身上榨不出半点银来!自己当初夸下海口要给外孙金锁片的,而现有的积蓄加起来,也买不到一条链!郭老青白着面孔,终于回自己房去。房中,媳妇竟将未送完的寿碗一大箱一大籍地叠放在他的床头。郭老真生气了,望着更形窄小的房间兀自发着呆!
一周过去,郭老带着金锁片去台南看外孙了。
没有人注意,曾经,在市中某一个菜市场的一隅,有几天突然多了一个老人,顶着夏日的骄阳。他与别的小贩一般,唤着叫,用他七十岁的沙哑嗓子唤叫:
"好碗,两只五十元!"
"好碗,两只五十元!"
|
- 上一篇:河道护坡,河道护坡如何施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