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天下最难的有两件事:一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二是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放到别人脑袋里!我们缺金钱,实际上缺的是与时俱进的观念。思维观念的固执、僵化、墨守成规,是贫穷的根源。任何真理是变化的,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观念的改变并未改变事物本身,改变的只是对事物的认识,但观念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现实。
做人重要的是品格、品质、思想观念。-孩子贫穷是做父母的错,他成长的过程里,父母没给他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父母的思维方式、教育方法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父母有什么信念,孩子就会有什么思想观念。父母播下一个行动,孩子收获一种习惯;父母播下一种习惯,孩子收获一种性格;父母留下一种性格,孩子收获一种命运。父母的思想,语言,行动,影响孩子的性格,思维,习惯。
-性格会影响人生!坏的习惯不抑制,修正,不良的习惯随时改变人生走向。人往往难以改变习惯,长期形成的习惯制约、阻碍你自己的发展空间!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并且抛弃旧观念!正确的信念决定思维,超前思维决定心态,良好的心态决定行动。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命运抗争!如果事情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如果无法说服他人,那就想法说服自己。如果山过不来,那我们就绕过去!战胜和改变命运靠毅力,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
思想有多远,你就能够走多远。-阻挡你前进的不是高山大海,而往往是自己鞋底一粒小小的沙粒!当你抓住一件东西总不放时,或许你永远只会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便获得了其它选择机会。旧观念不放弃,新观念难产生!在这个世界有两难:一是改变别人,二是改变自己。(励志文章 www.txax.net)要求别人很痛苦,那改变自己应该很快乐。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为改变以后的命运,先改变现在的观念!熟悉的习惯,熟悉的路线,熟悉的日子里,永远不会有奇迹发生。改变思路,改变习惯,改变生活方式!但更要放弃过去的无知,愚昧、偏见!
我们的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你没找到路,不等于没有路,你想将来要得到什么,你必须现在应该先放弃什么!今天生活工作中的错误和错折,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暂时,乌云永远遮不住微太阳的光辉!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对于生活中的事,喜欢它那就享受它,不喜欢它那就避开它,避不开那就改变它,改变不了那就接受它。别人接受不了是你的观念,别埋怨他们,时间让他们理解,让结果来证明。无法改变现实,可以改变我们的观念;无法改变事情,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态;无法改变別人的看法,可以改变自已的想法!无法改变风向,我们可以调整风帆;无法左右天气,我们可以调整心情。要想事物发展变化,首先自己改变,只有自己改变,才可改变现实。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困难!
猜你也喜欢:修心如何(之气,让人,壮大,
修心如何(之气,让人,壮大,权位,心如) 人生在世,重在修为。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愿尔顾修名,慎勿污青史”。无论是“修名”还是“修身”,凡此种种修为,无不皆是修心。
修心如何,修心是“戒”,是“养”。
因此有戒贪杯、戒好色、戒贪财,戒使气等种种说法。而“酒、色、财、气”中,最重要的却是“气”,一气之下,理智丧失了,失足了,便成千古恨。故而,凡修为归根到底就是“养气”。历史上,孟子、苏辙称得上是善于修为的人,他们的诀窍就是“养”“气”。苏辙说:“辙生而好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孟子曰‘吾善养我浩然之气’。”苏辙是说,他生性就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特别深。他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此是在说作文,其实是在说修身。
从某种意义说,大凡一个人的气量决定其身心。所以明代陈继儒说:“修身如何,自然之气;修心如何,浑然之气。修性如何,浩然之气,修持如何,淡然之气。修量如何,泰然之气;修事如何,悟然之气。君子之心常泰,小人之心常劳。”
修身如何,自然之气。由于自然之气能让人严谨端庄,因此他又说:身要严重。修心如何,浑然之气。浑然之气让人率性磊落,故他又说:心要光明。泰然之气让人处变不惊,故他又说,量要阔大;悟然之气让人明智彻悟,故他又说:事要妥当。他还说:意要闲定,色要温雅,语要简练,志要果毅,机要缜密,而最重要的是:气要和平。
故而又有古人说:“处身要使端,养气要使完”。完者,备也。备者,便可心平气和也。
修心如何,让心浩广,能包含宇宙,能容纳天下。所以当代作家李碧华说:看——火那么壮大,水却熄灭它。水那么壮大,土却掩埋它。土那么壮大,风却吹散它。风那么壮大,山却阻挡它。山那么壮大,人却铲移它。人那么壮大,权位、生死、爱恨、名利……却动摇它。权位、生死、爱恨、名利……那么壮大,时间却消磨它。——时间最壮大吗?不,是“心”。
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
佛家说,“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使染尘埃。”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权位、生死、爱恨、名利,与你纠缠不清,还有那嘲笑、流言、嫉妒、污蔑种种,总会如影随形。何以会这样,是因你的心并非“明镜台”,唯有让心空无一物,对所有这些,不去管,由它去,内心才浩广,才淡定,才能包纳涵盖一切。
权位、生死、爱恨、名利……往往是在你低头时才看见的,它就宛然你身下的阴影。眼睛要是只盯着身下的阴影,脑子一定跟着昏暗,心灵也随之晦涩。外在的东西,足可以使人忘却自我。而一个人一旦不知有自我,不愿成为自我,不能成为自我,本身就被那“庞大”的外在之物所投下的阴影吞噬了。抬起头,“高大”的自己见到的才是温暖的阳光。抬起头,离开阴影,就是修心。脑子清澈了,心灵明亮了,你的生活便充满质感的光辉。
修心如何,清代诗人黄之云有言:“眼不高,不能越从;气不充,不能作势;胆不大,不能驰骋;心不死,不能入木。”修心不仅让人在人世享受温暖明媚的阳光,而且还要以安然的心态走完人的一生,死去后我们的灵魂也不至于被黑暗晦涩所吞没…… 猜你更喜欢:国卫的钻石戒指(国王,仁爱,
国卫的钻石戒指(国王,仁爱,戒指,王子,大臣)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生性凶暴,喜欢侵略,在他作王子的时候,就想有一天要占有整个世界,常常催促父王去和邻国作战。
老国王心里非常担忧,却也不能改变王子的本性。有一天,老国王生病很严重,快死的时候他把王子叫来,对王子说:“我快死了,要把王位传给你。可是心里很担心,我们的祖先一向是以仁爱来统治国家,希望你也时常心存仁爱。”
说到这里,老国王把手上的一枚钻石戒指取下来,戴在王子的手上,说:“我死了以后,希望你看到这个戒指就想到仁爱,因为这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
说完,国王就去世了。
王子一开始很伤心父王的死,也想要仁爱,可是他想:“如果不占领整个世界,我怎么能让所有的人都得到我的仁爱呢?”
因此,在他作了国王以后,就开始训练军队,告诉大臣,教导人民,他说:“为了使全世界都分享我们这一国的仁爱,我们一定要攻打他们的国家,杀掉他们的国王,占领他们的土地!”
在国王的领导下,从大臣到人民都变得非常凶暴、喜欢侵略,他们每天都到处征战,侵占别人的国土,杀死抵抗的人民,于是国士越来越大,人民愈来愈残忍。
可是,战争一定有死伤,这一国的人民一天比一天少了。有一天,国王的独生王子也在战争中牺牲了,他伤心的看着手上的钻石戒指,想起了老国王的话,知道仁爱才是解救人民惟一的方法。
国王忏悔了,但是他的大臣、军队、人民都已经非常凶残,无法改变了,国王就想出一个办法。
他首先叫人找来一个锅子、一堆柴火放在大殿上,接着召集所有的大臣和将领,宣布了他的忏悔,但是大家都议论纷纷,不相信国王是真心的改过。
国上就命令侍卫把火生起来,将锅子里的水煮开了。然后,他把手上那先王留下的价值连城的钻石戒指取下来,丢进滚烫的锅于里,对大家说:
“现在,谁能伸手进这个锅子把戒指拿起来,我就把锅里的钻石戒指送给他。”
大臣们一阵喧哗,但是并没有人敢伸手去拿戒指。
国王于是叫人把柴火抽出来,在开水里加了冷水,自己伸手进锅子,把钻石戒指拿出来,戴回手上。他说:“戒指虽然是很贵重的东西,可是一定要在平静清凉的水中才拿得出来。从前我们讲仁爱,却到处去打仗、杀害,就好像把戒指丢在开水里一样。
“现在我宣布不再战争,就好像把柴火拿掉。我很忏悔,就像加冷水到锅里,很轻松就把戒指拿出来了。再宝贵的钻石戒指如果一直放在开水里,永远也没有用呀!”
国王的话感化了臣民,这个国家就再也没有战争,人人过着平安和乐的日子。
意念的平息是最可贵的,如果意念不能平息,心里纵使有最好的钻石戒指,也无法取出来戴呀!
|
- 上一篇:怕就会输一辈子,怕,你就会输一辈子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