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
脱帽怀铅出①,先生盖代穷。
头颅行万里,失计造儿童。
四月十日
这首见于《三闲集·头》,是模仿清朝王士祯《咏史小乐府》里吊袁绍的诗而作,讽刺梁实秋的攻击卢骚。原文说:“记得《三国志演义》记袁术(当作袁绍)死后,后人有诗叹道:‘长揖横刀出,将军盖代雄,头颅行万里,失计杀田丰。’当三个有闲之暇,也活剥一首来吊卢骚。”
①脱帽:清末有所谓卢骚帽,作者因此联想到脱帽。怀铅:犹言带着笔。铅为我国古代书写工具,《西京杂记》称扬雄“怀铅提椠”,到处搜求方言。
猜你也喜欢:有些人不适合穿气垫鞋(气垫,运动鞋,胶料,脚踝,
有些人不适合穿气垫鞋(气垫,运动鞋,胶料,脚踝,运动) 十几年前,美国耐克公司设计出第一款气垫式篮球鞋,将其命名为AirJordan。如今,篮球运动从万众瞩目的NBA赛场走到了街头,气垫鞋也作为一种时尚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拥有一双气垫鞋几乎成为每个运动少年最初的“飞天”梦想。
气垫鞋更易伤脚
据北京浩沙健身中心教练贾宏源介绍,一双气垫运动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鞋带、鞋面布料、鞋面人造皮、鞋垫、气囊胶料、鞋底胶料、鞋底硬胶、气垫设计。其中,鞋垫用特殊反弹力材质制成,可以有效吸收部分反作用力,减轻足部负担,穿着更轻松舒适;气囊胶料的作用是保存气垫内空气以提供弹力,减低运动时的震荡;而气垫的设计是为了减缓每日步行时脚踝和地面撞击造成的震荡,还能提供额外避震和承托力。
不过,对于气垫鞋是否能真正为运动中的双脚提供强有力的稳定保护,科学界一直颇有争议。“气垫运动鞋虽然有利于弹跳运动的发挥,但是它的稳定性差,容易造成脚踝扭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竞体中心副教授郝卫亚在接受采访时对气垫鞋提出了质疑。
北京正之本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郑庆生和郝教授观点相近,他认为:“穿气垫运动鞋打篮球,脚踝受伤的机会是普通运动鞋的4倍多。”“有调查报告指出,脚踝受伤者近半数是在打篮球时脚部落地冲击受伤;其次是急速转身,占30%;与其他球员碰撞占10%。而这些伤者大部分都是穿着气垫鞋。研究者推测,这是因为气垫鞋柔软、穿起来舒适,但是落地时稳定度差造成的。”
气垫鞋的高度影响人体健康
穿气垫鞋的大多数都是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因此,如何科学穿着气垫鞋,不仅是出于避免运动伤害的考虑,而且也与他们身体发育成长密切相关。据了解,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体育运动科学系曾对335名12岁到13岁的儿童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穿平底白球鞋上体育课的学生,脚部发育得更好。该系教授洪友廉认为,儿童的脚尚在发育之中,穿薄底的鞋有利于脚部充分接触地面,令足弓和脚部肌肉长得更好。该校体育运动科学系科学主任李静先也指出,穿厚底鞋或者有气垫的运动鞋,会令儿童足部发育不良。 猜你更喜欢:离别的伤感(离开,这是,嘎吱,就像,走了) <
离别的伤感(离开,这是,嘎吱,就像,走了)
面对离别,尤其是在他人离别转身的刹那,心底便会突然涌起一种浅浅的,却让人有些心疼、甚至刹那窒息的悲伤。
这是第二次碰到这样的感觉了。
晨光熹微,当光线经过反射将我们宿舍微微照亮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外界????收拾行李的声音实在过大,还是因为其它什么的牵引,睡眼惺忪的我终于从混沌的梦境中脱离出来。
当朦胧的视线终于拉开了焦距,混沌的意识终于可以稍微清晰的感知外界状况的时候,耳边已经传来了嘎吱开门的声响。或许是时候真的过于早了些,嘎吱开门的声音带着些许初晨特有的清脆。突然意识到那个和我一起生活、工作了将近一年的女孩现在真的就要出发了,踏上她回家的征程,真正地离开这里了。我略微扭动了下慵懒的身体,仰起头看她拖着行李箱一步步走向门外,然后转身……静静的看着这一幕,突然间心里就涌现了淡淡的落寞,但却格外浓烈的感伤。这种感觉就像一把带齿的小刀,造不成不了大的伤口,却剌得人生疼。
这是第二次出现这种感觉了,第一次是上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奶奶去天津看望一直在外地工作、生活的爸爸、妈妈还有我。她在天津呆了一个月回去的时候,我看着她离开的身影,就曾有过这样的感觉。长期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有她的存在,她走了就好像生活中的一部分也随着她的离开而消失了一般。那种深切的哀伤的感觉,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我也能清晰的感受到它的体温。
”这些天,虽然知道你马上就要离开了,可是我却没有一刻如现在这般有过这样强烈的认知。或许在你离开之前,我们应该来个深深的拥抱……漫漫人生路,也许这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就是我们一生唯一的交集,自今别后,便是天涯陌路不相逢了……“我心里这样想着,看着她转身要拉上门的动作,却只是迅速的微微撑起自己的上半身,急切的呼喊了两声她的名字,在她回应的时候,向她摆摆手,然后说了一句“慢走……”听她回应了声“嗯!好……”
人生终究要面临无数的离别……当命运的安排驱使我们相遇就注定了这个结局,茫茫人海,似乎大家都是过客,没有一个人的脚步会停驻,没有一份相伴可以永久。对于路人,我们漠然擦肩而过;对于一面之缘,我们微笑送别;对同事、好友,我们惋惜别离;对知己、亲人,我们侧目饮泪……生命里来往的人流就像涓涓而下的溪流,当流逝、离开成为一种必然,周围的一切便不会有太大的躁动……
我复又懒懒地躺好,体味着心底那一抹起身道别的冲动愈加猛烈,直到意识说服自己“即使现在出去,她说不定也已经走了很远了”才渐渐平静下来。然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已经关上了的门,想着她在门外,我在屋内,我们以后或许再也见不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