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惯例?有了开头,才有惯例。
人们总爱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例。其实,吃螃蟹虽然够狠,但并没带来全民性的响应,毕竟,螃蟹数量有限,难以成为主食。第一个吃大米的人才最可爱。是他,让后世子子孙孙有了吃大米的惯例。第一个吃青菜的人、第一个穿鞋子的人、第一个唱歌的人、第一个使用石块当武器的人……每一个第一次,都具有路标意义,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天地。
现在看来,似乎穿鞋子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但在当时有两种可能:其一,开创者将一把草捆在脚上的时候,迅速被旁边的人称赞并学习;其二,很多人说他是傻子,并自作聪明地提醒他,与其捆一把草,不如绕开蒺藜走路。所以,很多时候,开创者的行为是惊世骇俗的。好在,局面开创以后,往往又迅速形成惯例,第二个人、第三个人就会波澜不惊地以之为常态,更不要说第四个、第五个人了。
有一次开会时,我提议:以后不要按部就班地发言了,先由主持人抛出话题,大家展开讨论,直接切入主题,岂不更好?有人立即反对:不合常理,咱们没有这样的规矩。我想,其实这就是心理上的一个“结”,只要把这个“结”解开,只需一次,下次就成了惯例,没有什么难的。
有些看上去无法达到的目的,有了开始,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猜你也喜欢:往人少的地方走(自己的,这一,小刘,的人,同学)
往人少的地方走(自己的,这一,小刘,的人,同学)
在我大学毕业时,同学小刘作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决定,他不找工作,一个人租了个小屋子,默默地从事网络翻译的工作。在我们这一帮同窗好友眼里,这样的行为显得很出格,几乎没有人看好他。我们认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菜鸟,最好的路子就是找一个好的单位,老老实实地学本领、长经验,然后才可能有好出路。很多亲朋好友都苦苦相劝,但小刘谢绝了。
参加工作后,我们都有了自己的东家,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围着工作打转,将其伺候好,然后拖着疲累的身子回家,领着微薄的薪水度日。在这一个房价飞涨的时代,我们多数工薪一族都是过着勤俭持家的日子。偶尔在网上或电话里闲聊时,都忍不住拿小刘同学调侃一番。
3年时间一眨眼过去了,虽然我们很多人毕业时都信誓旦旦地说,一旦在单位里学到本领,积累够经验,马上离开,跳出去打拼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现在,多数人在单位这一个避风港里,已经失去了面对大风浪和新环境的勇气。辞职创业逐渐成了一种空洞的口号,不是以金融危机、市场不景气为借口,就是以失业率高、好工作难找为理由,有了家庭和职务的人,更是彻底地放弃了这一种念头。
不过,我们班上还是有一位同学开了自己的公司,成了知名的经营主,他就是小刘。
在一次同学会上,小刘告诉我们,成功往往取决于你敢不敢往人少的地方走。可能会有未知的风险,但因为没人或少人来过,留给你的才有可能硕果累累。大家都惧怕风险和危险,都宁愿选择往那些最多人走过的路前行,在别人开辟和挖掘出来的老路上行走,虽然看起来很安全,但因为走的人太多,所有的财富与资源早就被人占有。即使幸运地新发现了一小部分,也必然会被蜂拥的人群争抢与瓜分。走这样的路,又怎么会有大收获呢?
猜你更喜欢:最重要的掌声(掌声,的是,自己的,不属于,看着)最重要的掌声(掌声,的是,自己的,不属于,看着)
上设计心理学时听见对面教室外教课上传来掌声。
想起大一的时候,选了一门大学语文的选修,那是第一节课,老师放了于丹教授的一个演讲视频,于是问,大家认为这段演讲好在哪里。
我坐在第二排,周围只有零星几个人,他们低头看着手机讪笑,老师的目光在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寻找着。 于是我就像个高中的孩子那样举了手,记得当时穿的是特别丑的黑白格子长袖衫,刘海斜挂在额前,又正好刚军训完,黑得有如煤球。我站起来,有条理地说了很多话,然后说,我想到的是这些。
没有任何先兆的,在阶教的教室里,坐的是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那么多我不认识的人,就那样响起了掌声,不是淅沥的,而是,我清楚地听见了那种声音。
后来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也听到过很多掌声,或是出于礼貌,或是出于真诚。但是没有任何一次,能像第一堂语文课的掌声那样让我觉得开心。
那是大学里的第一次掌声。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掌声。
没有嘉奖与功利的、没有负担与压力的,最纯粹的掌声。
现在,我已经从这所学校里最年轻的学生变成最年长的学生,看着新生带着一脸茫然与兴奋地走进学校,觉出岁月的流逝与自己的成长。迷彩服不属于我们了,迎新晚会不属于我们了,好奇与天真不属于我们了……属于青春的激情慢慢退却,就会经常忘记自己哪里好。
这几年中,我慢慢地不坐在教室的前排,不主动举手,不再有那种拼命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内心按耐不住的激动,不想瞎出风头,也不想再去努力。
只有大一那一次,只是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只是像中学生那样举手。
大四的开头,心情很怪,我放佛还没有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而门外的掌声让我想起了最初来到这里的自己。
抬抬眼睛,于是就在现在告诉自己积极的意义。
|
- 上一篇:什么标志着对幸福感研究的开始,满满的幸福感的句子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