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清明雨上,折柳寄到谁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在雨中轻唱,
不在泪宵两行,
雨轻 云摇, 我心 郁伤,
夕阳不归东 逍遥,
我心永悼久 悲凉,
柳絮轻飘,发丝轻撩,
我仿佛留住了你一缕发香,
风轻云凉, 我心空荡,
雨暴风狂, 我心永殇,
闻鸟啼不知归渺,
我愿服尘轮回只今朝,
舍尽逍遥,只为你回眸一笑,
红尘本不是我能阻挡,
管他俗世又多了多少纷扰,
独念幽想,
马蹄花的开放,
顾影自怜的悲伤,
我也想要逍遥,
我也想要遗忘,
清水细淌,
我心糟吵,
一言一语,重新回放在我心上,
一哭一笑,又在我思念中回荡,
我心,亦成尘埃 ,不知落处何方,
清明,能让柳来听我心殇,
月老,为什么不能把红线牵到我身上,
雨轻飘,柳慢摇,泪两行,
一傲红尘,藐视宇阳,
愿我独自
白头到老
猜你也喜欢:最懂你的,永远是你自己(自己的,懂你,你是,
最懂你的,永远是你自己(自己的,懂你,你是,那就,才是) 小时候,觉得最懂你的,该是生你养你的父母,但后来,争执渐多。
大一点了,觉得最懂你的,该是最要好的朋友,但后来,渐行渐远。
结婚了,觉得最懂你的,该是相爱的另一半,但后来,无数次欲言又止。
最后渐渐明白,最懂自己的,永远是自己。
只有你自己明白,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别人视若珍宝的,你不喜欢,那就一文不值;别人不当回事的,你很珍惜,那就价值百万。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经历了生命的波澜起伏,才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对你来说,能不能大富大贵根本不重要,有间温馨的小屋,有个热热闹闹的家庭,如果再碰上三两可以谈谈心的好友,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至于别人怎么看,不必在意,也管不着。
心中不知何时有了一杆秤,谁对你是真心,谁对你是假意,按三六九排个座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当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把它表现在脸上,你把它放在心里。
等哪天有人找你帮忙,你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尽心尽力,什么时候只能报以微笑。学会拒绝,量力而行,不是自私,是成熟的表现。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了解。早已过了年轻气盛的时候,该放下的就不要依依不舍了,该看开的就不要斤斤计较了。少一点操劳,多一点淡然,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保持健康的灵丹妙药。
不要总想着自己累一点,家人就可以过得更好一点。其实作为顶梁柱,你的健康和快乐,才是一个家庭和睦稳定的根本。
最值得依靠的,也永远是你自己。有人陪伴,当然要心怀感激;但无人陪伴,也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亲人再怎么亲,也比不上自己带给自己的安全感。只有自己独立,才能始终无惧。
对自己好一点,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生命的质量,由我们自己决定。享受每一份雨露,珍惜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回家,就别等待,想买的衣服,就别犹豫,想爱的人,相爱的时候,就好好去爱。
人活着,别委屈了自己,对自己好一点。毕竟,能遇到一个懂你的人已经很不容易,但就算遇不到,起码还有自己懂自己,起码还有自己疼爱自己。 猜你更喜欢:看印度(印度,贫穷,国内,这座,十几) <
看印度(印度,贫穷,国内,这座,十几)
十几年后又踏上印度这块神奇的土地,且又故地重游了班加罗尔,这座有着”印度硅谷”之称的花园城市。原本担心记忆中那满城密布的大榕树会不会像国内某些古城古树那样的命运,却惊喜地发现它们居然依旧繁茂。虽然城中原来的土路已改成了水泥路面,但大多依树而建,尽管这样道路显得狭窄而不规整,尽管车辆拥堵时有发生,但我明白这是对于这座古城来说最好的结果了……再次进入当地著名的ISKCON神庙,信徒们依旧熙熙攘攘,安静有序。没有香烟缭绕,没有狂热的膜拜,人们都赤着脚,或扶老携幼,或成双成对,有的手捧一小朵黄花,表情宁静自然,就好像平日里喝一杯水那样习惯而普通……看来这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并未给这座古城的风貌以及生活在此的人们带来太大改变,虽然它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前5大信息科技中心之一,虽然它已经有近千万人口其中三分之一从事IT行业。
一直以来都觉得国人对印度这个邻邦了解甚少,即便是现在出国旅游人潮汹涌,也少有人将印度作为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人印象还是来自于西方媒体选择性的报道和国内媒体偏向性的引用,例如贫穷落后,治安混乱,还有种姓制度的愚昧,宗教冲突的野蛮等等,其实在我看来偏见居多,试想一个曾经有着与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比肩的伟大文明,近现代史上又无大规模内战和文化清洗,且实行西方式民主制度六十多年的国家,真的会很愚昧吗?一个诞生了修心济世的佛教的圣地,一个有着多种浓厚宗教信仰传统,吃素的人口占一半以上的国度,人民难道会很野蛮吗?……
于是我更愿意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了解印度这个国家: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来印度,让我震撼的不是德里和孟买贫民区里人们的生活状况,而是他们对贫穷不加遮掩的态度。特别是在那些孩子们的眼中,似乎看不到一点悲苦和无望,几年前引起国际轰动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对此就有非常真实的描写。其实贫穷并不可耻,也无需刻意掩饰,只是当下物欲至上的世俗观念深入人心,而这种只有宗教情怀才可以理解的境界反而被曲解和误读,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贫穷的人都是痛苦的,似乎贫穷本身就应该是罪恶的。
我眼中的印度人是自然平和的。接触过的印度人普通人,从商贩,保安到清洁工,大多和蔼友善;一路上不时看到牛,狗,甚至猴子在周围闲逛;车辆和人群穿梭于枝繁叶茂,色彩鲜艳花草树木之间;还经历了一次车辆碰擦的小事故,司机捡起撞掉的反光镜,双方打了个招呼各自继续上路……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时出现过的一些诸如盲目崇洋媚外,炫富仇富等问题,我在印度倒是没有发现。与当年国内开放之初相比,印度人似乎比国人多了些乐观和自信:或许这与近代史上被英国直接统治近百年以及英语的普及相关,他们不缺乏对西方文化及制度的了解,也无太多沟通的障碍,所以在欧美生活的印度人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也更容易被主流社会接受并在职场上获得巨大成功;与当下国内过度物质化的风气相比,印度人又似乎多了些自律和平等:除了宗教的原因之外,实行的现代西方民主制度也应该对此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实印度近二三十年的发展非常迅速,不过是被经济发展更快地中国盖住了风头;尤其在改善民生方面,印度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从10年义务教育,公立医院免费医疗,到基础设施改善,以及低收入者补助等方面都获得长足的进步。连以往被诟病最多的种姓制度,现在也在政府推动下被弱化成职业或阶层的划分。
印度当然不是完美的理想之国,面临着所有发展中的国家都经历过的种种问题,而对于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历史和传统文化悠久,多种族多宗教,又是联邦制的大国来说,更具其复杂性……而我们应该撇开偏见,独立客观地分析,以善意和积极的眼光看待印度的现在和未来。
|
- 上一篇:永垂不朽,永垂不朽的意思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