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成长励志散文
中考改革:克服唯分是舉,導向綜合素質提升
日期:2023-02-27 16:30:24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中考改革:克服唯分是舉,導向綜合素質提升  導讀:2016年9月,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中考改革進行了系
为你推荐:
  • 短笑話大全爆笑
  • 中考改革:克服唯分是舉,導向綜合素質提升

      導讀:2016年9月,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中考改革進行了系統設計,明確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具體內容請看如下信息。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中考改革:克服唯分是舉,導向綜合素質提升

      這次中考改革的目標是:到 2020 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和規范有序、監督有力的管理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維護教育公平。重在改變目前高中招生將部分學科成績簡單相加作為錄取唯一依據的做法,克服唯分數論。其中,有幾大重點任務和變化值得關注。

      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現一考多用

      《指導意見》提出,將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 “兩考合一”,合并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現“一考多用”,減輕學生多次備考負擔。國家課程方案所設定的所有科目均列入學業水平考試范圍,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確保義務教育的基本質量。但并不要求將所有科目納入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以免增加學生負擔。

      這次改革提出,語文、數學、外語為基礎學科,統一作為錄取計分科目。將體育也納入錄取計分科目,科學確定考試分值或等第要求,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同時,根據文理兼顧、負擔適度的原則,由試點地區確定其他“錄取計分科目”,防止群體性偏科。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各門科目合格的前提下,可以給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錄取計分科目的機會。但是,不能只選文科類科目,也不能只選理科類科目,要文理兼顧。

      在考試內容上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系,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成績呈現方式上,可以采用分數、等級等多種形式呈現,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等級”呈現,克服分分計較。

      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改革明確要求試點地區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招生錄取的依據或參考。評價內容上,要求細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評價內容和要求。評價重點上,強調反映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養成和突出表現。評價程序上,強調要做好寫實記錄,將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實材料進行公示、審核、建立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在結果使用上,由高中學校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制定具體的使用辦法,使綜合素質評價在招生錄取中真正發揮作用,破解唯分數是舉。

      在嚴格程序、評用分開的同時,還特別強調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綜合素質評價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保障客觀真實。

      改革招生錄取辦法

      大幅減少、嚴格控制加分項目。取消體育、藝術等競賽類加分項目,相關特長和表現等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在招生錄取時作為參考。進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給予有條件的高中階段學校一定數量的自主招生名額,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學生,鼓勵發展學生興趣特長。嚴禁違規跨區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惡性競爭,維護正常的招生秩序。

      為積極穩妥有序推進中考改革,《指導意見》明確了責任分工和時間進度安排。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的統一要求;制訂中考改革實施意見,2017 年 8 月底前報教育部備案。選擇有條件的地市擴大綜合改革試點。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一般由地市組織實施,要求地市制定科學規范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制定具體的中考改革實施方案并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綜合改革試點從 2017 年之后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現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試點地市仍執行原來的考試招生辦法不變。

      >>>>觀點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考試招生錄取模式和管理機制,與高考改革相銜接、相協調,改變了傳統考試“唯分數”錄取模式,給不同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成長成才路徑、發展希望和公平機會,是充滿公平理念和創新思想的改革舉措。

      清華大學附中校長王殿軍:過去我們比較重視傳統意義上的中考科目,所以中考科目方面的師資力量比較雄厚,相對而言,其他科目的師資力量就比較薄弱。這次改革,意味著更加重視全面基礎和素養。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解決各學科師資配備均衡的問題。綜合素質評價是中考改革成敗的關鍵。綜合素質評價的推出,讓我們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扭轉以考試成績和分數單一評價學生的局面,克服了僅僅用終結性的中考成績來選拔學生的弊端。只要能做到客觀真實的過程記錄,公開透明的公示體系,能確保評價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公平公正性,那么綜合素質評價就一定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

      重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制定時間表和線路圖

      2016 年 5 月 17 日,重慶市教委印發《重慶市深化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確立了重慶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時間表和線路圖。

      重慶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時間軸

      2015 年,啟動重慶市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重點完善并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和就近入學制度;逐步建立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為主要依據的高中階段教育考試招生制度。

      2018 年,建立依據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高校考試招生制度,從當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實施。出臺《重慶市普通高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方案》。完善出臺《重慶市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方案》《重慶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2021 年,基本建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教育考試招生基本模式,健全考試與招生相對分離、學生多次選擇、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2018 年入學學生高考科目“3+3”,文理不分科

      從 2018 年入學的高中新生開始,高考總成績由全國統考的語文、數學、外語 3 個科目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3 個科目成績組成,考試不分文理科。全國統考 3 個科目由國家統一命題,市教育考試院組織實施,考試時間在每年 6 月份,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學業水平考試 3 個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普通高校專業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 6 科中自主選擇確定,由市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并組織實施,考試時間在每年 3 月底至 4 月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覆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規定的所有科目,考試結果采取合格或等級方式呈現。

      綜合素質評價成畢業升學重要參考,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實施春季高考。

      浙江高考改革:先行者的探索

      2016 年,全國多省市陸續出臺深化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作為全國高考改革試點地區,上海、浙江2014 年啟動的高考改革將在 2017 年迎來第一批畢業生。了解高考改革先行地區的探索經驗和遇到的問題,將有助于其他省市高考改革具體方案的出臺和實施。

      浙江省教育廳表示,實施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以來,全省絕大多數普通高中學校在學校課程體系規劃、選修課程建設、統籌安排三年課程、學生生涯規劃指導、教學班管理以及選課走班教學等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按照浙江高考改革方案要求,浙江省在每年 4 月與 10月分別組織一次學業水平考試選考(除語文、數學之外的科目),在整個高中階段,每個學生的每一科目都可以考兩次,并自己選擇計分的選考科目。與此同時,成績計算也不再以卷面分數為準,而是以等級計算:在學考合格前提下,從起點賦分 40 分到滿分 100 分,共分 21 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 3 分。等級是按照成績在當次考試中的排名確定。如成績在當次考試排名的前 1%,賦分 100 分;排名在前 2%,賦分 97 分,以此類推。2016 年 10 月,浙江學業水平考試選考成績公布,對 2017 年的浙江考生來說,這是他們最早知道的一部分高考成績。

      北京大學教授文東茅通過多次調研發現,改革試點兩年來,學生和家長已經在切切實實地感受著改革的益處:選考科目“七選三”,使得 80% 的學生感受到了不受傳統理科、文科固定科目組合約束的自由;對于“技能型”考生而言,可以免于高考的重負,只憑學業水平考試或職業技能測試成績參加高職院校提前招生;對于大批“特長型”學生而言,可以在高校自主招生、“三位一體”招生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可以說,高考改革的陽光已經由聚焦拔尖人才轉向了各類人才,可謂善莫大焉!

      不過,在新高考方案實施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據《光明日報》報道,學生學習節奏更加緊張,負擔加重。溫州某中學姚洋同學這樣描述,“高二就得沖刺了”。一位老師分析了一般的應考時間圖,“高二 10 月的考試,大家都沒準備好,把學考不計分的科目先考掉。高二4月的考試,主攻選考,高三 10 月第一次英語高考加補充選考。”各個學校都在研判如何運用規則獲得更好的成績。比如,在同一次考試中,杭州某中學高二年級 500 多人中有 150人參加了技術科目的.選考。該校黃校長介紹:“學校生源不占優勢,選考物理、化學等科目基本沒有優勢。我們就打個時間差,首考就選考技術科目。為此,學校把原本高二開始的通用技術課程提前到高一,和信息技術課一起上。師資緊張,就從職校聘請老師,減少一些其他學科課時。”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表示,學生理想的狀態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揚長避短,文理交叉,選擇自己最擅長的 3 門作為選考科目。然而,由于多個利益相關者的現實復雜情況,中學很可能不會允許學生去“自由選擇”,而是代替學生進行選擇,在選考科目中整體性地選擇本校師資力量最強(或頂尖學生最擅長)的 3 個科目,然后將全部資源投入到可能產生成績最大化的這 3 個科目上,對學生進行集中強化訓練,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壓倒性優勢。

      秦春華的擔心在現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印證。2016年 10 月,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專門發出《關于糾正部分普通高中學校違背教育規律和教學要求錯誤做法的通知》,通報了前階段出現的錯誤做法及表現。

      1、并開科目超過要求。高一年級每學期開設的學考科目超過 8 門,搶趕教學進度,嚴重加大學生課業負擔。

      2、限制學生選擇權。在高一年級結束時,強制要求學生確定所有 3 門選考科目,限制學生自主選擇時間,或用所謂的“選考套餐”限制學生選擇范圍。

      3、擠壓選修課程課時。各年級每周選修課程課時比例少于 20%,或用考試科目暗中替代,甚至搞“陰陽課表”。

      4、考試前全面停課復習。在學考選考前,不執行既定的教學安排,全面停課,集中時間搞“學考會戰”。

      5、延長教學時間。增加課時,占用學生晚間和節假日時間組織復習。誘導或要求學生參加社會培訓機構各類迎考學習。

      針對這些問題,浙江省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切實正視師生和社會呼聲,真正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準確把握統籌教學安排要求,堅決制止各類錯誤做法。

      1、嚴格控制每周課堂教學時間。學校每周課堂教學時間不得超過 26 小時,即每周 35 課時(按每課時 45 分鐘計)或每周 39 課時(按每課時 40 分鐘計)。其中列入課表的固定自修課、活動課也屬課堂教學時間。嚴禁周末和節假日補課。

      2、統籌安排三年教學計劃。學校要統籌安排高中三年的課程,注意教學時間安排的課程之間、年級之間的均衡性和學科學習的可持續性。要按規定開足開齊必修課程和必須選修課程。高一年級每學期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10 門科目中,并開科目不得超過 8 門。要根據師資、教室等實際情況,統籌合理安排必修課程分層教學,禁止集中時間趕進度搞“學考選考會戰”。

      3、確保選修課程足量開設。學校應不斷完善學校課程體系,加強必修與選修的有機融合,努力提高選修課程質量。堅持深化課改不動搖,做到每周選修課時比例不少于20%,防止為應對學考或選考擠壓選修課程課時。

      4、引導學生逐步明確選考科目。學校要切實實施學生生涯規劃教育,開設生涯規劃課程,組織開展職業講座、職業體驗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學會選擇。要加強對選考的指導與引導,切實尊重學生的選擇權,給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時間,不得限時要求學生提前確定選考科目,不得強制為學生確定選考科目。

      5、全面實施選課走班教學。學校應保持行政班級的穩定,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學班管理制度。要淡化選考組合,不得根據學生選考組合重新劃分行政班。要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充分利用行政班教室、實驗室、功能教室、圖書館和學校周邊社會公共資源開展走班教學,盡可能滿足學生選課需求。

      6、加強宣傳引導。學生入學時,學校應及時介紹有關學校三年教學安排的相關情況,幫助學生和家長全面理解高中學習的全過程。要詳細宣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精神和具體政策,用正確的教育理念引導家長,形成家校共同育人合力。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認為:“新舊高考對比,新高考選擇權大了,但學生未來要承擔的風險與責任也增加了。部分家長及學生不知如何選擇科目以應對考試方式的變化,因此有意見和疑問,這都很正常。我相信隨著高考改革的持續推進,這種疑問、憂慮在實踐中會慢慢緩解。”他同時指出,師資配置合理化、分層分類教學和走班制的探索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設計,是解決當前問題的努力方向。

      北京大學教授文東茅呼吁,一定要善待高考改革!改革就意味著風險和奉獻。改革需要有先行者,浙江和上海就是這敢于吃螃蟹的勇士。面對各種新現象、新困難和問題,大家出現各種焦慮不安,都應該視為正常現象。實踐表明,這種焦慮情緒在 2015 級高中生中就已經明顯減少。

      文東茅指出,善待高考改革,就應該對改革予以全方位的支持。任何改革的成功,都要以配套改革和支持為條件。高考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中學辦學理念、師資隊伍、教育管理、教研支持、空間設備、信息技術等變革,需要考試機構在題庫建設、考務管理、考試時間協調等各方面周詳準備,還需要高校在招生改革、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密切配合,更需要政府的政策、經費、編制等多方面的支持。高考改革造福千千萬萬的學生和家庭,改革的成功也需要千千萬萬各類人群的全力支持。(資料來源:《光明日報》《面對滬浙高考改革 考生如何用好自主選擇權》,浙江省教育廳《關于糾正部分普通高中學校違背教育規律和教學要求錯誤做法的通知》)

    【中考改革:克服唯分是舉,導向綜合素質提升】相關文章:

    1.教育部:中考改革“兩考合一” 克服“唯分數論”

    2.昆明中考體育將大改考試40分綜合評價10分

    3.2017中考改革方案全掃描:破除唯分數論 削減加分項目

    4.2017年中考歷史綜合提升試題及答案

    5.2017河南教育綜合改革:初中逐步取消百分制

    6.昆明考試改革制度:音樂美術明年起各占中考5分

    7.江西高考綜合改革權威解答

    8.2017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提分試題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佛家七夕禪句_七言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