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美国后,他将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新发布的年报寄给江。
不过,巴菲特进入中国,源于1997年国内引进的一本名为《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的传记,该书副标题“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一度吸引了广大散户投资者的眼球。当年,深市一度超越6000点大关,但在不久后惨烈崩盘,此后三年间一路跌至3000点,而曾引发“3·27国债风波”的“中国证券业教父”管金生亦于当年入狱。
此后,虽然巴菲特之名逐渐广为人知,但其投资方法——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于1934年首创的价值投资理论--直至2002年才为狂飙突进的中国基金业广泛提及。很难说充斥着投机与黑幕的基金业是否真能按该理念运行,但巴菲特和他的投资业绩已在中国深入人心。
在美国,巴氏被称为“先知”,但在中国,他更多被喻为“股神”:11岁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白手起家缔造一个千亿规模的投资帝国。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自1965年至2003年保持平均22.2%的年收益增长,就是说,如果你1965年投资1万美元于该公司,现在它已价值2595万美元,同一阶段,如果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你只能获得47万美元。
预计,如果这个速度保持到2009年,巴菲特80岁的时候可能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千亿富翁。这使得人们不断猜测此中奥秘——
事实上,巴菲特最大的秘密,就是他没有秘密。
任何人均可从格雷厄姆的作品《证券投资》、《聪明的投资者》及巴菲特每年的年报中获得相应的一切知识。价值投资理论并不复杂,巴菲特曾将其归结为三点: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把市场波动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你所能承受的价位。
我并不厌烦
猜你也喜欢:你来过,我才难过(自己的,的人,的是,都是,不解)
你来过,我才难过(自己的,的人,的是,都是,不解)
愿多年以后,你我认识旧友,共饮老酒一醉方休,唱一句青春不朽!
其实。我一点都不难过你离开。你来过,我才难过。——胡威尔
当我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丈夫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发财。
相遇不必太早,只要刚好。让人沮丧的是,你是午夜误点的乘客;但却有这样的幸运,而他偏偏也选了这班车。
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
还是先想着如何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吧,别整天奢望会遇见什么对的人,你还太年轻,就算遇见了也抓不住。你优秀了,自然有对的人与你并肩。
人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他人的不解、批判、轻视甚至不屑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那样的局面下,我们只需要做好两件事情就行了,一是根据他人的评判来修正自己的短板,二是不要因他人的不解,而否定自己的人生。
猜你更喜欢:呵护心灵(孤独,电影,喜欢,就像,的是)
呵护心灵(孤独,电影,喜欢,就像,的是)
我并不厌烦生活中的那些热闹场面,有时不免在热闹中癫狂,但也十分渴望属于我自己的静。我将其视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维生素,虽然不需要很多,但也决不可缺少,少了它,也会患各种各样的“病”。
一钩新月水如天
我爱静寂之静。每当忙碌过后,不免要望望天,看天空中静寂的蓝,看静寂的云飘过,轻柔的,给我一种淡淡的味道,那种味道我说不清楚,只是脑子里觉得美好。站在这头远望,总是能享受到一个人的惬意。或看看书,品尝到从书中散发出来的一股清茶的味道,幽幽的,像是拂过心底的熨斗,熨开心底的一条条褶皱;或是写点什么,夜很深,世界开始睡了,而此时只有我手中的笔在沙沙作响,这种静很能让我想入非非,不必说是“红绣添香”的潇洒,也不必是“月下追韩信”的快意,也不必是“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单就是“庄周梦蝶”的飘渺就足够让人沉醉了。每当这时,书读得入心,文章写得顺手,我总能在一种满足中悄然入睡。
我喜欢自然之静。看惯了灯红酒绿,看厌了喧喧闹闹,身旁各种嘈杂的声音听多了,有时就有点不适应,总想冲破这种环境的束缚,寻求一点心灵上的慰藉,于是就去游山玩水,去亲近一下大自然。节假日,邀几个好友,去爬山,听溪水潺潺,闻鸟语花香,看破土而出的竹笋,树枝上的嫩芽,到山顶观日落,让那余晖柔柔地铺洒在身上,晚上听风声呼过,蛙声唱和,蝈蝈的微鸣,无不惬意。远离城市的喧嚣,融身山野中,感受到那种动中之静的美好,这时,我的心就像天真的孩子梦呓时的微笑,宁静而又舒心。有时也也不必远行,眼前就有风景,随意坐在自修室的一个角落,看落日扫过窗棂,几只小鸟驮着夕阳懒懒地呢喃,就在隐含着淡淡草香的暮色里,远处阳台上花朵的花瓣上散落的水珠,从空中划过,闪耀着零零碎碎的金光。这也是一种自然之静,温馨含蓄,如同十七八岁姑娘的浅吟低唱。这些和谐而轻松的静,使我真正体会到古人所说的“放浪形骸之外”的心境。静,静彻心底。
只不过是想看场电影
我也喜欢闹中之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静静地张开双耳,听我想听的声音。在候车室里,在公共巴士上,在沿街的小面馆里,我总喜欢将自己与周围的喧闹分离开来,静静地在旁观看,就像看电影一样,去感受风情,去思索人生,只是有时太过喧哗,这时也是锻炼闹中求静的时候,也挺有一般风味的。我听说过“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我想倘若一个人真心喜欢的是一种静,何必太过拘泥呢!我依旧是喜欢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一个人迎着风跟着的感觉,不去追赶这样或那样的时间。
我也喜欢孤独之静。孤独存在每个人的心中,对于这种与生俱来的情感的拥有,我很感谢这样的天赐,我不排斥孤独,反而很享受孤独时的感觉。你想想,那种孤独,仿佛天地间就只有了一个你,没有依靠,没有寄托,快乐也好,悲伤也好,没人知道,也没人需要知道,只有自己去品尝,这种孤独的况味也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得了,别人是代替不来的。这种孤独之静是何其美妙啊!有一次,去看电影,身旁有一群人,电影还没开始就兴奋激烈地谈论着电影的好坏,电影表达了什么等,还没等他们说完,我赶紧换了个座位,宁愿一个人孤零零地看,没有人打扰,在那种静静的孤独中看完了电影,收获了一种只有自己才能懂的美好,那是种充实,平稳的感觉。我想:何必要对电影作过多要求呢?我在乎的并不是电影,而只不过是想看场电影,而已。
何人梦里不落花
多年前,我曾写过“默数内心的馥郁,啜饮滚滚而来的天光。”这样的句子,把它写在我当时的校服上,依旧傻傻地喜欢静,喜欢在静中养心,用静来呵护心灵。或许在静中才能养就“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的气魄,才能养就“心似不系之舟”的洒脱。
- 上一篇:岗位报酬要素,岗位报酬要素有哪些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