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运输:血液把从消化道吸收来的营养物质和从肺泡吸入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同时将细胞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如尿酸、尿素、肌酸等,运送到肺、肾、皮肤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和其他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必须通过血液传递到各组织器官,从而对它们的活性进行调节。
3.保护: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巨嗜细胞、单核细胞和各种抗体、补体,具有强大的免疫功能,充当着人体的卫士,能够抵抗体内和外界各种有毒物质的侵袭,在细胞和体液的自我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如何保持血液系统的健康稳定呢?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饮水,以便加快血液的代谢,使有毒物质尽快排出体外,让血液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及其成分的合理搭配。血脂过高、血液过于黏稠等都会引起血液质量的改变,是引发疾病的根源。平时注意补水,特别是喝一些对健康有益的茶水,对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在微小血管中的流动作用很明显。
猜你也喜欢:以“淡”养生(平淡,饮食,之道,养生,恬淡)
以“淡”养生(平淡,饮食,之道,养生,恬淡)
淡者,淡泊、淡远、清淡、恬淡、平淡是也。古往今来,中国人对于“淡”,可谓是情有独钟,别有厚爱。
“淡泊以明志”,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平淡见天真”,则又是艺术的理想境界;“大羹必淡”,是品味知味的老饕们的美食之谈;而“君子之交淡如水”,则又是谦谦君子们的交友之道了。有道是“灿烂之极归于平淡”,东坡居士在给其侄儿的信中,曾将此阐释得十分透彻: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色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其实,人生中的“淡”亦是与之相通的。在痛饮了人生的三道苦茶后,自然就体悟到了“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
倘若追根穷源起来,这种以“淡”为贵,“淡”以养生的思路,可上溯到先秦道家学说。老子即已提出“恬淡为上”、“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音乐和美食,可以使过往的行人为之驻足,而“道”的表达,却平平淡淡像没有味道。老子的尚“淡”观又得到了庄子的继承和发扬。在这位曾为漆园小吏的大思想家看来,“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既是“万物之本”,又是养生之道,而“淡然无极”既是“天地之道”,也是生存的艺术了。老庄的这种以“淡”为贵的思想,后来在陶潜、王维等人的创作中和司空图、苏东坡等人的理论中得以完善、发挥,积淀在我国世世代代人民的审美、艺术、饮食、养生,乃至娱乐、交友等日常生活中,以巨大的张力制约着人们的生存哲学和价值取向。
众所周知,中国人历来提倡吃素食的饮食习惯,便是导源于这种“淡”以养生的道家思想,以为吃素能修心静性,可以达到清高洁净的理想境界,可以颐养天年。我国古代的医学家或养生学家都强调“饮食宜清淡”,认为“味过于咸,则脉凝而血变色”,“高粱厚味足生大疔”。具有道家思想的管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曾提出“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损。”“节”就是节度与节制,吃饭要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热过冷,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要调和合理,荤素搭配,不偏食等,讲的都是“饮食有节”。“节欲之道,万物不害”,你倘能控制自己的嗜欲,万物自然就不能伤害你了。
猜你更喜欢:利用零碎时间??梁实秋散文(时间,是在,我在,文法,
利用零碎时间??梁实秋散文(时间,是在,我在,文法,自己的)
我常常听人说,他想读一点书,苦于没有时间。我不太同情这种说法。不管他是多么忙,他总不至于忙得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一天当中如果抽出一小时来读书,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小时,十年就有三千六百五十小时,积少成多,无论研究什么都会有惊人的成绩。零碎的时间最可宝贵,但是也最容易丢弃。我记得陆放翁有两句诗,“呼僮不应自升火,待饭未来还读书”,这两句诗给我的印象很深。待饭未来的时候是颇难熬的,用以读书岂不甚妙?我们的时间往往于不知不觉中被荒废掉,例如,现在距开会还有五十分钟,于是什么事都不做了,磨磨蹭蹭,五十分钟便打发掉了。如果用这时间读几页书,岂不较为受用?至于在“度周末”的美名之下把时间大量消耗的人,那就更不必论了。他是在“杀时间”,实在也是在杀他自己。
一个人在学校读书的时间是最可羡慕的一段时间,因为他没有生活的负担,时间完全是他自己的。但是很少人充分的把握住这个机会,多多少少的把时间浪费掉了。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启发学生好奇求知的心理,鼓励他自动的往图书馆里去钻研。假如一个人在学校读书,从来没有翻过图书馆书目卡片,没有借过书,无论他的功课成绩多么好,我想他将来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
英国的一个政治家兼作者Willam Cobbett写过一本书《对青年人的劝告》,其中有一段“利用零碎时间”,我觉得很感动人,译抄如下:
文法的学习并不需要减少办事的时间,也不需要占去必须的运动时间。平常在茶馆咖啡馆用掉的时间以及附带着的闲谈所用掉的时间??一年中所浪费掉的时间??如果用在文法的学习上,便会使你在余生中成为一个精确的说话者写作者。你们不需要进学校,用不着课室,无需费用,没有任何麻烦的情形。我学习文法是在每日赚六便士当兵卒的时候,床的边沿或岗哨铺位的边沿便是我们研习的座位,我的背包便是我的书架子,一小块木板放在腿上便是我的写字台,而这工作并未用掉一整年的工夫。我没钱去买蜡烛油;在冬天除了火光以外我很难得在夜晚有任何光,而那也只好等到我轮值时才有。
如果我在这种情形之下,既无父母又无朋友给我以帮助与鼓励,居然能完成这工作,那么任何年轻人,无论多穷苦,无论多忙,无论多缺乏房间或方便,可有什么可借口的呢?为了买一支笔或一张纸,我被迫放弃一部分粮食,虽然是在半饥饿的状态中。在时间上没有一刻钟可以说是属于自己的,我必须在十来个最放肆而又随便的人们之高谈阔论歌唱嬉笑吹哨吵闹当中阅读写作,而且是在他们毫无顾忌的时间里。莫要轻视我偶尔花掉的买纸笔墨水的那几文钱。那几文钱对于我是一笔大款!除了为我们上市购买食物所费之外,我们每人每星期所得不过是两便士。我再说一遍,如果我能在此种情形下完成这项工作,世界里可能有一个青年能找出借口说办不到么?哪一位青年读了我这篇文字,若是还要说没有时间没有机会研习这学问中最重要的一项,他能不羞惭么?
以我而论,我可以老实讲,我之所以成功,得力于严格遵守我在此讲给你们听的教条者,过于我的天赋的能力;因为天赋能力,无论多少,比较起来用处较少,纵然以严肃和克己来相辅,如果我在早年没有养成那爱惜光阴之良好习惯。我在军队获得非常的擢升,有赖于此者胜过其他任何事物。我是“永远有备”;如果我在十点要站岗,我在九点就准备好了:从来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事在等候我片刻时光。年过二十岁,从上等兵立刻升到军士长,越过了三十名中士,应该成为大家嫉恨的对象,但是这早起的习惯以及严格遵守我讲给你们听的教条,确曾消灭了那些嫉恨的情绪,因为每个人都觉得我所做的乃是他们所没有做的而且是他们所永不会做的。
Cobbett这个人是工人之子,出身寒苦,早年在美洲从军,但是他终于苦读自修而成功,他写了不少的书,其中有一部是《英文文法》。这是一个很感动人的例子。
|
- 上一篇:基本吃素,多多散步,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