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往事,好似在梦中苦苦的追求,到后来也都成了花落烟水流,人生恰似不系舟。何所忧,何所悟,人世间只有少年不怕登楼,总有些纠结在心头。有句俗话,人生如梦,多少往事不过是繁华漂流,生命的提携在于从烦恼中突破,向远看,千江有水千江月,向上看,万里无云万里天。
生命的宽阔,就在于把复杂活成一场质朴简洁而悠然,生命何所求,生命何苦求,内心的朴素与浑厚,积淀与光明,才是看破人生颠倒的唯一消息,没有谁的生命结局可以去猜测,浮云散去,是星空,人生的真谛,在于一种自我的今非昔比,年华暗老,再无奢求,一份心情的淡然,人生也就恰似一场细雨归鸿,了却了许多心头牵绊,岁月也就温润成了一回来去不伤。
来来往往的人海里,擦肩而过的那些缘深缘浅,曾经深深的思索,缘为何物,是前世忽略了告别,还是今生相约又重逢,四季流转的悠悠记忆,那些曾经眉头紧锁的是非得失,甚至是哪些说不清的迷茫怅然,来了的终归去,遇见的总别离,善缘和违缘的交集,低下头去沉思,是送走了岁月,还是被岁月送走,这流光火石之间,才渐渐清醒,人生不外一叶轻舟。
人生这一场来过,谁活得也不是那么赏心悦目,迷惑、曲折、漂泊、思索,也许在悲观里飘零,放眼年华,又在期待里追寻,人生的苦中甜,甜中苦,甚至是许多苦滋味,许多故事在年华里终了,许多故事又绽放在岁月的枝头,人生是什么,烟火里的尘埃,冰雪后的盎然,不管历尽多少艰难,总是向前。
人生何滋味,何苦向谁说,笑一笑,随它圆缺。
文/延参法师
猜你也喜欢:现在努力和忍受,将来再享受(未来,成功,快乐,
现在努力和忍受,将来再享受(未来,成功,快乐,最大化,你可以) 在孩提时代,每当我们想出去和小朋友们玩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妈妈的告诫:“现在努力学习,以后你就轻松了。”换一种说法,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让孩子们首鼠两端:既想玩,又害怕影响未来的人生。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牺牲现在的快乐,其实只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名、利、权,表面上目光似乎很长远,实际上都是短视的行为,只会让生活永远都得不到快乐,解决之道不是完全不考虑未来,而是谋求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平衡。
我们不敢让自己好过
乍一看,家长、老师以及一些“有识之士”从小给我们灌输的似乎是好东西,让我们相信自己太懒惰,容易受到诱惑,看得不够长远,例如做事经常拖延。很多重视子女教育的家庭都信奉“快乐不是白给的,是要用努力换取的”。
按理说,我们都不喜欢消极的情感体验,但被反复教育之后,我们相信愧疚和焦虑是有必要的,能够督促我们把目光“放长一些”。例如,吃美味但不健康的食品时感到愧疚,就促使我们约束自己的冲动,选择更健康的食物;对未来越缺乏安全感就会产生焦虑,促使我们存更多的钱。然而研究显示,人们吃了美味可口的不健康食品之后,不安、愧疚的感觉越强,以后再吃这类食品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美国《消费心理学杂志》编委拉杰·拉古纳凡博士将上述“神逻辑”总结为“现在忍受,将来享受”——最讽刺的是,结果是未来永远都享受不到快乐。当我们快到生命尽头,才发现最快乐的竟然是孩提时代,恰恰孩子最讨厌父母的说教。他说:“过于看重未来,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现在的快乐。”接着,他提出了3条建议。
知道怎样才足够
过去你以为,赚到足够多的钱,事业足够成功,就不用再担心了。当你赚了很多钱以后,又发现还需要更多。拉古纳凡称,挣钱超过一定数量就不能增加安全感。再多的名、利、权都无法保证你对未来感到100%安全。这不意味着一无所有者不用为未来储备,而是不要被过度的欲望牵着鼻子走,只要基本的需要有保障就够了。
换言之,如果现在你拥有的金钱、财产加上预计未来能够获得的收入可以保证你和你供养的人不用挨饿,不会无家可归,你就不用为未来想得太多,可以享受现在了。很多人担心自己如果不继续为未来奋斗,别人却继续无休止地努力,以后就会超过自己了。
重新定义成功
大多数人错误地以为,成功源自个人对金钱和社会地位的强烈欲望,即我要渴望成功,才能成功。拉古纳凡称,成功更多的是实现内心的追求,而非得到外在的奖励。
实际上,真正成功的人士投入相当多的时间、精力追求内心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即所谓“内心的呼唤”。IT的乔布斯、音乐界的莫扎特都是如此,长时间完全沉浸在个人的深层次兴趣上,在自己选择的领域越做越专业,最终取得巨大成功,其实他们并不太在乎名利。
因此,如果你要为了未来的享受而奋斗,你可以把时间精力灌注在你的兴趣爱好上,提升你喜欢的技能,而不是只着眼于攫取名、利、权。
放松“最大化”思维
假如你到马尔代夫度假,准备懒洋洋地躺着海滩上享受阳光,却碰上暴风雨,只能困在酒店的房间里。如果你是个追求什么都要“最大化”的人,总是想着“完美状态”,你就会抱怨一切,徒劳地试图改变。“最大化”的思维让你无论身处什么条件,总是希望改进,改进,再改进,结果就是看不到现在积极的一面,总是担心消极的一面。如果风和日丽也无法让你满足,那么“最大化”思维就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是时候改变心态了。
在目前的条件限制下,你可以尽量让自己开心起来,例如每天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时,以及无法进行工作时,你可以欣赏、感激生命中的美好。 猜你更喜欢:美文阅读笔记3(太守,之乐,山水,山肴野蔌,其
美文阅读笔记3(太守,之乐,山水,山肴野蔌,其所)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深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渔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同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之乐其所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阅读笔记:
读醉翁亭记,我读出了景色之纷呈,读出了山林之声色。
原本山水是静的美,可是在欧阳修笔下这里却是热闹的美,繁华昌盛的美。 欧老沉醉于山水,却乐在人间,他不象一
般的文人骚客因厌世而刻意去寻觅山水寄托; 他以山水赋闲,沉醉之中处处有人伦之乐,人间之乐。
古人有出世入世之说,欧公是高人,在拎清了人世间的游戏规则后(官至副宰相),苍颜白发,并未颓然乎其间,而以一种超然轻态,在醉山水与做宰相之间拿捏着平衡,能达到这种平衡,天知道-----------是不是另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状态”呢?
“人知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所乐也。“让我猜测太守为何其所乐,一是贬滁州不在朝庭,山高皇远,天凉好个秋,文牍繁节不理,图个自在轻松,心畅身宽是也;二是天天有酒作伴,日日有人相陪,吃穿不愁,还大部分是原生态(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小日子过的不寂寞,甚至还挺热闹,当然是乐呵呵,这种猜测当然是俗了点,实情如此也。
2017.5.27晚读
|
- 上一篇:等到烟火清凉,等你等到烟火清凉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