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7月21日电 题:洪水围庄 “孤台”可安——探访淮河王家坝开闸后的水中庄台
新华社记者刘菁、程士华、水金辰
皮划艇在汪泽之中行驶,小心翼翼地避开只冒出顶梢的树木和障碍物。驶过几小时前还是旱稻地、鱼塘或道路的地方,眼前出现了一座“孤台”。这是距离淮河王家坝闸口最近的王家坝镇李郢村郑台子庄台。
20日8时32分,“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开闸泄洪,浑浊的洪水翻滚着、咆哮着,冲向坝内的蒙洼蓄洪区。很快,蓄洪区成了一片泽国,开闸前坝外超过29.7米的淮河水位缓慢回落。
汪洋之中,凸立着77个庄台,那里居住着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四个乡镇的15.5万人。洪水围庄,“孤台”可安?20日,记者乘艇探访几个水中庄台。
郑台子是开闸后最早被下泄洪水围封的庄台,高程31.2米。走进一户人家,72岁的老人郑继超正在看关于王家坝开闸的电视新闻。
“我在这个庄台上经历了10多次洪水,这次最不慌乱。”自小就生活在郑台子的郑继超说。
庄台,是淮河流域独特的村落形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当地村民为抵御频繁侵袭的洪水,一次次垒高居住地,经年累月,形成了不易被洪水浸淹的庄台。
郑继超指着冰箱旁边一大袋面粉说:“生活基本没影响,家里米、面、菜都备着一些!就是不能下地去,几亩地淹了。忍一忍,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能出门了。”
“以前怕开闸,因为洪水来了生活没保障,房倒墙塌,连水都没得喝。现在不怕了,前些年房子都盖新的了,路、水、电、厕大变样。”老郑和老伴你一言我一语介绍着。
十几年前,庄台居住密集环境逼仄,人称“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一到晚上睁眼瞎”。这些年来,当地投入近8亿元,对庄台实施部分搬迁和庄台整治,庄台基础设施和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洪水围庄,“孤台”未困。
郑台子常住人口只有一百多人,多是老人、小孩、妇女。晚饭时分,一些村民三三两两地围聚在郑台子临水处,几个孩子有的骑着车、有的奔跑着互相追逐。
83岁的老太太艾秀芳端着一碗热乎乎的面条,站在临水栏杆处和邻居边吃边聊。手机铃声响起,是老人外地的女儿打来的。听闻王家坝闸开启,女儿担心老母亲的生活,得知老人安好,才放心地挂断电话。老人家里,放着一些土豆、西红柿、青椒、南瓜等蔬菜。
阜南县自然资源局的李同使正从一户党员家中走访出来,他的胸前别着一张“驻庄台工作组”的证牌。20日下午登上郑台子后,他立即找到庄台在家的3位党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开始摸排庄台各户生活物资需求。“会有冲锋舟运送一些物资进来。水势平稳后,我们也会定期用冲锋舟送群众外出。77个庄台,每个庄台都陆续派进了由县直机关干部组成的驻庄台工作组。”
开闸蓄洪,庄台变“孤台”,舍小家保大家。
记者乘冲锋舟登上王家坝镇和谐村马堰子庄台,这里居住着几位在蓄洪区生产的养殖大户。村民陈元永在蓄洪区承包了700多亩地,从事稻虾、稻鱼混养。“一亩地原本可以收入2000多元,如今全泡汤了。还有20多万元的设备来不及转移,也被洪水冲走了。”
和谐村里有九个庄台,19日晚组织群众大转移的村支书刘杰一夜未眠。“未来一段时间,庄台都将是一座座孤岛。要为群众眼下的生活和未来更好恢复生产做好准备。”
夜幕降临,回到王家坝镇,正遇24辆军车整齐列队开往圩堤,运送救援部队和一批冲锋舟。(完)
网友:余晶:一边回了自己的帐篷。网友:李约粲:你徒弟东伯雪鹰可真不错,他如今实力绝对是顶尖尊者,而且论保命能力都是最顶尖,如果再编宇宙神魔榜,他这次应该定在第十五了。
网友:杨晕练:莲川木汐转头看去,立刻看到了一个肤色苍白,脸上带着一丝笑容的少年,其年纪看起来和宇智波佐助,还有奈良鹿丸他们相仿,留着半长的头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清秀的邻家少年,如果不是脸上那一丝假笑,看起来和同龄的少年没有多少不同。
网友:程兼终:张青山这一次没有虚脱,精神状态也还不错。
网友:丁就谊:“黑帝前辈怎么知道?哦,是我修炼突破时的动静?”
网友:杨娟:作为东伯雪鹰的师尊!血刃神帝陛下自然也是迅速就得到了消息。
网友:郝缘:他很瞧不起那些愚蠢的魔头,魔头们因为各自的修行路,需要无数生命当做修行资粮,可要屠戮太多子民,总会引起少数一些强大宇宙神的注意的。
网友:张水:在界心神宫,别乱飞!别轻易遁行!有道路,就沿着道路走。
|
- 上一篇:上百万华人在非洲,为何不愿回来?驴友:在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