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遗憾的是,会上没有人能够深入地讨论,为什么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甚至印度,众多的高科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很快步入世界级企业(比如印度的infosys),而许多中国的创新企业仅仅是昙花一现,刚过初级阶段就夭折了?
有人讲,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企业人才的贫乏。优秀人才是企业经营的成功之本,但实际上,众多的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小型创新企业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缺乏人才。在北京中关村一带,据说就有50多万受过高等教育的IT大军。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流动着大批在海外接受过教育的“海归”或“海待”人员。到许多有名气的国有或民营企业里走一圈,经常可以看到有着硕士甚至博士头衔的经理人员。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勤奋态度、智商情商、学习能力也不比外国人差。
与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相比,中国企业的问题在于,许多人才没有得到合适的使用,能力发挥有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中国最为缺乏的并不是人才,而是识别、挖掘、培养、激励和发展人才的政府政策、治理结构、文化理念和激励机制。在这些领域里,中国企业和世界级企业之间存在不少差距。
政府政策:西方企业多年来发展和培育企业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是受到了国家宪法关于私有财产的规定,劳工基本大法、国外人才引入和国内人才流动的法律条文,以及小学、中学、专科、大学完善的教育体系的保障。美国在20世纪初还是一个“适者生存”的社会,政府在劳资问题上采用自由主义的态度,不予以干涉。192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劳资形势发生变化,美国第一部国家劳工大法(NLRA)出自1935年,首次承认工会的作用,允许工会与管理层就工资福利问题谈判,并提出保障劳动者权益和企业人才流动的规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1960年代保护民权运动中,美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限制人才招聘中的性别和年龄歧视问题,主张男女同工同酬,并制订了保障劳动者工作安全的措施。在吸引人才方面,美国国会和移民局对国际特殊人才也有一系列的优惠条件。战后的德国政府在人才培育上也提出了一系列规定和政策,支持企业建立董事会和监事会,与企业合作推动实施企业“学徒”制度,并制订鼓励长期就业的政策,提倡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猜你也喜欢:中国民企痛苦转型 "新中国制造"呼之欲出(制造
中国民企痛苦转型 "新中国制造"呼之欲出(制造业,中国,产业,制造,转移) 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制造业已经有相当多的积累,在一些领域,“中国制造”已居世界第一。大批廉价、合格、源源不断可补充的产业工程师和产业工人也被培养起来。
如今,国际企业非常看好中国概念,他们开始欢迎中国企业去控股或收购,愿意用这样的形式,来分享中国的低成本、大市场、高成长。
中国政府也有推动制造业转型的动力和决心,其动力来自于中国外汇储备日益攀高,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促使国家鼓励国内企业适当地利用外汇踏上海外发展之路。国家发改委、国家进出口银行去年5月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建立境外投资信贷支持机制,境外投资专项贷款可享受出口信贷优惠利率,以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发展。
“新中国制造”已呼之欲出,要从前20年的以市场换普通技术,逐步进化到以“市场+资金”来换取对国外企业的控股权。
制造大国需升级为制造强国
中国近几年充满发展机遇。城市化的进程可能会持续15-20年,与此有关的产业,包括房地产、市政配套建设、交通网线建设,在十多年内都是朝阳产业。同时,国际制造业全面加速向中国转移,与制造业转移有关的产业,也会有突飞猛进的成长,如物流、能源、原材料以及装备制造、服务业等。
与制造业转移有关的产业,也会有突飞猛进的成长。
机遇令人振奋,问题却不能回避。尽管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中国有制造大企业,但还缺乏强势制造企业。据统计,2002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为1.27万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1.5%,日本的20%.2003年中国行业的领头羊,如一汽营收152亿美元,是美国通用汽车的4.1%;海尔营收42亿美元,是德国西门子的5.5%;宝钢营收189亿美元,是日本钢铁的60%.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一比,差距太大了。一方面我们应该为制造业在向中国转移欢呼,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正视:到目前为止中国制造业还很落后。 猜你更喜欢:三生之幸(所向,心中,乃父,荒废,之言)
余忆童稚时,余
三生之幸(所向,心中,乃父,荒废,之言)
余忆童稚时,余父尝质余曰:“何为汝之心中所向?”余曰:天下何官为大?”余父曰:“乃联合国之秘书长也。”余又曰:“此可为吾之心中所向也。”邑人闻之,当笑余之天真幼稚,余父闻之,稍降辞色曰:“此若真乃汝之心中所向,则必当一心为之矣。”
此乃余幼时之言,当是时,余尚稚气未消,然父未尝以为童孩无忌之言,当是以真言教余之成事也。
余以是未敢负余父之心。乃入学,辄嗜书而学,其间又受父之循循善诱,益慕文学之深就,故卒获有所闻。
至小学六级之初,余沉溺游戏之中,终食苦果。援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故余之学业荒废,然余未察觉。余父知余之如此,乃叱咄曰:“汝今之作为,乃无耻也,汝知为何耶?汝尝言心之所向,然今日学业荒废,安成大事?男儿未成大事,乃于父母一之不孝也,然孝为百德之首,汝与乡井流痞有何不同?”既而拂袖愤然而去,余通晓其中意味,深思,痛觉造日之错,乃幡然醒悟矣。
余之大志,乃父之授也;余之文学,乃父之授也;余可浪子回头,乃父之授也。然则父之情恩何以为报?余父曰:“大丈夫者,成大事乃为行父母一之孝也!”此谓余之三生之幸也。
|
- 上一篇:职场学会沉默,职场沉默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