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友谊的框架内,你第一个想起的人,一定是最好的朋友。当然,他若第一个想起的也是你,那么,你俩一定是两心相悦的至交。
你会发现,你与那个一辈子都要好的朋友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不远,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不绝欣赏,是一段情对另一段情的永恒仰望。
交往过度其实是很致命的。这有点像吃饭,无论多么顺口的珍肴,是不能总吃的。胃不说什么,大大咧咧,但一颗敏感的心,早已变得挑剔,厌烦。这时候,极平常的一句话,极微小的一件事,都会引起交往的一次海啸。
是的,山珍海味也有吃腻的时候。在交往的理想结果上,你不要期待永远的如胶似漆,你能不断地接近与契合,就够了。
平素间,推杯换盏,称兄道弟,鞍前马后,阿谀逢迎的人,不是朋友,是利益的结合体。超出常情的亲密无间,不是在交往,是在勾结,在利用,在狼狈为奸。这样的结合体,聚得快,散得也快,刚才还好得一塌糊涂,转眼间,就可以翻脸到分崩离析。
费了心思的交往,叫周旋,累;耍了心机的交往,叫算计,阴。真正的交往,是至简至真的,一扇春天的门开了,一扇含笑的门阖上,然后,天地淡然。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与别人真正交往过,不是孤高自傲太过超脱,就是品性卑琐不被人所容;当然了,若许多人都是你结交的朋友,恐怕,更多的是狐朋狗友。佛无至爱,只有众亲,我们不是佛,我们的心里,一辈子,真正接纳的,只会是有限的几个人。更多的,都成了我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交往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成就着生命的质量。
“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投靠司马氏之后,平步青云。有一次,他想推荐同为“竹林七贤”的好朋友嵇康做官,嵇康觉得自己高洁的情操与志向受到了凌辱,于是,愤怒地给山涛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就这样,嵇康与好友山涛渐行渐远,却因此,在魏晋名士中,嵇康成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声。
我觉得,最好的交往,不是双方有意识的吸附与粘合,而是彼此间无意识的渗透与融入。吸附与粘合,常常怀有目的性和功利欲,或含蓄,或浓烈,总之,看起来,有些心怀鬼胎;而渗透与融入,则不然。云淡风轻的,风倏忽间来,云恬淡着去,无欲无求,是心灵最真挚的握手,是情感最纯净的需求。
历史上,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贵为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黯然地把琴摔了。也许,在他看来,世界再美的乐声,如果无知音来赏,不如,任天籁的香魂归去,让它成为绝唱。
猜你也喜欢:为你的爱人珍藏曾经的美好(父亲,母亲,日记,
为你的爱人珍藏曾经的美好(父亲,母亲,日记,那本,自己的) 那本日记,深蓝色的粗布封面,一直放在衣柜顶上的储物箱里。
日记她看过,记录了他大学时和一位女生历经4年、却无疾而终的恋情。
准备结婚时,两人一起布置新房。看到这个日记本被他细心地放到储物箱里,她心里有些不舒服,说:“这个,还留着吗?”他说:“留不留无所谓,都是过去的事情,我早忘了。”嘴上这么说,可并没有把日记从储物箱里拿出来。她没说话,心想:忘了?既然忘了,干吗还要留着?从此,这成了她的一个心结。
婚后生活安稳,他是个好男人,工作出色,对她呵护有加,对女儿更是百般疼爱。两个人偶尔闹别扭,她一生气,就会赶他去睡书房。他去了书房,她又不忍,悄悄爬起来去看他。有一次,透过虚掩着的门,她看见他正在灯下翻看那本日记,她如遭电击,退回房中哭了一整夜——她宁愿他和自己吵一架,也不愿他去那本日记中寻找安慰。
第二天,她起床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早餐。看见她红肿的双眼,他凑过来说:“别生气了,是我不好。”她什么也没说,也没问。
36岁那年,她75岁的父亲被检查出得了肛门癌,晚期。
父亲住院期间,母亲在医院陪伴,坐在床边,手伸进棉被里握住父亲的手,就这样静静相握、凝望,有一种淡淡的凄凉和温情。
一天,母亲走进病房,拿着一个已经褪色的红色缎面笔记本,笑着,神秘又带着几分戏谑,把笔记本在父亲面前晃了晃:“你看这是什么?”没等父亲开口,母亲就打开笔记本,念了起来:“金沟佳人送秋波,含情脉脉思悠悠,最是难忘送别时,故作洗衣待轻舟……”
50多年前,从医学院毕业的父亲经常下乡给农民治病。在一个叫金沟的村子里,父亲借住在一个农民家里,和这家美丽淳朴的女儿互生情愫,却谁也没有说破。女孩儿把自己的爱意,都寄托在为父亲煮的每一顿饭菜、洗的每一件衣服里。而父亲,只会悄悄写情诗,写满了一个红色缎面的笔记本。后来,父亲要离开这个村子,女孩儿心有不舍,知道父亲是乘船离开,便将家里的衣服装满了一竹篮,拿到河边去慢慢洗,等着父亲的船经过……父亲的那首诗,就是写的那件事。
那天午后,父亲、母亲,还有她,就围着那本诗集。父亲一边看一边感叹,满面春风。她说:“爸,想不到你还有这么浪漫的时候!”母亲笑:“可不,你爸年轻时可招小姑娘喜欢了。”父亲也笑:“都多少年了,那会儿多年轻,你在哪儿翻出这本子的?”母亲顽皮地撇撇嘴:“哼哼,我都给你留着呢。”父亲说:“留着干吗?这会儿和我算账啊?”老两口都笑了起来,病房里竟然呈现出难得的欢快气氛。
父亲睡着后,她问母亲:“妈,留着这个,心里不难过啊?”母亲说:“人一辈子有这么一份喜欢不容易,我就想帮他留着这份记忆,悄悄给藏了起来,你看你爸刚才多高兴。”
父亲春节后不久就去世了。捧着骨灰盒,她哭得不能自已。丈夫抱紧她,疼惜地说:“我会像爸爸一样好好疼你的。”那一刻,他们在彼此的体温和呼吸里,感受到了深厚温暖的感情。
她终于理解了母亲——爱到深处,是爱他所爱,喜他所喜,愿意为他保留住一段关于爱情的美好记忆,尽管那记忆里,没有母亲。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父亲最终留在母亲身边,和母亲生儿育女共度漫长人生——没有什么比这种相守和共度更有分量。
丈夫那本日记,其实她从没有细看过。现在,她想仔细看看,自己的丈夫在青春年华的时光,爱了怎样一个女孩子,又怎样去爱了一个女孩子。
日记里满是纯洁真挚的少年情怀。她边看边笑,心里不禁感叹,这份美好,她不曾拥有过,但是她为他庆幸,因为他曾拥有过,而他是她的爱人。心里的那个结,就这么化了。
猜你更喜欢:与你相遇,好幸运!(猝死,心得,宣传,三下乡
与你相遇,好幸运!(猝死,心得,宣传,三下乡,挣扎) 燥热的天气,天空是我们在孟小支教的日子里为数不多的晴天。昨晚的推文,让我的心情不自觉地陷入灰暗、凄清的境地。因为明天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远离隐翅虫的侵扰,告别爱翻墙的“小妖精”,夜晚的教师办公室不再有宣传组的哀嚎,新教学楼的隔空层也将回归寂静。
挣扎难受的我们曾遇到各种特殊情况,“别人的三下乡是向往的生活,我们的三下乡是变形记”,抱怨过也调侃过。糟糕的生活如同暴风雨,猝不及防,但再阴暗灰霾的日子也总会迎来雨后天晴。在这里感受到的惬意和欢笑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心灵鸡汤,学生的一句“老师好!”就足够我品味一段时间,而且每每想起又是一股暖流滋润人心。或许能让我最希望时间静止的就是与“猝死”组相依为命的难忘时光,白天显得轻松自在,但到了深夜组内的每个人就开始在“猝死”的边缘挣扎,甚至是脏话频出。倒数最后一分钟,激动地赶在24:00前将推文群发。吐槽心得难写,却会在心得汇总时夸上自己一波。点名批评不按要求写心得的组员,毫不顾忌地说自己后悔进来宣传组。没错,宣传组的画风就是比较奇特,办公室里的点点滴滴是那么的平常却又难忘。
体验生活的过程,不仅是多了那么几个能交谈的朋友,更是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方式。团队之间难免有摩擦,但学会包容对方的不足和不断自省是凝聚集体的基础条件。望再次抬头看见满天繁星,美好回忆里的你们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