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3日,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华晨中国)创始人仰融出走。此后,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华晨金杯)便滑入产权纠纷、高层变动的旋涡中。纷争演绎到2005年6月,实际操盘者已换到第4任。
华晨金杯是华晨中国的核心生产企业,华晨中国是先后在纽约(CBA)和香港上市(股票代码:1114)的公司。华晨金杯的前身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是华晨中国与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1991年合资成立的企业,前者占51%股份,后者占49%。2003年1月,金杯客车更名为华晨金杯。仰融离开后,“从学校毕业起就跟随仰融左右”的吴小安、洪星、苏强、何涛成为第2代掌权者,苏强任华晨中国总裁和华晨金杯董事长,吴小安任华晨中国董事局主席,洪星任副主席,何涛任华晨金杯总裁;然而,2004年12月,除吴小安外,其余3人均被蔺晓刚取代。但从2005年6月开始,华晨金杯的副董事长何国华开始频频出现在前台,蔺晓刚又显出退居幕后的迹象。
频繁换帅的背后,活跃着各种诱因,而产品销售不力则是每次更替的公开理由。仰融离开3年来,伴随着当家者的3次更替,华晨内部一些关键部门也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人员更替的不稳定状态,而其通往产品市场的渠道更是经历了4易销售公司总经理以及由此向下的连锁动荡。
动荡带来的结果,是华晨越来越槽糕的成绩单。根据华晨汽车(1114.HK)公告,华晨2004年年底利润已从去年同期人民币9.36亿元降到4860万元,而2005年上半年则亏损2.99亿元。在这个亏损额中,除了华晨宝马“贡献”的人民币5700万元外,其余主要来自华晨金杯两大品牌,金杯客车和中华轿车。上半年,金杯客车共售出29471台,同比减少6.2%;中华轿车售出4598台,同比减少45.3%。
在汽车市场需求由“井喷”转向理性的2004年、2005年间,销量减少、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汽车厂商并不只有一家,但在利润急剧下降的同时“负面”动荡新闻不断的,却只有华晨。因此,对华晨的盈利恢复能力,人们不能不产生特别的疑问。事实上,来自华晨内部的消息证实,华晨现在的确很脆弱,资金短缺已经让它们举步维艰,维持由产品销售而来的现金流已经成为唯一能做的当务之急。
猜你也喜欢:人生苦短,请勿忙碌(每个人,无所事事,纽约,工作,忙碌) 我认识的
人生苦短,请勿忙碌(每个人,无所事事,纽约,工作,忙碌) 我认识的每个人好像都在忙碌。当他们没有在工作,或是没有在做有利于工作的事情时,就会着急,心生负罪感。
如今就连孩子们都是大忙人,他们的时间安排精确到了以半个小时为单位。每天当他们回到家时,跟大人一样累。
如今的这种集体歇斯底里,对生活并非必需,也并非不可避免,它是我们在默许之后选择的结果。不久前,我跟一个朋友在Skype上聊天,她因为房租太高离开了纽约,现在在法国南部一个小城里做访问艺术家。她说,多年来,自己头一次感到快乐与惬意。她说现在的感觉有点像在读大学——有了一大群朋友,每晚大家一起在咖啡馆里相聚。她还交了个男友。(她曾这样悲哀地总结纽约人的感情生活:“每个人都忙极了,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还能做得更成功。”)她曾经误以为自己的个性是冲劲十足、暴躁焦虑、郁郁寡欢,结果发现这纯粹是受环境挤压变形的结果。
我一点也不忙,大多数时候,我会在早上写作,下午骑很长时间的自行车,再处理些杂务,到了晚上,我可以见朋友、读书,或者看部电影。这在我看来是个理智而又愉快的节奏。如果你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能搁下工作,去大都会博物馆看看翻修一新的美国之翼展厅,或是去中央公园看漂亮姑娘,或者喝上一天的冰粉红薄荷鸡尾酒,我会回答:“咱们什么时间见?”
但在最近几个月,由于工作需要,我也不知不觉变得忙碌起来。生平以来第一次,我绷着一张脸告诉别人,自己“太忙”,没法做他们希望我去做的这事或者那事。我明白人们为什么享受这种抱怨:它让你觉得自己很重要、很吃香、很有利用价值。只可惜我实在讨厌忙碌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逃离纽约。
无所事事远非一段假期,一种放纵或一种缺点那么简单,它对于大脑之不可或缺,正如维生素D对身体的作用。剥夺了无所事事的权利,我们的心智将遭受折磨,无所事事赋予了我们空间与宁静,这对于我们是必要的,我们因此能从生活中退后一步,更全面地观望它,能发现意想不到的关联,等待电光火石般的灵感。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大呼“尤里卡(有办法了)”,牛顿在苹果树下顿悟——在历史上可以找到大量关于灵感的故事,它都出现在人们无所事事、做着梦的时候。
如果所有人都跟我一样,这个世界也许很快就会完蛋。但我觉得,理想的人生,应该介于我本人目空一切的懒散与世人无止境的疯狂之间。我的角色只是提供坏影响,我就像那个站在教室窗外,对端坐在书桌前的你做鬼脸的小孩,催促你找个什么借口溜出课堂,去外面玩耍,一次就好,下不为例。懒惰与其说是优点,倒不如说是一种奢侈,但我是在很久以前就有意识地做出了决定,在时间与金钱之间选择了前者,因为我一直相信,这一生时光短暂,最好是将时间花在我喜欢的人身上。我想,临终之际,我或许会后悔当年没能工作更努力些,没有说出那些该说的话,但我又觉得,在最后一刻我真正的愿望,可能是能再跟克里斯喝杯啤酒,能再跟梅根散长长的步,能再跟博伊痛痛快快地笑一场。
人生苦短,请勿忙碌。 猜你更喜欢:关乎“节操”(这是,节操,文化,自由,的是)
昨天收到一条短
关乎“节操”(这是,节操,文化,自由,的是)
昨天收到一条短信:“光棍节怎么过,还是单身怎么破?快来班级联谊—非诚勿扰现场版报名吧!大家不要害羞,不要腼腆,最重要的是,不要有节操…………”
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活动宣传,却让我对大学的文化产生思考。一个敏感的词汇看着扎眼。我不禁想问:大学生,你为什么总是要拿节操说事?
节操,这才几个月,已经听得太多了。它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出现的场合越来越正式,有的时候听到甚至会有一种价值观被冲击的感觉。我一度怀疑是自己对这个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查了词典,节操,气节操守。很可惜,我没有看出半点玩笑的释意。
在古代,节操胜过生命。壮士为了气节而死,女子为了操守而活。然而,一个原本被中国人珍重的东西,如今却一次次出现在了不尊重的场合。我们是该为文化的发展包容感到高兴,还是为现代大学生的底线感到担忧?这是不是一种大学文化的走偏?为什么要这样呢?一定要这样吗?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
我知道,话未过半,已经有人在骂我古板、多管闲事了,对于此,我只有呵呵一笑。我的不理解,我愿意把它说出来;至于你的不理解,那是你的自由。我想说,这里,没有一句话是危言耸听,我直观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如果你愿意静下心来听我讲,那么,我相信你也可以领会。
有人告诉我,别太认真,我们要的只是一种快乐,生活不就是为了快乐吗?我充分理解也十分赞同这种快乐至上的积极生活态度。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了一己之私的一时欢愉,丧失一片净土的一种文化,算不算一种自私与背叛?可悲的是,这还是一个中坚群体一齐的背叛。就像是大敌当前嫡系部队的突然逃离,你让文化的传承情何以堪?这是为了欢乐的不择手段,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况且,这算是什么快乐呢?我承认,我也在种种场合因此笑过,可笑过之后,我却感不到欢乐,也许是我的细胞不够敏感,真的是很遗憾、很遗憾。
说真的,在我看来,这样的搞笑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小丑,初看时滑稽、欢乐一片;可时间一长,他就有了哗众取宠的嫌疑;而倘若此后他还在到处蹦?、频繁出现,则会引人厌烦了。这个小丑为了保持自己的吸引力,所使出的招数便是化妆地夸张些、再夸张些,突破人们可以接受的底线,强搏一笑。很难想象,也真替他担心,这样发展下去,他是否还可以还原成本来的样子……
试问,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快乐?难道是那一点点假装坚强的快乐?在笑得前仰后合之后,我们也真该静下来想一想,这,是不是真正的快乐?如果不是,那么一次、两次,偶尔如此调节情绪无可厚非、尚可接受;但频繁如此,甚至成为一种常态,你还认为它在正常不过?
也有人反驳我说,这是时代的自由,你无权质疑。若如此,我只能对你的理解感到可悲。
同学抱怨,上了大学才知道,知识的交流少之又少,热闹的只是各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活动。我且表示赞同。我们都在说,外国的大学如何如何,要向西方学习大学文化,于是乎,中国的大学生以此为信条。但可惜的是,我鲜有看见学术火花的碰撞与飞溅,看到的大多是五花八门的活动里的低级趣味——这就是所谓的开放么?我表示遗憾。取其糟粕,太不像是标榜智慧的中华民族的所为。
胡适就说:“你们不要总要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然是奴隶。”你以为这是自由,这是欢乐,可你仿佛只是带着镣铐跳舞,从未感到轻松。况且,你确定这就是自由?
作为文化中一股强大的力量,大学的文化必然影响社会的文化氛围。至于如何影响,笔者不想多述,观者自知。所以,如果大学生观念发生了偏颇,忽视创新而追逐俗不可耐的东西,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试想,不知道独立思考,不知道自由意志,那么我们这一代,将选择什么为自己命名?
|
- 上一篇:下载象棋中国象棋,中国象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