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仍能向他人伸出关爱的双手,那么,你仍然拥有希望。
如果,收到一封意料之外的贺卡或者信件,仍能带给你开心的惊讶,那么,你仍然拥有希望。
如果,他人的不幸仍能令你痛苦和悲悯,那么,你仍然拥有希望。
如果,你拒绝让一份友谊走向灭亡,那么,你仍然拥有希望。
如果,你还在寻觅一个静谧的时间和地方用以沉思,那么,你仍然拥有希望。
如果,你还会买装饰品,竖起圣诞树,烹饪火鸡,那么,你仍然拥有希望。
如果,你还爱观看爱的故事,并期待着一个圆满的结局,那么,你仍然拥有希望。
如果,你回顾过去,还会微笑,那么,你仍然拥有希望。
如果,你面临糟糕的境地,又被告知你的努力白费了,你还能以“尽管如此,但是……”的句式结束对话,那么,你仍然拥有希望。
希望是如此奇妙的东西,它会弯曲,会变形,有时候还会隐藏,但它却很少会折断。当我们陷入困顿、意欲放弃的时候,是它在支撑着我们,给了我们艰难前行的勇气。即使是在最暗淡的地方,它也能发出光亮。它虽然异常珍贵,却毫不吝啬,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它。所以在任何时候都别轻易放弃它。
猜你也喜欢:年轻人励志不需要模本(焦虑,高考,励志,看
年轻人励志不需要模本(焦虑,高考,励志,看齐,标语) 在一个焦虑成为时代流行语的社会里,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也有可能被过度诠释,因为这个社会里的每个群体因为安全感的欠缺往往变得过分敏感。
两年前,白岩松在郑州大学和学生们交流时谈及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时,说到“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他只是想说无论高考有多少是非,至少还是目前促进阶层流动中最公平的一种制度。没想到那所中学将这句话收进了“高考励志标语”,还在舆论里引发了一场风波。
从“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的励志标语中读出“穷二代”和“富二代”的对立,显然是因为我们过度“敏感”。既然是“励志”,自然要找到励志的模本。这一标语中,“富二代”只是一个参照的对象,只不过在当下情绪复杂的社会里,“富二代”总是被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罢了。
我们完全没必要从“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的标语中放大“穷二代”和“富二代”的对立。不过话说回来,这条标语倒是提醒我们,所谓励志,一定需要找一个模本或者榜样吗?
不能否认,我们总有一种“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习惯。这种习惯表现在,父母教育孩子时会批评孩子不如谁谁谁优秀;老婆数落老公时会唠叨,说他不如谁谁谁有钱;即便别人不要求你了,自己可能还会在心里嘀咕,谁谁谁本来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职位怎么升得那么快?!
这是一个多少让人焦虑的社会,这话说得并不夸张。在社会公共生活里,众多因素令每个人不得不焦虑。如果说这些公共生活中的焦虑是无可避免的话,在我们的私生活里,“必须向谁看齐”的社会心理,是不是又促使自己主动投下焦虑的种子,自己给自己下了套?在“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阴影下,孩子们焦虑,因为他知道自己成绩没有别人好,才艺没有别人多;成年人焦虑,因为自己房子没有别人多,权力没有别人大。总而言之,我们对所谓的成功学没有免疫力,别人的成功才是自己上进的动力。
在所谓励志方面,我们为什么不能强调一下“做最好的自己”,而总是习惯于去和其他群体拼呢?“贫二代”做不了“富二代”,完全可以做“拼二代”,这么说并不是要每个社会成员都安分守己固步自封,而是每个群体都应该适当有一些“个人主义精神”。每个人都应该有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和能力,有观察生活、认知真理的心灵。人在“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作用下,独立的批判思考能力、独立的内在精神就会被所谓的成功蛊惑,只顾着一股脑地“看”别人去了,自己的生活反而彻底丢掉了。
我从不认为“私生活”里的这些社会心理纯属“私事”,成年人习惯了在这个心理怪圈里打转焦虑,然后,他们会把这种“比对”规则传导给下一代,代代焦虑并不利于社会发展。当公共生活中的焦虑还未缓解,私生活中自找麻烦式的焦虑,将进一步降低个人的幸福指数。做一个内心强大、独立的人,才能免受伤害。如果仅仅是因为达不到别人的高度而焦虑,那么,即便公共生活中的焦虑解除了,个体的生活也未必幸福。
从这个角度看,我更希望自己身处的社会,能为个体传达“做最好的自己”的励志习惯,而非“必须向谁看齐”。庸常的日子里,每个人必须学会找自己。
猜你更喜欢:时光请慢些走(时间,两天,相处,这几天,更
时光请慢些走(时间,两天,相处,这几天,更多)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正如轻轻你来了,又匆匆的走了。这是“红嘴鸥”社会实践队在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第八天,距离结束还剩下两天的时间,这些日子给我带来的更多是感悟与收获,已经融入到了这个团队,与他们一起做的事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刚到这的时候,不适应的天气炎热不适应的生活,有许多陌生的新面孔,通过这几天的时间收获许多的东西,与队员们的相处更加融洽,而不是初到时的陌生,对学生们的教学更加懂得去怎样备课写教案,更懂得应该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他们容易的去理解明白。
我们的支教时期为十天,眼看着离结尾的时间不远了,不知道该以什么样心情去面对即将结束的支教活动,或多或少对这个学校,学生,队员都产生了情感,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与他们的相处,都会依依不舍,也许离别后就再也很难的聚在一起,一句俗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不知还会有多少个相聚之后的离别,就请时光慢些走,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相处。
想说的其实还有很多,队友的关怀,学生们的喜爱,这几天的感受更多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但他们确实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是一个难以忘记的回忆。能够有一个机会参加“红嘴鸥”社会实践活动,感谢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名队员。还有两天的时间,接下来日子,会倍加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
- 上一篇:智慧在孤独中生根300字,孤独成就一个人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