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核心内容是改变企业关于理想业绩的概念。领导能力的强弱,可以由这些概念改变的频率来衡量;领导质量的高低,则可以在选择新概念中所表现出的智慧来反映。在变革速度和领导地位的稳固之间必然要作出妥协,如何选择正是对领导技巧好坏的初步考验。
管理和领导并不相同。管理职能在于管理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而领导职能则在于激励企业去做应该做的工作。一般而言,这两种职能互相联系和渗透,甚至连管理者(领导人)自己也很难认识到其间的区别。然而,在强有力的管理者-领导人组合中,两者的差异会清楚地呈现出来,因为在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和保持连续的领导地位之间,明显需要妥协。
无论是良好的管理还是强有力的领导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良好的管理为企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而高超的领导才能则会迅速地让企业认同这一目标,并激励企业去努力实现。
在企业中,强有力的优秀领导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对其领导才能心悦诚服,完全接受;
2.在企业所及范围内,确定企业的目标、目的和行为标准;
3.在企业中引入他们个人制定的目标,并促使企业接受和认同这一目标。他们在企业中引入目标的频率与企业对其领导能力的认同度应尽量一致。企业对领导能力的认同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新的管理人员在企业中不应急于求成,除非碰到紧急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如果管理者还想继续维持领导地位,就不能优柔寡断;
4.在必要时改变企业内部的关系,为新目标获得企业的认同、进而得以实现创造条件。
以上面几点作为标准和尺度,我们可以衡量不同类型管理人员的优点和不足。
有些管理者未能跨越第一个障碍,来成为企业共同认可的领导人。他们只可拥有管理者的称号,却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人。企业抵制他们带来的任何变革。没有人会主动告诉他们什么东西,除非他们自己去问。下属们会认为“老板什么都不懂”。
猜你也喜欢:六道轮回,梦境人生(苦难,六道,人世,佛教,超脱) 梦醒
六道轮回,梦境人生(苦难,六道,人世,佛教,超脱) 梦醒时分,当我们否定我们的梦境之时,却又偏执的认为我们已非梦中之人。我们总以为我们的世界很真实,而谁又能证明我们不是处于梦境之中?造梦者创造了六道人世,孕育了我们,而我们成就了人间森罗万象。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做什么事?——这三问被人们称为三大人生哲学问题。
人们在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的同时,孕育了人间苦与乐,演绎了人间悲剧与喜剧,成就了人间森罗万象。
我们生欲何往?死又何去?生死何异?
佛教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苦海无边。在佛教看来,红尘人世之中是没有乐的,是一元的苦境。苦是人类所能感知和认知的一切事物与意识的本质,苦即是人世本身。连世俗的人们,都不会把猪圈里猪的“快乐”当作快乐,因为他们知晓猪的因果。经验也告诉我们,人因感召苦难而成就人身。
世人的苦之来源有二,一是物质,一是精神。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法执”和“我执”。“法我执”照见五蕴为实,化作无边苦海,将世人困于汪洋大海之中。法执者执着于对“色”的感知,我执者则执迷于对“色”的认知。二者相辅相成,成为维系人世的动力源,使人世间万事万物在六道之中轮回不息。
人之迷昧、苦难,即是因为在强烈的“法执”和“我执”下,心为幻世幻界所迷惑,身被幻世幻界所束缚,心与身皆被束缚而困于六道之中。“法执”和“我执”越强烈,其处迷昧之中就越无法自拔,其苦难就越深重。因此,要摆脱迷昧、苦难,就要让心不为迷惑,让身不被束缚。佛教为梦幻红尘中人超脱六道轮回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方法,即先修佛心以摆脱心缚,而后涅磐以摆脱身缚。六道之外,方是亦色亦空、不生不灭的佛道极乐境。人的可怜之处,正在于其无法打破幻境而使身心一同超脱六道,到达圆满真实彼岸。
有的人,因其心被迷惑得太深,“法执”和“我执”太强烈,又未能接受正确的引导,虽有佛种而无法种下佛“因”,不能得佛“果”,却又无法承载人世苦难,而最终在苦难的怂恿下自杀。“心依身所托,身为心所动。”自杀固然是一个从苦难中解脱的方法,然而,这种解脱只是暂时的,它不过是把人丢进六道之中进行洗牌,又重新回到人世受苦罢了。“色身虽幻灭,苦难依旧在。”自杀实为人类迷昧的终极体现,它不仅不能让自杀者摆脱苦难,反而会给人世间带来更多迷离幻象。
佛教为我们指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说,我们人世本来就如幻如梦、变幻无常的,本没什么好执着的。我们既不必执着于对幻世幻界所得的感知,也不必执着于对幻世幻界所得的认知。开启般若智慧,明心见性,看破红尘,不执着于红尘人世,成就出世心,而身为心所动,“心是莲花身化藕”。如此,则人世间的一切苦难都将化为乌有。我们也可以从中知晓,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实由心生,随心而动,随心幻生幻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如何破除“法执”、“我执”?佛教为我们指出,戒、定、慧是破除“法我执”的方法。这也即是我们的心超脱六道的方法。修行“戒、定、慧”,是我们摆脱幻世幻界对身心的束缚,超脱六道苦难,到达智慧彼岸的途径。持戒削欲而后能禅定,禅定心静而后能生般若智慧,生般若智慧而后知“法我执”皆是虚妄而不可执,破“法我执”而后能证极乐真实彼岸。 猜你更喜欢:失约和等待(失约,等他,等待,他又,问他)
失约和等待(失约,等他,等待,他又,问他)
我常常在想,世上会不会有一段爱情是这样的??
一方不停地失约,另一方却不停地等待。
他常常在约定的时刻失约,她却心甘愿地等待。
他说好今天晚上无论如何也会溜出来跟她见面,于是,她满心欢喜地在那里等他。他失约了,她没有埋怨,只是继续等他。她没有打电话找他,问他为什么不来,她知道,要是他能够来的话,一定不会失约。
他不止一次失约。那天,他说好要陪你过情人节,她喜出望外,半信半疑地问他:
“你真的可以来?”
他点头。
情人节的晚上,她穿好一身最漂亮的衣服等他,他又失约了。每一次的失约,事先也毫无征兆,甚至没有交代。她安然坐在家里等待,约定的时候,她是有点怀疑的,然而,他失约了,她却毫不怀疑地等下去,仿佛这一辈子也不会动摇。
这天晚上,雨下得很大,她站在窗前等他,他又失约了,不过,她还是会等下去了。虽然他说谎,说好了会来又失约,然而,既然他说过会来,他一定是曾经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来跟她相聚的,无奈却不能来。她怎么忍心怪责他?
在谎言和失约中,她变得坚强,也更能面对孤独,因为,长久地、一往情深地等待一个常常失约的男人,毕竟需要很大的勇气。
|
- 上一篇:小蜗牛与小蚯蚓歌曲,儿歌小蜗牛与小蚯蚓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