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若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总是快乐的;遭到别人反对,多半是不舒坦的。那么,能否由此得到结论,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我们应该以此为言行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倘若真把这点作为一种生活信条,成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欲望时,言行的是非将正误难辨,生活的许多快乐也将随之丧失,人生的不少沮丧挫折将会接踵而至。
如果你希望得到赞许,那么在你未能如愿以偿时,便会十分懊恼,这正是自我挫败的因素所在。同样地,当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时,你就会将自己的一部分价值奉献给“外人”,因为你必须得到他人的赞许。在这种情况下,你往往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下,由他们随意抬高或贬低。因此,你越是需要得到恭维,就越有可能受到别人的支配。
如果在每件事上都想要得到他人的赞许,你势必会在生活中遇到许多痛苦和烦恼,你会慢慢建立起一种平庸的自我形象,随之产生的便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
人格奠基在三项基石上:独立性、进取性以及开放性。没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得不到真正快乐的,而他自许的快乐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也是毫无吸引力的。
猜你也喜欢:修行是一种超越,痛苦是因为在乎(自己的,都是,有些人,是
修行是一种超越,痛苦是因为在乎(自己的,都是,有些人,是因为,超越)
修行,是一种超越。痛苦,是因为在乎;在乎,是因为看重;看重,是因为无法超越。能踩在脚下的,通常都是不被看重的。人生的修行,就是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超越。超越了,也就看淡了,看淡了,苦就没了。人生最大的善果,不是超越某一人或某一事,而是超越这多苦多难的世道。
感悟人生,就是感悟自己。有些人近在咫尺,有些人远在天涯。有些人擦身而过,有些人一路同行。或许在某两条路的尽头相遇,结伴同行了一段路程,又在下一个分叉路口道别。我们都有自己的时间机器。有一些会带着我们回去,它们叫做记忆;有一些会带着我们往前,它们叫做梦想!
让生命开成莲花,让往事淡如烟云,让回忆散成满地菊黄,即使沉溺,也是一件美丽的事。在某个冬日的下午,对着淡淡的茶香,一个红泥小炉,屋外有雪,闲坐着,然后漫不经心的地想起……把一盏茶喝到无味,把一本经读到无字,把一炉火烤到灰烬,所有的毫无意义便突然有了意义。
时间,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雨,会考验最暖的陪伴。走远的,只是过眼云烟;留下的,才是值得珍惜的情缘。来得热烈,未必守得长久;爱得平淡,未必无情无义。眼睛看到的许是假象,心的感受才最真实;耳朵听到的许是虚幻,心的聆听才最重要。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温暖。
慢慢学着承受,学着不诉哀伤,再见,自以为是的青春,再见,想象中的美好,曾经深信着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当现实赤裸裸的告诉你必须去面对的时候,生活告诉我,有些东西,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当看破一切的时候,择腾空双手,谁能从你手中夺走什么,才明白,原来失去比拥有更踏实。
明知不能留,又何必强求呢!?有些失去是必然的,天到冰封雪飘之日,便不见了百花争宠,紫燕穿林;失去的就有失去的道理,该失去的留也留不住。 其实,有所失未必都是坏事。 有时候,失去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获得。
快乐是最好的天气。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让我们感谢过去吧,它会带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未来。生活从来都是波澜起伏的,命运从来都是峰回路转的,因为有了曲折和故事,我们的生命才会精彩。有时候,哭泣,不是屈服;后退,不是认输;放手,不是放弃;沉默,不是无话可说。
决定今天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对人生的态度;当你难过的时候,抬头看看天,天还那么蓝,云那么白,秋风很凉,阳光很暖,你还好好的。只要你还好好的,还能哭还能笑,那也是幸福,因为你还活着,活得比许多人都好。
凡事只要认真,但不要当真就好。要走好脚下的路,要对得起自己,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事是情理之中的,有些事是难以控制的,有些事是不尽人意的,有些事是不和逻辑的,有些事是恍然大悟的,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别忘了自己的本心,自己的良心,自己的性格还有自己的原则。
猜你更喜欢:圆明新园记--品豪情先生之墨竹(墨竹,而不,竹节,笔下,圆明新园记--品豪情先生之墨竹(墨竹,而不,竹节,笔下,豪情)
圆明新园记
--品豪情先生之墨竹
时年丁酉,日属元七,兴致雅来,游于圆明新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入园而观,对湖长思。云落于碧波之上,穿行于山水之间。丹亭翠阁,移步问天;流影来去,漂浮不定。尽万物之所欲,随一心之云游。
忽闻鸟声之清幽,疑似墨客之陋堂。寻声而至,声止楼显。但看门楣之上,书有先祖遗风;且见两侧楹联,刻以书画传情。然是豪情先生受邀于此地,弘扬中国书画之博大精深。
入室而观,尤为馨雅,四壁书画,凌而不乱。观先生之佳作,触学子之心声。画如书法之飘逸,书如画作之柔情。书画同源,相得益彰。择其一二,细细品赏,四时之石竹,形态各异而气质孤傲;线条之柔美,淋漓酣畅而浑然天成。画竹之精妙,盖在于用笔之传情也。
先生笔下之墨竹,竹身刚直而不阿。画墨竹者常先立其身,单竿竹子,身直而冲天;双竿竹子,浓淡以分明;三竿竹子,交错而不等。提笔点墨,顺势而挥,用笔犹若写篆,是以节出而断连为妙哉,先生亦是如此。
先生笔下之墨竹,竹心虚怀而若谷。吾观先生之画作,亦有荷竹之相依。濂溪先生有言,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以入世俗而不染,竹以出红尘而不矫。荷竹之交融,心志之所向。
先生笔下之墨竹,竹节坚强而不屈。常以竹身湿而不渗,而将竹节勾勒,此间行笔以隶法,多为浓墨而作弧。竹节之重色,以衬层次之分明;竹节之所在,以彰藕断之丝连。
先生笔下之墨竹,竹叶错乱而有序。墨饱满而不黏稠,运指力而腕如静,笔疾不缓,收缩大胆。细微之处,常见实进而虚出,长势随时,结构多变。不尽风采,倾注于笔。
先生笔下之墨竹,竹气傲骨而圣洁。昔日先生之先祖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墨竹之不畏逆境,透处世当宁折不屈。
品画亦如品酒,正如先生所言,书画能下酒,泼墨更精神。正值趣浓,先生迎面而来,含笑对画而侃,亲和而不高傲,朴质却又端庄。临别之时,合影留念,握手相辞,泪醉心田。
袋鼠先生
丁酉年元月七日于珠海
|
- 上一篇:金榜题名 前程似锦,前程似锦,金榜题名行书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