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1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仔細觀察,找出規律進行排序。
2.在操作中能探索多種方法交替重復地排序。
3.增強幼兒動手能力和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彩色粒珠,印有不同圖案的紙條若干。
2.學具準備:幾種印章,彩筆,長條白紙,彩色粒珠和彩色珠及繩子若干,彩色紙條,膠水若干。
活動過程:
1.常規活動:問候走線。
線上:五只猴子蕩秋千。
2.集體活動。
(1)教師給每組幼兒幾個不同圖案的印章和長紙條,請幼兒按重復交替的規律印畫自己喜歡的圖案。
(2)觀察自己的彩條圖案,說說有什么特點,引導幼兒說出是重復的交替著排列的。
(3)教師小結,這些排序的規律有的是ABABAB......有的是ABCABCABC......有的是AAAAAA......這些排列是有規律的,是重復交替的。
3.操作活動:
幼兒操作學具,用彩色粒珠在桌子上擺串珠,擺好后說說自己是怎么排列的。
4.分組活動:
做彩環,將長條紙兩頭粘成圈,并按交替重復的規律一環套一環。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彩環及幼兒欣賞評價。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2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對10元以內人民幣的認識。
3.積極參與活動,了解貨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0以內“仿真人民幣”,各種玩具,畫有不同面值人民幣的盒子。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提問幼兒:平日吃的東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從哪里來的?幼兒說出是用錢買來的,教師出示“仿真人民幣”問幼兒:認識他們嗎?他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發給幼兒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幣”,讓幼兒辨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讓幼兒按要求取出相應的幣值,例如,教師說出四元,幼兒取出四張一元的人民幣;師說六元,幼兒取出一張一元的,一張五元的人民幣,或取出六張一元人民幣。
3.游戲活動。
教師變成售貨員,賣給幼兒玩具,教師說出玩具的價錢,幼兒按量取錢,誰取得既快又準,就把玩具賣給他。幼兒買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兒繼續進行游戲,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兒之間可以進行買賣,用“仿真人民幣”進行交換。
4.交流小結,讓“仿真人民幣”回家。
每個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請幼兒根據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幣送到相應的盒子里。
5.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內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幣”供幼兒繼續探索認識。
活動反思
《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是讓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解決一些和購物有關的實際問題。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能正確、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進行合理、靈活地思考;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正確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關信息;能正確地解決購物時常見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反思的同時要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并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后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
要完成上述這些目標,是要依賴于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對于“人民幣”,我覺得學生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對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們去講。所以在上本單元之前,以為會非常容易的,還曾想著壓縮課時,但是開始之后,我才發現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樣,原本3個課時的課,我足足用了一個星期,又復習了2天,直到今天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這讓我思考了許久,怎么會這樣呢?《人民幣的認識》學生掌握起來難度很大,每次教學總感覺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學中早就領教過它的“看似容易實則很難”,所以在課前我充分進行了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力求幫助孩子們輕松掌握本節課知識,覺得準備的比較充分了,但是上完課我還是感到不滿意。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3一、活動目標:
1。學習10的減法,感知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守恒關系。
2。嘗試運用正確的詞匯表達圖意并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實際意義。
二、活動準備:
PPT,鑰匙題卡,門三。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游戲,復習10的組成。
(二)看一看PPT,學習10的減法。
師:經過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門終于開了。咦!小白兔在家嗎?(不在)看,桌上有一張紙條,原來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說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們一起出發吧!
1、學習第一組算式10—1=9和10—9=1。
(1)師:你們看前面有群小雞,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這幅畫的意思?(圖上一共有10只小雞,1只小雞在小橋上,還剩下9只小雞在草地上)。
(2)師:誰能根據小雞的不同位置,列出一道減法算式題?(10—1=9)
(3)師:10表示什么?(圖上一共有10只小雞)1表示什么?(1只小雞在橋上)9表示什么?(9只小雞在草地上)
(4)師:誰還能根據小雞的不同位置列出另外一道減法算式題?(10—9=1)這里的10、9、1又表示什么?
(5)師:這兩道題中有什么秘密呢?
小結:原來這兩道算式都有數字10、1、9,最大數排在最前面,等號前后的數字交換了一下位置,算式仍然成立。
2、學習第二組算式10—2=8和10—8=2。
(1)師:我們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鴨子這幅圖的意思?(圖上一共有10只小鴨子,有2只藍色的鴨子,還剩下8只黃色的鴨子)
(2)師:誰能根據鴨子顏色的不同列出一道減法算式?(10—2=8)。
(3)師:誰能列出另外一道減法算式題?(10—8=2)。
(4)小結:以后看到10、2、8就可以列出兩道不一樣的減法算式題。
3、學習第三組算式10—3=7和10—7=3。
(1)師:走的好累呀,我們休息一會吧!看,好多鳥呀!誰能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2)師:誰能列一道減法算式來表示這幅圖的意思?(10—3=7)。
(3)師:看到10、3、7這三個數字,誰能列出另一道的減法算式題?(10—7=3)。
4、學習第四組減法算式10—4=6和10—6=4。
(1)師:前面到沙灘了,你們能用完整的話來表示沙灘上的烏龜嗎?
(2)師:用一道減法算式來表示,誰來?(10—4=6)。
(3)師:看到10、4、6還可以列出另外一道減法算式題,誰來試一試?(10—6=4)。
5、學習第五組算式:10—5=5。
(1)師:羊村到了,誰來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說這幅圖的意思?(草地上一共有10只懶羊羊,5只在吃東西,5只不在吃東西)。
(2)師:用一個減法算式來表示,誰來?(10—5=5)。
(3)師:10,5,5分別表示什么?(強調前面一個5和后面一個5分別表示什么)。
(4)師:這個算式等號前后的數字一樣嗎?。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那它還可以列出另外一道減法算式嗎?
三、游戲活動:送數字寶寶回家。
(1)師:看,是灰太狼,聽聽他會說些什么呢?想要進去,先回答我的問題!我這兒有些數字寶寶找不到家了,請你們送他們回家!
(2)師:你們愿意接受灰太狼的挑戰嗎?
四、玩一玩游戲,復習10以內加減。
活動反思:
在學習完10以內的減法后,孩子們已對教材豐富多彩的知識呈現方式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喜歡了。我深深認識到把生活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能激起學習的興趣,擴展思維的空間。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4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認識平面圖形的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2、發展幼兒教敏銳的觀察力。
3、掌握圖形的基本特征,發揮想象力拼圖形。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彩紙一張、A4紙一張、剪刀一把、膠水一個、鉛筆一根、圓形橢圓形塑料杯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圖形王國要舉行一次盛大的選美比賽,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個圖形能獲得這次比賽的勝利。
二、主要活動
1、出示圖形讓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和特征。(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梯形)
2、找幼兒說一說那個圖形最美,出示一幅由各種圖形組成的圖片,(告訴幼兒其實每個圖形都很美,因為可以組合起來變成不一樣的圖)。
3、出示圖片數一數各種圖形的數量。
4家長與幼兒一起動手折一折,剪一剪,粘一粘。(指導幼兒折紙并剪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畫出圓形、橢圓形、然后將這些圖形隨意組合成不同圖案,粘在A4白紙上)。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操作、學習,幼兒的認知由抽象變具體,由單一變多樣;給幼兒充分展示和交往合作的機會,注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拼完后讓幼兒說一說拼的過程,因為是幼兒真正親手操作的,幼兒都會說,說得都非常好,很有條理;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可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第三環節幼兒個人在示范拼搭時,不會忽視了下面的幼兒,改為小組合作,效果可能會好些;還有那些拼圖范例會充分利用;第四環節的剪圖形改為課前準備,把更多的時間給幼兒動手拼更有主題、情節的畫面,這樣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5教學目標:
1。體驗游戲中也有數學的樂趣。
2。自主學習7的分解組成。
3。快樂記錄操作過程。
教學重、難點:學會7的分解和組成。理解7的分解過程,并學會運用
教學準備:粉筆和黑板,作業本和筆,有空白的7的分解組成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小朋友,今天的天暖不暖和啊?看看窗外天空上有什么?(太陽)(在小黑板上畫出太陽)天氣真暖啊。再過幾天,地上的小草就綠了(畫兩個草叢)有一天,一個數字寶寶出來散步,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貼數字6)大家看,這是幾呀?數字寶寶6帶著6顆魔法種子,只要種在草叢中就會開出紅色的小花,咱們一起幫助它把6顆種子種在這兩個草叢中,好不好?老師先在第一塊草叢中種上一顆種子,那別一塊草叢中應該種幾顆種子啊?(活動開始,復習6的分解后,導出7)二、實踐操作,學習7的組成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了6的分解,今天老師帶你們認識新的數字寶寶,想不想知道它是誰(貼上數字7,同時摘下數字6)小朋友認識它嗎?是幾啊?在課前老師給大家發了7根小木棒,現在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7可以擺成幾和幾,一會老師問大家,看誰擺的對,擺的好(幼兒操作,讓同桌之間互動,合作學習)2、再次操作,嘗試新方法師:誰來說一說你怎么分的?請幼兒說出自己的分解方法,其它幼兒補充,說完6種分法,板書:7的6種分法,木棒我們擺完了,那我們先把木棒收拾好放在桌面上,好不好?
3、用手指再次學習7的分解,加深印象4、現在,小朋友們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師一起看看我們用手指怎么擺出7好不好?(目的加深對7的分解的印象,并帶入7的組成)4、看圖,再次鞏固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看看黑板上的畫吧,天暖暖的,太陽公公照著大地,草叢中開滿了鮮花,這么好的天氣,小蝴蝶也飛出來了,快看,這邊草叢飛來了一只蝴蝶,小朋友們想一想,那邊的草叢再飛來幾只蝴蝶才能湊成7只啊?
5、植樹游戲小朋友們,春天到了,又到植樹的日子了,今天老師帶來了7棵小樹苗,誰想到這里幫老師栽樹啊?小朋友們要注意,要把7棵樹苗分別種到兩個草叢中,你想怎么種?(找幼兒到黑板上貼小樹,并且貼完后帶領其他小朋友讀出分解和組成,再次鞏固)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6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的理解兩數之間的多大小。
2、更進一步得理解數數。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注意:
在數物時的手不要遮住圖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時有一定長度的東西來帶領幼兒按物數數。
活動準備:
1、一張圖,上有20個蘋果、15個梨、10個香蕉,按每排5個用排列法排列。
2、卡紙做的獎品彩色小蘋果、香蕉、梨圖案小勛章數個。
活動過程:
教師:小朋友們好,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幼兒;喜歡。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蘋果、香蕉、杏、還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國給我送來了
幾個勛章圖案,他們說你們好聰明,是個肯動腦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給你們(拿出水果勛章)你們看好看嗎?
幼:好看。
教:想要嗎?
幼:想。
教:那好。(拿出圖)你們看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蘋果……
教:對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多少個,我們一起來數好嗎?
幼:好。
(1、2、3、4、5、6、…)
教;哦蘋果有20個,小朋友蘋果有多少個呀?誰來回答。舉手回答,不舉手我不讓回答,如果不舉手,你也說我也說,那水果圖案小勛章給誰呢?所以回答問題要把手舉好老師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歡你們了,不給你們圖案小勛章了喲(好,XX你來吧)
XX幼:20個。
教:恩對了,來,你回答的很好,給你一個蘋果圖案小勛章。
(一樣的依次的和幼兒再數一數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數出了香蕉15個梨10個,香蕉和蘋果誰多一點呀?
幼兒:蘋果比香蕉多一點。(教師在黑板上寫上蘋果多一點,再在蘋果和香蕉的下面對應的寫上個數的數字)
教師:對了,那蘋果20個,香蕉15個,那么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們跟著我說:20比15多,20比15大,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
(再依次說蘋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關系)
結束語:小朋友你們回家后再數一數別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誰比誰多,誰的數量大)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組織數學活動,目的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體驗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經過平均分后還有剩余的現象,體會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數除法豎式每步的含義;通過自主探索,發現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余數的含義。
1、引導學生體驗抽象除法豎式的過程
學生在學習表內乘除法時,利用乘法口訣已經能夠在算式上直接寫出得數。教材安排了“20個蘋果可以放幾盤”的“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創造性地改編了教材,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這些蘋果,結果自然出現了整除和有余數除法這兩種情況,進而再由對除法豎式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介紹豎式計算,并且把豎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和分蘋果的活動緊密聯系起來。
2、在操作活動中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盤放5個”的分蘋果活動的基礎上,我組織了第二次活動“每盤放6個”,通過學生自己的操作活動,感知、體會有余數除法,發現可以放3盤,還余下2個,而這2個不能再繼續往下分,不然每盤就放得不一樣多了;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數的情況,認識有余數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不斷發現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對余數和除數的關系有了明確的認識,這個“余數為什么要比除數小”的探索過程,其實也是培養質疑、批判和創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練習中,教材還安排了分數目比較大的物品,引導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7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對等分的興趣。
2、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學習感知二等分。
3、發展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圖形若干、各種實物圖片若干、夾子若干、拱形兩個、記錄卡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參觀商店導入,引起興趣,初步感知二等分。
1、導入語:“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參觀商店,好嗎?”
2、幼兒自由參觀。
3、:“你看見了什么?”
4、自由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5、要求:請用折疊的方法把喜歡的折成相同大小的兩份。
6、: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叫做二等分。
二、幼兒操作探索,進一步感知二等分。
1、示范演示。
2、操作要求:
(1)請用折疊的方法把圖形分成相等的兩份,并完成記錄卡。
(2)操作時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三、與。
四、游戲:“找朋友”,鞏固二等分的學習。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8【教案目的】
1、在說說看看找找中,認識橢圓形,并感知其基本特征。
2、感受春天萬物變化的喜悅。
【教案準備】
1、春天背景墻、春姑娘圖片、圖形蝴蝶、電話亭、腳印貼紙。
2、音樂《春天在哪里》。
【教案流程】
一、春天的秘密(價值:關注周圍環境的變化,感受春天萬物變化的喜悅。)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客人,瞧!(出示春姑娘的'圖片)她是誰呀?
春天到了,春姑娘回來了,開了一個春天電話亭。每天通過打電話把春天的秘密告訴身邊的人。歡迎你來打電話,把更多春天秘密告訴身邊的人。(幼兒自由模仿打電話)
教師小結:春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
二、蝴蝶的秘密(價值:通過觀察、比較,感知橢圓形的特征。)
1、師:春姑娘說呀:你們的眼睛可真亮,謝謝你們打電話講了這么多春天的秘密。我今天來還帶來了一位朋友,請你猜猜她是誰。
謎語:頭上兩根須,身穿花衣裳,飛舞花從中,快樂又逍遙。
2、師:(模仿蝴蝶)我有個問題要考考你們。你們認識我身上的哪些圖形呢?(幼兒自由交流)
師:那你知道我的身體是什么圖形嗎?和圓形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將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
3、教師小結:原來蝴蝶的身體是橢圓形的。橢圓形和圓形比起來,它的身體長一點,扁一點,我們把長長的圓,扁扁的圓就叫橢圓形。
三、游戲——印腳印(價值:鞏固對橢圓形的認識。)
1、師:請你在春姑娘朋友的身上找一找,哪里有橢圓形,留下你的小腳印。
2、音樂,幼兒在主題墻上操作,和客人老師互動,告訴客人老師,你找到了春姑娘朋友的哪里有橢圓形。
活動延伸:結合資料庫,讓孩子尋找生活中更多的橢圓形物體,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活動反思】
1、活動應體現情景性。采用打電話的游戲方式,鼓勵幼兒回憶外觀的經歷,大膽表達自己發現的春天的秘密;猜猜春姑娘的朋友及找找朋友身上的橢圓形,都讓幼兒在完整的情景中展開活動,讓幼兒感受到春天萬物生長的喜悅。
2、活動應體現互動性。打電話是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比比橢圓和圓的異同,是和材料的互動;找找橢圓的朋友,是和教室環境的互動。互動性學習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主動性。(育兒天堂)
以上就是讀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總結的教學經驗的全部內容,主要描述幼兒數學公開課教案設計意圖,讀者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變換下實際操作方式,大家的工作經驗可以在下方文章下方討論投稿,還幾篇很優秀的相關的教育教案文章推薦給你,幼兒教案數學找對稱,幼兒數學6以上基數教案,更多的相關內容可以參閱幼兒園大班教案。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9設計意圖5歲~6歲的幼兒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間的相應關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設:同時他們渴望成功,對抽獎類充滿神秘感的游戲極感興趣。我園旁邊有家超市不時以各種抽獎游戲開展宣傳活動,我班大多數孩子都玩過。曾經經歷過這種游戲,卻一直未能得獎或者總是不能拿到大獎的孩子,往往都會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喪,產生挫敗感。為了幫助幼兒"揭開謎底",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概率,正確認識生活中很難抽到大獎的現實。
2.學習推理,會對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應判斷,并能說明理由。
3.根據自己的意愿與想法制作轉盤,并用清晰簡練的語言說明設計意圖。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摸球抽獎工具(1個摸袋、8個橙色乒乓球、1個白色乒乓球)、轉盤抽獎工具各1套,依據2個游戲設計的統計紙和與統計紙相配對的色筆各一套,2種糖果獎品,已裁好的圓形卡紙人手1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好奇教師鼓勵孩子根據過去的生活經驗回答問題:你們玩過抽獎游戲嗎,是怎么玩的?老師昨天也玩了3次,為什么總是拿不到獎呢?
教師承接孩子的回答,適時拿出魔術袋,引出活動內容:今天我們也來玩兩個抽獎游戲,找找為什么總拿不到一等獎,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二、游戲進入學習游戲一:轉轉盤教師出示轉盤:這是轉盤,觀察一下,上面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在哪里?(如果幼兒只說停在某一種顏色上,繼續追問:能肯定嗎?那應該怎么說?教師再次引導孩子用"可能"推斷游戲結果,如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著紅色。可能會指著黃色,還可能會指著藍色。)教師:是不是真的會出現這些情況?請A組8個小朋友輪流撥動轉盤試試看。每個人只轉1次,注意觀察每一次轉動停止后,指針指在哪里?(教師在統計表上幫助記錄。)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統計表并討論: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曾經指過哪里?指著哪里的機會最多,為什么?
游戲二:摸球教師出示摸袋:這個游戲的名字叫摸球。魔術袋里有許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獎,摸出黃球沒獎。待會兒B組8個小朋友一個一個依次上來摸球,摸球后請在色球下面的豎線上畫上相應顏色的圓圈。(幼兒依次玩摸球游戲,并記錄游戲結果。)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統計表:讓我們看看有多少人的夢想能成真。教師用油筆把統計結果寫在橫線上,如果有孩子夢想成真,則請獲獎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賀。
教師引導孩子討論:為什么這么多人摸出黃球,卻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導孩子用"可能"一詞對摸獎結果作各種各樣的猜測)教師把魔術袋中的乒乓球倒進透明的容器中,幼兒通過觀察驗證自己之前的猜測。
三、制作并檢驗教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幼兒園打算在游園活動當天設置一個轉轉盤拿禮物的抽獎活動。游戲設3個獎項:一等獎1個文具盒,二等獎1支鉛筆,三等獎1粒糖。你們最希望在活動中拿到什么獎?
教師承接上面的談話繼續引導幼兒思考,為下面的制作活動做鋪墊:這個轉盤應該怎么設計,轉盤里應該設置幾種顏色,這些顏色分別代表哪些獎項,應該怎樣分配這些顏色的范圍我們的愿望才能實現?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并分別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設計、制作情況一致。
請幼兒介紹作品,并說說設計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斷作品效果與設計意愿是否相符。
四、總結揭開謎團教師:今天玩了兩個抽獎游戲,你們自己也設計了抽獎工具,現在都知道為什么總是抽不到大獎的原因了吧?(引導幼兒總結,并指出這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設計的問題。)活動延伸把兩套抽獎玩具和幼兒自制的轉盤投放到區域中,讓大家繼續體驗,重點指導在教學活動中未能理解知識點的幼兒。
活動反思本活動選材與設計的價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邊的生活。特別是運用數學知識為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擾。這也讓我深刻認識到抽象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必須和孩子們的生活結合才有意義。
活動過程邏輯嚴謹,游戲性強,孩子們動手、動腦、動口機會多,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整個過程輕松、愉快、熱烈。材料投放到區域后,抽獎和設計抽獎工具仍是孩子們爭先恐后的操作項目。
活動反思
本活動選材與設計的價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邊的生活。特別是運用數學知識為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擾。這也讓我深刻認識到抽象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必須和孩子們的生活結合才有意義。
活動過程邏輯嚴謹,游戲性強,孩子們動手、動腦、動口機會多,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整個過程輕松、愉快、熱烈。材料投放到區域后,抽獎和設計抽獎工具仍是孩子們爭先恐后的操作項目。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10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學會看整點。
2、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硬紙片鐘。
2、動物手偶。
3、實物鐘。
活動過程:
一、引入并簡單認識鐘及其作用。
1、引入并簡單認識鐘的種類及其作用。
教師調鬧鐘鬧鈴引入。
提問:
⑴你們猜猜是什么聲音?(鬧鐘的鬧鈴)
⑵家里還有哪些鐘?是什么形狀的?
(有鬧鐘,手表,掛鐘和大座鐘)
⑶鐘有什么作用?
(鐘不停的走,告訴人們幾點了,人們就按照時鐘上的時間進行學習休息)
2、簡單認識鐘面。
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鐘,看看它是什么形狀的?(圓形)請你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么?
總結:有兩根針和12個數字。
提問:⑴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長度不同)
教師:他們都有自己的名字,長的叫分針,短的叫時針。我們再看看數字,
提問:⑵正上面的是數字多少?(12)
⑶正下面的是數字多少?(6)
二、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教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依次跑步比賽,現在他們都摘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會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教師操作鐘表)
提問:⑴誰跑的快?(分針)
議論: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教師反復操作。
總結:分鐘走一圈,時鐘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三、認識整點。
教師:那么分針和時針指的數字又表示幾點呢?別急,老師來告訴你。看鐘的時候,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著一個數字時,分針又正指著12時,就表示“幾點了”邊撥鐘邊和幼兒一起“一點鐘,兩點鐘,三點鐘……六點鐘”
撥鐘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撥,順時針的方向就是鐘面上的數字從小到大的方向。
四、請個別幼兒練習。
練習撥7點,8點,9點,10點……12點。
五、全體練習。
請幼兒按照一日生活時間表“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飯,下午4點放學,晚上9點睡覺”另外請小動物來檢查。
六、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1、講游戲規則:老師扮演老狼,請小朋友來當小羊。老狼在前面問“小羊,小羊幾點了?”老狼呢就雙手拿著一個鐘,然后撥的時間,小羊一起說幾點了。如果老狼撥到6點,那就要吃小羊了。
2、請幾名幼兒和老師先示范一次。
活動反思:
為什么要有時鐘呢?時鐘的作用是什么呢?由時鐘人們會很自然的想到時間,針對問題,根據我們班幼兒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我們預舍了本主題活動的目標,在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積極主動。反思整個活動過程,我認為活動成功的關鍵是讓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探究過程中能力得到提高,身心獲得發展,主要體現在:
一、知識的呈現與幼兒生活實際相結合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是:"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科學教學應該是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從事科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我首先用歡快的音樂形成輕松的活動氣氛。認識時鐘時,為幼兒準備足夠多的材料,說明時鐘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兒充分感受時鐘就在身邊的生活中,認識時鐘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幫助,從而激發幼兒學習情趣和學習動機,促進幼兒主動去探究新知。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11活動目標:
1、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2、學習對給定的3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
3、樂于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發現,能在討論的基礎上發現問題。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圖片一張。
學具:數卡、記號筆、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進行觀察,引出課題。
師:我們來看看小兔和小貓的門牌號碼一樣嗎?它們都有數字幾啊?
總結:雖然它們的門牌號碼都有數字3和5,但由于它們數字排列順序不同,門牌號碼也不同。
二、第一次操作,學習3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師:我來考考我們小朋友了,小熊家的門牌號碼含有1、3、5三個數字,你們可以排出哪些門牌號碼?
幼兒自己排列數卡并記錄操作結果。
師小結規律,總結3個數字的6種排列組合。
三、第二次操作,加深幼兒對3個數字排列規律的印象。
師:周老師黑板上寫的是什么呀?可是這個手機號碼沒有寫全,其中號碼中未寫出的數字是由5、6、8這三個數字組成的,小朋友排排看,這三個數字有幾種排列方法?
活動延伸:
進行4個數字的排列組合。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12幼兒園數學教學是“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大小、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立初步的數概念”。但數學所特有的抽象性和精確性對幼兒來說是相對難理解的。在大班幼兒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數概念后,怎樣喚起幼兒已有數學知識經驗,通過聯想、猜測、推理,將抽象的數概念融于數學游戲中,通過“根據同伴的數字猜測自己的數字”,發展幼兒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于是我設計了這節活動《猜猜你是幾》。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排除的方法學習尋找缺失的數字。
2.熟悉游戲的玩法并遵守游規則。
活動準備
10把椅子(椅背上有1—10的數字),頭飾(數字1—10)。
活動過程
1.引出游戲——捉迷藏,并介紹游戲規則。
(1)出示頭飾,認認頭飾上的數字,引出游戲——捉迷藏。
師:“今天,朱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禮物——‘花’。你們看,這些花上還藏著數字呢。咦,都有哪些數字呢?”(反過來,花朝下,一一出示花。)
(2)介紹游戲規則。
示范戴一頂帽子:“花兒戴在頭上,就是一頂數字帽子了。你們想不想和數字帽子玩捉迷藏的游戲呢?好,那你們可要聽清楚游戲規則:1.不能偷看自己的數字;2.不能說出別人的數字。明白嗎?”
析:禮物“數字花”變為“數字帽子”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他們對捉迷藏的游戲充滿了期待。
2.游戲一:根據少1或者多1的關系,尋找缺失的數字。
(1)利用數字10、9的頭飾和兩名幼兒做游戲,交流用什么方法猜數字的。
師:“好,那我們先請2個小朋友來玩游戲。先看看這兩個數字是幾?(9、10)它1兩誰大誰小?哪兩個小朋友先來?每人一頂帽子,請你猜出自己的數字后,趕緊坐到自己的位置。”(貼有相應數字的位置。)
師:誰來介紹一下猜數字的方法?
師小結:“要知道自己的數字,先要觀察同伴的數字,缺少的那個就是自己的數字。”
析:游戲初始,幼兒要明確游戲規則及玩法,再先觀察同伴的數字是幾,繼而推理出缺少的數字才是自己的。
(2)和數字6、7、8做游戲,并驗證方法。
師:“很好!現在,請3個小朋友過來做游戲了。看看是哪三個數字?(6、7、8)有誰知道這三個數之間有什么秘密?(一個比一個多一:相鄰數;多一和少一。)這么多秘密,我們記住它。我們還要記住游戲的規則!看誰坐得又快又對。開始!
師:你為什么坐8 ?” (因為他們是6、7,所以,我就是8。)
析:幼兒通過相鄰數和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邏輯關系,記住了是哪幾個數。然后經過觀察、思考。尋找出屬于自己的那個數一一缺失的數字。
(3)利用數字1—5做游戲。
師:“剛才呀,9、10、6、7、8、都玩過了,還有幾個數字沒玩過?(1、2、3、4、5)嗯,對了。那剛才沒玩過的,都上來。”
師:“有人坐錯了嗎?為什么?”
析:幼兒玩過前面五個數字后,已經漸漸掌握了游戲的方法了,也猜測出還剩下的是哪5個數,這次沒玩過的幼兒都勇敢地表示要加入游戲,而且顯得自信滿滿。
3.游戲二:利用單、雙數尋找缺失的數字。
(1)利用數字1、3、5、7、9進行游戲。
師:“現在,我們玩難一點的——選一些數字玩(1、3、5、7、9)。這些數都是什么數?(單數)哪幾個勇敢地上來?”“看誰猜得又快又對!”
師:“誰說說,你怎么知道是9的?”
師小結:“小朋友真厲害!你們知道了,要想猜到自己的數字是幾,一定要記清楚原來有哪幾個數字,然后再找一找,缺少的那個數字,就是你自己的數字。”
(2)利用數字2、4、6、8、10進行游戲。
師:“好,還剩下5個,會是什么數呢?(雙數) (2、4、6、8、10)這些都是雙數。誰來挑戰一下?看誰猜得又快又對!”
析:幼兒思維活躍,并堅信自己猜出的答案。還大膽地把思維的過程用語言進行完整地描述,對單雙數的概念也進一步得到了理解與鞏固。
4.游戲三:利用隨機的數字,尋找缺失的數字。
(1)幼兒隨意選擇五個數字,一起進行猜數字游戲。
師:“你們還想玩嗎?還想怎么玩?(那我們10個數字一起玩)每人一頂帽子。相互看一看,自己再猜一猜,你應該坐哪里?”
(2)請客人老師交換每個人頭上的數字帽子,老師把幾張椅子進行換位置,游戲再次進行。
師:“一起把帽子拿下來,看看坐對了嗎?”
師:“游戲真好玩,那我們一起到教室里把好玩的游戲告訴其他小朋友吧!”
析:利用隨機數字進行游戲,再次挑戰了幼兒的思維;通過換帽子和換椅子,又一次增加了游戲的難度。活動中,幼兒始終表現積極,情緒高漲,活動結束后,仍有意猶未盡之感。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13設計思路:
看電影是孩子比較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幼兒園附近的嘉定電影院在重新整修后,經常有兒童電影新片呈現,我們孩子去電影院的機會也越來越多。然而,在與孩子的個別交流中,我發現孩子對看電影的經驗還是比較粗淺的,對于為什么要買票,看電影坐哪個位置,大部分孩子的經驗是模糊的。
特級教師徐苗郎老師說:“數活動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中班孩子對序數有了初步的經驗,怎么樣讓孩子運用這種數經驗為自己的生活服務,并在生活化的游戲情境中提升數的運用能力,于是,我設計了“看電影”的活動。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序數的經驗尋找座位。
2.在游戲情境中,積累看電影的相關經驗。
3.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設計:
(一)導入
今天,我想邀請你們一起去小劇場看電影。
1、交流看電影的經驗。
重點提問:電影院的座位可以隨便坐嗎?為什么?
小結:電影院的座位是不能隨便坐的,要根據電影票上的數字找座位,前面的數字表示第幾排,后面的數字表示座位號,每張電影票代表一個座位。
(二)找座位
1、發電影票:看看自己的電影票上哪個表示第幾排,哪個表示座位號。
2、看看小劇場有幾排座位?
3、找找你的座位在哪一排?那一個?
4、檢票:驗證幼兒的座位,解決幼兒出現的問題。
(三)看電影
1.今天看什么電影呢?《小動物上影院》
2.誰去上影院?(小熊、小貓)
3.教師提問:
電影院門口有什么?(單號、雙號)
你們知道什么是單號?什么是雙號嗎?
他們該進哪一扇門呢?
他們該坐在哪個位置?
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不僅幫助小動物找到了座位,而且知道了電影院里有單號和雙號,搞清楚了單雙號,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再多,也不會擁擠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改變了以往數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幼兒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創設了"給小動物分食物""與好朋友過魔洞"等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并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活動效果較好。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14活動目標:
1、發現遞增遞減排序規律,會接著往下排,并說出理由。
2、發現生活中序列的規律美。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經學過其它排序規律(如:ABAB、ABBABB)
2、物質準備:
(1)教師材料:運動場圖;序列圖一(遞增)、序列圖二(遞減);規律圖譜
(2)幼兒分組操作材料:排序底卡、菠蘿、桃子、橘子、等各種水果圖片;制作獎品用的材料、規律提示卡
活動過程:
一、觀看運動場的布置,感受規律美,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引導語:果園里舉行水果娃娃運動會了,我們去看看運動場的布置吧!
1、觀察紅綠旗、大小氣球的排列順序,幼兒找出規律。
2、師小結:這種按物體的不同的特征有規律的排列,真美!
二、幼兒操作,初步學習遞增、遞減的規律排序。
引導語:運動會快開始了,水果娃娃準備入場了,你們瞧
(一)探索遞增規律排列
1、出示圖一:引導幼兒找出規律:ABABBABBB
2、請幼兒根據圖一的順序,接著往下排。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師小結:兩個物體,其中一個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個物體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個,這樣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遞增。
(二)探索遞減規律排列
1、出示圖二,引導幼兒找出規律:ABBBBBABBBBABBB
2、請幼兒根據圖二的順序,用新材料讓幼兒按遞減規律排列。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師小結:兩個物體,其中一個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個物體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個,這樣逐一逐一減少的叫遞減。
三、發現運動場環境創設的規律美,引導語:小朋友,運動員要經過三條小路,才能到達比賽地點,我們去看看。
1、出示三條路的圖片,幼兒觀察判斷。
問題:哪一條路是遞增規律排列的,哪一條是按遞減規律排列的?
2、另一條特別的路(有遞增又有遞減,如:ABBBBBAABBBBAAABBBAAAABBAAAAAB)師小結:按規律排序的方法真多呀,小朋友只要認真觀察、比較,在我們生活中就會發現很多各種各樣的規律美,讓我們以后慢慢去尋找吧。
四、分組操作活動,繼續學習按照遞增遞減的規律排序。
引導語:馬上要給運動遠頒獎了,可是粗心的果園老板還沒準備好呢?小朋友一起來制作獎品吧!
(一)介紹分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1組:用兩種顏色的紙條做彩鏈。
2組:用兩種長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鏈3組:兩種形狀的木珠制作項鏈操作要求:請小朋友選擇一種材料,可以按照這種逐一逐一增加的遞增方法,或者逐一逐一減少的遞減方法,也可以同時有遞增又有遞減的方法,制作美麗的獎品,好嗎?
(二)幼兒自選一組材料,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否按照遞增遞減規律來排列的。
結束語:讓我們把作品拿到區域里,在分區時,再和同伴一起來分享欣賞,好嗎?
五、延伸活動區域活動:將分組活動的材料投放到數學區,讓幼兒繼續練習按遞增遞減的規律排序。
家園共育: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家里或大自然中具有規律的排序現象。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15【教學目標】
1、學習5的減法,理解每幅圖之間的數量關系,體驗“走掉”“還剩”的含義。
2、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述的圖意。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兩組圖片。
2、幼兒每人一套數字列式操作卡。
3、幼兒用書《數學》第19頁。
【教學過程】
1、做游戲“碰球”,復習5的組成。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來玩一玩“碰球”的游戲。
講解游戲規則:幼兒說出的球的數量和老師的球的數量合起來是5個。如:教師說“我的一球碰幾球?”幼兒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兒可集體回答,也可個別練習。
2、導入課題,學習5的減法。
教師(出示圖片):樹上有幾只蝴蝶?用數字寶寶幾表示?(幼兒可集體回答。)
飛走了幾只蝴蝶?用數字寶寶幾表示?還剩下幾只蝴蝶?
教師(出示“—”):這個符號表示什么?(引導幼兒發現“減號”的含義。)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1=4(大家一起讀讀這道算式。)
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導幼兒理解算式的含義。)
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看圖講述算式的含義,并擺一擺算式。
教師(出示第二組圖片):海里有5條鯨魚,游走了2條鯨魚,還剩下幾條鯨魚?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請幾位小朋友講述圖意,其他小朋友擺一擺算式。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的算式是怎么擺放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個別幼兒回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2=3
3、列式計算,進一步掌握5以內的減法。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大家喜歡吃的開心果,每人5顆開心果,請小朋友吃掉3顆開心果,還剩下幾顆?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是怎么擺放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板書,集體驗證。)
4、活動延伸,小動物吃東西。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把幼兒用書翻到第19頁,看看小動物們喜歡吃什么?
師:請個別小朋友說說圖意,其他小朋友邊聽邊寫算式。(小猴家有幾根香蕉?小猴吃了幾根香蕉?還剩下幾根香蕉?)
個別幼兒回答,集體驗證。
師:誰的算式不一樣?表示什么意思?(不同算式的交流與驗證。)
——同樣方法引導幼兒驗證其他幾個算式。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區分左右》08-21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10-23
數學公開課教案08-26
認識人民幣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11-21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區分左右》2篇10-11
數學大班教案10-24
感知10以內的序數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12-18
《感知10以內的序數》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10-27
中班教案公開課數學09-07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大班找規律優質課教案 幼兒園大班找規律公開課教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