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这是我在与朋友聊天时,他对我说的一句话。我感触颇深,是的当我们的心在想的时候,我们的行动就会跟随我们的潜意识,在做我们想做的事而且会不自觉地修正自己在行为上的一些过偏的举此。
你想骑马,你就会仔细观察那些骑士是如何调教马的,在碰到烈马时该如何让自己征服并让它听从自己的调遣。自己该学会什么样的技能来防止出现意外,要抓蛇就必须知道蛇的习性和解药并且要练好自己胆大心细的习惯才不至于被蛇咬到或是被咬了没有解药而导致自己中毒身亡。
心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是的,古人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界吉尼斯记录和运动冠军,科技人员等等不是也有很多做出了让人瞩目的成绩吗?
心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只要用心去做了就不论成绩大小,你的成就还是能让你感到开心和愉悦增强自信心。
猜你也喜欢:岁月如此宽容,引得两行泪流(都是,人生,岁月,我们可以,生活
岁月如此宽容,引得两行泪流(都是,人生,岁月,我们可以,生活) 总是轻叹岁月的仓促和无情,似繁花枯树,稍纵即逝,还没来得及欣赏冬雪美景,它已经消融。还没来得及读懂痴恋的韵味,它已拂袖而去。时光,你总是走得那么匆匆,想要得到最好的,它就会留给你最痛的!
我不怕千万人的阻挡,最怕自己投降。我知道,人生有多残酷,我就应该多坚强!行走在这陌生的尘世里,总是在不停地与困难作斗争,在幸与不幸的天平里,没有公平与不公平。小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坚韧,顽强,春风吹又生。不是常说,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吗?时间的流淌是悄悄声息的,很容易让人忽略它,好好珍惜当下的寸寸光阴,每一秒,细细品味,珍惜时间,珍爱自己。或许我做不到以最美的姿势活下去,我至少应该做到活下去。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趁青春还在,我们应该朝自己奋斗的目标努力,像蜜蜂那样,永不言败,越是前路黑暗,越不能熄灭生命的灯盏,越要点亮人生前进路上的光芒,哪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在嘲笑中前行,在伤心中自立,在绝望中含泪奔跑。生活是一种态度,人生更需要一种信念,虽然时光的沙漏,让谁也逃避不了,但我们可以把握今朝,用行动去做好自己。某天发现自己变了模样,不必惊讶,那是岁月给予你的另一种成长。
喜欢安静恬淡的日子,不惊不扰,安坐于午后的清风里,聆听岁月四季变幻的脚步,在文字里诉说心语,我深知,墨香浸于指尖的风景是一份情深意重,回味无穷的是一个人的永如初见。时光静美,心灵走过的地方,就是无怨无悔!对错得失都是独特的美丽!时光带走我们曾经熟悉的人,带不走的是存于心底的疼痛。充实自己,才能练成处变不惊的淡然,唯有遗忘,才能在大喜大悲的起起落落里不轻易落泪。沧海桑田的一树温柔早己沉寂了下来,就如落叶飘零,冬去春来的自然规律,无可更改。
我是个凡人,流落于凡世的平凡女人,生命里几多唢碎的叹息,依然会牵绊于我的心,曾执念于烟火的瞬间美丽,想平静的生活能泛起点涟漪,又怕引来惊涛骇浪。在虚拟的世界里,几次想接近,又几次退缩了,或许无奈也是一种清澈,安然于现实的居所,让生命在沉寂中也斑澜。我深知,生活本就没有完美,茫茫人海,真心相爱的多么不易,那是上天的恩赐,所有的幸福都是知福惜福的好好珍惜,平凡中守护的温暖,才是永久的亘古四月天。
幸福,很美的字眼。它不是你想要的一切,而是在享受你所拥有的一切。佛曰:一切皆有因果。放下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是啊,走过天真浪漫的童年,走过青春涩香的美好青春年华,不恋俗世繁华,生活在平淡中删除?锁,在容颜易逝中轻轻走过,在浅浅淡淡中释怀曾经的忧伤,记忆锁定为影,不惊不扰,才是眼前的幸福。眺望春色,过往云烟随风消散,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人待事,做自己才能真正的快乐!
人生是个自由发挥的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自己剧中的主角,看你是选择表演还是逃避。弹指一挥间,潮起潮落便是一天,花开花谢便是一季,月圆月缺便是一年。生活在顿悟中前行,岁月在厉练中暗然生香。虽然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宽度,好好的过好每一天;虽然我们不能左右天气的好坏,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快乐每一天;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把握今天,让每个今天都很精彩;虽然我们不能事事如意,但我们可以用心尽力,生活的美好用心去体会,其实爱一直在身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挥霍,人生何其短,我们应该感恩这个世界,年华一直在向前,没有退路可以再回到过去,一个人在光阴的流逝中徘徊,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往前看,是一抹暖阳;往后看,是徒留影子的忧伤。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断耽心自己会犯错,以至于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我不会让自己就这样落寂凋零的,岁月如此宽容,引得我两行泪流。我要含泪微笑,把心收藏,让自己能像娇艳的玫瑰一样独自绽放,幽远飘香!
作者:爱雨菲 猜你更喜欢:文化的最终目标(2)(善良,文化,之道,都是,原则)
文化的最终目标(2)(善良,文化,之道,都是,原则)
一个最复杂的文化课题,立即变得不复杂了。
中国儒家说:“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与人为善”,“止于至善”。他们都把爱和善良看成是最高德行,最后原则。
回溯远古历史,最早所说的“文化”,就是指人活动的痕迹。当这种痕迹集中起来,“文化”也就是人类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生态共同体。但是,这样的共同体应该很多,为什么只有很少几个能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而其他却不能?过去的解释是,能生存,只因为强大。其实只要稍稍研究一下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就能明白,人类在巨大而突发的破坏力面前,一时的所谓强大并没有用。如果不能互相救助,反而互相争夺,那么,谁也存活不了。因此,存活之道,繁衍之道,发展之道,必然包含着大爱之道、善良之道。
从大说到小,就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能够存在,也必定是无数前人善良的结果。我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
唐末一个逃难者在严寒之夜被拉进了一扇柴门,宋代一个书生涉江落水被路人救起,这很可能是我的祖先。一场灭绝性的征剿不知被谁劝阻,一所最小的私塾突然在荒村开张……这些事情,也都可能远远地与我有关。因此,我们区区五尺之躯,不知沉淀着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种感恩,懂得把它们全部唤醒。
我不否认,历史上更多地存在着“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但是,正是在血泊边上的点滴善良,使人类没有退回丛林变为动物,这就是动物所没有的“文化”。世间很多最初原理都会变成终极原理,善良也就由此而成了文化的最终目标。
在这个问题上,儒家文化宣示得非常堂皇却分析不多,而佛教文化却建立了一个更精密的精神架构。
佛教的逻辑出发点,倒不是善,而是苦。人为什么有那么多苦?因为有很多欲求。而细究之下,所有的欲求都是虚妄的。世间种种追求,包括人的感觉、概念、区分,都是空相。在快速变化的时间过程中,连自己这个人也是空相。由此,得出了“无我”、“无常”的启悟,可以让人解脱一切羁绊。但问题是,处于早已蒙恶的世间,“独善”的自己已不真实。那就应该解救和引渡众人,在“精神彼岸”建立一处净土。这一来,对于整个人间,都要用善良和慈悲的情怀拥抱和融化,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这个意思。
包括佛学家在内的很多哲学家都认为,人之为人,在本性上潜藏着善的种子。灌溉它们,使它们发育长大,然后集合成一种看似天然的森林,这就是文化的使命。
对于这一点,我本人,是从中国民众一次次自发救灾的壮举中才深深体会到的。因此我曾多次说,我的文化课程,部分完成于课堂,部分完成于书房,而更重要的部分,则完成于一个个遗迹废墟,和一个个救灾现场。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多次表示,对于人类最终的善良原则和道德原则,不可讨论,也不必讨论。它们像星座一样高耀头顶,毋庸置疑,必须绝对服从。
雨果又补充一句:
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
当然,不管是星座还是太阳,并不能取代一切。文化的天地辽阔而多变,接受善良的光照会有很多不同的层面和方式。例如,思索人生过程,寻找审美形式,表达震惊、恐惧、怜悯、软弱、无奈,都是以珍惜生命为起点,因此也在善良的坐标之内。呐喊、诅咒、谴责、揭露,也都与此有关。即便是纯粹描写山水,创造美的形态,也都是对人类感觉的肯定,对居息星球的探询,皆属大爱范畴。
因此,以爱和善良为终极目标,并不会缩小文化的体量。
|
- 上一篇:烦恼取决于心量作文800,烦恼取决于心量议论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