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与私欲太重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看不见别人的付出,只在意自己的得失与结果。
2、不与没有使命感的人合作,因为他们以赚钱为目的。
3、不与没有人情味的人合作,因为在一起会不快乐。
4、不与负能量的人合作,因为他们会消耗你的正能量。
5、不与没有人生原则的人合作,因为他们认为赚取利益就是人生原则。
6、不与无感恩之心的人合作,因为忘恩的人必然会负义。
二、七不交:
1、对父母不孝者不可交!
2、为人刻薄者不可交!
出言不逊、口无遮拦、为人不丈夫,处事不能将心比心,此类人往往会伤害他人,岂能为伍?
3、斤斤计较之人不可交!
凡事斤斤计较,生怕自己吃亏,偷机钻营、耍小心眼儿,似乎以占便宜方能使其心态安然,相交何宜?
4、不知敬重之人不可交!
俗话曰:来而不往非礼也。凡事有来有往,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又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自私只知索取小人何必相交!
5、善于阿谀奉承者不可交!
此辈往往见风使舵,好利忘义,此种自私有余、无义鼠辈,是人生中最危险的人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与其相交焉知祸福?
6、对权贵无原则不可交!
做人有自已的尊严和人格,或高官或平民、或大款或贫者,都为血肉之躯,不可仰视以嗅他人鼻息、也不可俯瞰他人使之卑躬屈膝,差距相大者何苦相交。
7、没有同情心的人不可交!
要么心肠歹毒,要么自私绰绰,此辈为伍如同以狼为伴。
人生要交的四位朋友
1、交一个欣赏你的朋友,在你穷困潦倒的时候安慰你帮助你。
2、交一个有正能量的朋友,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陪伴你鼓励你。
3、交一个为你领路的朋友,自愿做你的垫脚石,带你走过泥泞,迷雾。
4、交一个肯批评你的朋友,时刻提醒你,监督你,让你时刻发现自己的不。
猜你也喜欢:人生需要“重点突破”(重点,的人,都是,突破,人生)
人生需要“重点突破”(重点,的人,都是,突破,人生) 人生苦短,转瞬百年。或精力不济,或财力有限,或其他主客观条件限制,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全面收获,处处成功。一个希望什么都得到、什么都成功的人,很可能最后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不成功,辛辛苦苦忙了一辈子,却一事无成。看起来好像很热闹,到处涉猎,四面开花,但没有一处亮点,没有一点辉煌,都是灰蒙蒙一片,不值得一提。那么,依我的人生经验,人生一定要善于“重点突破”,切忌求全尽美。
古人说,成功者有立德、立功、立言三立。古往今来的能士显达,能称上“三立”者,少如凤毛麟角。那么,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这“三立”中重点突破一立,争取在一立中立出名堂,立出成就,这就十分难得了。有了扎扎实实的“一立”,或品德高尚,或著作等身,或功高盖世,就足以流传千古了。
譬如学艺术,吹、拉、弹、唱、舞蹈、小品、影视表演无一不会者,肯定出不了大成就,只能是样样都通,样样稀松,上不了台面。而如果这吹、拉、弹、唱能重点攻其一点,苦学苦练,坚持不懈,练成绝技,就可能成为名震一时的演奏家、歌唱家、艺术家。
又如择偶,下得厨房,上得厅堂,美貌如西施,学识似班昭,聪慧如谢灵韫,贤惠似刘惠芳,这样尽善尽美的佳人,一是太少,天下难寻,二是你自己的条件也未必能配得上人家。怎么办呢?我建议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与可能,“重点突破”,或以相貌为主,或以贤惠为上,或以学识为重,舍弃别的不切实际的选择。
消费也是如此。钱多得几辈子用不完的人,像比尔·盖茨们,自然不必说了,想买啥就买啥。如果钱财紧张,捉襟见肘,则应量力而行,重点突破,不要处处和人比较,打肿脸充胖子,而要挑自己最需要的东西买,其他消费有条件后再说。譬如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都有用处,先买什么呢?显然应该首选彩电,因为彩电和我们关系最密切,又没有替代品,买回来后全家受益。
交友,倘若交得太滥太多,花钱费力耗时还不说,可能多半是酒肉朋友,泛泛而交,有好处一哄而上,大难临头一哄而散,节骨眼上谁也帮不上忙。这就不如重点地深交几个“高质量”的朋友,就像管仲与鲍叔牙,俞伯牙与钟子期,马克思与恩格斯,相互之间解衣推食慷慨无私,高山流水堪称知音,这样的朋友,诚如鲁迅所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旅游看风景也要看重点。天下美景多矣,不可能一一阅尽。譬如看山,既然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那么把黄山好好看了,再看上一两岳,其他山也就可看可不看了。无非崇山峻岭,古树奇松,清泉云海,大同小异。譬如著名的杭州西湖十景,不必一一看到,因为有些景值得一看,有些景则只是为了凑十景之数而已,不看也罢。
干事业,是我们一辈子的立身之本,更不宜四面出击,用心不专。而要择其一业,舍弃其他,苦心钻研下去,以求取得突破,成为专家,这就是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反之,如果老是跳槽,见异思迁,什么都想试试,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最后可能什么都干不好,什么都是二把刀子,最终是个失败的人生。就像打井,浅尝辄止,捅了一堆黑窟窿,一口也没见水。这样的人咱们见得太多了,到处都是,但愿我们自己不要成为其中一员。
学会“重点突破”,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生智慧。 猜你更喜欢:养儿防老(父母,儿子,的是,子女,母亲)
下午下
养儿防老(父母,儿子,的是,子女,母亲)
下午下班回家,因为不用赶时间所以我走得很慢、很悠闲。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时候的这种感觉,可以随意地逗留,可以让我的眼神任意游走。走到公园前面的那个红绿灯时,也不用像早晨和中午上班时那么匆忙,恨不得经过时永远都是绿灯。
“我等你,红灯可不等你,就85秒!”一个中年男人不耐烦地边走边回头说。后面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大爷无奈地跟着。“他是您儿子吗?”一位穿黑裙子的中年妇女走上前去边搀扶老人边问。
我很是不理解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幕。驻足回望,看到红灯上显示的“69”才恍然领悟。只是一个85秒没有了,还会有下一个85秒啊!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几十年如一日的养育和关爱竟然敌不过一个85秒!
我走得更慢了,跟以往不一样的是,我没有再注意那些走路的时候吃东西,还把包装纸乱扔的人,也没再注意那些边走路边吐唾沫而且衣着光鲜的人。河岸两边的杨柳和那滔滔的河水也没能再吸引我的目光。
中国人跟外国人在思想观念上有很多的差异,“养儿防老”就是其中之一。外国的父母在孩子长大后就和孩子分开居住,即便老了也轻易不愿依靠孩子,这可以说跟他们国家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思想上就不相互依赖,从小父母在许多小事上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和能力。而在中国,儿子有了儿子还住在一起都很正常,这体现了家庭的其乐融融。孩子小,生活不能自理,跟父母住在一起那是天经地义。父母年迈,没有经济来源或体力不济需要他人帮助,跟儿女住在一起,那是理所应当。
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父母还要牵肠挂肚;子女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父母还要给生活费;子女已经为人父母,父母还要照顾子女,照顾子女的子女……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多少年来的父母都这样。他们这样做除了为人父母的伟大、无私外,其实还有希望有人给自己养老送终的潜意识里的美好愿望存在。所以,在中国,评论一个人的时候会论及其是否孝顺父母。多少年来,人们都把“百善孝为先”“忠信孝悌礼义廉耻”挂在嘴边,时间越长,反而真正信奉的人是越来越少。
在我的老家,我们村有好几位老人。我很奇怪,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他们就是那么老,上中学,上大学,一直到现在他们都还依然健在。但是,村里有好几位健壮的中年男人都已相继离世,其中包括我的父亲。高寿是喜事,但是从他们脸上除了能读到岁月的沟壑和沧桑外,更多的是无助和哀怨。
记得其中一位老人有两儿一女,儿子一个是煤炭矿工,一个是砖瓦匠,女儿也嫁给了临近的一个煤炭矿工。身体还健壮的时候,她替两个儿子照看小孩,给他们做饭洗衣服。后来没法干活了,两个儿子都推脱着不愿意赡养她,女儿也只能偶尔来看望她一下,就这样,女儿还早逝了。母亲说有一次她去帮她洗尿湿的裤子的时候,她在哭泣自己死去的女儿。另外有一位老人,年轻的时候抓壮丁把他给抓到台湾去了,九几年回来的时候据说身上有十几万。刚开始的时候,儿子媳妇对他还很客气,只是每每他怕冻需要有人给他织毛裤的时候都只能去找外人。后来他肺病严重了不能出门的时候,儿子儿媳又抢着替他上街买东西,担心外人会贪了他的钱财。后来,晚上在屋外乘凉总能听见他很响的喘气声,母亲说他的肺上有病,呼吸不流畅。大三那年冬天,母亲打电话说他死了。据说是半夜挪着竹椅去上厕所的时候倒在厕所了,发现的时候还没有死,但是儿子儿媳不把他放到床上去,而是放在外面的太师椅上等着断气。母亲很感慨,说都快过年了,却没有坚持过去。这样的事情肯定还有,而且我的母亲也担心她以后也会落得如此,尽管她有一儿三女!去年政府把我小时候上的那所小学改建为养老院的时候,母亲对我说,如果你以后真有孝心,看到你嫂子对我不好的时候,你就把我送到那里面去吧。你嫁得远,有自己的生活,当妈的不想拖累你。
|
- 上一篇:红尘繁华,繁华执念红尘似水什么歌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