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双重导向策略
当我们透过复杂、多变的危机表象,探求其本质时就会发现—任何危机都内在地包含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的要素。事实层面的要素诸如危机导火索、危机发展进程、危机造成的财产损失、利益相关者的不满和对抗等;价值层面的要素诸如危机对道德、信用、形象、品牌、尊严和公共准则的冲击等。
以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为基础,危机管理策略的研究和制定便相应出现两个导向:事实导向和价值导向。
事实导向策略
事实导向的危机管理策略,要求组织正确认识、了解和评估危机事实,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面向利益相关者澄清事实、告知真相,积极控制和改变事态的发展。围绕这一核心,事实导向策略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告知
这是组织的首选策略。告知的具体方式有对外公告、投放新闻稿件、新闻发布会、座谈会、开通网站和热线电话等。企业在告知真相中需要把握要时机问题和取舍问题,要兼顾企业自身和利益相关者的两方需求。
2.疏导
事实导向的疏导策略,主要是指针对利益相关者有关危机事实层面的质疑和误解,通过有效沟通以“答疑解惑”。危机降临,利益相关者的最初反应是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会是这样?还会怎样?我可能遭受哪些损害?当这些疑问未能得到清晰、准确的回答时,利益相关者的种种猜测、误解和批评便可能风生水起,使组织全面陷入被动。
3.改变
改变策略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是指组织经由一系列努力,改变危机事态的发展走向。倘任其发展,危机事态必然愈演愈烈,因而采取有力措施改变事态的发展走向十分重要。改变策略是事实导向策略的最高层次,也是其中最艰难、最复杂的策略体系。
猜你也喜欢:可口可乐的艺术营销实验(可口可乐,约翰内斯堡,这一,世
可口可乐的艺术营销实验(可口可乐,约翰内斯堡,这一,世代,密苏里州) 如何让新世代与可口可乐这一老牌饮料发生联系?一场名为M5的市场营销计划正在创造可口可乐的全新“标志性体验”。
“新一代与网络一同成长,对人生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约翰内斯堡Rex&TennantMcKay公司的一位总监RudoBotha表示,“他们不再与可口可乐发生联系,但M5将把新的品牌形象带入新地点。”
至少是在20世纪60年代,AndyWarhol(编者注:波普艺术大师)就曾将可口可乐标志性的曲线瓶染成银色。现在,可口可乐试图重现当年艺术家们如KeithHaring等巧妙地将其品牌与流行文化相结合之场景。它的市场营销计划代号为M5。
MagnificentFive:五杰
M5名字指的是“五家杰出公司”,是以亚特兰大为基地的可口可乐公司指定的、广泛分布在各大洲、作为新兴媒体的五家设计工作室,它们将通过一系列的短片以及具有突破性的创新瓶身设计来演绎可口可乐品牌的“乐观主义”。
在制作公司EbelingGroup的协调帮助下,可口可乐征集了来自五大洲的不同设计工作室,包括英国谢菲尔德DesignersRepublic、美国密苏里州KansasCity的MK12、巴西SaoPaulo的Lobo、日本的Caviar以及南非约翰内斯堡的Rex&TennantMcKay。
“实验性的观念”
“可口可乐已经偏离了艺术世界”,营销者想要使其“回归艺术本质”,Ebeling一位执行官如是说。“不仅仅是包装”,可口可乐的一位发言人称,“它是一种实验性观念”。
公司的计划仍是不固定的,至少目前如此。就如何为X世代、Y世代乃至更多的新世代重新介绍可口可乐这一形象时,定出的规则很少,讨论的却很多——如何为现今时尚的俱乐部成员打造可以收集的外包装、Video以及音乐?
可口可乐以及它的设计师承担了创造出一种“标志性体验”的重任。Video短片以及音乐如何投放仍旧悬而未决,但是有件事情是清楚的:其中不太会有直接的品牌营销。 猜你更喜欢:小看与大看(让人,的人,小事,人生,荷兰)
原
小看与大看(让人,的人,小事,人生,荷兰)
原国家经贸部一位副部长遇见这样两件事——
一次出差在机场候机室候机,看见某县县委书记外出,前来送行的有三四十人,除了家人、下属,还有许多社会上的。他感触很深:县委书记迷失了身份,把自己看“大”了,以为自己是个大人物,而恰恰显示了狭小的胸怀。
一次到意大利参加国际性会议。会议开始前,他坐在一条长凳上休息,见一位老太太独自进来,对着他礼貌地点点头后,坐在了他身边,两人还小声聊了一会儿。会后,一个偶然机会,他向会议组织者提起这位老人:“刚才坐在我身旁的老太太是谁?”组织者惊讶地说:“你不认识她吗?她是荷兰女王啊!”
他顿时有点蒙了,嘴里小声说:“没想到!”荷兰女王简直就是咱们的邻家大妈,这种低调行为,这种“小”看自己的态度,让她变得更加可爱、可亲、可敬。
两件事演绎了一个人生哲理:生活中,认为自己“小”的人,人们往往觉得他“大”;而那些觉得自己“大”的人,往往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大与小是一种辨证关系,大由小来,众多的小集合为大,小就大。现实生活中,大小可以互相转化,小的往往不小,大的往往不大。
大与小是一个演变过程,事物都由小到大,人生也如此,一个有知识、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受人尊重、人际关系和谐,是由小到大的结果。
大与小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小积多,聚多成大,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人们评价一个人,不光看他外表如何俊朗、萧洒,更重要的是看他对待小事情、小礼节、小人物的态度上,是否谦虚谨慎。
大与小,各有其妙,各有所用。大义微言,小中见大,相互补充,互相映衬,相辅相成。有时大不一定就好,小也不一定就孬。
大与小是矛盾的对立面和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也是人生立足点和老百姓观察、了解和评价一个人的重要视角。尤其是为官,“大”看还是“小”看自己,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行和境界。
“小”,理性、成熟、严谨、得体,是量的积累,是质的飞跃,是修养的结晶。小有非凡的功能和影响力,官员沾上“小”的气息和色彩,往往让人感动,使人难忘。
“大”,漂浮、空洞、虚伪,浅薄稚嫩。有些官员喜欢远接近迎,前呼后拥,忽忽拉拉,声势浩大,惊天动地。架子拿得越大,越让人反感。
大智慧通常体现在小事上,小问题常常决定大事的成败。
把自己看得小一些,摆得低一些,越谦虚,越低调,越显得高尚。
在人生立足点上,人们容易好大恶小。尤其年轻人,有了官职,掌握了权力,就会看大自己,看小他人;看重自己,看轻他人;重视自己,漠视他人。
总觉得己方大,对方小。其实,被看小的对方也有同感。常出现自我清高现象:总感觉自己比别人高,比别人强,比别人大,比别人聪明,就越喜欢耍牛X。
在事情上做小,在人格上做大,是为官一种的艺术。只有对小有深刻充分地认识,对大才能有清醒独到地见解。只有不断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只有做小做实自己,心灵才能大而不虚。
事原本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能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小事能变成大事。
人生总会遇上大与小各种事情,摆正关系,找准位置,十分必要。
“小”看自己,放低身价,非但不会掉价,相反,还能让人心存敬意。“大”看自己,把自己抬得越高,越让人瞧不起。本想换来尊敬,反倒遭人鄙视。(墨未浓/文)
|
- 上一篇:cbrn危机应对单位,危机公关处理三个步骤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