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关于业务理念的培训,但都太空洞,不够实用!业务员基本是右耳进左耳出,根本不能在江湖上学以致用。为此,笔者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一个关于业务员的“行为准则”,在多家企业推行后效果显著,反响热烈。也被一些企业戏称为“开着宝马走江湖”的赢家理念。
(一)训练有素
要行走江湖了,那么你的基本功是否修炼到家,对业务“兵器”是否能娴熟使用?训练有素是业务员成功的基本前提。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在认识方面存在两大误区:一是有些业务员心境比较浮躁,无心练好基本功,却羡慕一些有业绩的同仁,信奉他们一定有“绝招”;另外是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业务员徒有虚表,外在形象看起来很职业,却没有内功是个花架子。
第一种情况,我在广东、上海多家企业讲课的时候,有业务员求解业务“绝招”,我告诉他们,在你们熟悉的东西里面,继续不断的去熟练,直到能够熟能生巧!这就是“绝招”。你可以不服我的观点,但是如果业务员连最基本的一些基本功,比如行业的一些发展动态、你公司产品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优势你都搞不清楚,就算有绝招,又有什么意义?!
第二个问题是,笔者为什么不把强调“外在形象”作为一个重点?!
俗话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比如现在很多零售商都很注重“表面文章”,如果只是从门外走过,它们都将给你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但是如果当你走进店内,做一些产品咨询时,却会发现很多店员连一些基本的产品知识、功能都不懂,更不用说什么推销技巧了。你说这样的职业形象有什么用?!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不要形象,而是不要只注重外在形象,首先要练好“内功”!只有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外在形象才能起到进一步的完美和衬托作用。
猜你也喜欢:吴鹰:西方创新+东方智慧(美国,斯达康,那种,美元,应聘) 小的
吴鹰:西方创新+东方智慧(美国,斯达康,那种,美元,应聘) 小的时候,吴鹰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宇航员,遨游太空,体验自由的奇幻旅程。后来他却热爱上了通信和无线电,怀揣着三十美元,踏上美国新泽西州的土地。有一次他在老板问他的梦想是什么时,吴鹰说:“想在中国创建一个10000人的高科技公司,就像贝尔实验室一样。”现在,他的理想正在逐渐实现。UT斯达康在中国、在世界的IT业创造了一个奇迹。2003年9月,UT斯达康被美国《Business2.0》杂志评为全球高速成长企业第一名。吴鹰实现了把一个技术上处于弱势的产品做进一个主流市场的愿望,那就是小灵通。现在的他,热爱滑雪,在急速的升降中体验那种翱翔的感觉。
美国的人生三节课,让吴鹰
深深体会到自尊、自信、自强
一个小女孩捧着募捐箱站在吴鹰的面前,他拿出几十美分准备投进去,她却对他说:“先生,对不起,我们募捐的最少标准是2美元。”就在他迷惑犹豫之际,女孩说:“原来你不是日本人啊!我们负责人告诉我说中国人有钱也不会捐的,这是经验……”他毅然地拿出2美元,投进募捐箱,然后弯下腰告诉她:“不是只有日本人才会捐的。”2美元,那是他当时身上所有财产的115。1985年,他走下飞机,踏上美国国土的一刻。“那种失望、鄙夷和不屑,到今天都还记得。就是她这句话,给我上了在美国的第一课,那就是——自尊,作为中国人的自尊!”
“求职应聘,许多人认为机遇总是属于那些最聪明、最优秀的人才。因此,他们往往还未应聘,心理上就已落聘!自信是至关重要的。”吴鹰的语气是坚定的,一如他在1986年应聘一位助教时那种对结果的期待和自信。“当时,有报名资格的超过30多个人,就录用一个。本来希望也很渺茫,关键是后来又听说,主持考试的主考官曾在朝鲜战场上当过中国军队的俘虏。当时我们一听就懵了。你能想像得知这个消息时那种沮丧的心理。当时还有人劝我别折腾了,多刷几个盘子也比这个现实。哈哈。” 猜你更喜欢:岁月的记忆 - “半导体”收音机(收音机,喜欢,声音,节目,评书)
岁月的记忆 - “半导体”收音机(收音机,喜欢,声音,节目,评书)
星期天回家,母亲告诉我:我给她买的收音机坏了,让我拿去修一下,因为还在保修期内,我一抽一空找到了这个品牌的维修部,一进门,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人多,而是来这里的几乎全是老头老太太,现在的年轻朋友已很少有人听收音机,收听最大的人群是老年人,你经常可以看见晨练的时候,许多大爷、大妈手中拿着收音机,一边锻炼一边收听新闻的场景。
坐在那里排队等候,关于收音机的记忆,象那电波一下跳入我的记忆……
小的时候,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当然不是小品里讲的“手电筒”,但可以说“收音机”是许多家庭唯一的家用电器,准确地说是一台更便宜、更简单的“半导体”收音机,别小看这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它可是我们小朋友的挚爱,它是伴着我们成长的精神世界。
“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答滴答,答滴答,答滴答答滴”,这是儿时的声音,每到下午的四点半,我和小伙伴们就会围在收音机的周围,听着孙敬修爷爷那磁性的声音,有时写作业,也会把收音机放在旁边,一边听一边写,孙爷爷就象在说悄悄话,好亲切。他肚子里的故事永远道不完,我常常在梦中与主人公相遇,孙悟空、皮诺曹、白雪公主…我们的童年因“半导体”收音机里的小喇叭而充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收音机电波里节目也逐渐多了起来,我们会在报纸上找来一张“广播节目表”把它贴在墙上,按时段、按内容收听。有一个雷打不动时刻就是中午十二点半的“广播书场”节目,我至今还清晰记得我听的第一部书《战地红樱》,听“广播书场”的最高|潮是听传统评书,当年一部评书《岳飞传》,每到说书时刻,整个城市都安静了,大街小巷都回荡着评书大师刘兰芳的声音,抑扬顿挫,回味无穷。每天中午都在急切地盼望着,直听到“且听下回分解”才恋恋不舍地结束,后来的《杨家将》、《三国》、《大隋唐》、《东汉演义》、《三侠五义》,每集必听,百听不厌。
那时的收音机还有一个“看”电一影的特殊作用,准确地说是“听”电一影,节目的名称叫“电一影录音剪辑”,那时我们都是电一影迷,“电一影录音剪辑”节目,都是些精华电一影录音,每到播放的时候,会聚精会神地把放的电一影完整地听一遍,《绝唱》、《追捕》、《叶赛尼娅》、《人证》、《简爱》、《佐罗》,有时一个电一影能听三四次,影片中的台词都会背下来,喜欢配音演员的声音,童自荣、丁建华具有魔力的声音深深刻在了脑子里,童自荣的佐罗,丁建华的真优美,谁都无法代替。听电一影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很少也很陌生了。那时我真的守着收音机,一遍又一遍如痴如醉的听。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艺节目越来越多,春晚也走上舞台,“听众点播节目”出现在电波里,听歌曲成了那时的最爱,喜欢过李谷一的歌,电一影《小花》中的《妹妹找歌泪花流》,还有倍受争议的《乡恋》,她那种独特的唱腔,在那时很流行。后来又喜欢听英文歌曲,听《惜日重来》,听《友谊地久天长》,喜欢听从春节晚会上流行下来的歌,喜欢费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喜欢邓丽君唱的所有永恒经典的歌曲。
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媒体的发展,视听设备越来越多,听收音机的日子渐渐地离我远去了。
一会儿收音机修好了,接过修好的收音机,说了声“谢谢”,打开收音机听了听,思绪也从记忆的深处慢慢地收了回来……
|
- 上一篇:江湖人没有眼泪,江湖人没有眼泪麦词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