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婚:这是一道名菜,在没有得到时,人们总是在想象其味道肯定不错,回味是甜蜜的,向往有朝一日能尝到这滋味。当真的那一天尝到之后,发现也不过如此。
二.纸婚:这是一道拼盆,什么都有,五味俱全。婚后有了孩子,里外忙碌,想吃没有胃口,不吃又饿得难受。
三.铜婚:七年之痒,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许多人将就着吃,也有人干脆扔掉,另起灶头。
四.银婚:这是一碗红烧排骨,结婚廿五年,孩子也成家了,吃剩各半,慢慢地啃,蛮有滋味的,越吃越想吃。
五.金婚:这是一碗热汤,五十年风风雨雨,坐下来慢慢地喝,既不能解渴,也不能填饱肚子,而是对以往的回味。
六.离婚:则是一盆炒焦了的菜,无法再吃,谁也不愿意重新做过,没吃了,则得拜拜。
七.复婚:则是一道回锅菜,不小心打翻了,如果丢掉有点可惜,还是放进锅内再煮,或许感觉没有味道,那就多放些佐料。
八.再婚:则是一盆剩菜,有的吃了,感觉味道还不错;有的越吃越有味,想吃出原来的味道;也有吃了又吐了。
九.和谐的婚姻:是一道美食,既好看又好吃。
十.凑合型的婚姻:则是家常便饭,吃饱算数。
十一.同床异梦的婚姻:如同水煮白菜,淡而无味,难以下咽。天天如此,只好跑到外面去打野食。
猜你也喜欢:企业绝不能怨天尤人(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接轨,国际
企业绝不能怨天尤人(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接轨,国际,万向) 对于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中国经济来说,承认市场经济地位与否显得极为重要。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地位这一问题?它的解决与否对我们的企业发展有什么影响?从企业层面我们应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记者采访了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
记者:作为企业老总,您是如何看待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这一话题的?您怎么看待我国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外交努力?
鲁冠球:近一段时期以来,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引起了国内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在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下,这种关注还在不断“升温”。重视市场经济地位是对的。一方面,市场经济地位带有明显的歧视性,对我国负面影响不小,解决该问题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还有象征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进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0多年的发展历程,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因此,是否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不仅关系到对我国近20多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发展现实的是否承认,而且对我国今后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记者:是否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可能企业受到了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将会增多。您在对外贸易实践中,是否遇到过反倾销方面的情况?如果有,您是如何应对的?有何感想?
鲁冠球:我们万向集团长期和国外打交道,我们从九十年代初提出“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口号。那时候可以说是“逼上梁山”,因为当时乡镇企业进不了国家计划,特别是对于我们汽车零部件行业,进不了计划就意味着产品没有市场,再加上国营大厂对我们“老乡”的产品不屑一顾,要想绝处逢生就只有出口,因为国际市场不讲成分只认产品。我们就这样开始了略带悲壮色彩的走出去的道路。
十几年下来,我们经常碰到国外对我们进行反倾销,总共算下来不下15次。15次官司打下来,钱花了不少,但是磨砺了自己。我们深深懂得,不管他们对我们怎么反倾销,关键在我们要提高企业素质,我们要有先进技术,先进工艺。走向世界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老老实实,甘为人下,潜下心来,学到真本领,才能有前途。我们现在在国际市场上摸爬滚打,已经实现了“三个接轨”:一是与国际汽车大零部件企业集团合作,建立国际生产基地,形成战略同盟,接轨国际跨国公司;二是建立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形成核心技术,保持与国际主机厂同步开发,接轨国际先进技术;三是完善海外营销体系,合理配置全球资源,形成核心市场,接轨国际主流市场。 猜你更喜欢:南辕不一定北辙(自己的,目标,成功,的人,南辕北辙)
南辕不一定北辙(自己的,目标,成功,的人,南辕北辙)
众所周知,“南辕北辙”这个典故,讲一个战国时期的人想去位于南方的楚国,却驾车一直向北走,别人问他原因,他只说:“我有好马,有充足的路费。”在当时的人看来,他正与自己的目的地背道而驰。但是换个角度看,他一定到不了吗?地球是圆的,一直朝一个方向走,总有一天会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只是时期不同,路程不同,所经历的困难与平坦也不同罢了。
就如《深蓝》里讲的那些企鹅:将要上岸时,反而扎入水中,拼力沉潜,一直到适当的深度才摆动双足迅猛上岸,划一道完美的弧线,成功地落到陆地。难道你能说它的这一举动是与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吗?不,它只是为达到自己的目标积蓄力量而已,看似远离目标,却更容易促成成功。
为了达到目标,我们不懈努力,哪怕前方荆棘重生,哪怕道路弯曲回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朝着目标一直向前,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有谁想过,转个身,背离目标前进,或许能独辟蹊径,借助外力,更快地获取成功呢?
诸葛亮是三国里的传奇人物,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精兵法,善于了解分析别人的弱点,从而转化为自己的优势。如那一回“草船借箭”,诸葛亮答应周瑜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在别人看来,这三天他应该召集所有人夜以继日的造箭,但他没有,他让士兵扎了好多稻草人放在船上,趁着大雾驶到离曹营不远的海域,多疑的曹操见来了那么多“敌军”,便下令岸上士兵射箭,就这样,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仅用一天时间就“造”出了十万多支箭。试想如果孔明这三天只是拼命造箭,又怎么完成任务,信守承诺呢?难道你能说诸葛孔明扎稻草人而不拼命造箭是南辕北辙吗?做一件事懂得借助外力,之前看似无关的事情反而变得合情合理。
但这并不是鼓励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朝相反的方向盲目地努力,否则就应了孟子劝齐宣王时的那句话“以若所为,求若所遇,缘木而求鱼也”,爬到树上找鱼是找不到的,是根本不会成功的。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事只要一味地朝与目标相反方向走都能成功,而是当你看到那条路上有能帮助你的事或人或工具,而且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当你在朝着目标的路上走得困难时,不妨试一下身后那条路,或许你也能如企鹅一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划一道完美的弧线,完成一次完美的飞跃!
|
- 上一篇:女人二婚就是死路一条,没有性的婚姻能长久吗?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