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了解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同的,不需要拿任何一秒钟做标准,你就会生活的很好,无论你是独处于非洲大沙漠的烈日之下,或者是和朋友一起待在舒适的冷气房里,都没有什么差别,每一个点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加起来才等于你整个的生命。
如果我走在崎岖的小径上,我就用崎岖小径的心去欣赏它;如果我走在林荫大道上,我就从林荫大道的角度去品尝。我不认为林荫大道就优于崎岖小径,一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好坏之别。
不论剩下多少水,我只想“我还有水”,而不去在意水的多少,我画过一幅漫画:黄河的源头是生,出海口是死,它整个生命的过程当然有时细水长流,有时波涛澎湃;有时顺畅,有时受阻;有时宽,有时窄。我在宽时品尝宽,窄时品尝窄;在逆时面对逆,在顺时享受顺。我不愿自己的生命从头到尾一样宽畅、平凡。
——蔡志忠《宽窄都是路》
猜你也喜欢:企业成功营销 创新成为必然(营销,成功,市场,是一种,商战
企业成功营销 创新成为必然(营销,成功,市场,是一种,商战) 客观条件具备了,资历与能力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具备了,想不成功都难,成功营销也是如此。就象一个人的财运一样,该属于他时,想挡也挡不住。这是一个成功者即将走向成功时,必然要经过的艰辛过程。
市场营销是在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过度演变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套高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序模式,可研究与探讨的东西有很多。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市场营销模式运用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营销人员发挥能力的高低和营销的成功。成功营销是一种营销力的胜利,也是一种途径一种方法,一个完美过程的胜利。
每一个营销人都梦想着成功,都努力使自己成功,浑身上下都被成功的因素所包围着。可是,成功,对于每个人的标准不可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力和劳动成本。没有一种力量支撑和营销必胜的决心,成功营销则是空谈。
那么,营销人的成功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是业绩的成功。没有业绩的成功,就没有成功的支撑和依据,就没有所谓成功的资本。而业绩的成功往往来自很多因素。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接受新营销模式的能力强,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而随机应变的拿出应对策略等等。
营销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她是兵法在市场竞争中的具体运用;营销往往也意味着一种无声的商战,所在的阵地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而如今许多厂商都将中国传统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兵法运用于商战。营销,同时具有极强的挑战性和创新性。因循守旧,在营销中没有出路。“没有创新,就意味着失败”,已成为营销界的至理名言。要做一个成功的营销人,就必须对营销具有兴趣、创新和挑战的精神。有位大师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等于成功了一半。
要做好营销,就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从成功的案例中总结经验,从失败的案例中吸取教训。营销是一门多学科综合在一起的,具有很强科学性和策略性的款款的关系艺术,是多门学科在市场竞争中的具体运用。它涉猎的学科很广,如: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美学、广告学、信息学等。孤陋寡闻、偏于一隅,就不能把握全局,当然也不会在市场竞争的战役中,占领先机、取得胜利。这就要求营销人必须培养广泛的爱好,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但要精通一门专业,还要了解、知道、略通其他多门专业和知识。这就是一种营销力的积累,是成功营销的有效保障。 猜你更喜欢:千年一叹 以色列、巴勒斯坦11:我们不哭(耶路撒冷,犹太,
千年一叹 以色列、巴勒斯坦11:我们不哭(耶路撒冷,犹太,佛罗伦萨,烈女,古迹)
明天就要离开耶路撒冷,因此今天一大早又到老城转悠去了。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只想再细细地看它一眼,与它告别。
耶路撤冷风景太多太密,就我个人的兴趣而言,最喜欢的一条路是从雅法门到锡安门,再经杜门进人其特伦山谷。这条路既有多种生态的反差对比,又有安静、清洁的社区,不必承担过重的宗教负担,却时时可见几千年前的古迹。漫步其间,有一种饱满的悠闲。
在耶路撒冷,不愁不饱满,就怕不悠闲。宗教激情、历史激情和民族激情全在这些小街中倾注,无论本地人还是外来人者夕育点血脉责张。因此,寻找一个能够保持距离的视角,不太容易。
说实话,我看了那么多天,觉得犹太朋友们真是优点多多,遗憾是过于自我和狭隘,缺少通脱和悠闲。如果说,这儿的阿拉伯朋友对于自我生态太不在乎,那么,犹太朋友则太在乎、太紧张。
有几个中国游客看到犹太.人在哭墙前令人感动的种种表现就问,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这么强烈的民族激情呢?似乎有点自惭,对此我不敢苟同。
我在哭墙前对着凤凰卫视的摄影镜头说:犹太人两千年没有自己的国土,长期流浪,因此必须精细地盘算、严密地自卫,否则难议在异国他乡立足。中国一直拥有广阔的国上,很少迁徙流浪。对此,我们既不必自傲,也不必自惭。但今天站在哭墙前我突然感觉到一种文明与自己所拥有的空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又稍稍增加了一点群体自觉,那就是:映映大国给了我一种比较从容的心态,茫茫空间给了我一副比较放松的神经。中华民族灾难不少,但比之于犹太人,以千年目光一看,毕竟安逸得多了。我们没有哭墙,我们不哭。
我在耶路撒冷的街道间走走停停,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以一个外来旅行者的眼光,什么是它今后最好的走向?
这个间题很尖锐。眼前,考古挖掘还在大规模地进行,我到考古现场一看大吃一惊,一座城门底下还压着一座城门,原来每次毁城都是洲种掩埋,以后的重建都是层层叠加。刀肠么,一个个圣殿挖掘出来.测定的年代者佼会令人咋舌,会不会给现实的纷争又带来新的依据?在我看来,一切古迹只有在消除了火气之后才有价值。如果每一个古迹都虎虎有生气地证明着什么,表白着什么,实在让今天的世界受不了。
妻子在旁边说:“耶路撒冷最好成为一个博物馆。”耶路撒冷太大,不可能整个成为一个博物馆,但它的种种遗址、古迹(包括圣迹),却有必要降低对峙意图,提升文化意蕴,使后人能够更加偷快地欣赏。这种说法面对冲突的旋涡好像很不切实际,但想来想去,还有什么别的走向呢?在这一点上,我突然怀念起佛罗伦萨。尽管罗马人很对不起犹太人,尽管这种对不起也曾经是他们穷兵续武的一部分,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佛罗伦萨却有一种走向值得耶路撒冷参考。在那里,当人们不再痴迷战火,许多宗教题材(包括犹太教的题材)经由一代艺术大师的创造变成了全人类共享的艺术经典,一下子就设定了全城的重心,其他重量从此不再重要。在佛罗伦萨一个洗礼堂的外墙雕塑上我发现,艺术家的群像置于上帝和天使之间。这种把历史融于艺术,把宗教融于美学的景象,我在罗马、梵蒂冈、巴黎还一再看到。由艺术和美学在前面辉耀,千年岁月也就化作了人性结构,城市、古迹、教堂也都随之变得轻松和疏朗。我想,如果耶路撒冷也出现了这个走向,那么,犹太朋友和阿拉伯朋友的群体合理结构,也会变得更加健康。
顺便需要一记的是,历史学博士雅各布先生有点不高兴,这两天不理我们了。原因之一,他见我们无牌驾驶,一路担惊受怕,求我们严格限速,以防警察注意,而我们则认为,一个比路上任何车辆都开得慢的车队,最容易引起注意。原因之二,是他看上了我们一行中的一位未婚女子。先请示队长能不能赞美,获得许可后就动不动走到这位女子前赞美月亮,烦不胜烦。我们这位女子终于发火:,’我也算中华烈女,饿死事小……”我说别,死了才算烈女,加一个字,叫烈女子吧。正由于烈女子的强硬态度,雅各布一阵伤心,不来了。
|
- 上一篇:时光仁慈吧,好在时光仁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