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三个弟子漫游天南海北,广闻博记。弟子们个个都是满腹经纶。一天,哲学家在旷野中的一片草地坐了下来,对弟子们说:"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在你们的学业结束之前,现在我们上最后一堂课。"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弟子们答道:"坐在旷野里。"
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
答曰:"旷野里长满了杂草。"
哲学家说:"是的,旷野里是长满了草,不过现在我想知道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弟子们大大出乎意料,一直探讨人生奥秘的哲学家最后一课竟是如此简单的问题。一弟子抢先开口:"用手拔掉即可。"另一个弟子答道:"用锄锄掉会省力些。"第三个弟子更为干脆"用火烧最为彻底。"
哲学家站了起来,说:"那好,现在你们就按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没除净的一年后再在此相聚。"
一年后,几个弟子都来了,原来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不过还是参差不齐长着一些不知名的草在风中摇摆,而哲学家却没有来,但在地上却摆着哲学家一生的全部著作,上面还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弟子们顿时大悟,而哲学家却从此杳无音信。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不是用手拔,不是用锄锄,也不是用火烧,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让庄稼占据这片旷野。
面对人生、事业、爱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仿徨,有过迷惘,如果迷离的纷华遮住了我们的双眼,纷乱的声音笼罩住我们的耳膜,苦苦的求索而寻不到心灵的净土,此时杂草变得很容易侵占我们的心灵,若不能及时的作认真的自我审视与剖析,我们的心灵很快就要荒芜;拔、锄、烧,都不能彻底除掉心灵的杂草,即便是一毛不剩,可我们所期望的并不是光秃秃的心田,每个人都希望在生命的画板上涂上斑斓的色彩,所以我们应让心灵沉浸在春风细雨中,让金色阳光遍洒心灵的每一处角落,只有这样,我们的灵魂才不受纷扰。
猜你也喜欢:守候幸福(是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天长地久,自己
守候幸福(是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天长地久,自己的)
抬头,踮脚,这才是仰望幸福的角度。
很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单纯,没有很多的碎念,性情温和,与人为善。
诗经上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意思是说,人和人之间的交往都是美好的开始,但很少有圆满的结束。生命中的每次邂逅,我们都希望可以走得远一些;每一份爱情,都渴望是天长地久;爱上一个人很容易,或是一个微笑,或是一句关心的话语。而维护一份感情,却不易。
若是人生都可如初见,这世上该会少了多少憾恨。
相遇时,问一声:你还好吗?回答总是说还好。或许不好,或许真的还好。有些事情,自己懂得就好。
想来其实不管做什么、不做什么都可找到满意的借口。人们常说的有缘无分亦只是一个美丽的借口,只能自我安慰。
时常看着天空,想看看天尽头有没有天长地久,海的那一边,究竟有没有海之角。即使真的有一天,天已荒,地已老,我们是否还愿意悄悄地守候?
文|漠北
猜你更喜欢:执法惯性(执法,惯性,执法者,车主,权力)
执法惯性(执法,惯性,执法者,车主,权力)
物理学有种现象叫“惯性”,主要性质是,静止的物体受力运动起来时,动力或外力消失后,其运动状态不会马上停止。
这种现象一旦作用于执法者,就会产生“执法惯性”。近日,网上一段视频证实了这一观点。几名交警在查处车辆单双号限行执法过程中,使用巡逻车喇叭对骂,影响极为恶劣。经记者核实,视频中巡逻警车车牌号隶属于哈尔滨市交警支队。
身着警装,驾驶警车,在闹市区路段,使用警用喇叭与涉事车主和围观群众对骂。与其说是警察情绪失控,不如说是执法惯性在发酵。
执法惯性的主要特点是:
——执法已经到位,仍控制不住情绪,使事态发展、扩大,导致权力失控。
交警处罚车主,车主对执法提出质疑,这是车主的权利,十分正常。交警应该允许,并作出合理解释。假如执法无懈可击,就应该摆事实,讲道理,以理依法服人。假如执法存在漏洞,就应该道歉,立即纠正,并允许车主投诉。警察在执法,实际也在普法。
事情原本很简单,执法惯性一起作用,权力失控了,态度就变了,语言也糙了,嗓门也高了:“罚你就罚你了还瞅啥。”然后与车主和围观群众对骂,还使用巡逻车喇叭。
——执法的“权力快感”将自己置身于法律之外,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权力傲慢”,导致霸道执法。
执法惯性会使执法者产生一种特有的“自豪感”,心里始终以为自己高老百姓一头,张嘴就训人,不服就骂人,甚至看谁都像违法的,好像社会上除了他自己没一个好人。
这一点从视频执法语言中就能听出来:“罚就罚你了咋的”,“别在那儿磨叽了”,“罚200扣他3分,给我扣他!”在各种执法规章里,有文明执法的条款,有理性执法的规定,还有正确使用语言的要求。众多规定为何终止不了一场对骂?答案很简单,就是执法者根本没把规定放在眼里,“规定算个啥?能奈我何?”“老百姓是个屁,罚你没商量!”
退一万步说,警察执法是百分之百正确,也应该持文明宽容态度。即使错的是老百姓,警察也不该与其对骂,更不能使用巡逻车喇叭。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妥善处理。
——执法者长期在自己的“自由王国里”养成了唯我独尊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性格”,老虎屁股摸不得。
执法惯性的潜意识,会使执法者产生妄自尊大、权力至上的心态。在涉事交警看来,车主的质疑让自己很没面子,警察的权威受到了严峻挑战,我是罚人的,你是被罚的,你质疑我,就是奴才冒犯主子。
以往,人们看到警察,总是畏惧的;看到法官,总是胆怯的;看到穿制服的,总是低人一等的;看到大檐帽喊叫,总是服服帖帖的……执法者有了这种权力意识,情绪失控就可想而知了,做出为人不耻的事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人与人是平等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警察、法官、官员……不过是人民的雇员。在一个法治社会,权力决不能逾越法律。当执法者感得自己“与群众不同”的时候,执法惯性就会撞破了笼子,放出权力来闹事。
有学者告诫,为官要“四平”:平常心,就是放平心态,包容大度,善待他人;平等观,就是秉持人人平等信条,尊天敬人,以礼相待;平和相,就是持正守中,平易和蔼,相处如沐春风;平安念,就是坚守做人底线,不越权,不出格,不违规。
“四平”告诫,可以煞住执法惯性。(墨未浓/文)
- 上一篇:40多岁还能做什么工作,生活中的风还能做什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