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 → 心态正能量
下岗女工再就业的现实困境,女老板招司机一名
日期:2018-11-30 05:52:01    来源:互联网
从一名下岗女工到女老板(酒店,员工,再就业,赶往,下岗)  在别人眼里,丁秋霞是个独立的女强人:拥有
从一名下岗女工到女老板(酒店,员工,再就业,赶往,下岗)

  在别人眼里,丁秋霞是个独立的女强人:拥有2000余万元的私营企业资产,被授予省再就业明星、省劳模等称号。然而,步入不惑之年的她,11年前下岗时,负债卖过水果、贩过鱼虾、摆过地摊,当时连谋生都成问题。

  1994年下岗后,丁秋霞碰到一个广东个体户,看到只有小学文化、并没有过人之处的人都能当老板,她决定闯一闯。创业之初,她几乎每晚12点以后休息、早上4点多钟起床,亲自到码头渔船上买海鲜。当时干个体没人瞧得起,以前的同事认为她低人一等。有一次丁秋霞贩海鲜回来,洗了澡,换了身干净衣服出门,同事看到她扭头就走,后来才知道是嫌她身上的腥臭味。丁秋霞满腹委屈,丈夫劝她放弃算了。可不服输的她擦干眼泪告诉自己,没有闯不过去的关。后来开酒店时,装潢需要购进一大批优质窗帘布,她便冒着40℃的高温,亲自带车连夜从连云港赶往杭州。选购好后,她和司机将几吨重的货物一件一件装上车,来回几十个小时,她就靠两份三元钱的快餐和两瓶矿泉水打发,一趟差节省差价6万多元!就这样,她逐步走向了“守业”阶段。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2003年非典时期,丁秋霞在当地信用社贷了200多万元款。有人嘲笑她:一个女人家,不知死活,光贷款利息就能被压垮。竞争对手扬言“你的店不到一年就完蛋”。丁秋霞哭了一场后暗暗发誓,“就不认这个邪,酒店不论大小,只要有‘诚信’,顾客说我好,酒店就垮不了!”最终,酒店越做越好。

  如今,丁秋霞的企业已吸纳150名再就业人员。她还鼓励员工自主创业,员工中已出现了一批创业“小老板”。事业成功后,逢年过节,丁秋霞会率领员工,带上慰问物资帮贫扶困。遇到有突发灾情、希望工程需要援助时,她也会第一时间赶往民政部门,献上一份爱心。


猜你也喜欢:举重与举轻(举轻若重,举重若轻,轻轻,人生,放下) 有两
举重与举轻(举轻若重,举重若轻,轻轻,人生,放下) 有两个意思相对的成语:“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望文释义,显然前者指的是对重的事物也能轻轻摆弄,后者则指轻的东西则要隆重对待。有人认为这是不同人应有的性格差异。大致皇帝、总统、元帅、董事长等等是“举重若轻”,宰相、总理、将军、总经理等辅臣是“举轻若重”;小至一个家庭,丈夫是“举重若轻”,妻子是“举轻若重”,等等。
  
  但其实,这两者完全可以集于一身。同一个人,应该既要“举重若轻”,又能“举轻若重”,通俗点讲,就是“既轻轻放得下又重重拿得起”,该重则重,该轻则轻。这才是完美的人生。
  
  有朋友有个故事。有一回,她想鼓励儿子学习,就给了个许诺,说年终考试获优有重奖。谁知道这个悬念,不但没激起儿子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倒是脑海里终日在想:奖什么?是电脑?是智能手机?还是旅游?该“举重若轻”时没放下,该“举轻若重”时也没举起来。结果最后自然是两头落空。这个故事说明,在追求目标时,对结果先不要考虑太多。不管收获,只管耕耘,默默地把该做的事情认真细致地做好,才能成功。
  
  推而广之,在人生定位上也应如此。那些功名、地位乃至金钱,尽管非常显赫和实惠,但却往往成为捆绑在羽翼上的黄金,让你展不开翅膀,这就要善于“举重若轻”,轻轻放下,从容发落;而对于学习、工作乃至事业的追求,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得“举轻若重”,认真对待,重之又重。
  
  人生道路同理。顺逆升降、得失成败、宠辱荣禄,要“举重若轻”,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而当总结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波折、经验教训时,则不可轻视,须反复掂量,“举轻若重”。
  
  在处事方式上,每临大事有静气,纵遇困难亦不迫。从容自若,不急不躁,稳坐钓鱼船,左右能逢源。但处理起具体事情,又有紧钉密缝、严谨缜密、滴水不漏、一丝不苟的习惯,运筹帷幄,稳操胜券。
  
  在人际关系上,那些是非曲直、恩怨情仇、闲言碎语、家长里短,完全没必要看到太认真,宜轻轻放下,莫耿耿于怀、眦睚必报。仁善为上,心襟开阔,旧恨别记,化仇为友;而对诚信、友谊、亲情等等,则牢记在怀,恭恭敬敬。事亲至孝,重情敬友,知恩图报,绝不可马虎草率、敷衍塞责。有位朋友说起小时候他母亲经常叮嘱的一句话,叫“迎官莫靠前,赴客莫滞后”,意思是对上不要阿谀逢迎,对友不要怠慢疏散,颇有道理。
  
  当然,“举重若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随便放弃,只是在心理上要善于摆脱困顿、摆脱负累;同样,“举轻若重”,也不等于事无巨细,没有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只是要认真扎实处理好每一个章节,过好每一道坎罢了。
  
  文/曹南才 猜你更喜欢:世界报告(1)(文化,多样性,对立面,联合国,世界) <
世界报告(1)(文化,多样性,对立面,联合国,世界)

  ——对话博科娃

  说明:

  博科娃女士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二○一○年五月二十一日,她到中国来亲自发布一份有关文化的世界报告。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成立以来,发布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报告还是第一次,因此,这一天有历史意义。

  发布的地点,在上海世博会的“联合国馆”。发布仪式上有一个环节,是我与她的对话。对话的程序很简单:先由她介绍这份世界报告的基本思路,接着由我从文化价值上作一番阐释,最后她表示感谢。两方面并没有出现具体观点上的切磋和讨论。

  联合国的总干事,当然是一名大官,而我却没有任何官职,这怎么构得成“对话”的相应身份?主持人为此向各国听众介绍我:“亲自历险数万公里考察了全球各大文明遗址,又拥有最多的华文读者。”我连忙更正:“最多”的统计经常在变,现在已经不是。

  下面就是我在发布仪式上对这份“世界报告”所作的六段阐释,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并补充了另一场发言的相关内容。

  一

  尊敬的博科娃总干事,欢迎您来到上海。

  由于您亲自到这里来发布联合国有史以来第一份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报告,今天的上海特别晴朗。

  您刚才反复论述,这份世界报告的宗旨是“文化的多样性”。

  这个宗旨,当然非常重要。但恕我直言,大家都可能把它看成一个很平常的提法,谁也不会反对,谁也不会激动。

  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从学术上说,是出现了“对立面的泛化”。对此,我解释一下。

  “文化的多样化”,顾名思义,它的对立面应该是“文化的单边化”,也就是某种文化在当今世界的独霸。但是,现在并没有一种文化宣布这种企图,也没有一个理论家推出这种主张。就连“单边化”嫌疑最大的那个国家,主要也“单边”在国际政治上,它自身的文化则保持着“多样性”。它近年来对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防范,也总是寻找文化以外的借口。因此,如果要寻找“文化多样化”的对立面,人们缺少现实对象,只能联想到古罗马,联想到刚刚发现美洲时的西班牙,以及后来的“日不落”大英帝国。连一些浩荡远征的军事强权,如亚历山大、成吉思汗等,也没有来得及消除“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对立面的不确定,也就使我们今天的宗旨有一点褪色。

  那么,“文化的多样性”的宗旨,究竟是针对什么?

  我认为,全部问题的核心是:在多样性的文化之间,究竟是导致必然冲突,还是有可能互相包容?

  所以,真正的对立面,是以亨廷顿先生为代表的“文明冲突论”。

  亨廷顿先生的理论,被当代世界夸张、误读,结果,为各种冲突找到了“文明”的依据,这就使冲突越来越严重了。在这之前,世界历史上的那么多冲突,还未曾找到那么明确、那么充足的“文明”理由。

  正是“文明冲突论”,有可能使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对话关系变成了对峙关系,互敬关系变成了互警关系,互访关系变成了互防关系。时间一长,每个文明的目光越来越自我,越来越偏执,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我们的“多样性”宗旨。

  这,确实值得联合国发布一个单独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报告,来正本清源。

  二

  亨廷顿先生的《文明的冲突》,发表在一九九四年。一发表,就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大影响,这是为什么?

    • 相关阅读
    • 本类最新
    • 推荐图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