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 → 小短文
心脏病能治好吗,什么是心脏病
日期:2018-11-30 16:55:28    编辑:王绣徒    来源:互联网
专治心脏病特效方本方来自朋友圈专治心脏病<><>药方:丹参20克,水蛭8克,薤白6克,瓜蒌仁12克,
专治心脏病特效方

本方来自朋友圈

专治心脏病



药方:丹参20克,水蛭8克,薤白6克,瓜蒌仁12克,远志3克,麦冬12克,桂枝3克,檀香3克,地龙20克,青皮10克,百合20克,柏子仁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天花粉12克,石菖蒲5克,身体虚弱加党参20克.有内热加黄芩15克。

说明:此为一次性水煎服的药量,如做成丸/散可将药量加大倍数,丸散剂早晚服一次每服10克,严重一天三次,水煎服一日一剂,饭后服为佳。

作用:对各种心脏病有殊效,尤其冠心病,心脑血管阻塞尤效,三天即可见奇效,对胸背头跌打旧患也有效,对有些中风病人也有一定作用。

禁忌:服药期间不食酸辣及刺激性之品.病人要乐观.薤白防阳不足才用

来源:
猜你也喜欢:阳光中的幸福(长寿
阳光中的幸福(长寿,不思,心静,使人,恬然)

  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着,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的生活支柱,这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鼓舞,会使人轻松愉快。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心理稳定、平衡,神经和内分泌调节功能会处于最佳状态,远离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疾病的困扰,人就会健康长寿。
  
  心宽
  
  人心宽,不仅意味着对外在世界的承纳和相容,而且意味着内在世界开放,表明自己与周边世界相处和谐。宽厚多恕地对人对事,是健康品质和高尚素质的表现,也是防治心理性疾病的最佳良方。
  
  心正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只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你就能吃得香、睡得稳。相反,贪心太大,私欲无边,整天让它牵着鼻子走,使你迷惘、狂妄、丧失理智,就不可能生活得自由自在,只能是烦恼、忧虑不休,“夜不能寐”,久而久之,就可能患上一些疾病。
  
  心静
  
  内心的平静,是心灵深处的恬然、安谧、舒适和自在。心静并非什么都不想,而是“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的一种精神境界。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光怪陆离,充满了金钱、名利和美色等使人心动神驰的诱惑。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真正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治疾病,使人健康长寿。
  
  心怡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坷、曲折是避免不了的。只有保持快乐的心境,才能够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坦然地面对困难的挑战。笑对人生,就会化忧为乐,自得其乐,追寻快乐,从而健康长寿。 猜你更喜欢:青年文摘在线阅读:
青年文摘在线阅读:古今重阳节(重阳节,老人,重阳,这是,敬老)

“酥糕美酒细品尝,赏完桂花赏菊黄。亲友同登清凉阁,望断晴空雁一行。”在古代,重阳节是个大节日,所谓“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易经》中,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故九月初九即是“重九”,又称"重阳"。“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直到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重阳登高,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既然登高,思乡之情就不免油然而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佩茱萸也是重阳民俗的一种!

而重阳节在今天的人们眼中,或许少了一份热闹,多了一分凄清,所谓“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其实而言,重阳佳节,并不是一个能从环境、景象等一些事物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节日,相反的却是一种精神之上,情感之下的号召: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尊老,就是尊敬老人。司汤达说过:“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特权。”在文学界,老人往往被作家的妙笔演绎为智者、哲人、圣贤的形象。现实中,老一辈人也往往比年轻人见微知著、处事周详!其实,尊敬老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某种形象多么鲜明,而是作为付出的一代人:无论是为社会,还是为后代子孙。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付出,老人应当值得尊敬!文学作品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这种对老一辈人的描绘与歌颂无疑是神来之笔!

敬老,就是孝敬老人。 “孝”为古今第一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是什么?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西晋李密在《陈情表》中写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可见古人对“孝”之道义的理解与重视。孝敬老人,就要点点滴滴无小事。事无巨细,势必躬亲。古有“王朗卧冰求鲤”,其孝可谓是感天动地了。如今,“孝”的道义已逾越千年,来到了今人的生活中,所以我们看到了“感动中国”的敬老爱老模范们在各自的平凡中诠释着大爱、传承着美德。

爱老,就是关爱老人。记得庄子曾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既是博大的,对老人的关爱就更无可厚非了。古圣人的博爱之心永远是人类进步的灵魂。在或许不乏空巢老人的今天,这种关爱更加是一种提倡、一种鞭策。

助老,就是帮助老人。这是社会公德,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与德行,“公”而有道!“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是庄子的告诫;“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孟子的理想!古今名句,不胜枚举。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老年的时光就像是金黄的秋菊,夺目而可亲,让人看了就会情不自禁地生出一种动的温情、静的温馨!所以垂暮之年也是美的,如同夕阳正红,胜似一缕春光!

古今重阳节,在千年文化的洗礼下仿佛也融为了一体。秋菊正黄,佳节又重阳:我们赏菊,吐纳沁人的馨香;我们敬老,传承万世的美德!

  • 本类最新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