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飛哥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誦讀經典視頻,誦讀經典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3、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
4、曹操一生都屬于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
5、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后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6、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
7、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
8、后來董承一伙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
9、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咤風云了。
10、曹操給我的啟示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11、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
12、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
13、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什么地方,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14、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典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典韋。
15、他的謀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
16、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云并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云,幾次留他,后來終于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
17、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后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
18、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范。
19、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
20、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
21、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么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22、 在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敗原因。
23、毛澤東就曾經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
24、名著是經得起反復閱讀,反復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25、可能有點多,樓主你自己再刪點吧。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例假期間吃什么飯菜 例假期吃什么飯菜好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