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飛哥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和親王的古墓,和親王的名諱是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和親王,清朝世襲親王。
2、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第五子愛新覺羅•弘晝封親王,封號和,死后謚號恭,未得世襲罔替,每次襲封需遞降一級,一共傳了七代八位。
3、愛新覺羅·弘晝(1712年—1770年),清朝宗室大臣,雍正帝第五子,清高宗弘歷之弟。
4、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晝進封和碩和親王,生母純愨皇貴妃耿氏。
5、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封為和親王。
6、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設辦理苗疆事務處,弘晝與皇兄弘歷、鄂爾泰等共同辦理苗疆事務。
7、乾隆登基之后,弘晝倚著兄長的威勢,傲慢任性,肆意妄為。
8、弘晝為歷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爺,喜好辦喪事,吃祭品,但亦有歷史學家指他其實是為免卷入弘時和弘歷對皇位的爭奪而以“荒唐”為名韜光養晦。
9、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薨,謚號恭。
10、歷代世系:直系1733年—1770年:和恭親王弘晝,謚號恭1770年—1772年:和勤親王永璧,弘晝二子,謚號勤1772年—1774年:和謹郡王綿倫,永璧長子,降爵為郡王,謚號謹,無嗣1775年—1817年:和恪郡王綿循,永璧四子,謚號恪1817年—1832年:貝勒奕亨,綿循三子,降爵為貝勒1832年—1881年:貝勒銜敏恪貝子載容,奕亨四子,降爵為貝子,1872年加貝勒銜,謚號敏恪1881年—1898年:奉恩鎮國公溥廉,載容長子,降爵為奉恩鎮國公1898年—1937年:奉恩鎮國公毓璋,溥廉二子永瑸支系1754年—1798年:二等鎮國將軍永瑸 弘晝四子1798年—1832年:輔國將軍綿命 永瑸二子1832年—1843年:奉國將軍奕俊 綿命一子,無嗣奕猛支系1836年—1859年:已革奉國將軍奕猛 綿命二子,1859年革爵,無嗣永瑍支系1779年—1783年:二等鎮國將軍永瑍 弘晝六子1783年—1807年:輔國將軍綿僧 永瑍一子1807年—1859年:奉國將軍奕交 綿僧一子,無嗣奕烈支系1815年—1851年:奉國將軍奕烈 綿僧二子1852年—1870年:奉恩將軍載透 奕烈三子,1870年革爵永琨支系1768年—1803年:不入八分輔國公永琨 弘晝七子1803年—1814年:三等鎮國將軍綿仲 永琨二子1814年—1841年:輔國將軍奕順 綿仲一子1842年—1862年:奉國將軍載疇 奕順一子,1862年革爵綿令支系1784年—1797年:三等輔國將軍綿令 永琨一子1797年—1798年:二等奉國將軍奕煌 綿令一子,無嗣綿倬支系1784年—1787年:三等鎮國將軍綿倬 永璘五子,無嗣奕亨支系1802年—1817年:頭等輔國將軍奕亨 綿循三子,1817年襲貝勒奕聰支系1805年—1836年:三等鎮國將軍奕聰 綿循四子1836年—1884年:三等輔國將軍載嘉 奕聰一子奕謹支系1808年—1826年:三等鎮國將軍奕謹 綿循六子,無嗣奕蕊支系1821年—1839年:奉國將軍奕蕊 綿循九子,無嗣載崇支系1826年—1876年:一等輔國將軍載崇 奕亨五子1876年—?:奉國將軍溥善 載崇一子?:奉恩將軍恒蔭 溥善孫,毓厚一子溥良支系1886年—1922年:奉國將軍溥良 載崇二子1922年—2005年:奉恩將軍啟功 溥良曾孫,毓隆孫,恒同一子溥興支系1880年—1907年:奉國將軍溥興 載崇三子1907年—?:奉恩將軍毓嵩 溥興一子溥廉支系1877年—1881年:二等輔國將軍溥廉 載容一子,1881年襲奉恩鎮國公溥益支系1877年—1907年:二等輔國將軍溥益 載容三子1907年—?:奉國將軍毓書 溥益一子?:奉恩將軍恒鋆 毓書一子溥綬支系1877年—1906年:二等輔國將軍溥綬 載容四子1906年—?:奉國將軍毓書 溥綬一子。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贛州有玻璃棧道的景點 江西省哪里有玻璃棧道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