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正能量文章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
日期:2023-03-13 01:25:22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穆斯林的葬禮》
为你推荐:
  • 微信2022最火說說 2
  •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

      今天,我懷揣著驚訝與激動終于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禮》。我讀完后,感觸很深。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兩根故事線,一大家子人的悲歡離合,就這樣交織重疊地,從作者筆下娓娓流出。“一道門,隔著兩個世界。”——一個是玉的世界,一個是月的世界。作者霍達用穿插的筆法,寫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為我們展示了穆斯林獨特的風俗習慣和人生歷程,描繪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臺上,悲劇,喜劇,輪番演出,不舍晝夜,無盡無休……”的“演出”,體現了他們生生不息的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章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古都京華老字號玉器行“奇珍齋”的主人梁亦清,原是回族低層的琢玉藝人,他家有兩個女兒,長女君璧長于心計,次女冰玉聰慧善良。一天有位長者帶名少年去麥加朝圣路過梁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決定留下當學徒,這就是本書主人公韓子奇。師徒兩人正為一件訂貨勞作,這是專做洋人買賣的“匯遠齋”定做的“鄭和航海船”。鄭和是回族的英雄,他們決心做好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細刻將在中秋佳節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暈倒在轉動著的玉坨上,寶船被毀,人也喪命。為了抵債,韓子奇到“匯遠齋”當了學徒,苦熬三年終成行家。

      他回到奇珍齋娶了長女君璧,決心重振家業,十年之后名冠京華,又得貴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華戰爭爆發,韓子奇擔心玉器珍品被毀,隨英商亨特來到倫敦。妻妹冰玉不顧姐姐反對,偷出家門執意隨姐夫遠行。

      在倫敦亨特之子奧立佛深深的迷上了冰玉,但奧立佛在倫敦大轟炸中不幸喪生,冰玉在孤獨,思鄉的情況下與韓子奇相愛,并生下女兒新月。戰后一同回國,姐姐不容兩母子,冰玉決定帶女兒遠走他鄉,韓子奇苦求,留下女兒。新月逐漸長大成人,以優異成績考上北大西語系。上學后與班主任楚雁潮發生愛情,因楚系漢族,為梁家反對,他們的愛情卻在阻撓中愈加熾熱。而哥哥也因母親的心計所使,娶了新月的同學,當發現時,一切都來不及了。新月紅顏薄命,因嚴重心臟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絕。韓子奇瞬間蒼老,母親也終于明白自己的過錯,哥哥,嫂子挑起了家里的擔子。后來韓子奇,梁君璧相繼去世,韓天星也有了一雙子女。

      多年以后,冰玉回來了,但一切都也物是人非……

      在這本厚重的書里,可以看到兩代人的凄美愛情,看到愛情中的無奈和悲哀。有時候我們確實是愛著的,但也因為愛著,才會感到無奈,做出些傷到別人也傷到自己的事。

      愛情的魔力竟有如此之大!竟可以打破種族的界限,這應該是穿越種族的愛戀吧!

      我國古代也有很多著名的凄美愛情故事。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是中國人民最早關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云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這就是一個凄美的關于仙女和凡人的故事。

      我認為《牛郎織女》的故事雖然與《穆斯林的葬禮》內容上有些不同,但是這倆者都是愛的奇跡。一個打破了種族的界限,另一個則違反了天條。他們的勇氣與毅力值得我們贊美和敬佩。

      通過《穆斯林的葬禮》那文中穿越種族的愛戀,我學會了以后無論做任何事情,我都不應該被一些無理的規定所束縛。特別在學習上,我都應該不輕言放棄,我要學會勇敢,堅強地面對一切。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2

      《穆斯林的葬禮》是偉大的!是那種震撼人心的,也是讓人不愿放下的!有1991年獲第三屆矛盾文學獎,還曾經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許多作家、評論家、穆斯林學者和廣大讀者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是我國第一部成功地表現回族人民悠久歷史和現實生活的長篇小說,具有民族史詩的品格和當代文學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學價值與美學價值。本書的印數已經超過140萬冊,二十余年暢銷不衰,這是讀者的喜愛,也是作者嘔心瀝血的結果。

      這本書的作者是回族女作家霍達,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學者,她有著漢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身兼回族文化的精髓,從她的書中可以得到詮釋。從她的這本書中與其說是一個玉器世家的六十年沉浮,不如說是回族人民的信仰與漢文化的碰撞,兩種世界或認知的碰撞,也只有這兩種文化的碰撞才會結出燦爛如星辰的碩果。

      讀這本書,有如讀《紅樓夢》,大氣磅礴,奧秘無窮。能夠輕松駕馭歷史,特別是在她的筆下所涌現出來的高貴的人性,我認為才是這本書的真正所要展示的東西。在梁亦清的身上體現的是一個雕玉的小作坊老板的膚淺人生,只要能夠養活自己的妻兒老小,沒有大的理想,也不可能有大的理想。在他的認知里,他只負責雕玉、賦予頑石于靈魂,相信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能過上好的生活,也只是想通過自己不斷提升的雕玉的技藝來傳承《奇珍齋》的延續,所以他心甘情愿的接受一個不會雕玉的蒲綬昌的壓榨與剝削而不敢拒絕,最后嘔血而死。在韓子奇看來師父的一切都是不值當的,自己明明給一塊沒有生命的頑石賦予了生命,給予了靈氣,但是卻不能主宰作品的命運,也不能熱愛自己的心血。他要忍辱負重,光大《奇珍齋》,他也是成功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玉王”,但他已經不知不覺的進入了魔界。他不懂得玉是大家的,只有大家一起來欣賞才是玉的價值所在!后來的一切都是守玉的身份,而失去了快了,也失去了一生最愛的人。

      我覺得讀這本書真正給我震撼的是梁冰玉和韓新月。我不掩飾我讀書的喜好。梁冰玉是一個有追求、有才華的現代知識女性,雖然年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是她有追求!特別是對愛人的追求!她對愛人的追求是崇高的,眼中留不下一粒沙子的,她的愛是民族的,是無邪的。她在燕大讀書時愛上了同學楊琛,可后來發現他向自己的同胞發出暗箭,果斷的離開了。這是一種真善美的體現,也是一個熱愛民族的體現。后來她同韓子奇逃去英國。在海外的十年,愛上了養大她的韓子奇,生了韓新月。一個生命的輪回開始了。真正讓讀者放心不下的可能就是韓新月了,一個美麗單純、對生活充滿愛的一個女孩!努力上進,刻苦學習,有毅力,考上了北京大學西語系的高才生。正當青春年華的時候悲慘的去逝,這本身就對讀者是一種莫大的打擊!在韓新月身上展現的一個有朝氣、充滿陽光活力的新青年,當讀者被她的那種純真那種善良所感動時,她卻死在黎明,死在第一縷陽光中,這應該是美的消亡,就象是挖讀者的心!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悲劇。沒有人懷疑!不該死的死了,美好的憧憬也沒有了。這使我想到《紅樓夢》里的林黛玉,山川日月之精秀,美麗,有才情的無上女子,孤零零的死在瀟湘館中;也讓我想起《平凡的世界》中的美麗的田曉霞,可最后都死了!還是魯迅先生說的好“悲劇就是把人生中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就是把人生中無價值的東西撕破了給人看”。我想這基本著作都用了同一個道理,只有悲劇才會震撼人心!才能引起讀者的內心的共鳴吧!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來讀這本書的,反正我覺得這部書是洗心得,有這一點就足夠了!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3

      讀罷全書,我方才將抑制在心中的悲痛愁苦釋放出來,長長地舒了口氣。這部書是一個圣潔的詩魂,是一道玉之長河,不,是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

      全書通過描寫一個玉器家族的生死興衰,譜寫了屬于穆斯林的詠嘆。今昔對比宛如兩條河流相融相會,其妙無窮。從玉匠梁亦清收養韓子奇,到韓子奇勾心斗角威師傅梁亦清報仇,再到韓子奇與師妹梁君璧、梁冰玉兩人之間的愛恨情仇,最后到韓子奇女兒新月凄婉的一生,前半部分還是精雕細琢,暗潮涌動,后半部分便是勢不可擋,洶涌澎湃了。猶如《神奈川沖浪圖》,全書在新月之死時掀起滔天巨浪,將這一彎明亮的新月卷入了命運和悲劇的長河,讓人實在不得不流下眼淚。

      正如作者所言,此書是“為人心所傳”,這就注定了此書奇詭神妙,悲壯淋漓。細讀全書,讓人不禁響起《巴黎圣母院》那美與丑的強烈的沖突與對比,又讓人不禁嘆謂其與《京華煙云》相似的命運的闊大與無奈。《玉殤》梁亦清之死,悲凄淋漓,令人震駭;《玉王》中子奇之青云得志,勾心斗角,或如大夫雕鑿,若如小弦切切。在這一條晶瑩、詩意的玉河中,梁亦清,梁君璧,韓子奇,蒲綬昌,各個人有各個人不同的內心世界。然而,在這紛繁雜亂的命運之林中,一個莊重、美麗的靈魂悄然升起——新月!

      作者在后記中寫道,一個人的悲劇命運,會使他的心靈得到常人無法得到的冶煉和凈化,這便是美。若沒有這種美,人生怎還是人生?新月之美,并非作者借她闡發了多少真主的旨意,而是她揚起了穆斯林美的靈魂,是她的心靈渡過了悲劇與苦難的命運之河,接受了光明與希望的洗禮,變得越發至善至美。新月,宛如一條活潑美麗的小溪,由遠到近,由弱及強。她的美,正如明月般純凈皎潔。梁君璧之叱咤風云,韓子奇之愁腸百結,無一不襯托出她如夢如幻的美,然而從梁君璧拒絕楚雁潮開始,她的世界掀起了巨浪,將少女如無瑕美玉的愛心打得粉碎。她的死,有一種“奧菲利亞式”的凋零之美,又如祝英臺般纏綿悲涼,卻不只是柔情凄婉,而是蒼天泣血!

      問世間,何為美?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在尋找這個答案?姹紫嫣紅,大漠孤煙,是美;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堪稱完美的藝術品;《蒙娜麗莎》那一抹動人心弦的微笑,是美……到底何為“美”?讀完《穆斯林的葬禮》,我覺得我找到了答案——最美不過人的心靈,它能壓倒一切,鎮住一切。蕭紅一生命運坎坷,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用一顆未被污染的,飽含童真的純凈心靈寫下了《呼蘭河傳》;汪曾祺年輕時作品不受文壇重視,抗戰時在西南聯大受盡磨難,然而在晚年時他卻將這段往事寫得如履平地,還創作了《受戒》這樣純凈如水的佳作……有句話說得好,在逆境中,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心態。正如書中傳達的旨意,只要人的心還是美的,那便是不可磨滅的希望!

      有人認為結尾太悲慘,然而尾聲部分,梁冰玉看到“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門里邊,雪白的皮膚,俊秀的臉龐,黑亮的眼睛,長長的睫毛,正吃驚地看著她。冰玉沖上去一把抱住她‘新月!新月……’”她抱住的不再是一個少女,而是梁家的第三代,一個新的新月,一個新的希望……

      舊的生活總會過去,新的生活如黎明破曉,如期而至。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4

      很早以前就知道《穆斯林的葬禮》,所以對我來說它還是很熟悉的。這本小說獲過矛盾文學獎,也拍成電影過,名字叫《月落玉長河》。有很多大文豪評價過這本小說,所以我自己并不好對其作出評價,只是近來又一次翻閱,仍有感觸,便寫下數筆。

      還記得大概是九十年代初的一段時間,當時我正在上中學,每天中午總能從學校廣播里聽到一陣悠揚神秘的唱禮聲,然后是一個廣播劇,名字就叫《穆斯林的葬禮》。小說描寫的一個穆斯林家族,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開始,一直到改革開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約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從我的感受來說,我通過看這部小說,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個對我們來說比較特殊地民族的生活習性。這一點,是最主要的,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穆斯林的葬禮》這部小說根據作者的后記,應該是有原形的,所以它更加能吸引讀者。它描寫了一個兩代人的愛情悲劇,也許是上天的注定,也許是塵世間不同民族之間的隔閡,一切,造就了這個悲劇發生的根源。我們看到,從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三人之間發生的一種用世俗或者宗教教規來評價屬于畸形的愛情悲劇,既而延續到韓新月、楚雁潮這兩個主要生活在新中國建立以后的年青人身上的更加讓人感慨和不能接受的愛情結局,讓讀者陷入了深深地同情與無奈之中。“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但在這種某些世俗人所理解的宗教教義的籠罩下,一切注定就只能是一個無法取得圓滿結局的悲劇。

      小說中,梁亦清作為一個玉雕技藝高深的匠人,始終過著一種與世無爭,小心翼翼的生活。但他對自己事業的執著,對玉全身心的熱愛,讓人看到了中華民族自古所崇尚的一種善良、仁義與忠信,但這些并不能讓他免遭黑暗社會勢力的代表人物蒲老板的壓迫與欺凌,他生活的環境,最終將其摧毀。韓子奇從流浪而來,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朝拜者把他送到了故事的中央,他成了梁亦清的唯一徒弟,并得到了師傅的真傳。在師傅慘然離世后,韓子奇接手了師傅留下的一切,包括未完成的“鄭和航海玉雕”,一個破敗的家以及三個孤兒寡母。韓子奇在事業上無疑是成功的,在他的努力下,“玉王”這個名字享譽京城。但他與梁家大女兒梁君壁的結合,與其說是一種愛情的發展,不如說是一種生活的憐憫與相互依靠,正是這種憐憫與依靠,當他們事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結癥也就相應出現,于是,一個不可饒恕的罪孽開始產生。在新潮思想教育下的梁君壁的妹妹梁冰玉,大膽的與自己的姐夫韓子奇真正相愛,還有了他們愛情的果實——韓新月。韓子奇最終在良心的譴責與惶恐中回到了自己的家,但在這樣的背景下,小新月注定將要承受自己父母所留下的苦果。

      新月也在流浪中誕生,是命運將她送進了一段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里。新月是無辜的,從她一出生,就患上了先天性的心臟病,似乎是造物弄人,這樣殘酷的懲罰在繼續延續。好在,新月有幾個真心愛護她的親人,除了她的父親韓子奇,還有一個她同父異母的哥哥——天星,一個飽受戰亂摧殘的善良、可憐的女人——姑媽。在這樣的呵護下,新月一天天長大,在考上北京大學時,最終遇上了一個與她至死相愛的人——楚雁潮。但當她開始選擇自己的愛情時,一種無法逾越的障礙卻擺在了他們頭上。在世俗與宗教的阻撓下,一切都將成為不可能,因為楚雁潮不是一個穆斯林。對這種不可能的妥協,作者只能是安排他們天地相隔。

      小說伴隨著一個個的葬禮而完成了一段段的故事,最終輪到了新月,非常細膩地刻劃了一出出感人至深的情節。同時,在這部小說,也非常無奈的講述了幾個被外界因素所困擾的愛情結局,甚至有些“輪回”色彩。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天星、容貴芳、韓新月、楚雁潮......總之,在這部小說中,姑且不提他們的結局,所有的愛情都是悲劇性的,都是違背了主人公的意愿的。

      問題的根源究竟出在哪,現在沒有人能夠確切地告訴我們,所以讀者都只能自己領會,感受其間所傳達的種種。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5

      讀過回族著名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之后,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梁君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梁君璧個性鮮明,性格剛強,書中說:璧兒還比母親更勝一籌,天資聰穎,長于心計,家里的內外開支,都比母親還有數。雖不識字,卻全憑心算,安排得井井有條。剛剛十二三歲,就頂替了母親大半,幾乎梁亦清小小的“賬房”。梁冰玉卻叫她“管家婆”。我個人認為她是一個能干、做事果斷、剛強,但眼里不揉沙子的人。

      在小說中,她與妹妹梁君玉的矛盾最突出。首先梁君璧是韓子奇的妻子,由于戰爭爆發,韓子奇不得不帶著他用半生心血收藏的珍貴玉器,隨著沙蒙。亨特遠渡重洋去了英國,受到愛情挫折的梁君玉執意隨韓子奇前往。沒想到,因為戰爭他們在英國一住就是十年,十年兩茫茫,他們與中國的親人完全失去了聯系。一再受愛情折磨的梁冰玉卻與相依為命的韓子奇產生了愛情,并生下了女兒韓新月。抗日戰爭勝利后,韓子奇在與梁君璧取得聯系后,他們又不顧一切的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北平,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博雅宅”。他們沒有想到梁君璧無法忍受這母女倆,韓子奇又不肯為了愛情拋下愛子韓天星,絕望的梁冰玉留下韓新月后,獨自返回英國。從此,這姐妹倆反目為仇,失去一切聯系。表面看起來,梁君璧勝利了,但是從這一天起,韓子奇和梁君璧之間的夫妻感情也已名存實亡。從情感方面來說,梁君璧是失敗的。

      梁君璧是個獨斷專行且不懂愛情的的女人。從兒子天星的婚姻來能看出這一點。天星與同廠的女工小容子感情很深,但梁君璧看不起小容子的出身,設計讓小容子離開了天星,并暗中撮合天星與新月的同學陳淑彥結婚,而天星一切都被蒙在鼓里,使得天星在廠里抬不起頭來。梁君璧親手毀了兒子的愛情,毀了他的名聲,但她是最愛天星的,她想兒子設計人生,兒子不理解她,甚至恨她,因為她不懂愛情。

      其實梁君璧又是最大的受害者,她留住了韓子奇,但他失去了韓子奇的心。她把對韓子奇和梁冰玉的恨轉嫁給了可憐的新月,其實當新月年紀輕輕撒手人寰時,她何嘗不痛苦。

      梁君璧雖然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卻沒有去珍惜她,也許內心的痛苦太多太多……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6

      《穆斯林的葬禮》是由著名女作家霍達寫的一部文學經典,它講述的是一代回族人之間的家庭故事,結局十分悲慘。對于回族人民,我所知甚少。看了《穆斯林的葬禮》這一部小說,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

      這是一部關于穆斯林的圣潔詩篇,雖然結局十分悲慘,且有些離奇,卻會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

      過去的生活已經過去了,新的生活開始了。盡管生活得十分悲慘,但也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面對。這是我看完這本書后悟出的深刻道理。

      我想,這也許就是悲劇的長河,命運的長河,人生的長河。從開篇到結局的新月之死,我實在無法抑郁情緒,不覺留下感動的淚水。如果不是作者把人生的真諦寫得如此深邃,描繪得如此動情,能給人這種撕肝裂膽的藝術魅力嗎?

      的確,一頁一頁讀下來,我進入一個莊嚴而偉大的世界。獨到《玉殤》梁亦清之死,這是一個大斧鏗鏘的雕塑,悲壯淋漓,令人震撼;讀到《玉王》,韓子奇青云得意,勾心斗角,用筆如此老練,千萬世態,游刃有余,我深為這種藝術動力而贊嘆。圍繞著這一條清澈而晶瑩的玉的長河,梁軍璧、韓子奇,各有鮮明的性格,各有獨特的內心世界。但在這龐條的人生之林中,卻響起一支幽幽的樂曲,它由小而大,由輕而重,由弱而強,一個形象表現出的,正是這一純潔、幽靜、美麗的靈魂。

      正如作者所言,人心無論是優美的還是殘酷的,人的心靈,壓倒一切、鎮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絕。新月之死,可以說是祝英臺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是柔情感人,而是蒼天泣血。

      默默蒼天,沉沉大地。結局中出現的新月,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新月,也是她純凈美麗的心靈,是一個甜美嶄新的關于未來的夢,還有一個美好的希望。

      這本書,我百讀不厭,因為每次讀完一遍,都會有一種新的感悟,也會有一種別樣的感受。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7

      從開學到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本書帶我瀏覽完了“奇珍齋”在三代人手里的興衰。從民國八年一直到1979年,三代的命運都被緊緊鎖在了“玉”上。

      民國八年,梁亦清數年如一日地在水凳上延續著祖輩們傳下來的手藝。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老實人,買家說多少錢就拿多少錢,他不可能想得到日后“奇珍齋”的名聲會遠渡到歐洲,但這一切又歸功于他因信仰而收留了易卜拉欣——韓子奇。

      韓子奇從小就跟隨傳教者四處朝拜,直到他見到了玉,他此生唯一的歸宿。在匯遠齋三年的忍辱負重,十年里辛苦創業,重振“奇珍齋”,這里不僅包含了自己對玉的著迷,更重要的是報答師父的“養育”之恩。

      在英國的韓子奇,我認為他是糊涂的。自己玉王的稱號響徹整片大英帝國,但仍然就堅守自己的玉王,不離不棄。遠在中國的妻子——梁君壁,不僅操持家業,還要撫養未斷奶的天星。而,他卻“銷魂獨我情無限”。但是,我又認為這份“扭曲”的愛情是理所當然的,是“合情合理”的。在當時德國對英國進行大轟炸的歲月里,他是梁冰玉唯一的依賴,唯一的依托。他與梁君壁之間并沒有夫妻間應有的感情——愛情。而正相反,他與梁冰玉之間的是最真摯的愛情。或許沒有戰爭,他們不會相戀,韓子奇只會像許多百姓一樣過著麻木的生活。梁冰玉說的沒錯;“我有權利生活,我有權利愛!”即使是在錯的時間,只要遇上了對的人,我們難道沒有權利去愛嗎?

      但,這種愛,這種自愿結合的愛在禮教面前是無恥的,是下流的。在禮教面前,梁冰玉只能走,留下新月遠走高飛。在那個年代里,不知有多少人被囚禁在傳統婚姻中,面對自己毫無感情的伴侶,過著麻木,毫無幸福可言的生活。這樣的婚姻,難道不是一座大大的墳墓嗎?

      在外人看來,韓天星——韓子奇的大兒子的婚姻看似門當戶對,美滿幸福。但又有多少人知他的初戀是怎么不明不白地結束的?韓天星本與同是穆斯林的“切糕客”的大女兒相戀,二人情投意合,早已私定終身。但韓太太——梁君壁,卻認為其家境貧寒,配不上“玉器韓”便自己用小伎倆,使二人從此形同陌路,不相往來。

      與現在的眾多家長一樣,韓太太反對裸婚,支持“門當戶對”。但他們又何曾考慮過感情?金錢就一定可以代替愛情嗎?金錢是愛情不可或缺的嗎?金錢是萬能的嗎?

      韓新月是本書中的主角,也是命運最悲慘的人物。她是韓子奇的私生女,在韓家生活的快二十年中,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母愛。而正當她考入了自己生母曾經就讀的學校——北大時,病魔又斷送了一切。或者在她人生最后的三年,是楚雁潮在支撐著她。可是這份愛情也被擋在了禮教的門外。也許是命運的安排,二十年前梁冰玉獲得了一份不合情理的愛情,二十年后她女兒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

      在送她去往二十七齋的路上,在未名湖畔為她朗誦詩歌:在備齋討論譯文:在醫院許下諾言:在西廂房善意的謊言······在墳墓旁邊的最后一面。

      這段凄美的愛情以新月的長辭告終了······

      十六年后,梁冰玉推開“博雅”宅的大門,可是早已物是人非。回民公墓的大樹下,一位身材高高的中年男子久久地佇立,小提琴訴說著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梁山布偶與祝英臺》。

      ······

      合上這本厚厚的書,耳邊仍舊回響:“我有權利生活,我有權利愛”。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8

      年輕的我們一起哭,只因為我們不敢笑。

      ——題記

      當合上它時,我無數遍問自己,為什么美麗的東西都只是幻影?為什么愛情之間非得站著一個死亡?為什么那種痛會成為永恒?痛在回憶里一遍遍地倒騰,卻又揉碎在寂靜的琴聲中,當耳旁響起《梁祝》,它是否絲絲撥弄著你的心弦?是否愀然帶來了你那高貴的苦難?是否絮語呻吟著曾經的幸福?

      哀莫大于心死,有些事情注定會凄涼,我不想過多地介紹書里的內容,也許我根本就說不清。小說以1979年陰歷六月初五開頭,又以這一天結尾。也許中間的一切都好像是一個夢,夢的起點與夢的終點重合在一起,在她生日的那一天,當然,也是她的祭日。一切都好像在歸于零,歸于飄渺,歸于虛幻。就好像新月從來就沒有有血有肉地站在我們的面前,她只是夢的使者,告訴我們,當我走時,夢就醒了。但她確實真真切切地活在我們的眼前,她很幸福,她是有才學而極具靈氣的女孩,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有疼她的爸爸媽媽,包括那個永遠愛她卻又不得不扔下她的母親。但她又很不幸福,她有穆斯林本身就有的軟弱,他們膽小,有強烈的自我保護心理。宿命逼走了她的母親,又讓她不能與心愛的人結合。她很不幸,因為她是回回;她很不幸,因為她得了心臟病;她很不幸,因為她沒有等到那一天最美晨光的到來。

      她的眼睛一直注視著東方,想讓陽光一點點地爬上那美得幾近悲涼的'臉頰。她帶著幻想,又揣著幸福,喘息著。

      “怎么……天還不亮?太陽……還不……出來!”

      可是那只是個雪天,沒有太陽。

      她的呼吸越來越微弱,心跳越來越緩慢,像是一條絲線般的細流,在沙漠中艱難地流淌,馬上就要干涸了。

      “我……怎么……看不見了?”

      當微微的晨光爬上了地平線,她卻看不見,她走進了一個黑暗的世界,忽然,她掉下去了,掉進了一個沒有天地、沒有日月星辰、沒有山川河流、沒有花草樹木的虛無世界。

      她用盡最后的一口氣,只艱難地喊出了一個字——“楚……”,那一個充滿熱情,也具有才氣,并帶給她希望的的男人,在最后的時刻卻沒有回到她的身邊。只因為他是漢人,他只能偷偷地去參加她的葬禮,他無聲地來面對這一切,因為他不敢出聲。撕心裂肺地喊叫都只能湮沒在那兩行熱淚中。看著她的尸體,她是那個走進燕園,穿著白色的襯衫,藍色的長褲,手里提著沉重皮箱和網袋的新月嗎?

      她是那個在未名湖畔迷路,又驚喜地朝他奔來的新月嗎?

      她是那個在紅楓映照下的湖心小島上,朝他回眸的新月嗎?

      她是那個問“老師,我們之間是……愛情嗎?”的新月嗎?

      可現在她在他的懷里,可她卻有另外一個去處——“安赫”。他親自埋葬她,把她送往“安赫”。一塊塊壘砌的土磚,也埋葬了他的心。

      一掊土,一行淚,又一掊土,又一行淚。

      一切贊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引導我們走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

      想起了塵封的《故事新編》。“我的名字愿意永遠和你排在一起,它們將印成鉛字,傳遍世界。”那一本含著他們的累與愛的譯文,可惜它不能出版,它只能消亡。

      墓山上,緩緩地飄來幽咽的琴聲——《梁祝》,訴說著一對悲傷的蝴蝶;尋夢的蝴蝶;錯愛的蝴蝶。它們壓抑,它們輕柔,如泣如訴,如夢如煙,它讓一切都成了悲,也許有的本來就是悲,有的后來才變成了悲。慢慢的,它讓我感覺到字字都摻著血,字字都壓抑著我的內心。心在流血,眼在流淚。

      當一切都靜下去,習習涼風中悠遠地飄來《梁祝》,凈化了死去的心靈,平靜,再平靜,直至心死。這一曲,只屬于這個美麗的靜靜地躺在“安赫”里的回回——新月。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9

      讀一本書,改變一個人,也如同交到了良師益友一樣,給心靈澆灌雨露,使其健康成長。

      今天終于把《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看完了,我懷著極其復雜難以捉摸的情緒,開始寫這篇讀后感。

      從學校里接到濤哥閱讀任務的時候,我并未在意,單純這個題目也未深究,等到讀到一半的時候,哦!才感覺到了葬禮-死亡的氣息。主人公新月那甜美的笑容和脫俗的氣質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我就想如果我會畫畫該有多好,把她那種超凡的微笑畫出來,可是我又不忍,無奈,任何畫筆都難以描摹新月那種美,還有那淡淡地憂郁。

      一代人,一家人,一個時代,兩個民族。

      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天星,韓新月,這個穆斯林家庭;奇珍齋,“博雅”宅,燕大校園,這幾個地方是主人公魂牽夢繞割舍不斷的根基。哦,對了,還有楚雁潮,這個談吐儒雅,細心熱烈的年輕助教。

      一個人的生命難道如此脆弱嗎?為什么災難要一次又一次降臨在這個純潔美麗的十八歲女孩身上?為什么要讓親人離散,白發人送黑發人?韓子奇悲傷,韓太太悲傷,楚老師悲傷,悲傷的不應該僅僅是他們,還有那個時代!

      白手起家的小奇子,為了報恩,與師傅之女梁君璧結合,共同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家。但是,什么是愛情一直在韓子奇的心中打了一個問號。他只知道報恩報怨,從未體會過什么是真正的愛情,直到梁冰玉病重時的那一刻,當兩雙手相握,兩顆心緊貼時,已到中年的已經有了妻室子嗣的韓子奇和正在青春熱血的梁冰玉相愛了,這是一次不畏世俗的相愛,并且新月誕生,成為他們愛情的結晶,也是他們愛情的犧牲品!可憐的新月兩歲便離開了生母,可愛的新月無憂無慮地成長,成長為老師眼中的得意門生,爸爸眼中的掌上明珠,得到了好姐妹陳淑彥所認為的“幸福”。要強的她沒有填寫第二志愿,直接考入了燕大,當然,也是她的“小姨”曾經就讀的學校。她在二十七齋有了好姐妹,她在備齋有了親愛的老師,爸爸是國家干部,哥哥是工廠工人,雖然不是非常富裕,但是在別人眼中也是相當perfect了。(起碼我讀到那里的時候是這么想的)

      然而故事卻不會朝著完美的方向發展,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波瀾呢?我記得是這樣的:天星操辦婚事需要錢——韓太太逼迫丈夫賣掉乾隆翠——韓子奇重見乾隆翠悲憤交加意外出車禍——新月著急見爸爸心臟病發——新月在哥哥婚事后情加重——楚老師表白——韓太太阻止——姑媽突然離世——新月病危——新月抱憾而死——博雅宅覆滅——韓子奇離世——“小姨”回家,卻是物是人非親人離世——完

      還記得楚老師說過的話:“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的美好情感,我因為愛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藻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深沉,愛得強烈,愛得長久,這就是一切!”

      我今年才18歲,我不懂什么叫愛情,當然更沒有體會過。當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震驚了,不是因為它有華麗的辭藻,是它熾熱的感情和真摯使我感動,愛不是自我犧牲,愛不是憐憫你,因為愛所以愛,不含任何的動機或者其他。

      ——當愛情叩動她的心扉的時候,卻感到迷茫,“老師,這就是……愛情嗎?我們之間是愛情嗎?”

      望著這個純真的少女,楚雁潮的心在顫抖:“新月,”他說,“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于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說: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么,愛情就已經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它們分開了!”——

      這是楚老師向新月表白時說的話,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老師給他病重的學生的安慰,是同情。前面我已經說了,他們的愛不存在同情或者憐憫,不允許梁君璧這種人來玷污。“一日為師徒,終生為父子。”老話說的沒錯,但是在這對熾熱地向往事業與愛情的年輕人面前,不是所謂人們口中扯不清道不明的師生戀,而是對愛情的執著與追求!這份感情是梁君璧一輩子無法體會到的,這是梁君璧的悲哀,也是封建傳統婦女受生活逼迫的那個時代的悲哀!試想一下,多么青澀的面龐,當愛情撞擊她的心扉的時候,她是何等的激動和忐忑,“老師,這就是……愛情嗎?我們之間是愛情嗎?”

      唉!我知道,新月不想走,她有她所熱愛的事業,她有她所熱愛的姐妹和親人,她有她所思年的生身之母,更有她的愛——楚雁潮。但是沒人能夠救她了,包括她的楚老師,她受的苦還不夠嗎?!為什么這么多的身世迷茫這么多的冷嘲熱諷要壓在一個柔弱而又表面堅強的肩膀上!?公平嗎!?

      偌大的北京城,偌大的中國,浩浩蕩蕩的歷史洪流,不會銘記這個不起眼的小丫頭,時代的腳步不會因為她而停留,甚至連她的“拉赫”(墳墓)后來也夷為平地。所有的的這一切好像不是為了這個姑娘而準備的,她悄悄地從倫敦的產房里來,又悄悄地從簡陋的“旱托”(尸床)走,留給世人什么呢?

      她熱愛的翻譯事業,她陶醉的小提琴《梁祝》,她的愛,也都隨著臨走前不安的喘息和羸弱的身軀一并進入了泥土。接受真主的審判,相信她一定能進天園的吧!摁,一定的!

      在這里,我不想大談特談見解,更不敢對愛情下個定論,只能淺薄的說一下我的理解。親情愛情友情,人是感情動物,不能像老子莊子所倡導的那樣“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而是生活在集體環境里,需要情感來澆灌,接下來就看處理這些感情的方式了。

      韓子奇性格難以捉摸,他可以讓在牛津大學就讀過的妹妹深愛,他可以讓奇珍齋重現往日輝煌,他是玉王,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但同時他的懦弱和反復令梁冰玉憤而離去,令新月屢次受“媽媽”的傷害,對梁冰玉和梁君璧來說,他不是個稱職的愛人,對新月天星,他也不是個稱職的父親。

      梁君璧是個封建家長制度的代表,她親手籌劃斷送了兒子天星的幸福,而且親手把新月送上了絕路,這一切的一切足以使真主憤怒,但是她卻執迷不悟,一心以為自己這是為孩子好。難道她的命令比兒子的幸福更重要?她的面子比女兒哪怕是說外甥女的性命更重要?糊涂!

      韓天星那種性格外弱內強,是個有責任心的老實人,他顧家顧父親顧母親顧妹妹,但是為什么不果斷制止母親對新月的偏見?(當然,我說這些可能膚淺了,我暫時未能真正理解更深層的原因,我相信作者霍達前輩一定有她自己的寫作目的的。)

      而最perfect的新月卻是一個最最最弱勢的人,把光輝集中在一個最柔弱最容易摧毀的人身上,可能也是一種手段吧!她清純可愛,我看來是那種不施粉黛便能使周圍的人神清氣爽的女孩兒,楚老師談吐文雅,而又積極上進,他表面的文靜襯托的是內心的剛強與熾熱,他熱愛詩人拜倫,尊敬導師重視執教,又不放棄自己額外的翻譯夢想。魯迅的《鑄劍》開始翻譯的時候,新月剛跨入燕大,是何等的活潑可愛健康,而當故事新編中最后一篇《起死》結束的時候,新月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早早的告別了這個世界,這個令她留戀又使她心生畏懼的世界,走時帶著生母不曾見面的遺憾和對愛情的希望。

      《起死》中:“莊子為什么要給五百年前的骷髏‘起死’?”

      “也許,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人生雖然艱難,生命畢竟可貴。莊子認為人生應該像鵑鵬展翅,扶搖而上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

      那么,請你再給新月起死吧!!!!!

      悠揚的小提琴在回族公墓響起,一首《梁祝》,或許在地下長眠的新月能夠感受到楚老師那凄婉的琴弦吧……

      題外話:為什么悲劇才會讓人銘記?《哈姆雷特》里的莪菲麗亞,《羅密歐與朱麗葉》里的朱麗葉,牛郎與織女,千百年來重復的一個話題——悲劇。或許悲劇才會引發人們對人類自身的思考,對時代的反省吧!寫到這里不禁佩服這本書的作者——霍達

      感謝她寫了這部奇書,有人曾說:“讀一本書改變一個人。”今天,我寧愿接受這改變,受一次人格與智慧的“大凈”。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0

      如果一生中我只看了十本書,那這本就是給我印象最深的……

      《穆斯林的葬禮》,看了一遍,被感動的一塌糊涂……

      《穆斯林的葬禮》,下載了評書版我又完整的聽了一遍,

      《穆斯林的葬禮》,找到電影版又完整的看了一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評書版,心靈一次次的被這現代版的《梁祝》深深地感動著采用倒敘的方式來講述,只有完整的看過聽過之后才能真正的了解作者要講述的情節。

      老北京的一座四合院門楣上的門簪上懸掛著各鑲嵌著“博”“雅”二字,這座古老的博雅宅從民國初年一直到一九七九年,經歷了六十多年的歲月洗禮,更是記錄了回族中以玉石為引子的悲情故事。奇珍齋主梁亦清是一個回族的琢玉高手,老實本分,為人謹慎,恪守著行業道德,和妻子白氏育有兩個女兒,梁君壁和梁冰玉,壁兒和玉兒被視為梁家的掌上明珠。

      吐羅耶定和易卜拉欣這一老一少的到來,徹底的打開了這個故事的開局,一切都圍繞著回回這個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禮儀習俗慢慢的展開,真主為梁亦清帶來了易卜拉欣,他聰明伶俐,年幼的眼神中透露出精明,梁亦清為他取了個名字叫韓子奇,從此,韓子奇便與玉結下了一生也割舍不下的情緣。

      梁亦清與匯遠齋老板蒲綬昌簽訂了一分協議,用三年的功夫來完成一件曠世奇作《鄭和航海圖》,而真正的主顧是英國的珠寶商人沙蒙。亨特。當梁亦清還在猶豫時,韓子奇說出了不知深淺的一句話:“師傅,這活兒,您做得了!再說,咱爺倆兒有兩雙手呢!”梁亦清憑借‘玉器梁’的名聲接下了這個大活,并和蒲綬昌簽下了為他帶來慘痛遭遇后果的合同,一紙文書為他帶來了無法想象的后果。當《鄭和航海圖》就要完工時,梁亦清的生命也到了盡頭,他無力的身軀倒在即將完工的‘鄭和’那指向遠方的右臂上,斷裂的玉石使梁亦清噴出了生命中最后一口鮮血……

      蒲綬昌聞訊趕來逼宮,韓子奇與壁兒玉兒姐妹為師父送葬后做出了痛苦的決定,盡管韓子奇的想法不能告訴任何人,他只能獨自承受這殘酷的現實帶來的結果,帶著奇珍齋的‘水凳兒’跟隨蒲綬昌來到匯遠齋,胸懷大志的韓子奇默默地忍受著蒲綬昌的種種不公平待遇,期間,與英國商人沙蒙。亨特的接觸對他的觸動很大,使他開闊了眼界,有了新的認識。當韓子奇提出離開匯遠齋時,蒲綬昌被激怒了,但是沒有合同制約的韓子奇用三年的時間和制作成功的《鄭和航海圖》抵消了,精明的蒲綬昌怒吼著將韓子奇趕出匯遠齋,韓子奇又成了身無分文居無定所的人了,但是他卻完成了師父未了的心愿啊……當韓子奇重新跨進博雅宅時,他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一雙姐妹,一場簡單的穆斯林婚禮,讓兩個相同命運的人走到了一起。

      十年后,博雅宅在韓子奇的手中起死回生,儼然又是一個‘玉魔’!當流星劃過夜空,韓子奇喜得貴子,取名曰“韓天星”,寓意為‘天助博雅宅,星落奇珍齋’。天星出生滿白天時,韓子奇的“攬玉盛會”徹底擊敗了蒲綬昌。

      此后,中國大地上經歷了戰火的洗禮,韓子奇帶著他的奇珍異寶輾轉來到了英國,經歷了戰亂和死亡,也經歷了為他帶來一生痛苦的另一份愛情,師妹玉兒和他在戰亂的英國生育了一個女兒:韓新月。當戰亂結束重新回到博雅宅時,有一場無聲的戰爭開始了,玉兒丟下新月走了,走的很徹底,再也沒了音訊,韓太太接受了新月,但是卻始終對她有著不冷不熱的所謂親情,這個家庭徹底破碎了,表面上和睦安詳,內里卻是苦楚自由人知。

      新月長大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西語系,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系,勤奮好學的新月以出類拔萃的成績博得了老師楚雁潮的青睞,慢慢的,師生之間的感情發生了變化,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新月竟然是風濕性心臟病的患者,而且大夫的診斷也已經等于判了新月的死刑,楚雁潮作為老師,不斷的關心和鼓勵著新月,還和新月一起翻譯了魯迅的著作《故事新編》,新月因為病情的惡化而休學,但是新月和楚老師的感情卻在漸漸地升溫,當新月意外的收獲了這份彌足珍貴的愛情時,她是那么的幸福,她憧憬著美好的愛情,想象著幸福的生活,楚雁潮心里卻越發的沉重,因為他知道,新月的病情根本就沒有好轉的可能,他所能做的就是在新月并不多的時間里讓她感受愛情和幸福。

      當韓太太以種種理由強硬的拒絕了楚老師對新月的愛情后,新月絕望了,得知自己的病沒有機會治愈了,得知自己的親生母親并非韓太太,而是梁冰玉,新月被徹底的擊垮了,絕望將新月擊的粉碎,再強烈的求生欲望也難以抵擋病魔的無情,生命在新月的身體上慢慢的流失,她是多么留戀這個美好的世界啊,她曾經給心愛的楚雁潮寫了一封充滿惆悵、惋惜、向不公命運吶喊的信,信中,新月違心的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楚雁潮的心被擊垮了,擊碎了,他對新月的情感已經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他給新月講了杰克。倫敦的一篇小說《熱愛生命》,希望新月用羸弱的身軀來向殘酷的病魔作斗爭,新月用喃喃的聲音說道:生命……生命……韓太太用決絕的態度拒絕了楚雁潮對新月純真的愛,楚老師被拒在回回的門外,并違心的答應了韓太太的無理要求,一個悲情故事不可避免的展開了……

      當新月得知自己真正的母親是梁冰玉時,那顆脆弱的心臟徹底的垮了,年輕的心靈再也承受不住太多的苦痛,多年來韓太太對新月不冷不熱的態度,看似母女卻無法感受到真正細膩的母愛,在母親梁冰玉塵封了十六年的信箋中得到解釋,太多的不幸強烈的撞擊著岌岌可危的心臟,新月倒下了,生命的燭光已到了盡頭,她知道,明天是遙不可及的了……

      當新月帶著對光明的留戀,對生命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對燕園的渴望,對家人的愛戀,對親生母親的眷戀,對楚雁潮的依戀,當一切都難以實現了,新月用生命中最后的一絲力氣喊出了:“楚……”,一切就都結束了,新月再也難圓了,生命的終結也許是對新月最好的解脫啊。

      楚雁潮沒有能在新月生命終結時陪伴她,“啊……”楚雁潮用一聲撕心裂肺的呼喊震響了天地,心靈崩潰了,天地間的一切都失去了顏色,那一刻,楚雁潮的心,死了……當楚雁潮來到已經冰冷了的新月身體旁,輕巧的揭開新月身上“臥單”的一角,新月靜靜地躺在那里,靜靜地閉著眼睛,靜靜地閉著嘴唇,潔白細潤的面頰上泛著淡淡的紅暈,淚水滴落在新月的臉上,“新月,新月……”楚雁潮的呼喊再也不能叫醒新月了,新月已經放下了所有的牽掛,在也不會回來了,楚雁潮心碎了,絕望了,瘋狂了,撲上去瘋狂的吻著新月的臉,她的眼睛,她的嘴唇,這是他們的初吻,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是初戀的吻,也是訣別的吻……

      穆斯林的葬禮上,隆重莊嚴而簡樸,沒有任何陪葬物品,新月書籍,媽媽的照片,字字含淚的書信,楚老師送給她的巴西木和留聲機,還有割舍不下的校徽,全都帶不走了……

      楚雁潮用自己的身軀為新月去試墓穴的大小,用跪著的雙膝和堅硬的臂膀迎接著新月身軀進入“拉赫”,訣別的心情無法用語言來描述,此刻,我的淚水盈滿了,心被揪緊了,連呼吸都不那么順暢了,生離死別的場景讓我干嘆良多啊……讀這篇描寫回回的巨著《穆斯林的葬禮》,多次讓我的淚腺遭到折磨,這是一個現代版的‘梁祝’,悲情的故事壓抑了心緒,感謝作者霍達為我們帶來了獨特的視角,真摯的的情感,深刻的內涵,揭示了穆斯林民族在政治宗教中對人生的追求和困惑,人物性格栩栩如生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當梁冰玉站在新月的墓地前,她看到了一個中年男子的身影,仿佛千年以來就佇立在那里,一把小提琴奏出了《梁山伯與祝英臺》協奏曲,悲惋,凄涼,仿佛是一對生死戀人的訣別,令人不忍聆聽……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1

      初識此書,源于父親口中。曾聞他看此書于床上兩天兩夜,于是我便對此書產生了一些興趣,僅聽書名,以為只是回民的宗教之事。身為一個漢民,原以為自己不會欣賞于此,但僅讀幾章就沉迷于中,不可自拔,時而為此書中的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而感到欣慰歡喜,又時而為主人公家庭的一波三折而潸然淚下。

      淺讀此書,圍繞"玉""奇寶齋"的升沉為主線,在戰亂紛飛的背景下反映出家庭的起起伏伏,或許會想,為何一本這樣的脫離時代背景的書會對我產生如此大的感觸。我想其中的原因有幾,小說的情節出人意料,不如一般的小說,只讀一章,你便在腦海中大致猜測其余幾十章的情節發展。而此書則不然,不讀最后幾章,定然不會想到韓新月(主人公韓子奇)的女兒,懷著一份赤誠與熱血,懷著對愛情那樣的美好的向往,懷著對一個男人的愛慕與癡情,在花兒般的十九歲,就那樣遺憾的離開了人世。又或許你一定想不到,主人公會與自己的妹妹相愛,在異國他鄉,過著夫妻般的生活,而且還生下了孩子,正是上邊所說的韓新月。若不通讀此書,你也定想不到結局為何如此悲涼,韓子奇一生所追求的那些藏品被洗劫一空,最后似是一個獨來獨往的幽靈,又似是一只無依無伴的孤雁。他失去了自己最愛的女兒,他失去了自己最愛的事業,最終,他也失去了那個孤單影只的自己。而又如此吸引我的是作者對于人物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如同是真實的事情就發生在你的身旁,他笑了,你也便笑了,他哭了,你也便哭了。你也會感受到那撕心裂肺的痛楚,對于主人公韓子奇,你會感受到他對自己的孩子深沉的愛;當他最愛的玉被損壞,被搶走的時候,他苦苦哀求,跪在地上之時,你也竟想恨不得與那些人拼命。又當讀到韓新月與楚雁潮那圣潔般的愛情時,會忍不住在內心祈禱:望有情人終成眷屬。卻又奈何不隨人愿,愛而不得,嘆息不已。

      小說最后,主人公愛人的妹妹,或者又可以稱之為韓子奇的愛人,梁冰玉回到了那個已經人走茶涼的家。推門之時,她眼所能及之人,皆以為是自己的女兒新月,可卻不曾想,白發人送黑發人,女兒新月已經離開人世,她走進墓園,與那個曾經深愛自己女兒,不過四十多歲卻已滿頭白發的楚雁潮擦肩而過。我仍然記得,在小說的最后,韓冰玉在淡淡的月光下,在幽幽的樹影旁,響起了那輕柔虛幻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煙如夢,琴弓親吻著琴弦,訴說著一個流傳在世界的東方家喻戶曉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

      讀完此書,便也覺得聽到了這么一首悲傷之曲,哀傷之歌。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天地之間久久的回蕩著這琴聲,如清泉淙淙,如絮語呢喃,如春蟬吐絲,如孤雁盤旋。每本書,都會帶給我不同的感悟,而讀這本書,感悟到了什么?我覺得或許是輪回,是善惡,是人性,是溫暖,是復活,是煎熬,是你,又是我。伴望著黃昏的落日,迎著初升的太陽,隨著黑夜的降臨,希望你也會捧起這本書,眼目之所過,嘴唇之呢喃,走進這本書,走進你自己。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2

      筆架山麓,蓮花水湄,醉美山水,等你遇見。詩意生命,從遇見山水開始。

      王摩詰一遇竹林明月,琴聲長嘯悠揚千年;李太白一遇鄱陽飛瀑,九天銀河叱咤詩壇;孟襄陽一遇洞庭,云夢大澤激蕩云天……浩浩卷帙中的珠璣文字,燦爛思想,無不得山水之浸潤,天地之濯染。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唯山山水水,能賦我們以靈感,詩意,精神。

      良辰美景皆具,良師益友伴行。親愛的同學,流連在這醉美的山水校園,匆匆一瞥便是文思涌動、信步徜徉便是詩興大發。此刻,此景,天立,等你遇見;此情,此心,《鴻鵠》,與你有約!

      終于合上了書,我的腦海里飛快閃過書中的一幕幕,或悲或喜,或樂或憂,如經三世人生,浪擊礁石,風過沙丘,心中震憾交雜人生百味,在腦中空空回響,久不能平。

      三代人,三世悲歡,交融、分散、破碎、迷失,像莫比烏斯環,從不同空間交融而來,又走向各自不同世界,再不能相見。分分合合,來來去去,千頭萬緒之紛繁,糾纏之后,只剩寥寥之塵般平靜。它們亂而不亂,在圓里畫弧,弧合成圓。三世交于圓心,絲絲縷縷慢慢相連,千頭萬緒慢慢理清,但它不是終點,它們繼續往前,直到走向自己的終點。小說構思之精妙,之“圓滿”,令人驚嘆。

      小說表達的關鍵,是塑造人物,然后以人物的思想來表達思想。每當我融入書本,不自覺地就被牢牢牽引,感嘆著他們的感嘆,欣慰著他們的欣慰。但我只是一名旁觀者,我會折服于他們的信仰,也會批判他們的愚昧,會痛恨他們中某些人的私心,為他們內心的矛盾唏噓;我只是一名旁觀者,只能目送他們彼此糾紛不斷,最后咎由自取,他們思想豐富,各有各的信仰。我幾乎敬佩他們所有人,因為他們鮮活。我敬佩梁亦清,因為他有著匠人的巧手與執著,他嘔心瀝血,將生命耗得油盡燈枯,吐血而亡;我敬佩韓子奇,他一生追隨于玉,也做過聰明的決擇,但他命運坎坷,比其他人經歷了更多的風雨磨難,他也有糊涂的時候,一時糊涂只留無盡悔恨;我敬佩韓新月,敬佩她的學識、她的為人、她的聰慧,我也曾滿懷希冀地為她祝福,愿她的愛情長長久久,可她早夭了,年輕的生命像流星,一閃而過,留下家人,留下楚雁潮,離開了人世;還有梁君碧、梁冰玉、韓天星、陳淑彥,還有蒲綬昌、沙蒙·亨特、姑媽……但是最能牽動我的人,還是梁君碧,論這個人,我并不喜歡,她愚昧、死板、私心很重,我嘆其自以為是、婦人之見且狹隘同時,卻憐其可悲的、缺乏安全感的身世,她曾經失去太多、方害怕失去,但自作聰明終究適得其反。無疑,梁君碧這位人物形象塑造得鮮活有肉、十分成功。

      我尚不能以專業的文學評判去談《穆斯林的葬禮》這部小說,只是以一名讀者的直觀感受來說:它是三代人生命的悲壯詩篇!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3

      也許,每個人死后都會成為天上的流星,成為最唯美的基調。

      ——題記

      暗紅的封面,白色的大字。《穆斯林的葬禮 》,彰顯出淡淡的憂傷與苦澀的愁,這已埋下伏筆,這是一部悲傷作。當翻開這本書,心潮澎湃。當合上這本書,我哭得那份傷心,是為韓新月的人生,讓人同情與憐憫。

      韓新月,19歲的女孩,想法特別單純,仿佛清清的水,一點雜質也沒有。長得白白凈凈,很漂亮,心地善良。門門功課優秀,因此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在那里,她知道了競爭,可她對競爭并不敏感,當時,新月班上一個叫謝秋思的女生和她成績平起平坐,面對謝秋思的嫉妒,新月沒想什么,她只是覺得只有付出就有回報的簡單道理罷了。根本談不上嫉妒。

      因得知爸爸韓子奇肋骨斷裂,新月淋浴發燒去醫院,在過于激動,被醫生診斷為一種罕見性心臟病,不能過于激動。新月雖回來了,可她的人生早已不完整了。

      第2次住院,因得知自己并不是冰壁所生,而是小姨冰玉所生時,新月才明白,為什么“媽媽”對自己不冷不熱,為什么不讓自己上大學和爸爸大吵了,為什么不記得自己的生日,還是姑媽想起自己的生日給自己做打鹵面吃,她很無耐與無助,充滿悲傷的眼睛一時間盈滿了淚水,是啊,病魔已經讓她心力憔悴,為什么還要給她那么大的打擊,她昏死過去,當家人再次抱著僥幸心理,希望新月重歸人間時,可是,遲了,一切都遲了,新月累了,她不想在人間有那么多痛苦的回憶,她只想飛,當天國的一束流星,她是神女,死神要留住她,天堂要留住她,只可惜給家人留住的是陣陣悲傷,19歲的生命如此短暫,就如流星飛逝了,先是照亮了整個天空,又給天空一片又黑又大的烏云。

      但欣慰的是,新月的這束流星是唯美的,像一朵白百合開放的那么美,那花兒上晶瑩的淚珠猶如她清澈的眼睛一般,晶瑩剔透,飛吧,新月。別怕,我相信唯美的你會飛得更高。

      看,一束流星劃破天際,我知道那是韓新月在飛翔。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4

      花了將近三天的時間看完這本書,不得不說,這不愧為一本經典。讓我紅了眼眶,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這本書由霍達創作,介紹的是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一家三代人不同的命運變遷。讀這本書最讓我難過的是梁冰玉和韓新月這一對母女的命運,幸運中夾雜著不幸。新月是一個年輕貌美,類似富家小姐的存在。她有疼愛自己的爸爸和哥哥,也有至死不渝的戀人-楚雁潮,更有滿腹學識,外語學得極好。高考填報了xx大學外語系一個志愿,最后如愿考進了北大。然而她卻有一個對自己不冷不熱近乎漠視的媽。,她在18歲確診為心臟病,在20歲離世。她在離世前得知,她的媽媽另有其人,也就是韓夫人的妹妹—梁冰玉。梁冰玉也是一個令人羨慕而又令人唏噓不已的存在,她五歲喪父,十二歲喪母。她的姐姐梁君璧給予她無限的關愛,還有她的“奇哥哥”—韓子奇,也就是她的姐夫,給予她關懷。她也是一個才女,在燕京大學(北大的前身)讀書。在為了躲難就居英國的十年中,她與自己的姐夫相戀并生下了一個女兒—新月。

      戰爭結束后她帶著兩歲的女兒回了北平的家—“博雅”宅。但當她回到家時,面對的是她姐姐的辱罵以及韓子奇的懦弱。韓夫人甚至提出讓她做“小”的想法。然而作為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女性,梁君璧無法容忍這一切,因而當天夜里她哄睡女兒后,便寫了一封信留給以后的新月,還留下了一張照片,隨即離去。她在信中說她去“尋找自己”。書的結局,冰玉回到博雅宅,想看看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兒,女兒卻早已離世,連墓碑都因年代的動亂而不見蹤跡……

      楚雁潮和新月的愛情讓我心痛而又震撼,作者通過楚雁潮向讀者揭示了她的愛情觀,似乎讓我略微明白了什么是愛。楚雁潮和新月是師生關系,然而楚雁潮只不過是個剛畢業的英語老師,與新月不過相差五、六歲。楚雁潮是漢族人,而新月是回族人,因民族不同,他們的相愛為家人反對。也正因為此,他們的愛情感人至深,在楚雁潮向新月表露心跡時,他向新月闡述了什么是愛;在新月因自己的病情而提出分手時,他向新月闡述了愛情的真諦。他陪同新月度過與病魔抗爭的日子,但新月并沒有戰勝病魔。他甚至未能見到新月最后一面……書的結局,楚雁潮站在葬著新月的土地上緬懷。人生有這樣一段至死不渝、忠貞不悔的感情是美好的,也是幸運無比的。

      這本書真的值得一讀,這不僅是可以了解回族人民的一本書,更是可以感受人情冷暖的一本書!

      “胡說什么‘同情’,’憐憫‘?那種廉價的、卑微的感情能適應于你我嗎?我是一個感情泛濫、隨處拋灑、隨處賜予以換取別人的感激的偽善者嗎?你是一個精神世界一貧如洗、仰賴仰賴別人感情的乞丐嗎?你褻瀆了我們之間的愛!你問我愛是什么?我告訴你:愛就是火,火總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燒的是煤塊還是木材,是大樹還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閃耀著同樣的光輝!愛就是愛,它是人類的天性,人間最美好的情感。我因為愛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的目的!愛,不是獵取和占有對方,而是發自內心的責任感,愛是一生一世的承諾,就像信仰一樣永不改變,永不背叛!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藻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深沉,愛得強烈愛得長久,這就是一切!”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5

      白的純粹,白的潔碧。

      回回……

      憶往昔,崢嶸歲月。阿訇帶著韓子奇在禮拜途經清碧玉石下的奇珍齋開啟了命運的征程。

      原以為這是命的宿劫。而情愫也隨著文字在呼吸間急促了些許。思碎的頃刻間,試圖迅速整理獲取一個所謂的果。理清畫面與片段在腦海的模樣。似乎,玉碎……這運命的輪盤才賦予使命,開啟它轉動的閘。

      這債的開始,也或許注定了成為玉王的因。誓言為徒,賠上一生。在梁老爺子傾注的培養中,日夜趕制,為了活命,為了傳承,為了民族的榮譽……為了…正因為每一種情愫的相融與交織。鄭和航海船在晝夜趕制中斷送了梁老爺子命后,二次琢玉。不僅奠定了其手藝的精湛,更為完成民族的事業刻下了師傅與自己的名字。

      在還為理清那命運中冥冥間的安排時,也相繼踏上了倫敦的征途。

      誠然,每個人的人生都賦予著獨特的意義。去感受那所謂生活中參半的苦楚與甜蜜,何嘗不是一種活著的滋味。就像韓子奇的女兒新月的宿劫一般。美貌與智慧并存,考入北大與她的老師相愛。然而命運的齒輪并沒有按相愛就能有美滿的相守中渡過余生。命卻草草的在風濕性心臟病里結束了18歲的生命。或許新月是幸運的,成長里因為努力、因為才華遇見了摯愛的老師。而每一份賦予韻律的人生都只在一呼一吸間,悄然的開始,無息中結束。

      這一切,似乎只有雨夜最能與此刻的物境與己境陪襯,才能找到那一點點慰藉…

      許諾里無法兌現的諾言,交織在雨夜里,密集的雨絲抽打著玻璃,又像瀑布似的朝下傾瀉……沒有了結局,或許這已是結局。

      努力不讓自己去記住梁玉清梁君壁梁冰玉楚雁潮韓天星韓新月那原本錯綜的三代的名字。

      那“為玉而生,為玉而焚”在別人的故事找到平衡命運的想念,就正如契柯夫曾經說過:當喉嚨發干時,會有連大海也可一飲而盡的氣概——這便是信仰。

      帶著念,一呼一吸吧……

      憶往昔,唯愛不破。

      璞玉,愛得純粹。

      掩卷,停思,止筆。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相關文章: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滿分范文04-06

    穆斯林的葬禮賞析05-05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04-24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5篇)05-28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通用38篇)04-27

    《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 (精選25篇)06-21

    讀《紅與黑》有感06-02

    讀《邊城》有感06-02

    讀《圍城》有感05-28

    讀《水滸》有感05-27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2022大學生畢業自我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