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正能量文章
杜甫詠懷古跡其三教學設計 詠懷古跡其三優秀教案
日期:2023-03-14 04:19:11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杜甫詠懷古跡其三教案  這首詩是杜甫于唐代宗大歷元年(公元766年)寓居夔州時所作。《詠懷古跡》這組詩共有五首。每首各詠一人。分別是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
为你推荐:
  • 關于風的句子摘抄
  • 杜甫詠懷古跡其三教案

      這首詩是杜甫于唐代宗大歷元年(公元766年)寓居夔州時所作。《詠懷古跡》這組詩共有五首。每首各詠一人。分別是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杜甫詠吟古跡,追思歷史人物,同時抒發自己一生漂泊,功業無成的感慨。

    杜甫詠懷古跡其三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理解詩中塑造的昭君形象

      ②掌握詩中所用技藝和手法

      2.過程與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圍繞中心分析細節材料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如何正確對待挫折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

      2.深入理解杜甫在詩中的情感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賞析詩文:

      (出生地:昭君村)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

      1.釋“壑”“赴”“荊門”“尚”“明妃”。

      “壑”:山谷,山溝。

      “赴”:奔向,投向。

      “荊門”:山名,位于湖北枝城市西北,東眺武漢,西臨三峽,南望瀟湘,北通川陜,素有“荊楚門戶”之稱。

      “尚”:還有。

      “明妃”:王昭君,西晉時因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改為明君、明妃。

      2.賞析“赴”字之妙。

      詩人由近及遠,構想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的雄奇壯麗的圖景,這里則用一個“赴”字突出了三峽山勢的雄奇生動。

      3.明人胡震亨評注的《杜詩通》就說:“群山萬壑赴荊門,當似生長英雄起句,此未為合作。”大家認為如何?請依據下文并結合王昭君的生平,談談自己的看法。(放在賞析全詩后再解決)

      清人吳瞻泰的《杜詩提要》則又是另一種看法。他說:“發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謂山水逶迤,鐘靈毓秀,始產一明妃。說得窈窕紅顏,驚天動地。”意思是說,杜甫正是為了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要把她寫得“驚天動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偉氣象來烘托她。楊倫《杜詩鏡銓》說:“從地靈說入,多少鄭重。”亦與此意相接近。

      (昭君一生的悲劇)

      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1.釋“連”“向”“青冢”“紫臺”

      “連”:清人朱瀚《杜詩解意》說:“‘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

      2.比較杜詩對昭君一生悲劇的概括與南朝江淹《恨賦》里的話 “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有什么不同?

      《恨賦》中的描寫只側重于明妃去時悲傷與相會無期、流落絕域的感慨。而杜甫的這兩句詩,由“一去”(離別)到“獨留”(死去),用時間的跨度來展示昭君一生的悲劇命運;由“紫臺”(漢朝)到“朔漠”(胡地),用空間的跨度來表明昭君遠離祖國故鄉的痛苦。“連”和“向”將時間空間加以連接,強化了悲劇性。杜甫這兩句詩所概括的思想內容的豐富和深刻,大大超過了江淹。

      (再寫不幸,兼寫帝王昏庸)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佩空歸月夜魂。

      1.釋“省識”“春風面”“環佩”。

      “省識”:注釋紛紜,有讀作shěng,作“減”“少”解;也有讀者xǐng,作“辨識”解。作無論哪種讀法和解法,這句諷刺了漢元帝只看畫圖不看真人的昏庸。

      “春風面”通感手法,寫昭君顏容之美麗。

      “環佩”女子佩戴的飾物,用來借代昭君。

      2.這兩句聯寫,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和看法?

      正是因為元帝的'昏庸,才造成了昭君魂魄空回的悲劇,表達了詩人對昭君悲劇命運的深深同情,也表達了對昏庸元帝的諷刺。

      3.詩人本人的命運與之有何相同之處?

      杜甫的詩題叫《詠懷古跡》,顯然他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情的。他當時正“飄泊西南天地間”,遠離故鄉,處境和昭君相似。雖然他在夔州,距故鄉洛陽偃師一帶不象昭君出塞那樣遠隔萬里,但是“書信中原闊,干戈北斗深”,洛陽對他來說,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鄉,正好借昭君當年相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鄉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說:“只敘明妃,始終無一語涉議論,而意無不包。后來諸家,總不能及。”這個評語的確說出了這首詩最重要的藝術特色,它自始至終,全從形象落筆,不著半句抽象的議論,而“獨留青冢向黃昏”、“環佩空歸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劇形象,卻在讀者的心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千載遺怨)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1.釋“作胡語”“論”

      “作胡語”: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有《昭君怨》一首、《王明君》一首,鮑照作《王昭君》二十九首,梁簡文帝作《明君詞》十三首,梁范靜婦沈氏作《昭君嘆》二首,均是后人同情懷念昭君的作品。據漢劉熙的《釋名》說:“琵琶,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卻曰琶。”晉石崇《明君詞序》說:“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琵琶本是從胡人傳入中國的樂器,經常彈奏的是胡音胡調的塞外之曲,后來許多人同情昭君,又寫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樂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詩歌里就密切難分了。

      “論”:訴說。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變淡的感情說說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