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圖形》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圖形是指在一個二維空間中可以用輪廓劃分出若干的空間形狀,圖形是空間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間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識別的形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圖形》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1教學內容:
認識物體和圖形(第32頁――――第37頁)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和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初步認識。由于在現實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把立體圖形的認識放在平面圖形之前,這是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的。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可以按三個層次進行:知識的引入―――知識的教學―――知識的應用,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在知識的引入和運用上,要注意體現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和生活化。在這部分知識中,應考慮到學生認識事物都有一個從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所以對于每一種圖形,都要按三個層次進行:從實物引入――抽象為一般模型――給出圖形名稱。最后,讓學生說出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分別是這四種立體圖形,使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描述所處的生活空間,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性。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要求充分利用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來引入平面圖形,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同時,本單元的活動設計具有開放性,可以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與長方 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和特征。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和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5、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單元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法:
直觀教學、快樂教學、合作交流、聯想遷移。
學法:
操作法、小組合作學習、想像
單元課時安排:
2課時
1、認識立體圖形…………………………………1課時
2、認識平面圖形…………………………………1課時
NO:1
教學內容:
認識立體圖形(第32頁)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36頁的第2題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 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和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弄清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形卡片
學具準備:
各種形狀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情
1、說學具:
1)師:同學們,瞧誰來了?(出示課件:帶音樂的機器人)
2)生:對!機器人想和我們共同學習,還給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帶來了一籃禮物,想知道有什么禮物嗎?趕快打開看看,你認識什么,就給組里的小朋友說什么,每個人都說說。(學生以組為單位說出禮物名稱)
3)匯報:哪個勇敢的小朋友能大聲說說你們的禮物?其他小朋友仔細聽,看看你們有不同的嗎?(組內小朋友輪流說學具)
2、提要求:這么多學具中,你們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嗎?四個小朋友共同試試看。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動:按教師提的要求,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2)匯報: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師:他們是這樣分的,和你們一樣嗎?(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3)揭示概念師:每種物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嗎?教師根據學生所說在電腦分出的各類實物中出示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
4)活動教師板書:
球 問:請你高高舉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對了嗎?放回學具籃中,依次出現:圓柱、正方體、長方體(長方體不放回籃中)
B:摸―――感知長方體
a:感知長方體
(1)活動: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先和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
(2)匯報:
師:誰能用最大的聲音大家,你現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你是怎么感覺到的?(學生口答)
b:感知正方體、圓柱、球
①活動: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現在你還想認識什么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再給同組的小朋友說說心中的感受。
②匯報:學生仿照長方體的匯報,依次說:
正方體:方方的,6個面,棱,頂點,不能滾動
圓柱:上下一樣粗,圓的,能滾動
球 :光光的,能滾動
學生每匯報完一種物體的特征,老師: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趕快找一個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c:比較
①電腦出示第3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圖
師:看了叮當帶來的這幅圖: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大家嗎?(學生討論)
②電腦出示圓和球的滾動圖
師:圓柱和球能滾動,但它們滾動的一樣嗎?
d:形成表象
師:去掉長方體的花外衣,你還認識它嗎?(電腦依次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體………(依次分四種圖形)一樣嗎?
e: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物體(板書:認識物體)它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f:聯系實際說一說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樣的。
三、活動
1、數一數(電腦出示)
數一數剛才的機器人分別用了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學生可以獨立地數,也可以自由組合)
2、搭學具
(1)活動:看看你們組的學具,說說準備搭個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誰來搭,誰來傳遞,誰來講解。討論好了,就用你們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開始工作吧!(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2)各小組匯報: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各種形狀的物體,還用它們裝扮了我們的生活。
五、課后作業
P36頁的第2題
NO:2
教學內容:
認識平面圖形(第34頁)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P36頁的第1、3、4、5題
教學目標:
1、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了解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在小組合作開放型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教學準備:
1、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積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
2、學生每5人一組,每人備有3支水彩筆、1把尺子、1塊釘子板等
教學過程:
一、搭玩積木,體驗形體
師:(媒體播放)春天來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這美麗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幫它設計一下嗎?(學生小組合作,用臺上的積木設計一座漂亮的小木屋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問:你們在搭時小木屋時,用到了哪些形狀的積木?請大家把積木按不同的形狀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請摸一摸自己的積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體,它的面是什么樣子的。(學生邊摸邊說)
2、問:誰知道圓柱的這個面是什么樣子的?
(這一個面是圓圓的,平平的)
問:你有沒有辦法把它記下來呢?
3、師:請你用我給你們準備的工具(白紙、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想用什么辦法記下這些面,每個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樣,比一比,哪 個小組的辦法多。(學生開始活動,并將自己組記下的面貼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4、你們覺得哪個組的方法最多,我們就請哪個組的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他們的方法,好不好?
(指名學生演示、操作)
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多!(用電腦演示,從長方體、正方體、三棱體上分別移下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圖形,讓我們來跟這些新朋友打聲招呼吧!(生齊讀圖形名稱)
三、鞏固延伸,加深認識
1、請你說出我們教室里哪些物體面的形狀是與這些圖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這些圖形。(電腦播放小免的家,讓學生尋找并交流)
3、師:小白免家門前有一塊空地,它想圍一塊地種蘿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學的本領,幫小白免圍圍呢?圍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說一說你圍的是什么圖形。
4、學生活動反饋
5、請你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三角形嗎?請你試一試。
6、學生作品展示
7、師:現在許多圖形都趕來開會了。(電腦播放)來了哪些圖形,請小朋友用三種顏色的水彩筆給這些圖形涂上顏色,統計好個數,填在表格里。(放輕音樂)
8、反饋:選兩種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
問:你喜歡哪一涂法?為什么?
教師小結:用一種顏色涂同一種圖形看上去比較清楚。
9、請小朋友每人拿出一個長方體,在紙上度著畫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四、全課總結、回歸生活
今天我們學的這些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請小朋友課后留心觀察一下,把它記下來,然后與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提供一定的學習情景和活動的機會,使學生經歷對物體的分類、觀察、觸摸和比較的過程,從而形成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2、能力目標:在經歷認識圖形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初步了解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使學生結合具體實物和直觀操作感知立體圖形的特征并能初步分辨他們。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體會到“體”的三維特征。
教學準備:
教具:、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三棱柱的模型、易拉罐、乒乓球魔方、藥盒等日常生活用品。猜物箱,內放規則立體圖形。課件。
學具:各種形體的日常生活物品。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認識體。
(一)感知“體”
教師出示袋子(內裝鉛筆、蘋果、書、魔方等)。
師:里面裝的什么?想知道嗎?怎樣才能知道?
師:誰來摸一摸?要求:摸到一個物體,先描述一下它的形狀,再說出你摸的是什么。
師:我發現他們都要先摸一摸物體的形狀,再判斷它是什么,可見物體的形狀很值得研究,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些物體的形狀。
出示課題:認識物體。
(二)建立模型
1、分一分
師:(學生將自己帶來的物品堆放在桌上)同學們的桌上有許多物品,都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我們還要請它們幫助我們學習呢!首先我們把它們整理一下分分類。(小組合作)
2、反饋分類結果
學生把這些物品進行分類,匯報分類結果。
3、命名
師:我們已經把它們分類,再給每類形狀起個名字好嗎?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請小組派一名同學選擇一種形狀,說出它的名稱,教師板書名稱。
4、抽象直觀圖
教師說名稱,再出示相應的立體圖形的正視圖,貼在名稱下面。
二、操作體驗、加深感知“體”
1、師:我們知道了每種形狀的名稱,現在來感受一下每種形狀的不同。組長組織組員各選一個物體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滾一滾,玩一玩,說一說你的感受。(如:長、正方體有平平的面、尖尖的角,球可以任意滾動等等。)
2、游戲
硬板傳送物品,讓學生體會各種物體在運動狀態下的特征。(如:球易滾動,圓柱的底接觸硬板易傳送等。)
3、反饋體會
師:誰愿意講一講你的感受?(學生自由選擇形狀來講)
三、實踐操作、分辨立體圖形
1、完成書p36頁第二題,說出每個圖形共有幾個。
2、小組合作,蒙眼摸物。
一學生發指令,另一生蒙眼摸物,其中可以摻放方一些三棱柱、梯形臺等未學過的立體圖形。
3、猜物體
一學生從猜物箱里摸物體說特征,其它學生說名稱。
四、返回生活、解釋與應用
1、找出學具盒中所學的立體圖形。
2、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立體圖形。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3教學目標:
1.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通過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幾種幾何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表達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探討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物體,培養學生觀察、探索的能力。
教學難點:
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方法:
實物演示法、討論交流法等。
課前準備:
1、 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體的學具及實物。
2、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初步掌握認識物體的方法
師:今天教室有許多神奇的口袋,你想知道袋子里有什么嗎?
(找學生上臺摸口袋里的物體,形容后,大家猜。)
——揭示課題:認識圖形(板書課題)
二、活動探究
1、學生活動:練習分類
——4人一組,每組一個口袋,裝著各種物體。
——學生分類后反饋分類方法:
方法一:按顏色分 方法二:按材質分 方法三:按大小分……
——教師予以肯定,并著重肯定第四種方法:按圖形分。
2、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1)通過學生的圖形分法,整體感知。
(2)識記幾何形體名稱。
3、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的特點。
活動:
摸一摸、滾一滾、說一說
(1)摸:
長方體有六個面,其中相對的兩個面相同;正方體六個平面都相同(就像“六胞胎”);圓柱兩邊是平平的圓面,中間像柱子,上下一般粗;球沒有平面,只有一個曲面。
(2)滾:
學生通過滾的實驗得出結論:長方體、正方體不容易滾動,圓柱、球會滾。
4、猜謎語
——鞏固四個幾何圖形的特點。如:圓圓鼓鼓小淘氣,滾動起來不費力。(謎底:球)
三、 鞏固訓練
多媒體出示實物圖片
——小組合作,給物體分類,集體反饋。
四、 回顧總結,綜合評價
1、本節課你認識了哪幾位好“朋友”?他們有什么特點呢?
2、自我評價,師生評價。
五、 布置作業
師:請大家下去以后,用我們認識的基本圖形搭建一組自己喜歡的,有特色的圖形。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球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4一、活動目標:幼兒園數學大綱提出,幼兒園數學必須正確處理知識與能力,教與學的關系,使幼兒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智力得以發展,能力得以提高,蹦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根據這一要求,我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基本要求和中班幼兒年齡特征,在制定本節課教學目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能用用語言、圖畫或手勢語描述自己的圖形經驗,大膽與同伴交流。
2.能進行創意動作表達。
二、活動重點:初步認識各種幾何圖形,區分各種圖形。
三、活動難點:如何引導幼兒比較和區分長方形、梯形、菱形。
四、活動準備:
學具: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圓形、橢圓形、梯形、長方形、菱形
本節課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啟發式談話法、觀察法、對比法、操作法、比較法等。
五、活動過程:
在活動中,突出觀察、比較、啟發談話,大膽發現,使幼兒通過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折一折等方法,知道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且與教法相結合,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及勇于探索,創新,求知的良好品質,這樣做,使幼兒明白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同時要學會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方法和能力。
本節課我設計了這樣三個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二)觀察思考,探究新知識;
(三)鞏固強化,完善新知識;
1、采用啟發式談話法——活動開始,以幼兒熟知的各種幾何拼搭的物體引出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圓形、橢圓形、梯形、長方形、菱形等,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認識各種圖形。
2、采用(觀察法、對比法、操作法、比較法)——重要環節介紹:幼兒自選認識的圖形,交流和討論:這是什么圖形?它是什么樣的?我看見過什么東西像這個圖形?老師觀察了解幼兒已經認識到哪些圖形,能夠說出哪些圖形特征和相似物。如果在認識長方形和梯形、菱形時,幼兒容易混淆,讓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變魔術“把長方形紙變成梯形和菱形的”。使幼兒進一步掌握三種圖形的區別,同時,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有培養了幼兒勤動手動腳,勤探索的良好品質。
3、采用游戲法——鞏固強化游戲:照我說的做
教師發信號,幼兒根據信號自創動作到相應的圖形里。如:請像小貓一樣走進圓形里,像水一樣流進長方形里,像支一樣飄進梯形里。
我班的小朋友,只有把教學與游戲結合一起自然會讓小朋友們感興趣而不覺枯燥無味了...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5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頁例1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正確辨認和區分這些圖形。
2.通過拼、擺、畫、折、找等活動,使學生能直觀地初步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征和平面圖形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在經歷觀察、比較,描畫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感悟到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豐富學生的直觀體驗,發展空間觀念。
4.在親身經歷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體會到到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探求新知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立體圖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認識平面圖形;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積木、立體圖形物體和平面圖形卡片、釘子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一)課件呈現主題圖:小朋友,你們喜歡搭積木嗎?
(二)哪位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們都分別有哪些形狀的積木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從學生平時喜歡的積木入手,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知的學習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動手操作,認識平面圖形
(一)師生互動: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紙上得到這些立體圖形的“面”呢?
2.學生動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狀的物體在本子上描、畫、印、拓出各種平面圖形,小組交流自己畫圖的過程與方法。
3.點明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二)認識長方形
1.課件呈現長方形:你是從哪一種形狀的物體得到這種圖形的?
2.讓學生在長方體物體上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
3.誰能幫這樣的圖形取個名呢?板書:長方形。
(三)認識正方形和圓
(1)教師指著貼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圓問:這些圖形又分別是用哪一種物體的面畫出來的?在這些物體的面上,還能找到這樣的圖形嗎?像這樣的圖形又分別叫什么呢?(在相應圖形處板書:正方形、圓)
(2)在初步認識新知的基礎上,說說自己生活中見過的正方形和圓。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畫圖等操作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區別;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
(四)認識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張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紙對折成同樣的兩部分嗎?有幾種折法?誰愿意介紹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臺展示學生的折法。
(2)你能沿著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嗎?學生分組動手操作、歸類、觀察,并在組內交流、反饋。然后運用多媒體展臺選擇性的展示學生分的結果。
(3)問:在上面兩組圖形中,你發現了新的圖形嗎?(板書:三角形)
(4)學生尋找并說說生活中見過的三角形形狀的物體有哪些?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用長方形或正方形紙折、剪、分,直觀認識三角形的過程,親身體驗了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合作學習的意識。】
(五)認識平行四邊形
1.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樣的圖形?可以拼出幾種圖形?
2.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將拼成的新圖形放在多媒體展臺展示。
3.引導學生觀察平行四邊形,指著平行四邊形問:這種圖形叫什么?
4.小結:像這樣的圖形叫做平行四邊形,板書:平行四邊形
5.出示一個長方形的模型,演示變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
6.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平行四邊形嗎?(課件演示籬笆、樓梯、伸縮門、可拉伸的衣架等)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拼一拼、說一說等學習活動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再通過找一找把知識回歸于現實生活,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六)歸類整理:
1.課件呈現多個圖形,讓學生分別說說每個各是什么圖形?
2.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每種圖形的樣子的?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分類整理和說一說,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
三、鞏固應用
(一)P3“做一做”的第1題:
1.在圖中找出平面圖形
2.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3.課件出示:這些交通標志牌是什么形狀?
(二)P3“做一做”的第2題:
1.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能用今天所學的平面圖形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嗎?
3.學生利用立體圖形拓出自己喜歡的圖形。
4.展覽學生作品,師生評價。
(三)P5“練習一”的第1題:涂一涂
(四)P5“練習一”的第2題:把各種圖形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五)P5“練習一”的第3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分類、數圖形等數學活動中,加深對各種圖形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意識。】
四、課堂小結
(一)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呢?
(二)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6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能辯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2)通過動手操作、觀察等活動,體會物體的特征。
(3)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想像、猜測的能力,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探索新知和學好數學的欲望。
教學過程:課前談話今天有許多老師來看小朋友,你們感到高興嗎?
一、創設情境引入。
師:老師也給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們帶來了禮物,打開看看是什么?
誰來介紹一下。
二、分一分。
1、桌上這么多的禮物,有大有小,有方有圓,有的在桌上一動不動,有的很頑皮,老是滾來滾去,我們能不能把它們分分類,找找朋友?
2、小組討論,你想怎樣給它們分類?
3、各小組匯報得各種分類的方法。
學生可能有:(1)按照大小來分,大的一類、小的一類。
(2)兩類。一類能滾動的,一類不能滾動的。
(3)按作用來分,能裝東西的,不能裝東西的。
(4)按形狀分,長的一類,方的一類,球狀的一類,筒狀的分一類。
……
(教師根據學生分類的方法,及時進行肯定與鼓勵。)
三、認一認。
1、按形狀分類。
小朋友,今天我們就按形狀來給這些物體分分類,小組合作來分一分。
2、匯報分類結果。
你們是怎樣的分,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可能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成一類,也有可能分成兩類。師肯定兩種方法都可以,讓這兩種分法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這樣分后,再引導分成一類的小朋友看看還能不能再分?)
3、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
a、剛才小朋友們把這些物體按形狀的不同分成了四類,分得又快又好,真了不起!現在,請聽要求,小朋友像老師一樣,拿出一個物體,先仔細地看一看,它長什么樣,接著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還可以玩一玩,想好了說給同學聽一聽。
b、學生用自已的語言說說各種物體的形狀特征。
學生可能有:這些物體都是圓圓的,摸上去光光的,沒有角的,就像一個球。
長長的,有點方的摸起來平平的。
四四方方的,摸起來平平的,
有點長,有點胖,摸起來滑滑的,兩頭都是圓的等。
4、想一想。
給每一類物體取個名字。學生說說,根據學生取名情況,逐一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名稱。
5、看誰拿得快。
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比一比,誰的反應最快。
A、老師說名稱,小朋友在桌上拿出相應的物體,把它舉起來。
B、小朋友的反應可真快!現在我們變換過來,我拿出一種物體,請你們說名稱好嗎?
6、出示這些立體圖形的模型。
小朋友表現真棒,這么快就能認出這些物體的形狀了。現在請你們來,猜猜是什么形狀的?
師在講臺桌下摸模型,并說出特征。
(1)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2)長長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
(3)圓溜溜的,光光的,滑滑的(4)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圓圓的,平平的。
四、舉例。
1、在我們生活中,圓柱體到處可見,看一看我們的周圍,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
2、小朋友觀察得真細致,哪形狀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你在生活中看見哪些物體?
3小結:在我們的身邊,到處可以看見這些形狀的物體。
五、鞏固。
1、游戲“看誰摸得準”。
a、我們一(1)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的物體。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請這一組的兩個小朋友閉上眼睛。一個小朋友說出物體形狀,另一個小朋友當評委,看看他們摸對了嗎?
b、其他小組的小朋友,也想玩吧!趕緊照他們的樣兒,玩一玩吧!
2、整理。
3、認識圖形。
a、 剛才,大家表現都非常出色,不但能看,而且不看也能摸對物體。哪你知道畫在紙上的會是什么樣的呢?
出示立體圖形,學生說出形狀。貼在黑板上。
b、出示課件說出是什么形狀的?
4、“分分”、“數數”。
師:我們一年級有個小朋友特別的聰明,用你們剛才玩的物體搭了一個模型,是什么呢?(屏幕同步出示)這只小狗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課件顯示它的解體)問:一共用了幾個物體?每個形狀的物體又用了幾個呢?
5、找一找。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的物體是這些形狀的物體拼成的。現在老師先要帶小朋友到我們的校園里去找一找,看誰能找到數學知識?我們再到大街上去找一找,看看又能發現什么?生活中,你還見到過這些圖形組成的物體嗎?
6、捏一捏。
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物體,小朋友們想親手制作一個嗎?
請你拿出手中的橡皮泥,捏一個你最喜歡的物體吧!
六、小結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7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這些平面圖形特征的認識;
2.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初步獲得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3.利用各種圖形的拼組,體會圖形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感受所拼圖形的數學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鞏固所學平面圖形的知識。
教學難點:拼組指定的圖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教具:一套七巧板、課件;學具:一套七巧板。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認七巧板
(一)看圖激趣
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圖案。
這些美麗的圖案都是用七巧板拼成的。
(二)認識七巧板
1.七巧板,是由七塊板組成的。中間這個巧字,是想告訴我們,心靈手巧的小朋友能用它拼出許多美麗的圖形。
2.拿出自己的七巧板分一分,七巧板里面有幾種不同的圖形?
3.數一數,每種圖形有幾個。
4.比一比,哪些三角形一樣大?(兩個大三角形、一個中三角形、兩個小三角形)
【設計意圖:滲透數學文化,給學生提供認識平面圖形的豐富素材,關注學生是否能按要求做,是否能清楚地辨認出各種圖形并能正確地找出來。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動手操作,積累經驗。
談話:剛才我們看到了許多用七巧板拼成的美麗圖案,我們也來試試,好嗎?
(一)用兩個圖形拼三角形。
1.提出要求:用兩個圖形拼一個三角形。先想一想,怎樣拼?再動手。
2.學生操作。
3.學生展示,并說說是用哪兩個圖形拼的。
4.評價:這位小朋友完全按老師的要求,用兩個圖形拼成一個三角形,真棒!
(二)用三個拼。
1.請聽清楚要求:用七巧板中的三個圖形拼一個三角形。先想一想,用哪三個圖形,這三個圖形能拼成一個三角形嗎?想好了再拼。
2.學生拼圖。
3.學生展示,并說說用哪三個圖形拼的。
4.評價學生拼組的圖形。
(三)用四、五、六個拼
1.談話:剛才我們拼三角形的時候,先用幾個圖形拼的?后來用幾個圖形拼的?接下來拼三角形,你想用幾個圖形拼?(4、5、6)
2.要求:(1)小組合作拼三角形(2)分別用4、5、6、7個圖形拼(3)先想想用哪幾個圖形能拼成三角形。
3.小組代表匯報用哪些圖形拼的。
【設計意圖: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別用七巧板中的2個、3個圖形拼組三角形,滲透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從用2個圖形開始拼,再到用3個圖形拼。】
三、發揮想象 自主創新
談話:七巧板不僅能拼三角形,還能拼成我們生活中看到的各種有趣的圖形呢!
(一)分小組拼自己喜歡的圖形。
(二)根據小組內的拼圖,講小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圖形的拼組,體會圖形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一)這節課你喜歡嗎?說說喜歡什么?
(二)游戲:
1.請你把“七巧板”復原拼成一個正方形。
2.挪動正方形其中的兩塊,把它變成一個三角形。(第一個成功的孩子用實物投影儀演示給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3.再挪動三角形其中的一塊,把它變成長方形。(學生投影儀演示,大家跟他一起做。)
4.再挪動長方形其中的一塊,把它變成平行四邊形。(投影儀演示,同學們一起做。)
(三)介紹七巧板的來由,欣賞古今中外的七巧板拼圖。
“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拼板玩具,后來流傳到國外,歐洲人稱之為“唐圖”。唐朝是中國十分昌盛的時期,外國人常用“唐”來代表中國。因此,七巧板就成了“中國的圖”。
【設計意圖:使學生了解祖國的數學文化,體會數學美,孩子們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感受七巧板的神奇魅力。】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8課題一:
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內容:
P72的內容,練習十五的第1-4題,認識圖形。
教學目的:
使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能夠辨別這些圖形。
教具、學具準備:
一些長方體、正方體的實物,同樣大小的正方體8個。
教學過程:
一、新課
1.初步認識長方體。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物體有不同的形狀,(拿出一個紙盒)。大家看,這是一個紙盒,誰知道它是什么形狀的?板書:長方形。
讓學生數一數紙盒有幾個面?教學生有順序的數法:上下,左右,前后各兩個面,一共是六個面。
再出示一個長方體實物,其中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學生看一看長方體的各個面和相對面有什么特點。
這樣使學生明白長方體有6個面,相對的兩個面的形狀相同。
2.初步認識正方體。
出示一些正方體的實物。問:誰知道它們是什么形狀的?板書:正方體。讓學生數一數正方體有幾個面?并且指出正方體的六個面有什么特點?
3.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圖。
4.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
出示一些實物,讓學生辨認。
課間活動。
5.做P72的“做一做”
二、鞏固練習
做練習十五的第1-4題。
三、小結
回憶長方體有幾個面,相對面一樣嗎?
正方體呢?
認識圖形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9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第一課時。
2、教材簡析
《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后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系。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5、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6、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二.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三.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101.連一連。
考查目的:通過對具體物體的觀察,體會“面從體來”知識同時,能用語言表征出圖形的特點,并熟練掌握。此題用連線方式突出對應的關系。
答案:略
解析:此題不僅讓學生要熟練掌握各立體圖形的特征,還得仔細審題,分辨其需要的對應條件,避免干擾條件。
2.填一填。
(1)至少()根同樣長的小棒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至少()個同樣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形。
(2)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還可以拼成()。
考查目的:學生能根據圖形的特點,進行拼組,發現圖形間的變化和規律。
答案:(1)4 4(2)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解析:由學生通過對圖形的實際操作,直觀感悟上升到語言表述能力。
3.數一數。
考查目的:學生對組成圖案的不同圖形的數量進行分類計數,及鞏固對平面圖形的認識又滲透分類與整理的知識。
答案:圓4個正方形6個長方形4個三角形3個平行四邊形2個
解析:培養學生能正確對圖形的計數,有序思考和計數的方法能力。
4.畫一畫,算一算。
缺了()塊。
考查目的:培養學生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能利用實際操作與實際探究相結合的方法是學生能力的體現。
答案:13塊
解析:此題可以根據學生程度不同進行講解,估計、補充畫圖或學具擺出,容許學生有一個理解、感悟的過程。
5.實踐作業:“小小設計師”。
親愛的小朋友:
請你用彩色的手工紙,先動手剪一剪,剪出幾個我們最近學過的平面圖形,再把它們拼一拼,設計一幅你喜歡的作品,并給它起個名字吧!
小小設計師
家長評價:
考查目的:讓學生分解圖形,設計圖案。既直觀感受到各種平面圖形的特征,又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學習興趣,還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創造出數學美,感受、欣賞到數學美。
附優秀作品: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11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知道可以按邊數給平面圖形分類。
2、讓學生通過圖形的折、剪、分、拼等操作活動,感受圖形之間的聯系與變換,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精神和合作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邊的概念,明白圖形按邊的數量分類、命名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起興趣
談話:暑假中,工人叔叔要給我們學校的地面進行整修,就買來了這兩種形狀的地磚,(電腦出示)地磚的面是什么形狀呢?
生回答,是:長方形和正方形。(貼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圖形上標出名稱)
二、操作觀察,探索新知
1、認識四邊形
小朋友,長方形、正方形就像兄弟兩個,他們還有個共同的名字呢?你們知道嗎?猜猜看?指名幾人猜一猜(四邊形)。
你們為什么稱它是四邊形呢?指名學生說。
教師贊同學生的意見,并把長方形和正方形反貼出,同時板書“四邊形”。
a、知道長方形、正方形可以叫四邊形
那好,我們就先一起來數一數長方形的四條邊。
(1)操作:請大家拿出自己的數學書,它的封面就是一個長方形,用左手豎直舉在面前。
師示范摸一條邊,這就是長方形的一條邊。
請小朋友自己摸一摸、數一數長方形有幾條邊。
反饋:你是怎么數的?指名2個學生上臺數。(可能會有不同的數法,要肯定有順序數的一種,同時強調要記住第一條在哪里)。
跟著電腦一起有順序的數。
(2)那正方形呢?你也能來數一數正方形有幾條邊嗎?請一人上臺指。
電腦演示。
小結:通過數,我們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四條邊,它們都是四邊形。
2、練一練
(1)問:小朋友想一想,我們學過的圖形里,還有哪個也是四邊形?
指名學生回答(平行四邊形,出示)。
(2)還會有其他形狀的四邊形嗎?(有)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哪些圖形是四邊形呢?
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再校對。
小結:第1、第2、第4個圖形雖然形狀各不相同,但都是四邊形。凡是四條邊圍成的圖形都是四邊形。(把這3個圖形貼到長、正方形一起,寫上“……”)
3、認識五邊形、六邊形。
(1)認一認
問:工人叔叔搬運時不小心把瓷磚打破了幾塊,我選了2塊,把它們的形狀描下來了,看看,它們有幾條邊?是幾邊形呢?(出示書上的五邊形)
你能來指出它們的五條邊嗎?指名上臺指,第1個由1人指,第2個由1人帶領全班一起數。
小結:這兩個圖形各有五條邊,叫做五邊形。
(2)說一說
問:四條邊圍成的叫四邊形,五條邊圍成的叫五邊形,那六條邊圍成的呢?(學生猜:六邊形)
看,蜜蜂的蜂巢就是由許多六邊形組成的。
我們書上也有兩個六邊形(出示六邊形)。
打開書,把p、26的這兩個圖形,挑選其中一個把它的六條邊數給同桌聽。
指名問:你剛才數的圖形有幾條邊?是幾邊形?
小結:這兩個圖形各有六條邊,是六邊形。板書:六邊形
(3)搭一搭
五邊形和六邊形還有其他樣子的嗎?(有)(……)
那你想用小棒來搭五邊形和六邊形嗎?先再腦子里想一想,你準備怎么搭?
操作:請同桌兩個小朋友一人搭五邊形,一人搭六邊形,看誰用的小棒最少?
學生活動,一人在實物投影上搭。
問一問用了幾根小棒。
小結:我們用5根小棒,做五邊形的5條邊,用6根小棒,做六邊形的6條邊,搭出了五邊形和六邊形。
小棒收起,推至桌角。
三、實踐運用,鞏固新知。
1、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現在它們在一起聚會了,你還能分得清嗎?
出示第3題。一人讀要求,解釋題意。獨立在書上完成。指名回答。
2、小朋友分得真清楚,它們還會在一起變魔術呢。四邊形可以變成五邊形,五邊形可以變成六邊形,六邊形又能變成四邊形,你相信嗎?
好,請小朋友拿出一張長方形紙,跟我一起變。
師示范,是幾邊形?再依次折,是幾邊形?請一人數一數。最后又變回四邊形。
請大家把紙夾進書里,看電腦老師再來給大家變一遍,邊看邊想象自己剛才折的過程。再填空。
3、剛才的折紙有趣嗎?
再來看,我這里還有一張長方形紙,如果從上面剪去一個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圖形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那怎樣剪是四邊形,怎樣剪是五邊形呢?
想好了,就請你拿出剪刀,來試一試吧。
學生操作,師挑選好的貼上黑板。
4、剛才我們活動開展的熱熱鬧鬧,現在,我們要來安靜的讀題、做題,能做到嗎?
出示第5題。把下面每個圖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幾個?
審題。這句話里要注意什么?
試畫第一個,猜猜看,可以怎么畫,最少分成幾個三角形?指名回答,師畫。
第二、三個學生獨立完成,2人板演,反饋。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這些圖形(揭題、板書課題)。
猜猜看,還會有幾邊形呢?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12教學內容:
認識立體圖形,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36頁的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和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法設計: 實驗操作學法設計: 小組研討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情
1、說學具:
1)同學們,瞧誰來了?(出示課件:帶音樂的機器人)
2)機器人想和我們共同學習,還給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帶來了一籃禮物,想知道有什么禮物嗎?趕快打開看看,你認識什么,就給組里的小朋友說什么,每個人都說說。(學生組內相互說一說)
3)大聲說說你們的禮物。(各組派代表介紹禮物)
2、這么多學具中,你們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嗎?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動:按教師提的要求,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2)匯報: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3)揭示概念
每種物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嗎?
教師根據學生所說在電腦分出的各類實物中出示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
4)活動
板書:球 問:請你高高舉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對了嗎?放回學具籃中,依次出現:圓柱、正方體、長方體
B:摸―――感知長方體
a:感知長方體
(1)活動: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先和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
(2)匯報:
你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你是怎么感覺的?(學生口答)
b:感知正方體、圓柱、球
①活動: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現在你還想認識什么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再給同組的小朋友說說心中的感受。
②匯報:學生仿照長方體的匯報,依次說:
正方體:方方的,6個面,棱,頂點,不能滾動
圓柱:上下一樣粗,圓的,能滾動
球:光光的,能滾動
c:比較
①電腦出示第3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圖
看了叮當帶來的這幅圖: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大家嗎? (學生討論)
②電腦出示圓和球的滾動圖
圓柱和球能滾動,但它們滾動的一樣嗎?
d:形成表象
去掉長方體的花外衣,你還認識它嗎?(電腦依次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體………(依次分四種圖形)一樣嗎?
e: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物體(板書:認識物體)它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f:聯系實際說一說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樣的。
三、活動
1、數一數
數一數剛才的機器人分別用了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學生可以獨立地數,也可以自由組合)
2、搭學具
(1)活動:看看你們組的學具,說說準備搭個什么?討論好了,就用你們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開始工作吧!(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2)各小組匯報: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各種形狀的物體,還用它們裝扮了我們的生活。
作業布置:
P36頁的第2題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13一、學習目標
1.通過網絡學習活動,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并能正確區分這些圖形。
2.通過學生自主拼、擺、畫、折、找等活動,能直觀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征,體會平面圖形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在經歷觀察、比較,描畫活動過程中,感悟到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與聯系,豐富直觀體驗,發展空間觀念。
二、學習重難點
1.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
2.從立體圖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認識平面圖形。
三、學習過程
1.教師帶領學生回憶立體圖形的特征
2.播放微視頻,學生觀看
(課件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從立體圖形中“拓”出平面圖形的過程)
3.組織學生利用課前準備學具的不同形狀在練習本子上描、畫、印、拓出平面圖形。畫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學,可以連麥老師分享他的作品。
4.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
5.認識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觀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師:你能把一張正方形、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的紙折成同樣的兩部分嗎?有幾種折法?誰愿意介紹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來的是什么圖形?請大家動手做一做,準備好的同學可以連麥老師哦
6.歸類整理(1)課件呈現多個圖形,讓學生分別跟家長說說每個是什么圖形?
(2)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每種圖形的樣子的?
四、教師直播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呢?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鞏固應用
1.課本第3頁“做一做”的第1題。
跟爸媽說一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課本第3頁“做一做”的第2題: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你能用今天所學的平面圖形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嗎?
3.學生利用立體圖形拓出自己喜歡的圖形。
同學們,請爸爸媽媽把你們畫好的作品拍照分享在班級群里吧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14教學內容:36—37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教具、學具:課件、小圓印章,三棱柱、圓柱、正方體、長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一、聯系實踐、復習引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在我們教室里找出什么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
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
1、認識長方形。
A: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
用自己的辦法把圖形從物體中“印”下來。
2、能不能找到長方形呢?
3、匯報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用摸、描、印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
、匯報交流,說一說圖形形的樣子。
4、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長方體等有什么不同?
5
三、聯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小學數學教案《《認識圖形》一年級數學教案》。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探索與實踐。
1、淘氣和同學們一樣也認識了這些圖形,這是淘氣利用今天認識的圖形拼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電腦演示)你們能從這幅美麗的圖畫中找出今天學的這些圖形嗎?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淘氣的不一樣。
五、課內小結與課后延伸。
1、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2、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同學們回到家后仔細觀察家里的物體,看看能在哪些物體上找到這些圖形,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互相說一說
學生說
摸一摸,說說感覺,看一看形狀,
在紙上印出來。
說一說長方形的樣子。
學生獨立找、小組內找、匯報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討論,說一說。
學生說一說。
學生說一說。涂一涂。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15教學內容
P27例1,P29課堂活動第1題,P29練習六第1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會長方形和正方形拼組簡單的圖形。
2、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感受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歷、釘子板、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導:
1、出示P21的單元主題圖。
教師:這是在第二單元學習時我們看到的一幅圖,那時小朋友們在圖中找到了很多有關方向和位置的內容。這節課我們再來看這幅圖,從圖中你能看到一些圖形嗎?
引導學生說出圖中人行道的地磚是正方形的,人行橫道是長方形的,吊牌也是長方形的,崗亭的頂上是圓形的,還有玻璃窗也是長方形的。
教師:這些圖形在我們生活中都得非常普遍。小朋友們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一些圖形了,這節課我們就在你們已經認識了一些圖形的基礎上,繼續來認識圖形。
2、揭示板書課題。
二、思:
1、師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會長方形和正方形拼組簡單的圖形。
2、學生根據P27例1的要求獨立自主學習、深思。
三、議:
1、師:你們在自主學習的時候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
師巡視指導。
四、展: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鼓勵學生展示、質疑、挑戰、糾錯、補充。
五、評:
1、教師點評學生在以上環節特別是展示環節的情況(以激勵為主,適當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師:通過大家一起學習,學會了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長方體有的面是長方形,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六、檢:
教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能說一說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嗎?
學生回答,回答時強調是物體的面。
七、練
1、P29課堂活動第1題。
2、P29練習六第1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一)
主題圖例1
(圖略)(圖略)
長方形正方形
課后反思
認識圖形(二)
教學內容
P28例2,P29課堂活動第2題,P30練習六第2、3、4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會三角形和圓拼組簡單的圖形。
2、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感受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圓柱的學具和釘子板。
教學過程
一、導:
復習引入
教師:我們在前面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能在下面的圖形中辨認出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嗎?
學生辨認后,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辨認的。
教師:你在上節課是怎樣認識這些圖形的呢?
學生自由地說,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作以下的板書。觀察分析生活中的圖形—圖形分類—物體與圖形的聯系—說生活中的圖形。
教師:這節課就小朋友們掌握的這些方法來認識新的圖形:三角形和圓。
板書課題。
二、思
1、師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會三角形和圓拼組簡單的圖形。
2、學生根據P28例2的要求獨立自主學習、深思。
三、議:
1、師:你們在自主學習的時候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
出示P28“議一議”。
教師:除了有的交通標志牌的面是三角形,圓桌的面是圓形外,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說幾個例子來大家聽聽。
學生自由地說。
教師:你們在說的時候都到一個“面”字,能說一說這個“面”字是什么意思嗎?不要這個“面”字對不對呢?
讓學生理解圓桌的面是指上面的一個圖形,而整個圓桌不是一個平面圖形,而是一個物體了。
教師:這樣一來,小朋友對三角形和圓的認識就更加深刻一些了。
師巡視指導。
四、展: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鼓勵學生展示、質疑、挑戰、糾錯、補充。
五、評:
1、教師點評學生在以上環節特別是展示環節的情況(以激勵為主,適當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師:通過大家一起學習,學會了辨認三角形和圓,知道了圓柱體的上下面都是圓。
六、檢:
師出示帶有三角形和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物體,指著一個面,讓學生說出是什么圖形?
學生回答,回答時強調是物體的面。
七、練
1、P29課堂活動第2題。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通用15篇)】相關文章: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09-05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5篇)09-06
《探索圖形》教學設計10-01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10-01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通用5篇)10-23
《認識Photoshop》教學設計02-22
認識乘法教學設計11-17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5篇)10-12
《認識photoshop》優秀教學設計11-29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誠實與信任課文教案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