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這么一個眼神,一句話,讓他開始改變了?要知道,這個剛入學沒多久的孩子,每天都會因為調皮搗蛋而屢屢遭到各科老師的批評。不管老師采取了怎樣激烈的措施,均不見效,甚至還有變本加厲的勢態。看來,賞識教育真的很神啊!
于是,我決定開始猛烈的“糖衣轟炸”。
“我請張以馳來讀,因為他是現在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
“我又要獎勵張以馳了,瞧他今天聽課多專心啊!”
……
類似這樣的表揚還有很多,在大家羨慕的眼光下,張以馳狠命堅持專心聽了一節課。原本,我以為很難調教的他原來也有“軟肋”。
吃過午飯,張以弛又開始“活躍”起來,整個教室成了他的天下。
“張以馳,”我走到他身邊,拉起他的小手說,“顧老師一個人在這里批作業好寂寞,你來陪陪我吧?”
“好啊。”他的小眼睛滾圓滾圓的,回答得干脆極了。
在我邊上的他偶爾看看我教其他孩子做作業,顯得很安靜,也很自在。見他無所事事,我請他看《十萬個為什么》。見他看得那么投入,我繼續批改起作業來。
沒過多久,我見他一個人站在那哭,傷心得跟什么似的,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我站起身一邊替他擦眼淚,一邊詢問他怎么回事。誰知他就是不開口,我一看,他手里書沒了。而書的主人此刻正站在不遠處看著他。
“是不是他把書拿走了,不給你看?”見我說中了,他哭得更傷心了。
“沈暢,”我叫來了書的主人,“是不是以為他自己從講臺上拿了你的書看的,所以你生氣拿走了?”
“是的,他怎能自己拿我的書看。”他顯得很氣憤。
我摸著沈暢的頭告訴他:“書是老師借給他的,因為啊,他陪老師批作業,可乖了。”
見我這么說,沈暢趕忙將書從講臺上拿過來,并放到了張以弛的手里。這下,兩個孩子才都抹平了心里的疙瘩,一個高高興興玩去了,一個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書。
上課鈴聲一響,張以弛樂顛顛地告訴我,以后每天他都要陪我批作業,因為今天他覺得好開心!
【反思】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千差萬別,個性、能力、興趣各不相同。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尊重,學會理解,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成為他們信賴的良師益友。
一、給一份寬容
當我們不斷地就某個問題批評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孩子的缺點會不斷地蔓延,不斷地擴張,甚至一些原本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會隨之改變。
案例中的張以弛小朋友就是這樣一個孩子。聽父母說,幼兒園里孩子便是老師最為頭疼的孩子。老師反復教育,甚至嚇唬他把他趕出教室都沒有收到任何效果。
對于他來說,批評已經是家常便飯,“我就是個壞孩子”的想法已慢慢根植于自己的腦海中。像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形成“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想法,“犯錯誤,吃批評”的思維定勢。
對于他們,作為教師首先要給予他一份寬容。不要因對孩子的不足而“當頭棒喝”,而應積極尋找孩子的“閃光點”,抓住機會及時表揚。讓孩子看到自己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以便慢慢樹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二、留一份尊重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以體現自身的價值,孩子自然也不例外。作為老師的我們需要懂得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張以弛就是這么一個好動的孩子,他頭腦靈活,愛出怪招惹人注目。在長期的批評聲中,他漸漸成了一個不肯聽話的孩子。別看他一臉的無所謂,其實,這樣的孩子,往往內心是最渴求他人的尊重和贊賞的。教師適時的肯定與贊美,會增添孩子的自信與動力。
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不僅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言語表揚,而且還要用微笑、注視、點頭、肯定手勢以及關懷性的接觸等方式進行鼓勵。以便孩子感受到教師對自己尊重與關注,從而逐步自信起來,達到自我要求,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多一份理解
孩子的思想雖還不成熟,但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不滿足于被愛、被保護,他們更渴求一種尊重和理解。
而這種尊重和理解必須以愛為基石。因為只有心中有了真愛,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尋找到切實有效的溝通方式,以不同的策略,逐步糾正其不良的行為習慣。
教育家魏書生曾說:“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的本領。育人也要育心。只有走進孩子心靈世界的教育,才能引發孩子心靈深處的共鳴。”當孩子委屈哭泣時,必然有他的原因,教師要善于捕捉細微處,洞察孩子內心的想法。當孩子感受老師的理解與關愛的時候,那也將是孩子主動拉近彼此心的距離的開始。
當然,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相信只要懷揣著教育的夢想,讓自己化身為一個欣賞者,總是能看到成功的!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狗與貓的童話故事(通用12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