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助理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考試章節重點
理財規劃的目的在于能夠使客戶不斷提高生活品質,即使到年老體弱或收入銳減的時候,也能保持自己所設定的生活水平。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7助理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考試章節重點,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財政制度的自動穩定器功能
自動穩定器也叫內在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本身具有的一種減少各種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膨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
財政制度這種內在穩定經濟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稅收的自動變化。
在實行累進稅的情況下,經濟衰退使納稅人的收入自動進入較低的納稅檔次、稅收下降幅度也會超過收入下降幅度,從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當經濟繁榮時,納稅人收入自動進入較高檔次,政府稅收上升的幅度會超過收入上升的幅度,從而起到抑制總需求擴張和經濟過熱的作用。稅收這種因經濟變動而自動發生變化的內在機制具有減輕經濟波動和穩定經濟的作用。
②政府支出的自動變化。
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轉移支付的變化。政府的轉移支付主要是指政府在失業救濟和其他福利方面的支出。同稅收的作用一樣,政府轉移支付有助于穩定可支配收入。當經濟出現衰退與蕭條時,失業增加,符合救濟條件的人數增加,失業救濟和其他福利開支相應增加,這樣就可抑制人們收入特別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進而抑制消費需求的下降。當經濟繁榮時,失業人數減少,失業救濟和其他福利費支出也自然減少,從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費的增長。
③保持農產品物價穩定的政策。
經濟蕭條時,國民收入下降,農產品價格下降,政府按照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按保護價格收購農產品,可使農民收入和消費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經濟繁榮時,國民收入水平上升,農產品價格上升,政府減少對農產品的收購并拋售農產品,限制其價格上升.就可抑制農民收入的增長,從而減少總需求的增加量。
自動穩定器是政府穩定經濟和緩和周期波動的第一道防線。它對輕微的經濟波動能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是有局限性和輔助性的,它并不能完全消除波動。
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的自動穩定器在穩定經濟中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作用畢竟有限,特別是對劇烈的經濟波動,自動穩定器更難發揮較大作用。因此,要確保經濟穩定,政府要審時度勢,主動采取一些財政措施,即變動政府支出、稅收或公債發行規模以穩定總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價穩定的充分就業水平。當出現經濟衰退,總需求非常低時,政府應通過削減稅收、增發公債和增加支出的措施以刺激總需求。當總需求過多,出現通貨膨脹時,政府應增加稅收、減少公債發行規模和削減政府支出的措施以抑制總需求。前者稱為擴張性財政政策,后者稱為緊縮性財政政策。究竟什么時候采取什么政策,要對經濟發展的形勢加以分析并斟酌使用。
財政政策工具是財政當局為實現既定的政策目標所選擇的操作手段,主要是變動政府支出、變動稅收和公債發行規模。
政府支出又包括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購買性支出是決定國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規模直接影響到社會總需求的增減。當總需求水平過低,經濟衰退時,政府可以提高購買水平,如舉辦公共工程,刺激經濟回升;當總需求水平過高時,政府可減少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降低購買水平,抑制通貨膨脹。
轉移性支出也是一項重要的財政政策工具。在經濟衰退,失業增加時,政府應增加社會福利費用,提高轉移性支出的水平,從而增加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刺激經濟回升;反之,總需求水平過高,政府應減少轉移性支出,從而減少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
稅收既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實施財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降低稅率,減少稅收,可引致社會總需求增長和國民收入增加;提高稅率,增加稅收會導致社會總需求下降。因此,在需求不足時,可采取減稅政策抑制經濟衰退,在需求膨脹時.可采取增稅措施抑制通貨膨脹。
公債也是財政政策的'工具之一。公債的發行,既可以籌措財政資金,彌補財政赤字,又可以通過公債發行與其在資金市場上的流動來影響貨幣的供求,從而調節社會的總需求水平,對經濟產生擴張或抑制效應。
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通過控制貨幣供給量以及通過貨幣供給量來調節利率,進而影響投資和整個經濟以達到一定經濟目標的行為就是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通過增加貨幣供給量來帶動貨幣總需求增長。貨幣供給增加時,利率會降低,取得信貸更為容易,投資增加,因此,經濟蕭條時多采用擴張性貨幣政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通過削減貨幣供給的增長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利率提高,取得信貸成本上升,投資減少。所以,在通貨膨脹嚴重時,多采用緊縮性貨幣政策。
調整再貼現率
再貼現是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之間的貼現行為。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商業銀行將它接受的貼現票據到中央銀行請求再貼現,也可以將自己的票據拿到中央銀行貼現。中央銀行掛牌的貼現率,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市場貼現率(即市場利率)。中央銀行通過變動給商業銀行及其他存款機構的貸款利率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如果中央銀行貼現率提高,商業銀行通過貼現得到的資金必然要付出較大的成本,進而商業銀行貼現的積極性降低,貨幣供給量減少;如果中央銀行的貼現率降低.商業銀行感到有利可圖,就會積極到中央銀行要求貼現,從而使貨幣供給量擴大。
實際上,貼現率政策對貨幣供給量的影響比較有限。一方面,中央銀行在確定貼現率的時候,也要視市場其他利率的情況而定。另一方面,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也盡量避免去中央銀行貼現,只將它作為緊急求援手段,平時少加利用,以免被人誤認為自己的財務狀況有問題。因而再貼現政策往往作為補充手段和公開市場業務政策結合使用。另外.再貼現政策也往往缺乏主動性。
變動法定存款準備金金率
在當代國家,為了防止商業銀行為追求利潤而使其保存的現金過少從而導致擠兌風波。也為了控制銀行貸款的速度和數量,從而控制貨幣供給量,各國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吸收的存款,規定一個必須備有的準備金,稱為法定存款準備金。法定存款準備金與銀行全部存款的比率叫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中央銀行有權決定商業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如果中央銀行認為需要增加貨幣供給,就可以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使所有存款機構對每一客戶的存款只要留出更少的準備金即可,或者說使每單位的準備金可支撐更多的存款。如果中央銀行認為需要減少貨幣供給則可以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使銀行減少可創造的貨幣。
從理論上講,變動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中央銀行調整貨幣供給量的最簡單的辦法,然而中央銀行一般不輕易使用這一手段。因為變動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作用十分猛烈。變動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會使貨幣供給量成倍地變化,不利于貨幣供給和經濟穩定。同時,中央銀行如果頻繁地改變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也不利于它對銀行的管理,會使商業銀行和所有金融機構因其正常信貸業務受到干擾而感到無所適從。所以變動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一個強有力但又不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
公開市場業務
這是目前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量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以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在美國,貨幣政策包括公開市場業務是由聯邦儲備系統中的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由公開市場辦公室具體實施的。政府債券是政府為籌措彌補財政赤字資金而發行的支付利息的國庫券或債券。這些被初次賣出的證券,在普通居民、廠商、銀行、養老基金等單位中反復不斷被買賣。聯儲可以參加這種交易并通過這種交易擴大和收縮貨幣供給。當聯儲認為市場上貨幣供給量過多,出現通貨膨脹時,便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政府債券。承購政府債券的既可能是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也可能是私人或企業。當商業銀行購買政府債券后,存款準備金會減少,可以貸款的數量也減少,整個社會的貨幣供給量會成倍減少。反之,如果出現通貨緊縮,聯儲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買進債券,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準備金會因之增加,私人通過這種購買也會將現金存人銀行。這樣,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增加了,其貸款能力相應擴大,整個市場的貨幣供給量會成倍增加。
公開市場業務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優點:①中央銀行可通過買賣政府債券把銀行準備金控制在自己愿望的規模內。②這種手段具有主動性,中央銀行可根據自己的意愿進
行。⑧這種手段具有靈活性。中央銀行可以靈活地改變貨幣供給變動的方向,可以大量地或少量地買進或賣出政府債券,從而主動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即使中央銀行有時出現政策失誤,也可以及時進行糾正。④這一手段具有可測性,即這一業務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可以比較準確地預測出來。如買進一定數量金額的證券,就可以大體上按貨幣乘數估計出貨幣供給增加了多少。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講解增值稅 20節課搞懂增值稅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