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之路讀后感
徜徉在學術研究的湖畔
——讀鄒承魯《我的科學之路》有感
鄒承魯先生的《我的科學之路》是怎樣的一篇文章或者說一部書?一口氣讀下來,雖然心中暢快無比,卻無法對其“一言以蔽之”,只覺得有如坐在清風習習的湖畔,欣賞著淡淡的帆影、遙遙的遠山,有艷羨,也不乏躍躍欲試的沖動,仿佛那帆影與遠山竟然是可登可攀了一般。回觀現實中的自我,卻又生出幾分自嘲、自省與自勵來。
坐在這風光旖旎的湖畔,仿佛看見鄒先生奮發崛起的倒影。從經歷來看,鄒承魯先生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如此扎實——無論是重慶南開中學的苦讀,還是在西南聯大眼界的開拓與踏實學風的形成,無論是在劍橋讀研時的獨當一面與碩果累累,還是在同輩學者中的見賢思齊、擇善而從,都給我這個后學以陣陣的心靈震動。
遙想鄒先生讀研時的情景,年齡大概與我輩相仿,而其視野與造詣所達到的廣度與深度,則是我輩所不敢望其項背的。考其原因,與先生本人的努力有關,更與先生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我由此既反思自我的懶散,疏于讀書治學,更感慨當今的研究生培養制度。其實一個人的努力與否,可能取決于一個小小的心情波動,即如我當下的想法一般是要一改舊習而發憤讀書治學;而制度的改弦更張,則是個艱難的過程——一把茶壺配太多茶杯的研究生教育,是該變革一番了!
這一碧萬頃的湖水,實在蘊藏著取之不盡的寶藏。在這里,鄒先生如老蚌吐珠般奉獻出了一生治學的精華,只等著有心人去吸收融會。在我看來,他的每一個字里,都含著對科學、對學術的無限熱愛,都含著對年輕人的無限期待甚至熱望。
他說,做學問要踏實,并把治學原則歸結為:努力追求科學真理,避免追求新聞價值,跟蹤最新發展前沿,不斷提高水平,勤奮工作,永不自滿。踏實二字,說來實在簡單,也似乎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卻無疑是一個清脆的提醒。且不說令人側目的學術剽竊,令人不勝其擾的學術垃圾,單是為追求新聞價值而搞學術的一班人,已令學術界空氣為之一冷。這說的還是有名有姓的一般學者甚或學術大腕,更多無名的青年學子或者初登學術之路的青年學者,或出于無奈,或樂此不疲,總之是在不踏實的路上越走越遠了。讀鄒先生的文章,我惟以自盛自策!
要有創新的學術思想,是學術研究的先決因素。鄒先生反復強調此點。創新,大概是這個時代最時髦的詞匯,可以說是“凡有井水飲處,皆有人歌創新”吧。然而創新之于這個時代,恰恰是最缺乏的,這點有目共睹、不待饒舌。何以如此?我想,若從我自身的經驗去揣度,大概是三個原因:一是懶于創新,費了很大的.工夫,未必有現實的功利,何必吃這份苦受這份罪?二是不會創新,有人讀了很高的學歷,也僅僅是拿了學歷而已,科學研究的方法,導師是一點沒教給,或者只教了一點皮毛,自己也沒有多下功夫,想創新的時候,只好抓耳撓腮,徒嘆奈何,只恨當年少點了幾根蠟燭,這也像鄒先生所說的,缺乏積累就不會有創新!三是自以為聰明,用偽造的創新去冒充實有的創新,有人常說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不過是豹之一斑而已。
在這里,我不想一一羅列所有的寶藏,但我的心中會記下!
流連這一派煙波浩淼的湖水,感受這湖水里的每一朵浪花的魅力。在談學術的間隙里,鄒先生對時下的學風順勢給予了深刻的批評,體現了一個老學者對學術的質樸純真的愛與希冀。我從中則感受到,批判的力量來自深厚的學養和洞若觀火的明朗眼光。對我而言,這也是鄒先生文章的魅力之一!
徜徉復徜徉,這一片寧靜的學術研究之湖,似乎映著藍藍的天空,讓我的心如此沉靜。盡管,我不知道,我與學術有多深的淵源,在學術的路上,我還要走多遠,但是,我將永遠感動于這一片動情的湖水,和在這湖邊流連駐足的當時的我!
【科學之路讀后感】相關文章:
1.《興趣之路》讀后感
2.《命運之路》讀后感
3.天才之路優秀讀后感作文
4.幸福之路讀后感
5.未來企業之路讀后感
6.《教育家之路》讀后感
7.科學讀物讀后感
8.走進科學讀后感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工作總結報告發言稿范文 工作總結及匯報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