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格言演讲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800字 古詩詞讀后感400字10篇
日期:2023-03-21 02:46:58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 時間:2020-12-31 12:59:36 經典詩詞 我要投稿
为你推荐:
  • 特別漂亮的早上好圖
  •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 時間:2020-12-31 12:59:36 經典詩詞 我要投稿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范文(精選7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經典古詩詞讀后感范文(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范文(精選7篇)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1

      我國的古詩眾多,而我最喜歡的還是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讀著這首詩,眼前仿佛出現了烈日當空,農民們流著滿頭大汗,辛勤地鋤草、耕地,汗珠一串串地滴下來,滴進了泥土里的情境。

      有誰知道這盤中的每粒米飯,都凝結了農民伯伯們的勞苦!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好像都忘記了節約是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比如在飯堂吃飯的時候,我看見有的小同學非常挑食,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總是隨便把飯菜倒進垃圾桶里。我想大聲呼吁:讓我們大家都從節約一粒米開始,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來珍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2

      或許真像宋濂所說,你的讀書條件遠比他優越,可我卻從中品出了一絲悲哀。我不想和你比讀書的條件,卻想比一比其他。

      在讀書的目的上,我比你幸運。你的目的是明確的,千百年來,讀書人都是“學成文武術,貨賣帝王家”,走的永遠是科舉仕途。從捧讀《三字經》那天起,你就注定要成為封建科舉的犧牲品。不要說“不”,你的老師不也在津津樂道自己“承天子之光,綴公卿之后”嗎?真可謂嚼著自己的血肉叫“鮮美”啊!我比你幸運!我的學習目的,初時簡單——為讀書而讀書,漸漸地我明白了,讀書既為個人的成材,也為國家民族的昌盛。讀書是為了給個人“充值”,更是為了民族之林的茂盛!我不會一頭栽進“科舉”的網絡而難以自拔,我要在知識的長空里放飛生命!

      在讀書的范圍上,我也比你幸運。你除了“四書五經”、“孔孟之道”外,還能涉獵其他嗎?頭上戴著你的“讀書目的”緊箍咒,只能做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虛妄美夢,可悲!你上不曉天文地理,下不知礦藏資源,理不聞數理化學,文不懂外語馬列。我卻不然!我可以“學貫中西,文理兼容”,我可以登臨書山,遨游網海,出入國門,探微知著,充分享受解讀“為什么”的樂趣,因為我生活在你無法企及的時代。

      再說教育吧,我更比你幸運。你只能折服于頭懸梁錐刺股,努力于囊螢映雪,學得何其苦!面對師長的尊嚴,你只能垂手而立,大氣不敢出,疑義豈能訴?你的宋濂師長尚且“行深山巨谷”,臨“窮冬烈風”,踩厚雪,裂足膚,你還敢懈怠愉悅嗎?我卻不然!我雖也不乏辛苦,卻很有樂趣,小班教育寓教于樂,身受著“發展教育”,師生親如一家,同窗情同手足,上課呼名,何其可親;下課同娛,何其可樂。

      而說到學成之后的命運,依然是我幸運。你的師長宋濂老先生,最后不也是明里辭官,實則被貶。而你雖讀了許多詩書,卻忘記了封建文人學士一幕幕的悲劇:子胥功高吳王妒,文種滅吳身首分。可惜了淮陰命,空留下武穆名。昨日的萬里長城,今日的一縷英魂。真是孤燈一盞寒夜清,心血耗盡換虛名,何必千年留笑柄?

      而我雖說難逃應試命運,至少勤讀文本十二載,甚至更多,但我未必一定要入“廟堂”,也不必貨賣“帝王”,更何況海本遼遠,天本開闊,我盡可“魚躍”、“鳥飛”。馬生啊馬生,你為名而活,太累;我為自己而活,尤甜!

      其實,最大的不同是:你依然昏昏,我已然昭昭。所以,我比你幸運!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3

      說到陸游,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詩,他的詞,從小在學校學習時就已學了無數的篇目。但是讀過《陸游傳》之后才真正懂得了這位偉大詩人的真性情,真正體會到他的有情。

      陸游的情,是與唐婉凄涼卻堅定的戀情。

      他們的愛情,幾乎是人人有所聽聞的。那樣的情,即使分離十許年,即使各自都已覓得新伴侶,仍堅定不渝的愛情在那樣一個年代是少見卻令人敬佩的。在思想那樣保守的古代,我想大多數男子對女子的想法就是生兒育女,大部分精力仍是在事業上的。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的愛情是少有的。可是陸游卻打破了這一觀念,他的行動,他對唐婉的情,都在沈園的那首《釵頭鳳》中體現。那種苦苦相戀卻不能相守的無奈,卻仍執著于此的堅守,都在詞句中一一體現。如此多情的好男兒,怎不讓人落淚!

      陸游的情,是有志之士的愛國熱情。

      我們都知道,陸游詩一位有名的愛國好兒郎,雖然他在沙場上沒有杰出的表現,可是他的詩,那些字字鏗鏘的詩句,無一不體現著他赤熱的報國情懷。或許是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陸游的愛國從小就開始形成,到后來越來越大,這種情懷也就越來越深,不論是對朝廷的上書還是在自己的詩作中,陸游對現實的不滿,對國家統一的渴望都直白地、毫不隱瞞地表達出來。我覺得這種舉動就十分讓人敬佩,那樣混亂的,亂臣賊子尤其多的朝廷,說重一句話就會有殺頭的罪,可是陸游卻仍直言不諱,那樣赤誠明白的愛國之士,怎能不讓人另眼相看?我還記得《陸游傳》在寫陸游臨死前提到他咽氣前最后一刻寫下了《示兒》。“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臨終一刻,他仍是惦念江山社稷,依舊那么渴望淪陷區的收復和國家的統一。如此愛國的好兒郎,怎不讓人佩服!

      不管是多情的陸游還是愛國的陸游,都是哪位有情有義的陸游。如此偉大的詩人,怎不讓人印象深刻呢!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4

      提起古詩,你一定能滔滔不絕地背誦好多古詩。但是,要寫一首詩,就需要進行反復地修改。只有這樣才能寫出一首好詩來。你雖然會背古詩,但你是否知道關于改詩的故事呢?我就知道一個關于改詩的故事。

      這首詩是《泊船瓜洲》。這是一首王安石思念江南金陵的詩。整首詩是這樣的: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其中,“春風又綠江南岸”是被人們廣為傳誦的名句。

      然而,又有誰知道王安石在這句詩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呢。據說,王安石最初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寫好后他覺得“到”不如“過”好,就改為“過”;后來,又覺得“過”不如“送”表達得更好,就又改成了“送”;接著又改為“入”和“滿”,但是,他覺得都不滿意,最后才改為“綠”。經過他的反復修改,這首詩也終于成為一首好詩,被人們千古傳誦。

      讀了這首詩,了解了這首詩背后的故事后,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成功不是也同樣需要我們不懈地努力嗎!就拿寫字來說吧,要寫出一手好字,不僅需要我們反復地練習,尤其需要我們用心地去思考,就象王安石改詩一樣,只有反復推敲,仔細琢磨才能寫出好字來。

      同時,讀了這首詩,了解了這首詩背后的故事后,我也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須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半途而廢只能導致失敗。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5

      第一首,“泊船瓜州”是宋代詩人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描寫了詩人停船在瓜州是遙望家鄉,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的惆悵表現了作者深切的思鄉之情。

      第二首,“秋思”是唐代詩人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秋思》寫了詩人在洛陽城見秋風而思念家鄉,寫信給家人無耐信短情長,無法盡訴,字里行間流露出濃濃的思鄉懷親之情。

      第三首,“長相思”是清朝詩人納蘭性德。“三一程,水一程,聲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睡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長相思》描寫戊邊的將士,在北方的風雪聲中輾轉反側,不能入眠,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這三位詩人都見到或者聽到某種事物而思念起家鄉·懷念親人的主題,但是表達的方法個異,《泊船瓜洲》是寫景予情,《秋思》是敘事予情,《長相思》則融寫景,敘事于一體,來表達作者的思鄉感情。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6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有人曾這樣評論過:詞的上闋將千里行程中目睹的萬事萬物,凝縮為“山”“水”二字,“一程”又“一程”的復疊吟哦中,詞人與家園的空間阻隔不斷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大,空間感和思鄉情構成了詞人心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在這種行進方向和心緒逆反的背離中駐營夜宿,詞人的思緒早就超越了他自己。“身”與心相對,身向榆關(山海關),而心卻在關內,在故園。“夜深千帳燈”,這看起來開闊的意境,壯偉的景觀,實際上則是詞人情心深苦之寫照。

      白日統千軍萬馬行走天涯,跋山涉水,為何夜深時仍然燈火通明,難以入夢?——思鄉失眠!

      古人沒有現在的安定生活,也沒有如今的便利交通,但他們有著的是一顆熾熱的心,他在不停息的跳動著,家鄉和親人便是他們永不停歇的動力。

      此人有著報國的大志,又有著想脫離黑暗的幻想,內心的掙扎讓他,開始逃避那些權貴,情愿回到家中與親人享受天倫之樂,而這種行為,到現今還會是一種選擇嗎?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7

      唐代大詩人張籍曾寫過一首流傳千古的《秋思》,其中所流露出的對家鄉親人的濃濃思念之情不知打動了多少人。每當讀到這首詩,我總是會不由得想起我的舅太公。

      舅太公是我太婆的親弟弟,定居在臺灣,年事已高,我并沒有見過他。聽媽媽說,舅太公年輕的時候被國民黨某抓壯丁,強迫去當兵,一走就是幾十年沒有音訊,家里人都以為他早已經死了,太婆也不知為他哭過多少次。后來收到他的輾轉來信,才知道他隨戰敗的國民黨軍隊去了臺灣。在臺灣生活的日子里,舅太公無時無刻不想回到故鄉和親人團聚。可當時海峽兩岸還沒有通航,他只能苦苦壓抑自己的思鄉之情。后來,兩岸關系緩和,舅太公不顧自己多病的身體和兒子的勸阻,孤身一人返回故鄉。他滿心盼望著能和自己的姐姐再續親情,可迎接他的卻是一座冰冷的墳墓,當年的分別已成為永別!在墳前,舅太公像孩子一樣哭得撕心裂肺,媽媽他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在古代,人們與親人的分離大多是因為交通不便;而在現代,骨肉同胞的割舍卻是由人為造成的。難怪臺灣詩人余光中曾發出這樣的感嘆:“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同為炎黃子孫,我們衷心盼望團聚那天的到來!

    【經典古詩詞讀后感范文(精選7篇)】相關文章:

    經典古詩詞精選11-21

    經典愛情古詩詞06-23

    經典冬至古詩詞01-21

    經典情感古詩詞06-16

    經典愛國古詩詞06-14

    經典古詩詞集錦11-17

    經典的古詩詞08-23

    經典唯美古詩詞04-27

    小學經典古詩詞名句11-18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傷感的文案短句子_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