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格言演讲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
日期:2023-03-09 19:14:04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
为你推荐:
  • 最傷感的個性簽名
  •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知道這些生字在詩句中的意思。認識一個多音字。

      2、初步懂得兩首古詩的意思,感受作者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能用自身的話說說詩意。

      2、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寫幾句話

      課時布置:兩課時

      優秀教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春雨》。

      2、初步感受《春雨》的詩意,感受作者對春雨的喜愛贊美之情。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現在正好是春天,天氣暖和,百花齊放,人們心情舒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首古代詩人抒發自身對春天喜愛的古詩。

      2、板書課題

      二、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一首古詩,齊讀課題。

      2、你們知道這首古詩是誰寫的嗎?

      3、作者簡介“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被人稱為“詩史”

      三、學習課文

      1、自身小聲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指導看圖,說一說春雨的特點

      3、指名讀第一句,邊讀邊理解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這真是一場好雨,你知道什么季節需要雨水嗎?春天一到,就下了起來。

      4、為什么春雨是好雨呢?

      5、齊讀第一句

      6、指名讀第二句,邊讀邊理解。

      這句詩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間,乘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著春風輕輕地灑落,滋潤著萬物。

      7、齊讀第二句。

      教師范讀,同學自身練習。

      8、有感情地背誦。

      四、小結

      這首詩贊美了和時而下,無聲地滋潤著萬物,反映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贊美之情。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5個生字,掌握“春曉、眠、覺、聞、啼鳥、知”等詞語。

      2、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內容,并能用自身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能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4、到郊外或公園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變化,先說說,再用幾句話寫下來。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朗讀背誦《春雨》。

      2、今天,我們還將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板書課題:春曉]

      二、學習《春曉》

      1、范讀課文,學會體會詩的意思。

      2、講解詩意。

      (1)介紹詩的作者。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他寫的田園山水詩很有名。

      (2)逐句分析。

      全詩共四行,兩句話。

      第一行:講春天的晚上人們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眠:睡 覺曉:天亮)

      第二行:講醒來以后,聽到到處都有鳥的叫聲。

      (聞:聽到 啼:鳥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風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3、問:《春曉》寫了怎樣的景象?

      仔細看圖,展開討論

      《春曉》寫的是百花盛開,小鳥在枝頭歡快地鳴叫,風雨過后,地上滿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4、小結

      這首詩既寫了春天的早晨,雨過天晴,小鳥在枝頭鳴叫跳躍的歡樂局面,又抒發了作者對昨夜風雨交加,滿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詩中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構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曉圖。

      三、朗讀背誦課文。

      1、范讀課文,注意停頓。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2.請同學反復讀詩,在注意停頓的基礎上,注意生字讀音。

      3.請同學背誦課文。

      4.指導生字。

      (1)復習舊字。

      澆 民 耳 帝

      (2)請同學說出新字。

      曉 眠 聞 啼

      (3)指導重點字。

      曉:右上角最后一筆為撇,沒有點。

      5、看圖讀詩,體會文中意境,注意語氣。

      四、指導練說。

      1、指導同學說話。

      (1)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你看到了什么變化?

      (2)花、草、樹有什么變化?

      (3)小動物有什么變化?鳥和自身所見到的動物有何變化?

      2、教給同學說話方法。

      (1)注意說話次序,回憶上次《春天》看圖說話的次序。

      (2)要加進想象和形容詞,體現出春天萬物復蘇的情景。

      3、廣泛讓同學練習說話。

      (1)單個說。

      (2)同位子說。

      (3)請同學到前面說。

      五、作業

      1、讓同學通過觀察說出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再讓同學練習寫一寫。

      2、收集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板書設計

      5 春 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四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暗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難點與突破方法】

      1、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人借景抒情的方法,感受詩情。

      2、突破方法:

      充分朗讀,討論。

      【教學準備】

      1、了解三位作者生平。

      2、收集思鄉的古詩。

      【教學程序】

      一、學習《泊船瓜州》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⑴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這是人世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情感。同學們,你們學過哪些與“月”有關的詩詞呢?生回憶,師總結:是呀,從古到今,月亮總是讓人情不自禁思念家鄉,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關于月亮的詩。

      ⑵ 揭示課題: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書課題。了解“泊”字字義,選擇正確讀音)

      2、交流資料,了解詩人:

      課前,你收集了詩人的哪些資料,請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

      3、整體把握,初步感知:

      ⑴ 指名讀詩,全班讀,注意讀準字音。

      ⑵ 自己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并從中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⑶ 四人小組討論詩句的意思,并說說你最欣賞詩中哪一句。

      4、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⑴ 剛才同學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⑵ 請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⑶ 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生機盎然的春天的樣子。現在請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在你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景色呢?暢所欲言。

      ⑷ 同桌互讀,練說。

      ⑸ 指數名學生說。

      ⑹ 小結:

      你們的回答真精彩!詩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簡短的同一個語句在不同的人的腦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畫面。

      ⑺ 請你用朗讀把你腦海中勾勒的畫面讀出來,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⑻ 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仿佛看見了草長鶯飛、滿目新綠的春天,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還能讓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⑼ 指名說,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⑽ 關于“綠”字還有一個故事,引導閱讀“資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⑾ 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觸呢?

      ⑿ 小結:

      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一個字修改十多次,我們在習作中難道不該反復修改嗎?記住:文章是改出來的。

      5、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⑴ 這么美的春色,誰不流連忘返呢?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其間了嗎?

      ⑵ 詩人想干什么?家鄉在哪兒?引導學生從課題和詩句一、二行處理解。

      ⑶ 請你在教室的地圖上找找它們的位置吧。再好好讀古詩。

      ⑷ 學生上臺指地名,然后簡介王安石把南京稱為故鄉的原因。

      ⑸ 你從哪里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家鄉呢?

      ⑹ 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

      ⑺ 感情朗讀。

      6、回歸整體,深化體驗:

      ⑴ 漂泊在異鄉的游子對家鄉是多么的眷戀啊!讓我們一起來感情朗讀這首詩吧。

      ⑵ 練習背誦。

      二、學習《秋思》《長相思》

      1、回顧內容,談話入題:

      古詩《泊船瓜洲》讓我們體會到了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的千般惆悵?那么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思鄉之情的呢?

      2、初讀古詩,整體感受:

      ⑴ 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正確、流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詞。

      ⑵ 指幾名學生讀,正音。

      ⑶ 看看詩詞題目,你發現了什么?

      ⑷ 同樣的思鄉之情,但表達卻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讀詩,看看詩人們是怎么表達的?

      ⑸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選一首讀。

      3、品讀詩句,領悟感情:

      ⑴ 詩人那濃濃的鄉情,藏在哪些詩句中呢?讀,勾畫。

      ⑵ 指名答。

      ⑶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⑷ 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⑸ 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惆悵滿懷的感覺。

      ⑹ 詩中詩人借什么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

      ⑺ 小組內交流:

      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

      ⑻ 引讀“意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提示:頭腦中想象情景)

      ⑼ 這一次又一次的想寫信、封信、拆信的過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的掛念。

      ⑽ 感情朗讀。

      ⑾ 王安石見月惆悵,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么,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藏于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⑿ 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⒀ 全班交流,師引導體會“風一更……無此聲”。

      4、入情入境,深情朗誦:

      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也就不同。我們在朗讀這些詩詞時,一定要想象畫面,要用心體會他們的感情。讓我們再一起朗誦這感人的詩詞吧。

      【同伴互評】

      設計者將三首古詩融為一體,第一首古詩精講,第二首略講,第三首古詞就基本上放手讓學生自己悟,很好地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上的循序漸進。在詩文學習中,教師較好地抓住了以詩情為主的教學方式,沒有拘泥于以詩講詩,同時又注意了三首古詩的一貫性,讓學生體會到,鄉思的表達也各有不同的特點。如果在最后一部分加上一個三詩的對比,相信對表達方式的感悟,學生會有更深的理解。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并說說詩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跡。

      2、能力目標:學生能憑借詩歌語言文字,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結合作者生平及當時時代背景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標: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并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重難點】

      1、能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走近古詩。

      1、同學們,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朝氣蓬勃,彌久不衰。我們從小一直學古詩,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哪些詩?(指名吟誦兩至三首古詩)

      2、賀知章寫了一首《詠柳》,大家會背嗎?(齊背),詩中的“剪刀”可以換成“菜刀”嗎?(學生說說理由,教師用“推敲”和“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典故引導學生體味詩歌語言的精煉及韻味)

      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名的詩——《石灰吟》(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2、了解詩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

      于謙(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撫,兵部尚書等職。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深受人民愛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誣陷殺害,1465年,明朝政府為于謙平反昭雪,并賜謚號為“忠肅”

      3、釋題:吟:吟誦,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頭吟》等。

      4、質疑:作者為什么要吟誦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嗎?

      課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導學生了解石灰的相關知識。

      三、初讀古詩,抓字眼,明詩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

      2、指名讀,正音。學習生字“焚”,描紅。

      3、范讀,明確節奏。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4、指名讀,要讀出韻律美。

      5、默讀,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集體交流:(預設)

      (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板書:千錘萬擊、烈火焚燒)

      千錘萬擊:形容開采石灰原料非常艱難。錘,錘打。擊,擊打、開鑿。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擊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采石灰巖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烈火焚燒”與“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板書: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四、再讀古詩,想意境,悟詩情。

      1、討論交流:讀1、2兩句你想到了什么樣的情景?“千、萬”說明次數多,這個詞說明了什么?(抓住“千錘萬擊”引導學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錘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見到此情此景,你體會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質?(不怕磨難、不畏艱險)齊讀1、2兩句。

      2、過渡:石灰還受到了什么磨難?讀3、4兩句,這時你看到了什么畫面?這兩句寫出了石灰的什么特點?(勇于獻身、清白留世、潔身自好)齊讀3、4兩句。

      3、小結石灰的高貴品質并指導學生練讀全詩,讀出對石灰的尊敬。

      4、由這樣的石灰你會想到什么樣的人?(剛強勇敢、勇敢奉獻、勇于犧牲的英雄)于謙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五、三讀古詩,融情感,練誦讀。

      1、于謙僅僅是寫石灰嗎?他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他要做個像石灰一樣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齊讀全詩,讀出贊揚之情。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詩人、詩作的相關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后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二)后兩行——懷古

      1、提問: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

      認識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簡介作者

      2、解題:從古詩的題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寫作者在晚上的所見所聞。

      二、初知詩意

      1、自主學習,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這首古詩讀通、讀準確。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著聽,互相評議,相互指正。

      3、指名讀古詩,正音。

      三、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結合圖意,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劃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2、全班交流,理解詩意

      (1)小組匯報讀懂的地方。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互相補充詩意,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心情。

      3. 誦讀全詩

      自由讀——賽讀——評讀——齊讀

      4、練習背誦

      四、指導寫字“促、深”。

      第2課時: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教學目的:

      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王維很有才華,他的詩被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是詩人十七歲時離開家鄉,遠在京城長安寫的。

      二、初讀

      1、我們先把詩讀正確、連貫。

      2、教師范讀自由讀指名讀。

      3、請再讀題目,想一想,哪個字寫出了詩人離開親人的心境?(憶)

      圍繞“憶”字,你能提問,啟發大家思考嗎?(根據學生質疑,板書)

      (簡單的疑問根據詩題釋疑,重點為:“九月九日”:重陽節,古人有在重陽節這天插著茱萸,登高飲酒風俗;“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蒲州,與今天常說的山東不同。)

      三、精讀理解

      1、四人一組思考、討論黑板上的問題。

      2、全班交流。

      教師相機引導。

      如:第一句詩。

      ①“憶”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看看一二兩行,找找哪個字就是憶的意思?

      ②詩人會怎樣思念親人呢?(“倍思親”。“倍”:加倍)什么時候“倍思親”?(“每逢佳節”,“逢”:遇到。)可見詩人平時怎樣?

      ③詩人為什么會平時思親,“每逢佳節倍思親”呢?

      從而理解“獨在異鄉為異客”

      ④朗讀指導:“是啊,詩人所處的環境是陌生的,看見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獨、寂寞呢?讓我們讀出詩人寂寞的,極度思念親人的感受。(指名讀→評:突出獨、異、倍→范讀→指名讀、評議)

      如:第二句詩

      ①詩人極度思念親人,想到兄弟們干什么?(生齊讀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詞?(標出字:遙、遍,說字義)再說句意。(板書:登高)

      ②詩人在家時,總和兄弟們一起登高,可見獨自在外,多么遺憾啊。他知道家鄉的兄弟們此時此刻也一定在思念著詩人呢。現在,就請你們做詩人的弟弟妹妹,說說家鄉的兄弟們會怎么想,怎么說?

      3、朗讀指導,并背誦。

      ①自由練讀

      ②配樂范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③練習背誦。(師生接龍背→指名背)

      四、拓展總結

      1.今天就是中秋節,我們寄宿在學校,不能回家,就讓我們說一說對他們的思念吧!

      學生暢所欲言。

      2.寫字指導

      重點寫“異、遙、插”字

      板書設計:

      9、古詩兩首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景物 思鄉之情 憶

      人物 追憶童年 思念親人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6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對詩句的理解和想像結合起來,入情入境,理解詩句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同上

      教 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 法 朗讀理解法、質疑、討論、探究、自學法、配樂朗讀法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會認“霜、寺、”會寫“遍、漸、霜、愁、眠、蘇、寺

      2、理解古詩的意思,想像古詩所描繪的畫面,從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語言美。

      3、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背誦詩文。

      4、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6、師根據掛圖相機糾正、指導。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今譯:月亮慢慢落下去,烏鴉啼聲陣陣,秋霜仿佛鋪天蓋地。伴著江邊的楓樹,對著江中的漁燈,漂泊思鄉的憂愁使我難以入眠。蘇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三、美讀課文,深入領會

      1、自由地朗讀詩歌,邊讀邊想: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并用筆勾畫出來。

      2、這是哪個季節的景象?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在這些詞語下面作上記號。

      3、這時詩人的心情是什么樣的?詩中的哪個字最能表達詩人的感情?

      4、理解“愁”,詩人究竟“愁”什么?為什么而“愁”? (讓學生根據自身搜集到的資料進行補充)(教學步驟同上)

      六、 學生交流收集有關作者的資料

      七、 學生根據注釋并結合查字典自學古詩,了解詩的大意。

      八、 (1)學習生字詞。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學生齊讀。

      (4)看注釋理解字詞的意思。

      九、 (5)學生試著講講詩句的意思。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并注意他們的讀音。

      十、 整體感知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情景,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

      十一、 同桌互讀,互相糾正讀音。

      學生自己讀古詩,邊讀邊畫。

      第二課時

      教學反思:

      本文以生動的語言反映了錢塘江大潮的真實情境,在教學時借助圖片以及音響引導學生直觀的感受潮的聲與形,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7

      猜謎激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了一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面:

      一只蝴蝶輕輕飄,

      順著風兒上九霄。

      一心向著云外飄,

      可惜繩子拴住腰。

      2、指名說

      揭題

      1、出示課文插圖

      瞧,圖上的幾個小伙伴正玩得帶勁呢!詩人高鼎把他們寫進了一首詩中,大家想讀讀嗎?

      2、板書課題,指導讀準平舌音“村”。

      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宇音。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指名讀,齊讀。

      圖文對照,讀中感悟

      1、看圖,幾個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

      (指名回答: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全班齊讀。

      3、看看圖中的景物怎樣?(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4、詩中是怎樣寫的?(引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5、小伙伴在這么美的風景下放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境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1

      讀詩想畫畫,指導背誦

      1、師配樂朗誦,小朋友閉上眼睛聽,再說說剛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看圖背誦,全班齊背。

      復習生字詞,寫字指導

      1、抽讀生字、詞卡片,學生說一說怎么記住“醉”這個字。

      2、指導寫“忙”字(方法同前)。

      擴展活動

      開展放風箏活動。

      教材簡析

      《春曉》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

      高鼎的《村居》,則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種情調。良辰美景配上快樂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風華少年,意境多么悠遠。

      學習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2、難點:認識生字“醉”和書寫“聲、處”。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8

      教師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生字詞,理解詩句意思。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體會兩首古詩的異同。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愛美情操,激發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喚起記憶,營造氛圍。

      談話: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你瞧,微風輕拂,萬樹搖綠,百花綻放,到處生機盎然,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都對春天充滿深情,歌頌贊美它!今天就讓我們盡情地享受春天、贊美春天,享受生活、熱愛生活吧!

      1、齊背《春日》。

      2、“萬紫千紅”主要指的是什么?(花)我們今天再來學和花有關的兩首古詩。首先學習《游園不值》這一首。板書題目。解釋“值”的意思。理解題目的意思。

      二、了解詩意,質疑解疑

      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名讀,糾正字音及不恰當的停頓。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了解古詩大意,并且提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4、在小組內交流。

      (1)、在小組內說一說古詩的大體意思。

      (2)、交流不理解的字詞。(注意“屐”“印”的意思)

      5、全班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三、入境品讀,體味詩情。

      1、學生再次走進古詩,讀古詩,談自己的感受。

      2、抓住重點詩句領會詩情。

      (1)談對“小扣柴扉久不開”的理解。如果沒有聯系到上句,教師再引導學生閱讀前兩句。

      (2)理解作者當時的心情。

      (3)指導朗讀: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

      (4)指名讀,教師指導讀得慢一些。

      (5)就在作者失望掃興的時候,事情發生了什么變化?引出后兩句。學生齊讀后兩句。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

      (6)由作者高興的心情引出“滿園春色”。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果把滿園春色拍成電視片段,每一個同學都會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展示老師的版本:

      牡丹高貴地昂著頭,/ 玉蘭花謙虛地含著笑。/ 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黃鸝在枝頭上歌唱。

      (7)學生準備版本,然后指名說。

      (8)指導朗讀,把作者欣慰的感情讀出來。

      3、賞讀全詩,誦讀全詩。

      (1)范讀古詩。把作者由掃興變為欣慰的感情讀出來。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3)全班有感情地誦讀全詩。

      四、學習第二首古詩。

      導語:剛才很多同學都寫出了屬于自己版本的“滿園春色”,我國唐朝大詩人杜甫也早已寫出了杜甫版的“滿園春色”,想看嗎?現在來看《江畔獨步尋花》。

      1、總結學習第一首詩的方法。自讀――借助工具書了解大體意思――小組交流――感悟詩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自主、合作學習這首古詩。

      3、師生互動。學生大體說說古詩的意思。談自己的體會。教師補充當時的時代背景。

      4、感情誦讀全詩。

      五、比較兩首詩的異同,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默讀兩首古詩,想想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

      3、在全班交流。教師著重指導學生領悟語言表達方面的直白與含蓄。

      六、自學本課生字。

      七、課堂小練筆。

      同學們,屬于你自己版本的“滿園春色”是什么樣子?能寫一寫嗎?

      擴大閱讀范圍,布置作業。

      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讀一讀。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們小朋友,一起先聽聽他的自我介紹吧。

      放錄音:嗨,我是古詩博士,非常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在學習之前,我想和你們進行一場背詩比賽。

      小博士要求:

      ? ? ? 1、任意背一首詩,開火車背。

      2、別人背過的不能得復背。

      教師小結背詩比賽:同學們表現很棒,教師也想背了,想不想聽呢?

      二、朗讀古詩,學習生字。

      1、詩背古詩,請同學評價后,讓學生自讀《春曉》、《村居》。

      2、師:這兩首古詩的題目分別是,。指名讀,區分“春、村”的讀音。

      3、出示生字。

      a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讀一讀。

      b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c小組交流自學情況。

      d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4、鞏固識諮。

      5、比賽背。

      二、鞏固生字。

      1、出示詞語(指讀、搶讀、同桌互讀)

      2、比賽:出示字卡,打亂順序,分別發給四個小組,讓小組合作,按詩句的順序擺一擺。

      三、寫字。

      逐一指導書寫。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本課兩首古詩抒發了詩人在秋天里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南宋詩人葉紹的《夜書所見》先是寫客游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郁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種郁悶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情所代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抒寫鄉情的千古絕唱,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他當時只有十七歲,正在長安謀取功名。恰逢重陽佳節,作者孤身漂泊于繁華熱鬧的帝都,倍感孤單,非常思念家鄉親人。情之所至,詩人直抒胸臆,寫出了“獨在異鄉為異課,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樣傳誦千古的名句。編選本課的意圖是,增加學生有關傳統文化方面的積累,感受詩中的秋意和詩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學習這兩首古詩,可以通過反復吟誦,感受詩歌優美的音韻、完整的意境和蘊含其中美好的情感。要充分調動學生對秋天的印象,從而理解詩人情感的生發和變化。可以讓同學收集一些與秋天有關的古詩句,在課上進行交流。

      一、學習目標。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這兩首古詩。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要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二、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體會其中的意境。

      三、教學難點: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要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四、教學方法:欣賞教學法

      五、教學準備:1.課文插圖。2.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六、教學時間: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夜書所見》

      二、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他寫了什么嗎?

      3.看圖說話:(出示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這首詩讀通、讀正確。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四、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2.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3.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心情?

      4.感情朗讀。帶著你體會到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五、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六、根據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七、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八、拓展活動

      九、你還讀過哪些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第二課時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夜書所見》。

      2.出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提問:你了解這首詩的作者王維嗎?

      二、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學習《夜書所見》的方法,小組討論怎么學習這一首古詩。自學基本步驟:

      (1)自讀:讀準字音,并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詞義。

      (2)自思: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自瀆中產生的疑惑。

      (3)交流:讀讀、說說、問問。

      (4)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2.學生按自己小組議定的方法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師生交流,解決疑難

      1.每組說說讀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組學習時所產生的問題及討論的結果。

      2.其他組的同學與老師參與其中,或討論解決或補充己見。

      四、感情朗讀,啟發想象

      1.指名朗讀詩文。提問:你們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引導以情促讀。提問:你能用讀來表達這種思想感情嗎?3.

      3.引導以讀啟發想象。提問:同學們在朗讀時頭腦中形成了怎樣的畫面,能交流一下嗎?

      4.學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練習有感情朗讀。

      5.熟讀成誦,品賞文字

      五、自由朗讀,練習背誦。

      六、品賞文字,述說感覺。問:你覺得這首詩中,哪些在用得特別好?

      七、練寫生字,當堂展評

      1.出示生字:促、憶、異、逢、佳、倍、遙、遍、插,讀記、組詞。

      2.說說要求會寫的字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3.練寫生字,同桌互相評點或當堂展評。

      八、拓展活動

      1.你還讀過哪些描寫秋景的詩,背給同學聽聽。

      2.有機會到公園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點,想想自己心中產生了怎樣的感受。

      板書設計:夜書所見 見:梧葉挑促織一燈明聽:寒聲孤獨寂寞,感:動客情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每逢佳節倍思親(思念家鄉、親人)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學習兩首古詩,領悟詩意,做到感情朗誦、背誦。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誰能把自己喜歡的詩歌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新的古詩。(齊讀課題)

      2.通過預習,你們知道這兩首古詩的作者是(李白、杜甫)。你們對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

      二、學習《望廬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讀詩,遇到難讀的字可問老師、同學。

      2.同桌互讀生字、詩歌,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學生自愿上臺認讀生字,并當小老師教讀。

      4、開火車讀生字。

      5、你們發現這四個生字有什么特點?

      (廬和爐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戶字,偏旁不同。瀑與水有關,是三點水,右邊是暴字。)

      6.抽生讀詩,其他生評議。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7、齊讀詩,想想:廬山瀑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句詩體會到的?

      8、借助圖畫和自己的想象,小組內交流讀懂的詞、詩句的意思。師隨機指導。

      (第一、二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遠望香爐峰,在陽光照耀下,峰頂煙霧裊繞升騰;瀑布飛流而下,像條大河在山前高掛。生紫煙的“生”字,給人以動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應,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寫瀑布從山頂飛流而下的景象。詩人想象它好像是銀河從高高的天空飛落下來,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

      9、小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詩句意思。

      10、質疑,提出沒理解的詞。釋疑。

      如:生——升騰、升起。

      川——河流。

      紫煙——紫色的云霧。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詩意后,你有何感受?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2、抽生讀,評議。比賽讀。齊讀。

      13、練習背誦。

      三、學習《絕句》

      1、自讀詩,把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師教讀。

      (注意:嶺是邊音、后鼻韻、三聲。)

      3、開火車讀。

      4、同桌檢測讀。

      5、抽生讀詩。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6、齊讀。

      7、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詩。(可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學情況。

      (我通過讀,知道了第一、二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春光明媚,一對黃鸝歡唱于濃濃翠綠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鷺展翅飛翔于藍藍的天空。詩中寫了兩種鳥、兩個背景,據說,這種鳥能給家園帶來喜慶、祥和的氣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詩人從窗口望去,西山綿亙,白雪皚皚。而在門前不遠的江岸邊,停靠著等待遠航東吳的大船。這兩句,一寫千年雪之山鑲嵌在窗口,一寫行萬里之航船停泊在門前江中。)

      (我通過畫明白了《絕句》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明麗的田野風光,表達了詩人安適愉快的心情。)

      9、抽生讀、唱、說、畫,評議誰學得最好?

      10、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1、齊朗誦

      12、練習背誦。

      拓展訓練

      1.背兩首古詩

      2.回家搜集古詩,背一背。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12

      1、能有感情地背誦古詩,并理解古詩的意思。

      2、認識9個生字,學會5個生字。

      能力目標:

      1、能用生字口頭組詞,認識“吃、求、通、飯、識”五個生字。

      2、能獨立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5個生字。

      教育目標通過學習古詩、書寫生字,向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使學生知道勞動是光榮的,也是辛苦的。

      學情分析:《鋤禾》這首古詩學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地背誦,通過插圖幫助學生理解了“鋤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兩句描繪的場景。對于本課要求認識的9個生字,學生能獨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結構,通過多種記憶方法記住9個生字。

      教學構想: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通過古詩譯文,引導學生背誦古詩。通過學生喜愛的“開火車”、“摘蘋果”游戲復習、鞏固9個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組詞,豐富識字量。通過課件的演示幫助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教師指導,“當、汗、知”三個生字的書寫,“禾、午”兩個生字放手讓學生獨立觀察書寫,在書寫的同時運用各種評價鼓勵學生認真書寫。

      重點、難點:掌握5個生字的筆畫特點,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媒體:實物投影、電腦課件、生字卡片

      一、創設情境背誦古詩:

      小朋友,你們都喜歡聽故事對嗎?我們就先來聽一個小故事,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第一冊-鋤禾》。(課件出示古詩插圖,播放古詩譯文)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學生自由發言,引出《鋤禾》這首古詩)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二、鞏固識字:

      學習這首古詩時,我們還與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們來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讓我們開動智慧小火車,

      師:火車,火車,開起來。

      師:開到我們這里來。

      師:UU—

      學生開火車讀生字。遇到不認識的生字由“檢修員”來幫助讀字。

      2、我們的火車開到了蘋果園。看,樹上結著又大又紅的蘋果,你們想干什么?要摘蘋果吃有個要求,仔細聽:摘下來的蘋果上的字能和哪個盤子上的字組成詞,就放進哪個盤子里,聽明白了嗎?誰想來幫大家摘蘋果?(指名摘蘋果,同時播放《勞動最光榮》歌曲)蘋果都摘完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勞動成果,蘋果是誰摘的,就來帶大家讀一讀詞。(這里增加識字量,讓學生說說“飯、求、吃、通、識”這五個字自己是怎樣認識的)

      三、寫字: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生字朋友你們想把他們漂亮的寫出來嗎?好你們看:

      1、課件出示“當”:

      (1)這是哪個生字朋友?請學生跟生字朋友一起書空(課件演示“當”的書寫筆順)。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在寫這個字的上半部分時應注意哪一筆;寫下半部分時應注意些什么。

      (3)教師范寫,邊寫邊說每一筆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學生獨立練習書寫,書寫后進行自我評價(自己覺得自己寫得好就獎給自己一顆小紅星)

      (5)指名展示,請“小評委”說說自己的意見。

      2、課件出示“汗”:

      (1)這個生字朋友是誰?學生跟生字朋友書空(課件演示“汗”的書寫筆順)。

      (2)分析結構,指名說說在寫這個字時應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字寫漂亮,

      (3)教師范寫,邊寫邊說兒歌:一筆點,二筆點,三筆提到橫中線,四筆寫得是短橫,五筆寫得是長橫,六筆寫堅,豎要直,這樣“汗”字才漂亮。

      (4)學生獨立練習書寫,書寫后進行自我評價(自己覺得自己寫得好就獎給自己一顆小紅星)。

      (5)指名展示(對比展示,一本寫得好的,一本寫得不好的)請“小評委”說說自己的意見,誰寫得好,誰寫得不好(給寫得不好的學生以鼓勵)。

      3、課件出示“知”:

      (1)又來了一個生字朋友,他是誰?學生跟生字朋友書空。

      (2)指名說說在寫這個字的左半部分時要注意什么;寫右半部分時要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邊寫邊說兒歌:小撇寫到橫中線,寫了短橫寫長橫,再寫長撇和小點,右邊的“口”字方又小。

      (4)學生獨立練習書寫,書寫后進行自我評價(自己覺得自己寫得好就獎給自己一顆小紅星)。

      (5)指名展示:請學生自己先來評價,再讓其他小評委評價。

      4、課件出示“午、禾”;

      (1)請“小老師”帶大家書空。

      (2)課件再播放“生字朋友”的要求:請學生自己來寫字,一定要看清生字的模樣,把生字寫漂亮。

      (3)學生獨立觀察寫字,教師及時指導。

      (4)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每個組評出“小小書法家”,進行展示。

      四、拼字游戲:

      生字朋友看大家這么聰明,想和我們來玩拼字游戲,你們愿意嗎?在每一組的桌子上有一些字和筆畫的卡片請每組小朋友來拼一拼,看能拼成哪些字。(請一組學生到黑板上拼字)

      五、課件演示五個生字朋友,教師進行總結

      課后小記:學生游戲中掌握了本課要求認識的9個生字,通過教師的引導、點撥,課件的演示,學生能夠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認真書寫生字。“午、禾”放手讓學生獨立觀察寫字,效果較好。互相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有實效,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愿意寫字。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13

      復習理念:

      小學語文復習是以鞏固學生所學語文知識與基本技能,提高學生遷移應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目的。因此,在設計本節復習課時,我充分利用六年級下冊的古詩教材,并通過回顧與整理小學階段所學過的古詩,使學生習有所得,自覺養成自讀自悟古詩,自我復習、積累古詩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復習技能和方法水平。我還嚴格遵循了以下三個復習原則:復習過程要簡約,復習方法要整合,復習內容要全面。另外,為了避免復習課枯燥無味,消除學生對復習課的抵觸心理,改變沉悶局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在設計過程中還力求強調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復習氛圍中知詩人、讀詩句、曉詩意、悟詩境、記詩句、用詩句,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的古詩文化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復習目標:

      1.交流記憶古詩的方法,幫助學生整合歸類古詩。

      2.重溫讀詩句、曉詩意、悟詩境的方法,并學以致用。

      3.學會靈活積累、運用古詩,養成自覺閱讀與積累古詩的良好習慣。

      4.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的古詩文化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復習重、難點

      1.學會整合歸類小學階段所學過的古詩。

      2.吟誦古詩,想象意境,理解詩意,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復習準備

      教師準備:1.將小學階段重點古詩進行整合歸類。2.制作課件。

      學生準備:1.重溫六年級下冊所學過的古詩。2.回顧以前所積累的古詩,并加以整理,編成目錄。

      課時安排:一課時

      復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談話導入:同學們,古詩歷來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千百年來傳誦不衰,深受人們喜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漫步古詩園,領略古詩的魅力。(板書課題:漫步古詩園)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接導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直接明確本節課復習的內容,以此誘發學生的復習欲望,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復習的狀態。】

      二、交流方法,靈活積累

      1.過渡:我們小學階段學過的古詩不計其數,猶如一個繁花似錦的百花園,如何又準又快地記憶所有的古詩呢?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自己的絕招,誰愿意把你的絕招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板書:記憶古詩的方法)

      2.學生交流記憶古詩的方法,師隨機板書:歸類列表法、熟讀成誦法、古詩吟唱法、理解記憶法等。

      3.重點交流歸類列表法。

      (1)回顧古詩分類的依據。(可以按詩人分,可以按內容分,可以按題材分,也可以按朝代分等。)

      (2)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詩人和朝代對古詩進行歸類。

      (3)小組匯報交流,展示成果。教師作適當補充,并出示課件。(表格內容略)

      朝代詩人所寫的詩篇(4)組織學生根據題材對古詩進行歸類。(提示學生可參考六年級下冊的回顧?拓展二和《古詩詞背誦》板塊。)

      (5)教師作適當補充,并出示課件。(表格內容略)

      題材對應的詩篇 4.根據板書鼓勵同學們課后用自己喜歡的記憶方法把小學階段積累的所有古詩進行整理、歸類。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交流記憶古詩的方法,有效地進行了資源共享,使學生從中“得之以漁”,并學以致用。整個環節,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參與者的角色,把課堂的教學時間和空間還給了學生,使學生復習興趣濃厚,復習氛圍活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三、重溫學法,品讀古詩1.指名背誦唐代詩人杜甫寫的《江畔獨步尋花》。

      2.出示詩內容。

      3.回顧五言詩和七言詩的誦讀方法。

      4.指名朗讀《江畔獨步尋花》,隨機點評。

      5.回憶交流理解詩意,感悟詩境的方法。師板書:曉詩意、悟詩境的方法:結合注釋,讀中理解,聯系插圖,發揮想象等。

      6.出示《江畔獨步尋花》詩意圖,引導學生結合畫面,通過想象來感悟詩境,理解詩意。

      7.入情入境地誦讀《江畔獨步尋花》。

      8.鞏固練習:根據出示的詩意圖,背出相應的古詩,并感悟其詩境,理解其詩意。

      9.總結學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復習的重難點,為了讓學生重溫讀詩句、曉詩意、悟詩境的方法,我以六年級下冊《古詩詞版塊》中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為例,引導學生回憶交流,并加以點撥小結。最后通過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從而提高復習技能。】

      四、快樂闖關,加深記憶

      1.過渡:為了加深同學們對古詩的記憶,老師還準備了系列闖關練習,希望同學們在闖關過程中能大顯身手。預祝你們闖關成功!

      2.出示課件。

      第一關:吟詩對對。

      (1)鄉村四月閑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葉紅于二月花。

      (3)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無風鏡未磨。

      (5)兩岸青山相對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孤帆遠影碧空盡,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笛弄晚風三四聲。

      第二關:詩獻四季。

      把自己最喜歡的古詩獻給最喜歡的季節。

      第三關:百家爭鳴。

      思念家鄉時,我們吟——感謝母愛時,我們吟——依依惜別時,我們吟——贊美柳樹時,我們吟——喜迎春節時,我們吟——觀賞瀑布時,我們吟——第四關:金睛火眼。

      利用你們的金睛火眼,猜詩主,說出處,看誰最厲害!(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2)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

      (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

      (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5)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6)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

      3.師小結:通過闖關練習,老師感受到了大家對古詩的熱愛,也看出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詩句。恭喜你們,你們都順利過關了!【設計意圖:采用形式多樣的闖關練習,使枯燥無味的復習課變得饒有趣味,不但調動了學生復習古詩的熱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表現自我、張揚個性的舞臺,又打開了學生的記憶大門,使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詩再次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從中受益匪淺,習有所獲。】

      五、遷移運用,促進提高

      1.過渡:“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來也會偷。”如果我們在說話、習作時能恰當運用,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請看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詩句?2.出示情境題,指名回答。

      (1)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著油燈的微光為子女縫補衣服,此情景真可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刮胡子,過兩天又長出來。小明幽默地說:“_______________。”

      (3)湖邊,那株豐姿的柳樹亭亭玉立,纖細的嫩葉泛著點點綠光,遠遠看去,就好像一樹綠色的寶石,柳枝也不遜色,低眉順眼,柔柔軟軟、纏纏綿綿,似風姿綽約的美人。讓人情不自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

      (4)中秋佳節,手捧著香甜的月餅,凝神眺望著皎潔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遠在大連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禱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英雄被敵人抓住了,敵人對他說:“只要你肯說出八路軍在哪,我就放過你!”可小英雄昂著頭說:“我要像石灰一樣:“_________________。”小英雄被敵人殺害了,可他永遠留在我們心里。

      3.在日常說話、習作中,你們巧妙地運用過哪些詩句?(指名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僅在于其掌握知識的多少,更在于能否學以致用。設計情境題,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將自己所積累的古詩運用到平時生活和習作中,從而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語文能力的提高。】六、交流收獲,總結提升1.組織學生交流復習收獲。

      2.總結:今天的復習課,同學們表現非常積極,不但復習了學過的內容,還領悟了不少的復習方法。但小學階段所學的古詩,只不過是古詩園的一角,要想對古詩有更多的了解,我們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功夫。我相信,只要同學們一起努力,一定能大有收獲。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交流復習收獲,目的是使學生能從多個角度去體會,共同分享成就感。進行課堂總結,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七、布置作業,凸顯個性

      1.繼續漫步古詩園,豐富古詩積累,并整理歸類,資源共享。

      2.自主編制古詩練習,與同學互相交換進行考查。

      3.選做題: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搜集一些回環詩進行吟誦,也可以自己當“小詩人”,創編古詩。

      【設計意圖:作業設計突出個性化,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使學生自覺養成自我閱讀與積累古詩的良好習慣。】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14

      教學預設目標:

      1、有朗讀古詩的興趣,能從詩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認識"所1、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能初步感悟詩歌的韻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背誦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課件、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預設目標:

      1、學習古詩《所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一、激趣導入

      1、沈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很多同學學過很多的古詩,也會背很多的古詩,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詩背 給

      大家聽。

      2、揭題,釋題。

      齊讀課題。"所見"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指名說說)

      小結:所見--所看見的事物(東西)

      3、出示課文插圖投影:

      《所見》這首詩,寫的就是詩人所看到的圖上的景物。讓我們也來看看圖,你能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出示小黑板:預習"三讀"法:

      一讀:讀準讀通課文。(大聲朗讀)

      二讀:劃出生字,記住字形(不出聲音默讀)

      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輕聲讀)

      2、請同學們用我們學古詩的"預習三讀法"來預習一下課文。

      把不懂的字、詞、句子用橫線加上"?"劃下來。如:?

      3、學習生字。

      (1)、預習好了,你能把古詩中的生字讀出來嗎?(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老師相信你們不用看拼音也能讀出來。(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

      (3)同桌對讀,檢查。

      三、精讀課文

      1、你能把這首詩流利地讀出來嗎?指名讀(兩名)

      2、播放音樂,教師范讀。

      學生閉上眼睛聽,初次感悟、體會詩句的意思。

      3、學生練讀全詩。(4人組內合作朗讀)指名1號做朗讀匯報。

      4、在4人組內交流: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師相機解決問題)

      預設問題:什么叫"振林樾"?(傳遍了樹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詩意。

      (1)出示課文插圖。

      A、師指"牛與牧童"圖問: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牧童騎黃牛)

      B、放錄音(牧童歌唱的聲音)聽!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C、齊讀詩句。

      (2)演示"牧童捕蟬"的動作及"蟬叫聲"。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

      心想捕捉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出示詩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齊讀詩句。

      (3)你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小組合作完成)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心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

      (4)挑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讀一讀。(指名讀)

      (5)多美的一首詩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配上音樂)

      齊讀--指名讀--男女生讀

      四、讀詩想畫面

      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畫面背誦。(引背同桌對背齊背)

      3、從"林樾"、"蟬鳴"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

      五、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指名說說)

      2、說說你認為最好記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呢?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林:左邊的木的捺改成點。

      黃、童: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

      范寫"黃"、"童"

      六、編故事

      學完了這首詩,你覺得牧童捕到蟬了嗎?小小組里討論一下,試著編一個故事。

      七、課后作業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并背誦課文。

      2、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繪的畫面。

      3.品讀體會課文,了解并學習作者表達、抒發情感的方法。

      4、理解詩句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朗讀并背誦課文。

      2、品讀體會課文,了解并學習作者表達、抒發情感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走近作者

      1.組織交流作者的資料

      (板書課題及作者)王昌齡的詩歌創作。王昌齡工七絕,堪與李白爭勝。清人葉燮《原詩》云:七言絕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齡。李俊爽,王含蓄。王昌齡的詩歌有邊塞詩,宮怨、閨情詩,送別詩等。其邊塞詩講究立意構思,風格蒼涼悲壯,清剛勁健,帶有透視歷史的厚重感;宮怨、閨情詩善于細節描寫、心理刻劃和藝術概括。總體來看,王昌齡的詩意境高遠而情致深長,語言婉曲含蓄,風格偏于清逸明麗,纏綿婉轉。

      2.教師出示幻燈片

      二、練習朗讀古詩

      1.組間巡視,隨機指導。

      2.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匯報(指名讀、同桌間合作讀、齊讀)

      三、指導學生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1.組織學生通過和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古詩的意思。

      2.引導學生思考:這段話主要講的是什么?

      3.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作者怎樣把自己的意思講清楚的?

      學生小組討論并匯報

      《從軍行》組詩是王昌齡采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共有七首。這一首,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這首小詩,筆法簡潔而富蘊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系。前三句敘事,描寫環境,采用了層層深入、反復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了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臺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王昌齡善于運用層層深入的手法,反復渲染環境氣氛,為突出主題而服務。詩歌由背景寫到人物,由所見寫到所聞,由外在行動寫到內心世界,層轉層深。正如陸時雍所言:昌齡作絕句往往襞積其意,故覺其情之深長,而辭之飽決也。法不與眾同。

      四、指導品讀課文,讓學生體會著讀一讀

      1.學生有感情讀課文

      2.個人讀-自愿讀-齊讀

      五、指導學生背誦

      1、學生默背,準備參加比賽

      2、全班一齊背誦

      六.課外延伸

      教師用幻燈出示,組織學生閱讀積累。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組織學生背誦《從軍行》。

      二、學習新課

      1.導語:出聲地讀一讀古詩《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看一看這一次你又感受到什么?組織學生匯報針對這首古詩你都了解了什么?(教師相映出示幻燈)

      2.組織學生體會著讀一讀

      3.同桌之間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的大意

      4.你們還有哪些地方講不通。

      潤州:州名,在今江蘇鎮江市。行營:主將出征駐扎之地。

      事鼓鼙:從事軍務。金陵:一般指今江蘇省南京市,但唐時把潤州也稱為金陵,這里即指潤州。楚:古代楚國,現代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5.教師幻燈出示有關典故的資料

      6.小組內討論詩的大意

      7.組織學生有感情朗讀(感情激昂、充滿豪情)

      8.組織學生背誦。

      三、課外延伸(出示幻燈片)

      四、作業

      預習下一課(自學生字、讀通古詩、查閱資料)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2-15

    古詩《牧童》教學設計12-24

    小學古詩清明教學設計(通用5篇)04-02

    英英學古詩教學設計12-08

    小學語文課文《白鵝》教學設計模板10-15

    小學語文古詩練習題08-27

    古詩清明教學設計(精選5篇)04-02

    古詩清明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04-02

    古詩清明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04-02

    小學《大腦》教學設計10-23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會過去的說說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