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格言演讲
《回延安》教學設計一等獎 《回延安》優秀教案一等獎
日期:2023-02-28 10:53:09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回延安》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
为你推荐:
  • qq說說配圖傷感
  • 《回延安》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回延安》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延安》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

      《回延安》優秀教學設計 篇1

      1、教學目標

      (1)了解“信天游”這種民歌形式,體會本詩的藝術特色。

      (2)學習這首詩恰當運用比喻、夸張、排比等修辭方法。

      (3)使學生了解詩人熱愛革命圣地延安、熱愛革命事業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語文從整體上看存在以下問題:

      (1)基礎知識不扎實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識拼音;有些同學古詩會背但不會寫,或寫不正確;至于改病句做過練過考過再考還是做不正確。基礎知識不扎實,導致學生在做相關內容的選擇題時錯誤率高。

      (2)閱讀能力不強

      閱讀短文,許多學生不能從文中提取正確信息,學生的語言的概括能力不強,不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至于賞析句子,只有少數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教給的方法進行答題。

      (3)作文水平不高

      從作文批改的情況來看,較多學生作文的字數不足,文章的段落少,語句不夠通順,中心不明確,有的同學作文只是從閱讀短文中抄些內容,甚至個別同學一個字也不寫,寫作態度極差。

      針對上述情況,我認為,作為教者要強化基礎知識、閱讀和作文教學,使本年級的學生的語文成績有所提高。改變態度,關愛學生。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走進學生的心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情感的交流是我們工作的突破口,用情感到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我們的策略是:扶特———促中———培優,通過個別輔導和分散培優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扶特培優,具體做好四個字:細,從細節、小事入手。盯,盯緊特殊學生,矯正他們的不良行為。幫,建立幫扶制度,建立課后輔導機制。活,開展競賽,開展活動。因材施教,分層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優秀生和特殊生,也要關注中等生和下等生,努力提高整體成績。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從朗讀中理解詩人對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摯、熾熱的感情。

      4、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導入】創設情境

      用一首陜北民歌引題,讓同學們體會陜北民歌高亢悠揚的曲調,引出這種歌詞的特點,導入新課的講授。

      【講授】課前檢查

      一、讀準字音:

      摟(lǒu)定白羊肚(dǔ)手巾糜(méi)子

      黍(shǔ)類油饃(mó)氣喘(chuǎn)

      二、解釋詞語:

      (1)幾回回:一回又一回。陜北方言里,量詞的構成方式往往用疊字。表示數量多。

      (2)糜子:一種子實形狀像小米的沒有黏性的黍類谷物。

      (3)腦畔上:課文指窯洞的頂上。

      (4)赤衛軍:就是赤衛隊,指我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里不脫離生產的人民武裝組織。

      三、作者作品簡介

      賀敬之,1924年生于山東省嶧縣。4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已出版《放歌集》、《雷鋒之歌》、《賀敬之詩選》、《回答今日的世界》等詩集。1945年在集體創作著名歌劇《白毛女》中擔任執筆,此劇1951年榮獲斯大林文學獎。80年代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回延安》是賀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參加“五省(區)青年造林大會”時寫的一首抒情詩。詩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離開延安。從1946年到1956年,其間離開整整10年。全詩以“回延安”的過程為線索,共寫了五個部分。

      信天游,也叫“順天游”,流行于陜北的一種民歌,兩行一節,上下句押韻,一節一韻,詩行錯落有致,讀來高亢悠遠。有的一節表達一個簡單獨立的意思,有的幾節構成一組,表達比較復雜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來抒情、亦可敘事。注意運用比興手法,貼切、自然,增強了詩的音樂性;聯想豐富,感情深切。

      【新課鑒賞】

      一、回延安,激動滿情懷

      闊別10年后重回延安母親的懷抱,與親人相見的興奮和喜悅

      二、憶延安,圣地養育我

      追憶當年在延安的戰斗生活,表現了與延安母親的血肉關系

      三、會親人,歡聚話今昔

      描繪與親人團聚的場面,表達了相互間深厚的情誼。

      四、逛新城,舊貌換新顏

      描繪了延安新貌,贊美十年來黨領導下延安的巨大變化。

      五、贊延安,圣地大貢獻

      歌頌延安的光輝歷史,展望美好的明天

      師生共同活動,分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部分,其余人輕聲跟讀。

      (2)要求學生找出用得準確、生動、傳神的詞語,討論這些詞語的含義,分析作者運用夸張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總結歸納。學生齊讀第一部分。

      師生共同活動,分析第二部分。

      (1)女生、男生交替讀第二部分。

      (2)結合預習提示討論重點詞語的含義,重點討論、分析第2、3、4節的意思以及比興、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

      (3)總結歸納。學生齊讀第二部分。

      詩歌第一部分通過“莫”“抓”“貼”“夢”“摟”“撲”等詞語,生動而形象地表現了踏上延安土地與親人重逢時的喜悅與激動。第二部分憶當年,寫延安在思想、生活上對自己的養育,字里行間流露出無限熱愛、眷戀之情。

      師生共同活動,分析第三、四部分。

      (1)指名朗讀,要求思考并能找出本節的中心句——“母親延安換新衣”。

      (2)討論詩人是怎樣圍繞這一中心寫的:“總——分——總”;討論夸張、排比、擬人、比喻手法的表達效果以及詩人選取了哪些典型形象來表現延安城的巨變的`。

      (3)總結歸納,然后學生齊讀。

      師生共同活動,分析第五部分

      (1)教師范讀,學生輕聲跟讀,然后明確:本節是抓住延安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進一步深化主題的。

      (2)結合自讀提示,討論詩人是怎樣簡練地寫出延安對中國革命的貢獻的,體會末兩節的含義。

      寶塔山下留腳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門!

      赤衛軍,青年團,紅領巾,

      走著咱英雄幾輩輩人……

      社會主義路上大踏步走,

      光榮的延河還要在前頭!

      詩歌三至五部分先畫出一個親人歡聚的特定場面,然后寫“老爺爺”“社主任”“團支書”三代人的歡喜和變化;然而選取典型形象,實實在在地勾畫出延安的新貌,最后先用“楊家嶺的紅旗啊高高的飄”起興,使人產生聯想,然后詩人展開聯想的羽翼,飛躍了較長的歷史跨度,極簡練地寫了從“寶塔山”到天安門,從新民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幾十年戰斗歷程中延安對革命的貢獻。

      【課文要點概要】

      1、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詩人自始至終把握住了對母親延安的感情,通過回延安、愛延安、會親人、壽延安、頌延安五部分內容來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傾吐,又有間接抒情、或用動詞,或描寫,便感情抒發既酣暢淋漓,又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華。詩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見到延安的親人,從“手抓黃土教不放,緊緊地貼在心窩上”“一頭撲在親人懷”等詩句看出,詩人產生的是激動、喜悅的感情;詩人回憶延安對自己的養育,描寫和延安親人歡聚暢談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愛延安、愛革命、愛人民的感情達到了高潮;當詩人又要離別延安時,從結尾兩句詩可以領會到,詩人難舍難分的惜別之情上升到了巔峰。

      2、鮮明的地方色彩

      詩中的棗園、窯洞、寶塔山、糜子等帶有延安的色彩,詩中所采用的信天游形式,是陜北民歌;詩中“登時”‘莫要”“幾根根”等,取自陜北方言。詩歌表達的是對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詩中景物的描寫、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詩的遣詞造句,都帶有鮮明的地方色彩,使詩的內容與形式達到了和諧統一

      3、夸張手法的運用

      詩里有這樣的話:“一口口的米酒千萬句話”,極言親人重逢說話之多。又如:“雙手接定寶塔山”“滿窯里圍得不透風”等等,夸張的寫法淋漓盡致地表達出詩人熱愛延安、熱愛延安親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熱烈歡迎詩人的真摯情景。

      4、修辭

      【練習】知識鞏固

      (一)下面句子中說法正確的只有一項請選擇。

      A、信天游,也叫"順天游",流行于陜西的一種民歌。

      B、賀敬之是一個嚴謹創作的詩人,(回延安)是他的飽滿的政治熱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抒發詩人對革命圣地延安懷念之情的優秀詩篇。

      C、"一口口的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這一節詩句只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

      (二)按下邊的提示從詩中找出相應的詩句。

      1、通過對話和動作的描寫來抒情:

      2、通過景物和場面的描寫來抒情:

      3、通過想象和聯想來抒情:

      4、直接抒發內心的感受:

      【作業】知識延展

      一、背誦全詩。

      二、模仿《回延安》的形式,試著創作一首信天游。

      《回延安》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2、積累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

      3、了解民歌信天游特點及其在文中的體現。

      4、理解課文線索,歸納概括課文內容。

      5、理解多種修辭方法運用的效果。

      7、體會作者對延安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線索,歸納概括課文內容。

      2、理解詩人的感情。

      教學難點:

      1、信天游特點在文中的體現。

      2、修辭方法運用的效果。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進步青年奔延安,在延安學習、生活、戰斗、成長,和延安人民結下了魚水深情,這些人后來又離開延安奔赴全國各地,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干,這些人離開延安,并沒有忘記延安,而是對延安魂牽夢繞,若干年后,他們又回到了延安,當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熱情的鄉親時,他們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賀敬之的《回延安》。

      二、作家作品

      1、賀敬之,詩人,劇作家,山東嶧縣人,1940年到延安,進入魯迅藝術文學系學習,1945年與丁毅合作創造了富有我國民族特色的新歌劇《白毛女》,1946年離開延安,去華北根據地工作,解放后長期從事文藝創作和文藝領導工作,有詩集《并沒有冬天》、《朝陽花開》、《放歌集》等。

      2、信天游:這首詩是用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寫的。“信天游”也叫“順天游”,它的特點是兩行一節,一般是一節一韻,也可以幾節押同一個韻;多用比興方法。比,即比喻;興,先寫其他事物引起要寫的事物。不少時候,興中兼比,比和興融為一體。比興,一般用在詩節的首句。“信天游”是一種隨心所欲任意發揮的民歌形式,廣泛流行于陜北一帶,有強烈的民歌色彩。

      三、寫作背景

      “1956年,我跟隨當時團中央的一位領導回延安,參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會。這時我已經離開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覺很不一樣。我本打算寫幾篇報告文學和一點新聞報道,青年大會要舉行一個聯歡晚會,說要我出個節目,我說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寫幾句詩,抒發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邊唱,一邊寫,寫了一夜,……當時我是在窯洞里面走著唱著,還流著眼淚。”

      四、語言積累

      1、聽讀課文。

      2、讀讀寫寫:注音和抄寫

      五、課文內容

      1、全詩分成五節,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1)回延安——抒寫久別重逢的激動和喜悅

      (2)延安——追憶當年延安的戰斗生活

      (3)延安——描繪見到親人的熱烈場景

      (4)延安——描畫延安城的嶄新面貌

      (5)延安——歌頌延安的光輝歷史,展示繼續革命的征程

      2、這首詩的線索是什么?

      明確:

      3、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1)整首詩表達的情感:

      (2)詩人除了直接抒情,還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和場景描寫等來間接抒發情感。試著找出相關詩句,細心揣摩其中蘊含的詩人的情感。

      明確:(1)第一節:一“抓”一“貼”逼真的動作,表現了詩人

      “雙手摟定寶塔山”中的一個“摟”字,則寫盡了作者

      (2)第三節:“保衛延安你們費了心,白頭發添了幾根根”一句中通過語言描寫寫出了

      (3)第三節:通過場景描寫抒發情感:“滿窯里圍得不透風,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寫親人相見的場面,表達了詩人

      六、課堂小結

      七、布置作業

      1、練習冊。

      2、分析信天游特點在文中的體現。

      《回延安》優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設想

      詩歌重在誦讀。通過朗讀,可以逐步由認知生字詞,深化到理解詩歌內容,把握作者感情等。可以將朗讀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或范讀,或齊讀,或分組讀,或對口讀,變化形式讓學生反復誦讀,并由淺人深進行朗讀指導,啟發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最終培養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二、朗讀全詩

      要求通過多種形式反復地朗讀,引導學生逐步由表及里地體會到文章的形式與內容有關方面的知識要點。

      1、教師范讀全詩。

      (1)教師范讀。

      (2)疏通字詞障礙。

      參照“教學設計(A)”。

      2、學生初讀全詩,體會詩歌的基本特點。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

      (2)要求學生說說:這首詩和自己以前所讀的新詩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3)教師介紹“信天游”的基本特點。

      明確:①章法上:兩句一節,節數不定。

      ②韻律上:幾節一韻,或一韻到底。

      ③語言上:七言為基本句式,可長可短,靈活自由。

      ④藝術上:多用“比興”手法。

      對于“比興”的藝術手法,教師可以適當多加介紹,以幫助學生理解。

      三、學生再讀全詩,逐步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

      采用問題組合的方式,讓學生逐步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1、問題組合一:

      (1)學生自行回想詩歌整體內容,然后思考:這首詩的結構層次該如何劃分?

      (2)概括各個部分的中心意思,并填寫下表:

      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

      (3)體會:你認為洋溢于全詩中的感情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作者抒發思想感情的線索是什么?

      2、問題組合二:

      (1)學生齊讀第一部分內容,然后標畫出表現詩人回延安心情的動詞。

      (2)請選用其他意義相近的動詞來替換你所標畫的動詞,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

      (3)指名學生朗讀第二部分內容,思考:詩人寫過去延安的生活,有什么意圖?

      (4)自讀第三部分內容,要求學生根據這一部分內容想像詩人與延安親人相見時的場面,然后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出來。

      (5)在寫與延安親人見面的場景時,詩人運用了哪些手法來寫出這個熱鬧的場面的?

      (6)女生齊讀第四部分,然后從中選用一個詞語概括這部分的內容。

      (7)男生齊讀第五部分,然后畫出表明延安的歷史功績或者影響的詞語或句子。

      (8)回答:詩中寫道:“赤衛軍……青年團……紅領巾,徒著咱英雄幾輩輩人……”這兩句話如何理解?

      3、問題組合三:

      (1)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2)你認為這首詩寫得怎么樣?請大膽談談你的看法。

      四、引導學生品味詩歌的語言

      由于這是一首民歌體裁的詩歌,在語言上有它自身的特點,要求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認真體會。體會時注意結合前面有關的介紹。

      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引入新課時的學習

      二、指導朗讀,要求讀出詩歌中的感情

      1、指名學生朗讀全詩,然后教師引導評判朗讀在感情表達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2、介紹寫作背景。

      介紹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背景的把握,領會作者對延安的真摯感情,以理解詩歌中的情感,增強朗讀的情感表達力。

      3、學生自由地散讀全詩,要求盡量讀出感情。

      4、聽朗讀帶,比較自己與朗讀帶中的朗讀在感情方面的表達差距。

      有關朗讀的指導請參照“教學設計(A)”。

      5、指名學生朗讀全詩,或者學生齊讀全詩。

      學生朗讀后,教師注意及時準確進行評價,指出其中的優劣,進一步把握朗讀的要點。

      三、體會詩歌中修辭方法運用的效果

      1、學生默讀全詩,思考:這首詩運用的修辭手法主要有哪些?

      明確:主要有比興和夸張。特別是比興手法的運用,為詩歌增色不少。

      2、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詩句體會各種修辭手法運用的效果。

      四、學習遷移

      1、課前布置:上圖書館或者上網查找有關延安的資料,然后整理成小故事或者小散文的形式。

      2、交流。

      指名學生講述與延安有關的故事或介紹有關延安的資料。

      3、要求學生在課后利用自己查找出來的資料,自由組合,5—10人一組,編一個“延安特刊”,比比哪一組編得好。

      《回延安》優秀教學設計 篇4

      【基礎知識點】

      1、了解“信天游”的特點;

      2、理解詩人真摯熾熱的感情和詩的主題;

      3、學習比興和夸張的手法,語文教案-回延安。

      【教學重點】 體味滲透于詩句中的作者的真摯的感情

      【教學難點】 擅用比興和夸張是信天游的一個特點,“比興”的學習是本詩的難點。

      【拓展環節】 新詩創作

      【教學內容與步驟】

      〖導入環節〗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由現代詩人吸收民歌營養而創作的一篇優秀作品。

      〖整體感知〗

      1、教師示范朗讀,指導學生對詩作進行整體感知。

      2、感知問題:這首詩有什么特點,試著用自己的話表達一下。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學習環節〗

      1、關于信天游

      信天游是陜北民歌的一種形式,它的曲調純樸、高亢、悠長,節奏自由,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回延安》。歌詞通常為兩句一段,長度由一段至幾十段不等,每段壓一韻。每句字數不定,但基本上以七字句為主。句中多用疊音字,修辭上多用比興、夸張等手法。

      2、朗讀訓練

      (指導學生讀出的親切、熱烈、真摯情感)

      3、討論學習

      朗讀這首詩,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看看作者抒發思想感情的線索是什么?

      明確:本詩的感情線索,是作者對延安母親的眷戀之情。

      4、難點全解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比興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判斷 :樹梢樹枝樹根根, 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回延安》優秀教學設計 篇5

      賀敬之,詩人,劇作家,山東嶧縣人。1956年,詩人回到闊別已久的延安。著作有《放歌集》、《雷鋒之歌》等。賀敬之、丁毅創作了歌劇《白毛女》。

      信天游,陜北民歌。多用比興、夸張等手法。

      一、導入(2)

      題目透露了作者對延安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二、初讀感知(4分)

      Zhǎndēngshíméizǐyóumó nǎopàn yǎnkuàng

      盞 登時 糜子 油饃 腦畔 眼眶

      三、精讀感悟(14分)

      心口呀莫要這么厲害地跳,

      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

      第一層:激動、跳躍(到延安)無法控制內心的激動

      手抓黃土我不放,

      緊緊兒貼在心窩上。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

      雙手摟定寶塔山。

      千聲萬聲呼喚你,

      ——母親延安就在這里!

      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

      紅旗飄飄把手招。

      對母親延安的眷念 夙愿已償

      白羊肚手巾紅腰帶,

      親人們迎過延河來。

      滿心話登時說不出來,

      一頭撲在親人懷。

      重回延安,與親人相見的興奮和喜悅。

      分別十年又回家中。

      樹梢樹枝樹根根,

      親山親水有親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

      小米飯養活我長大。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

      小米飯養活我長大。

      第二層:深厚(憶延安)寫延安熱火朝天的生產運動,而詩人倍感自豪。

      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

      手把手兒教會了我,

      母親打發我們過黃河。

      革命的道路千萬里,

      天南海北想著你……

      憶延安:追憶當年在延安的戰斗生活,表現了與延安母親的血肉關系。

      米酒油饃木炭火,

      團團圍定炕上坐。

      滿窯里圍得不透風,

      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

      憶延安:追憶當年在延安的戰斗生活,表現了與延安母親的血肉關系。

      老爺爺進門氣喘得緊:

      “我夢見雞毛信來——可真見親人……”

      親人見了親人面,

      歡喜的眼淚眶眶里轉。

      “保衛延安你們費了心,

      白頭發添了幾根根。”

      團支書又領進社主任,

      當年的放羊娃如今長成人。

      白生生的窗紙紅窗花,

      當年的放羊娃如今長成人。

      白生生的窗紙紅窗花,

      娃娃們爭搶來把手拉。

      第三層:真摯、親切(話延安)親人歡聚的熱烈場面

      一口口的米酒千萬句話,

      長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來革命大發展,

      說不盡這三千六百天……

      描繪與親人團聚的場面,表達了深厚的情誼。贊美了延安人的成長和美麗、淳樸的心靈。比喻、夸張)滔滔不絕的熱烈場面,從側面反映談話雙方的情投意合,談話內容的豐富異常。

      千萬條腿來千萬只眼,

      也不夠我走來也不夠我看!

      頭頂著藍天大明鏡,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第四層:熱情、明快(看延安)

      一條條街道寬又平,

      一座座樓房披彩紅;

      一盞盞電燈亮又明,

      一排排綠樹迎春風……

      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

      母親延安換新衣。

      第四層:熱情、明快(看延安)描繪了延安新貌,贊美黨領導下延安的巨大變化。

      楊家嶺的紅旗啊高高的飄,

      革命萬里起高潮!

      寶塔山下留腳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門!

      棗園的燈光照人心,

      延河滾滾喊前進!

      赤衛軍,青年團,紅領巾,

      走著咱英雄幾輩輩人……

      社會主義路上大踏步走,

      光榮的延河還要在前頭!

      身長翅膀吧腳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親!

      第五層:激越、昂揚(頌延安)第五層:激越、昂揚(頌延安)歌頌延安的光輝歷史,展望美好的明天。

      作者采用多種修辭手法把詩歌的內容表現得形象、生動。全詩緊扣“回”字,寫回延安的過程;以此為線索抒發對延安的熱愛和歌頌之情。

      四、課堂檢測(10分)(中考鏈接)

      1、第三部分贊美了延安人的成長和美麗、淳樸的心靈,作者是怎樣表現這些內容的?(難點)

      答:環境烘托寫延安人的熱情好客;選取老爺爺、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寫延安人的貢獻和成長;運用夸張、比喻,“一口口的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從側面反映談話雙方的情投意合,談話內容的豐富異常。

      五、拓展延伸(4分)(作業)

      2、詩歌分為幾部分?側重點各是什么?(重點)

      答:1.寫作者到延安的情景。2.回憶延安的革命生活。3.寫和延安人民歡聚。4.寫延安城新面貌。5.歌頌延安的光輝業績。

    【《回延安》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相關文章:

    《微笑》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12-24

    《對稱》優秀教學設計10-01

    《散步》優秀教學設計08-31

    《搭石》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11-22

    《楊氏之子》優秀教學設計12-29

    《散步》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2-25

    《湘夫人》優秀教學設計12-19

    《菱形判定》優秀教學設計12-07

    《刷子李》優秀教學設計10-14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想女朋友的說說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