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哲理美文
春節的歷史人物是誰 春節的歷史人物典故
日期:2023-03-10 06:46:08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春節的歷史人物  導語:不知不覺間“春節”就到了 作為中國人最傳統的節日 歷來也是文人騷客筆下的主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春節的歷史人物,歡迎借鑒!  難忘是春節  
为你推荐:
  • 2022護士培訓總結
  • 春節的歷史人物

      導語:不知不覺間“春節”就到了 作為中國人最傳統的節日 歷來也是文人騷客筆下的主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春節的歷史人物,歡迎借鑒!

    春節的歷史人物

      難忘是春節

      唐朝詩人賈島以刻苦認真著稱。《唐才子傳·賈島傳》記載,每年年底除夕之時,賈島會拿出自己過去一年間嘔心瀝血創作的詩歌放置到案幾上,焚香而拜,以酒澆地,說“此吾終年苦心也”,然后舉杯痛飲并放聲大歌。賈島這種慶祝新年方式顯得別開生面,他苦吟不輟的精神著實令人欽佩。

      春節在梁實秋的筆下,無疑是很辛苦的。除夕要守歲,十二點之前是不允許睡覺的,這對于習慣早睡的梁實秋來說是相當的煎熬。春節期間,梁家前庭后院掛滿了燈籠,既有宮燈,又有紗燈。相比于其他愛鬧的孩子,梁實秋卻是害怕放鞭炮,別人放鞭炮他要躲在屋里捂耳朵。梁家的年夜飯是極為豐盛的,因為大過年的不動刀的緣故,所以年菜都是大鍋菜。菜品有大鍋燉肉加粉絲、蘑菇;大鍋燉雞加冬筍、番薯,此外還有芥末堆兒、素面筋、十香菜等等。

      冰心因為父親是海軍的緣故而在煙臺住過八年,在她的筆下那是段幸福而又快樂的童年時光,“過年”是其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年過年的前幾天,冰心的母親都會忙著打點她們過年穿的新衣鞋帽,繼而在廚師和余媽的幫助下準備一家子半個月吃的肉,還會蒸上好幾籠屜的紅糖年糕。冰心的父親則為她和她的眾多表親哥哥們安排新年的娛樂活動。大年初一早起后,孩子們換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再拜父母親和長輩。冰心拿到的紅紙包著的壓歲錢,大多是锃亮的墨西哥銀元,便都請母親代為保管。

      在胡適的記憶中,春節別有一番風味。他的大哥是個敗家子,吸煙賭博,到處欠下煙債賭債。于是每年除夕他家中總會聚集一大群討債的人,每人一盞燈籠,坐在大廳上不肯離開。此時他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廳的兩排椅子上滿當當的都是燈籠和債主。胡適的母親就當看不見,自顧自地料理年夜飯,謝灶神,壓歲錢等事。將近半夜了,他母親請一位鄰居本家過來為每一家債主發一點錢,好歹勸走他們。因為這是新年,要的是喜慶與和諧,胡適母親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像是這樣的春節,年幼的胡適過了六七次。

      千秋家國夢

      除夕之夜是闔家團圓的時刻,古人所謂“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它有兩種含義:長者守歲為“辭舊歲”,表達對光陰的珍愛;年輕人守歲,則是為延長父母壽命。民間有諺語稱為“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唐人董思恭作《守歲》詩“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孟浩然有詩句“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大文豪蘇東坡描述守歲的情景是“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除夕守歲諸如此類的描述不勝枚舉。

      “家”在中國文化中占有無與倫比的特殊地位。每年除夕之夜之前趕回家與親人團聚,和家人共同守歲是每個人的心愿,常人如此,名人概莫能外。

      清代戲曲家孔尚任晚年罷官返鄉后,不問時事,享受寧靜的生活,有《甲午元旦》為證: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除夕之夜,詩人與家人圍爐守歲,歡聚暢飲,其樂何其融融。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每年除夕團圓之夜免不了有遠離家鄉親人獨宿他鄉的游子。戴叔倫的“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歷代以來引起了多少人對家的思念?唐朝詩人高適有七言絕句《除夜作》流傳甚廣,詩曰: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除夕之夜,寒燈只影,詩人獨居旅店,借故鄉親友之思我而言我之思故鄉親友之情,故而顯得含蓄精煉,寓意無窮。

      《孟子·離婁上》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國”與“家”在中國文化中是緊密相聯的。公元1210年除夕前夜,愛國詩人陸游留下了人生中最后一首詩,這便是人盡皆知的絕筆詩《示兒》。陸游一生為恢復祖國大好河山奔走呼號,至死仍念念不忘。在除夕這個特殊時刻,詩人對兒子的諄諄告誡顯得何等悲壯,對祖國的愛又是何等深沉。

      文天祥于人生中的最后一個除夕夜賦《除夜》詩一首,詩中有言道“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詩句平和淡然,異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懷激烈,體現了在新年氛圍下作者對家與親人的深切懷念,表明英雄也有柔情的一面。恰恰如此,反而更進一步烘托了文天祥甘愿舍棄個人幸福,以身許國、成仁取義的浩然氣節。

      習俗場景美

      春節持續時間相當長。一般從臘月二十三便開始,一直延續到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各種習俗活動異常豐富。有歌謠唱道: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自古至今,無數文人騷客不惜筆墨的描述春節的種種喜慶場景,為我們留下來一幅幅富有傳統文化氣息的民間風俗畫卷。

      沈從文的筆下不光有美輪美奐的湘西鳳凰古城,還有豐富多彩的年慶風俗活動。他的家鄉雖只是個人口不足萬人的小縣城,但過年時的獅子龍燈焰火在湘西各縣卻極為著名。初一到十二喚作“送燈”,全城各處敲鑼打鼓。白天有大鑼大鼓在橋頭上表演戲水,晚上則在燈火下玩蚌殼精,用細樂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燒燈”,看的是誰家焰火出眾超群。年幼的沈從文和百十個大小頑童,追隨焰火隊伍到處奔走,快樂的時光消磨在炮仗焰火中。如他所描繪的:“玩燈不僅要有氣力,還要勇敢,為表示英雄無畏,每當場坪中焰火上升時,白光直瀉數丈,有的還大吼如雷,這些人卻不管是‘震天雷’還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陣,迎面奮勇而前。”那時沈從文年紀小,尚無資格參與這種劇烈活動,只有趁熱鬧在旁吶喊助威的份。他有時自告奮勇幫忙,獲準拿個松明火炬或者背背鼓,已算是好運氣了。正是有幼年玩燈燒燈經驗底子,長大后的沈從文每每讀起宋代詠燈節事的詩詞,往往會有比較深刻的體會。

      拓展:春節的歷史起源

      一、春節簡介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人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2014年的春節是:2014年1月31日。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人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然后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里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炮竹轟 ,于是有了燃炮竹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炮竹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游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后,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二、春節的由來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于統計,規定在人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三、春節的傳說

      1、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人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2、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云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后,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3、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人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人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人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人間廣為流傳。

      四、春節的習俗:

      1、臘月二十三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祭灶,是一項在我國人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四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人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4、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5、臘月三十除夕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貼門神,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

      貼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畫門神像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人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我國人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國人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炮竹”。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給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祭祖,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6、正月初一 拜年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于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后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后來的“賀年片”。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五、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新年吃盆菜的歷史由來

      吃盆菜象征合家團圓,滿堂吉慶!

      盆菜盤滿缽滿的形態,盡顯繁榮興旺之寓意!

      “盆菜”由以木盆作為盛菜器皿而得名。據說,南宋末年,宋帝昺聯同陸秀夫、張世杰等人南逃避難。當他們路經東莞縣烏紗以及香港新界錦田一帶的圍村時,得到村民盛情款待。但在倉猝之間,村民找不到足夠的器皿盛載食物,于是就地取材用木盆裝盛菜肴,盆菜因此誕生。從此之后,每逢大時大節,村民都會享用盆菜。

      古文的“盆互”一詞實由盆食團結而起,故“盆互”等于團結,這是最主要的意義。其次,“盆菜”所用的盆子是圓的,代表團圓之意,是以凡喜酒都用盆食,象征團圓。其次是上下和睦,不分彼此。由于八款菜式,一層一層鋪排在盆內,大家隨意把筷子夾向任何一層,總之上中下各層次的菜,隨各人喜歡夾來吃,不分上中下,不分彼與此。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春節的歷史人物】相關文章:

    歷史人物的作文02-02

    于歷史人物的散文: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李清照02-24

    寫歷史人物的詩歌07-21

    關于歷史人物的詩歌06-21

    歷史人物的格言警句06-02

    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05-24

    關于歷史人物的作文05-22

    喜歡的歷史人物-韓信05-19

    石達開的歷史人物介紹01-26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關于感恩的優美句子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