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翻譯練習
導讀:對于初中生來說,要想學好語文,多做試題是難免的,下面請參考為您整理的“初二語文下冊課內文言文復習題”,希望您的語文成績能夠突飛猛進的發展。
1與朱元思書(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負勢競上②好鳥相鳴③出淤泥而不染④窺谷忘反⑤橫柯上蔽
2.翻譯下列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3.下面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窺谷忘反(通“返”)B.在晝猶昏(夜晚)C.負勢競上(向上)D.從流飄蕩(隨著)
4、選出加點詞表示數量詞“一百”的意思的一項是()
A一百許里B百千人大呼C千百成峰D賞賜百千強
5.下面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從流飄蕩:隨著B.負勢競上:憑依
C.窺谷忘反:通“返”D.在晝猶昏:夜晚
6.作者用“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請說說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異”在哪里?
7.從聽覺方面描寫景物的對偶句是
8.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和志趣?
9.本文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景,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
10.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發出的這些感慨?
11.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的景色特點,再細致描繪了水之游、水之、山之、山之,讓人們充分領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12.文中畫線的句子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態度。
13.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用原文回答)的景色特點;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態度。
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練習檢測
一、解釋詞語:
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②親舊知其如此③簞瓢屢空,晏如也④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二、翻譯下列句子: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3)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三、選擇題
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理解聯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亦不詳其姓字(詳細)B、每有會意(體會、領會)
C、期在必醉(期望)D、其言茲若人之儔乎(輩、同類)
2.下面句子中加點的“以”字意義不同于其它項的是()
A.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D.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3、選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
A、期在必醉度已失期B、每有會意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
C、家貧不能常得安得廣廈千萬間D、親舊知其如此其如土石何?
4.選出詞義完全相同的一項 ( )
A.之:①無懷氏之民歟 ②葛天氏之民歟
B.其:①亦不詳其姓字 ②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C.焉:①因以為號焉 ②且焉之土石
D.以:①以此自終 ②以樂其志
5.選出理解有誤的一項 ( )
A.本文是陶淵明托名的自傳,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畫像。
B.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自己)讀書、飲酒、寫文章的三大志趣。
C.文章在寫作上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突出了其高潔的志趣和人格,使筆調詼諧。
D.文章最后兩句設問的話是贊語的實質,與“不慕名利”想照應,體現了先生的特點和優點。
6、下面各組中加點的詞與其它三項意思或用法相去甚遠的一項分別是:(1)()(2)()(3)()
(1)A、期在必醉 B、君問歸期未有期C、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D、度已失期
(2)A、或置酒而招之 B、悵恨久之C、楚人憐之 D、又數刀斃之
(3)A、親舊知其如此 B、其兩膝相比者C、以彰其咎 D、其真無馬邪
四、問答題
1.根據課文內容填寫。
①表現五柳先生喜愛讀書的句子是:
②五柳先生名號的由來是:
③全文的中心句是:
2.詳讀全文,可以看出陶淵明是怎樣一個人?
3、文意理解:
(1)、請結合自己的讀書習慣,談談你是否贊成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
(2)、本文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多用否定句,用了大量的否定詞“不”,突出了作者怎樣的特點?
(3)、有人說:“當今社會,經濟地位決定一個人的生存質量,陶淵明的理想追求早已與時代格格不入了。”對此你是怎么看的?
4、文章結尾提到“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愿望?
5、根據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語言以小傳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學簡要介紹五柳先生(含生活狀況、性格特點、志向情趣等方面)。
6.文章敘述了五柳先生有兩個主要的愛好:一是_____________,達到了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達到了__________的程度。
7.陶淵明通過寫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樣的內心世界?
3馬說(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練習檢測: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駢死于槽櫪之間②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③執策而臨之④才美不外見
⑤故雖有名馬⑥不以千里稱也⑦策之不以其道⑧其真無馬邪
⑨一食或盡粟一石⑩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⑾執策而臨之
二、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⑷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三、選擇題
1、下列加點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A.雖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策之不以其道執策而臨之
C.故雖有名馬故時有物外之趣D.一食或盡粟一石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2、下面品析不準確的一項。()
A.文章共用十一個“不”淋漓盡致地揭露了“食馬者”的無知與平庸愚妄。
B.第一、二、三段結尾的三個“也”,分別表達出痛恨、嘲諷的感情。
C.文章為表現主題采用的手法是托物寓意。
D.文章從結構看是先反后正,再層層深入,使文章短而中心突出。
3.選出與“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項。()
A.學而時習之B.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D.委而去之
4.選出對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
A.不以千里稱也稱:揚名,著稱。
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
C.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等:等同,相等。
D.策之不以其道策:馬鞭子。
5.選出對文章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
A.“千里馬”比喻人才,“伯樂”寓指能發現和賞識人才的人。
B.貫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馬也”。
C.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認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發現人才的人。
四、問答題
1、理解:本文通篇運用的是的寫法,通過寫千里馬的遭遇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xkb1.com
2、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對“千里馬”怎樣的思想感情?
3.在作者看來,“伯樂”與“千里馬”哪個更重要?為什么?
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對“千里馬”怎樣的思想感情?
5、理解填空。
①突出伯樂對千里馬的決定性作用的句子是:。
②敘述千里馬悲慘遭遇的句子是:。
③千里馬才能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6.食馬者不識千里馬的具體表現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我的理解:
7.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不必都答)。
①你認為現實生活中,如果沒有伯樂,千里馬會脫穎而出嗎?
②你認為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應具備什么素質,才可能成為“千里馬”?
我選第題,我的看法是:
8.文中的“伯樂”和“千里馬”各喻指什么?
9.食馬者不識千里馬的具體表現是什么?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具體表現:
思想感情:
10.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1.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現,你該怎么做?
12.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馬悲慘處境的語句是,。
13.文中“嗚呼”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你結合文本加以分析。
14.如果想成為“千里馬”,你認為最需要的主觀和客觀條件各是什么?請結合文本與現實生活談談看法。
4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練習檢測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①家貧,無從致書以觀②俟其欣悅,則又請焉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④腰白玉之環
⑤益慕圣賢之道⑥媵人持湯沃灌⑦弗之怠⑧門人弟子填其室⑨援疑質理
⑩卒獲有所聞⑾同舍生皆被綺繡⑿腰白玉之環⒀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⒁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⒂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⒃足膚皸裂而不知
⒄久而乃和⒅錄畢,走送之
二、翻譯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2)、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3)、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4)、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5)、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6)、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7)、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8)、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9)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
三、選擇題
1.選出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 ( )
A.于: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戰于長勺C.而:足膚皸裂而不知/氣可以養而致
B.之:當余之從師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D.以:以衾擁覆/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下列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一項是()
A、既加冠既克,公問其故B、益慕圣賢之道得道者多助
C、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若為傭耕,何富貴也?D、卒獲有所聞卒皆夜驚恐
3.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A.錄畢,走送之走:跑B.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叩:敲門
C.媵人持湯沃灌湯:熱水D.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穿
4.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組。()
A或遇其叱咄或王命急宣B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C蓋余之勤且艱若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5、下列各組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無從致書以觀言行一致B、益慕圣賢之道益多弊少
C、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患得患失D、未嘗稍降辭色婉言辭謝
6.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此所謂戰勝于朝廷B.當余之從師也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C.以是人多以書假余河曲智叟亡以應D.足膚皸裂而不知傭者笑而應曰
7.下列加點字與“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
A.小大之獄B.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C.鄉為身死而不受D.先帝不以臣卑鄙
8.下面對選文的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選文開篇即點出作者“家貧”和“嗜學”的矛盾處境,由此引出求學的艱難。
B.選文將富家子弟的奢華和作者的貧寒加以對比,表現了作者求學意志的堅定。
C.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向人們展示自己成長之路的曲折與艱辛。
D.作者通過現身說法表明:知識的積累,精神的充實,是學子讀書的必備條件。
9.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雨中的閱讀題答案 《雨中》閱讀答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