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名言短句
感動中國人物 觀后感 2020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篇范文
日期:2023-03-17 06:01:48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精選15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希望能夠幫
为你推荐:
  • 早安正能量簡單文案
  •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精選15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精選15篇)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從2003年到2022年,《感動中國》已走過20載。20年來,一個個發光發熱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現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又實錄了社會變遷、時代前進的鏗鏘足音,其中歷久彌新的中國精神力量,穿透時光的隧道,照亮過去、現在和未來。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走過20年,《感動中國》為何依然打動人心?頒獎詞靠什么征服一批批觀眾?記者采訪了《感動中國》總撰稿劉凱等主創人員。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跡全面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的精神風貌一幅厚重長卷被徐徐展開,紅底灑金紙上,啟功先生親題的“感動中國”四個字緩緩出現。緊接著,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張張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畫面,書頁猶如片片“龍鱗”,記錄了《感動中國》創辦以來留下的感動瞬間……這是《感動中國2021》宣傳片中的畫面。

      不知不覺間,這檔欄目已陪伴觀眾走過20年,那些平凡英雄的精神事跡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開篇人物將目光聚焦在歸根清華、為中國科學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百歲物理學家楊振寧身上。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愛國精神之外,自強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顯著特點。

      夫妻二人加起來只有一只手、兩條腿,面對這樣的狀況,生活該怎樣度過?《感動中國》講述了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堅強、自信、樂觀的故事,他們依靠僅有的勞動能力,讓一兒一女考上大學,讓全家人徹底告別了貧困。

      像張順東、李國秀夫婦這樣的,還有被譽為“中國的保爾”的朱彥夫,槍桿子、鋤桿子、筆桿子,每一段人生都書寫精彩;從小幾乎完全喪失聽力的大學生江夢南,在父母的幫助下,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不僅沒有失學,還走出了偏遠的瑤族鄉鎮,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這些“平民英雄”彰顯的堅強、自信、樂觀精神,為社會前行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2021年是中國航天的豐收年,本年度《感動中國》的特別致敬環節聚焦了一個特殊的群體——中國航天人。

      從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到今天,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從近地走向深空、從無人走向有人、從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蒼穹攬月,不畏艱險啟航,豪情問天,壯志報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道路上,中國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強,用一個個堅實的腳印,把夢想化作現實。

      頒獎詞直抵人心,感動背后是對真善美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3

      “像《感動中國》這樣走過20年的節目,是不多見的。龍鱗裝是一種源于唐代的書籍裝幀形式,非常適合呈現時間軸序列,每一頁翻開就是一座豐碑。”回憶起制作開篇畫面的過程,龍鱗裝非遺傳承人張曉棟感慨道,在接到節目組的邀請后,他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悉心完成這幅長卷。

      作為節目的忠實觀眾,張曉棟告訴記者:“節目中榜樣人物的事跡不斷啟示我,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過去近15年我只做了8部書,可能我這輩子也只能干非遺傳承這一件事,既然做,就要做好。”

      與張曉棟一樣,《感動中國》總撰稿劉凱也陪伴節目走過多年,在專注于撰寫頒獎詞的過程中,他收獲了更多的感動與溫暖。

      20年間,時代發展、社會變遷,頒獎詞的寫作風格卻始終保持穩定,直抵人心。“好的文字是錘煉出來的。從最開始每個人1000多字,再精簡到幾十個字,中間還要經過很多同事的傳閱、提意見、修改。頒獎詞是儀式的一部分,要盡可能短,和儀式緊密結合,才能起到點睛的作用。”劉凱告訴記者,寫作中強調樸實、準確,不堆砌辭藻,不過分華麗,盡量用中國人常用的行文習慣,讓觀眾接受起來毫無障礙。

      翻開今年的頒獎詞,簡單、準確、優美的風格撲面而來:楊振寧的“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彭士祿的“兩代人為理想澎湃,一輩子為國家深潛”,朱彥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經歷”,江夢南的“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寥寥數語,感人至深。

      頒獎詞為什么總能打動人,是劉凱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在他看來,獲獎人物的事跡是感動的核心,同時觀眾心中還要存著對真善美的追求、欣賞,才有可能被感動。“臘梅生得再好,還需要賞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歷史的升華,歷史是精神的展開。頒獎詞打動人心的秘訣,在于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真善美的價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中心綜合部制片人孫金嶺,貢獻了節目的定位語“一部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他認為,《感動中國》有兩大獨特氣質,一是節目氣質,一是歷史氣質。通過一年一度的廣泛評選,通過莊嚴儀式,將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聲音在時間中定格,在記憶中凝固,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氣韻悠長、綿延不絕的歷史組成部分。

      記錄真實,在20年的歲月中傳承發揚中國精神力量。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4

      偉大實踐孕育偉大精神,新時代中國的偉大實踐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你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這是給予香港無線電視的主持人陳貝兒的頒獎詞。

      2021年春天,陳貝兒來到內地,帶著滿腹疑問,踏上了一條“無窮之路”。歷經3個月,陳貝兒一行5人,穿梭全國6個省份,10個脫貧地區,深入海南熱帶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嶺,拍攝制作了12集紀錄片,生動具體地見證了中國的脫貧之路。

      偉大時代培育著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著偉大事業。“無窮之路”,寓意“沒有貧窮的道路”,陳貝兒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發生在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實踐中。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這樣的人間奇跡,寫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寫在奔騰的歷史洪流中,也誕生了無數的感人故事:有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的黃文秀;有“一心只為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暫生命兌現了對黨和人民承諾的貴州省晴隆縣委原書記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教授李保國。

      在節目中,蘇炳添直言:“一路走來,我最想感謝的是國家。是祖國的幫助,讓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運動健兒一次次突破極限,創造佳績。2014年仁川亞運會,中國隊勢如破竹,連續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隊奮勇拼搏,連續第五屆奧運會躋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東京奧運會,金牌數、獎牌數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奧會,創造“史上最好成績”。

      歷史前行的每一步,無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

      今天,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極大增強了志氣、骨氣、底氣,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出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5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地區教育特點的方法。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的工資拿出絕大部分來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嗎,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了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她們。

      在觀看張桂梅同志事跡的視頻時,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濕潤的:當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遠山路只為了去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告知家長孩子成績很好,只要考上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高中,就能免學費就讀時;當她夜晚在手腳關節處涂完治療風濕的藥酒,躺在辦公室冰冷、堅硬的條椅上時;當她面對鏡頭,說出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兩年,把這些孩子送入大學”時,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同為教師,自問難以到達張桂梅同志這樣的大愛無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獻精神境界。

      我們應該學習張桂梅同志“扶弱濟困、大愛無疆”的精神。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邊有許許多多的人,都投入了這場脫貧攻堅之役。早在我在大學時代,我也有幸參加過一次為貧困山村的貧困群眾獻愛心的公益活動,對貧困有了初步的直觀感受,心中萌發出了自己該為此做點什么的真情實感;而在我畢業之后,來到了農村教書,一晃眼,十五年過去了。身體力行的投入到了脫貧攻堅的工作中,將“所想”變為了“所做”,不僅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還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到了扶貧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張桂梅同志比起來,卻顯得相形見絀了。所以,我們都應以張桂梅同志“扶弱濟困、大愛無疆”的精神為指引,再接再厲,努力奮進,讓更多的困難群眾過上好日子,因為我們都知道,消除貧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6

      近日黃文秀的名字和事跡從廣西傳遍了全國,她是廣西省百色市樂業縣百坭的村第一書記,一個永遠陽光朝氣、笑容燦爛的姑娘,從貧苦大山走出,學業有成后毅然放棄大城市的優厚條件回到家鄉,不顧條件艱苦戰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最終因遭遇山洪不幸遇難殉職。這個30歲的女孩,不施粉黛,不穿裙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不忘初心”四個字詮釋的淋漓盡致。

      不忘來處,銘記初心。黃文秀同志在北師大碩士畢業后,她沒有忘記還在貧困線上掙扎的鄉親父老,沒有忘記自己苦心求學走出大山的初衷,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毫不猶豫的選擇回到家鄉奉獻自我。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黃文秀同志守初心、懷真情的精神,始終把人民群眾裝在心中,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摒棄小我意識和享樂主義思想,同人民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做廣大群眾的的貼心人。

      勇于擔當,有勇有謀。百坭村是深度貧困村,初來乍到的黃文秀經常會“碰釘子”、吃“閉門羹”,面對鄉親們的質疑,她很快轉變工作思路,從幫助村民干農活到下地種油茶,從閑話嘮家常到幫助村民申領扶貧貸款,這個女娃娃用真心一點一點取得了貧困戶的信任和尊敬。黨員干部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敢擔當、用真心的精神,多彎下身子傾聽,多深入基層體察,把為民謀福祉、解難題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只有做到“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解決困擾群眾的一切難題,才能獲得人民的信賴和支持。

      不畏艱難,甘于奉獻。百坭村全村472戶中有195戶貧困戶,得知要到這樣一個深度貧困的村子赴任,黃文秀沒有絲毫猶豫和畏懼,收起裙子、挽起褲腿,滿懷熱情和信心奔赴脫貧攻堅的一線戰場。黨員干部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肯吃苦、甘奉獻的精神,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堅持以民為本、吃苦在前,作風過硬、工作務實,用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詮釋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作為。

      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要通過學習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傳承她常懷感恩之心、不忘初心使命的為民情懷,汲取她知重負重、直面挑戰、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學習她扎根基層、無怨無悔的責任擔當。只有俯下身去,沉下心來,為基層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永葆初心,牢記使命,才是對黃文秀同志的紀念。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7

      樊錦詩先生圍繞守一不移、擔當使命、探索進取、永遠在路上四個方面,結合親身經歷,詳細介紹了一代代莫高窟人為傳承弘揚敦煌藝術瑰寶做

      出的探索和努力。同時還與大家分享了她眼中獨一無二、彌足珍貴的敦煌莫高窟和“莫高精神”。講座深入淺出、內容豐富生動,讓廣大領導干部對于初心使命和“莫高精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敦煌市領導干部學習先進榜樣、普及敦煌文化知識的熱情。梁建明等領導

      在敦煌市分會場收聽收看了會議實況。據了解,樊錦詩先生自1963年從北京大學畢業來到敦煌莫高窟,50多年扎根大漠,為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弘揚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榮譽稱號。榮獲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文物保護領域終身成就獎、薪火相傳終身成就獎等榮譽稱號,同時,還在前不久獲得了第四屆

      “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正能量獎。樊錦詩一直很忙,從北京到香港、從廈門到巴黎……但她心里惦念的,全是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為敦煌努力。”她說。“對莫高窟,是高山仰止。它的材料無比廣闊,內容無限豐富。越研究越覺得,老祖宗留下來了世界上獨有的、多么了

      不起的東西!”樊錦詩說。是吸引,更是責任。這座千年石窟曾歷經磨難,成為“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常書鴻、段文杰等前輩白手起家、投身沙海,為保護敦煌傾盡一生心血。“老先生們明明可以擁有很好的生活工作環境,偏偏歷經千辛萬苦留在敦煌,他們就是精神符號。東西壞了還可以再造,精神垮了就啥也沒有了。‘莫高精神’是我們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樊錦詩說。如今,莫高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大城市比還有不小差距,卻仍有年輕人不斷踏著前輩的足跡來到敦煌,甘愿奉獻。他們說,“莫高精神”已經成為文物以外的“第二寶藏”。“干了一輩子,總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敦煌女兒”樊錦詩充滿感情地說。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8

      《掬水月在手》是葉嘉瑩先生唯一授權的一部傳記電影,導演陳傳興此前曾策劃拍攝了在兩岸頗具影響力的文學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記錄臺灣最重要的文學家、作家的一生,隨著《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的成功上映,標志著陳傳興“詩歌三部曲”創作終章。導演陳傳興介紹,為拍攝全景式反映葉嘉瑩先生“歷經磨難又活得光亮的一生”,電影拍攝團隊用時3年,分別在兩岸、香港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等葉嘉瑩先生出生、學習、工作、生活的地方取景,采訪了葉嘉瑩先生的親友、學生40余位,力圖還原葉嘉瑩先生以弘揚中華詩詞為己任,歷經烽火硝煙、家道變遷,活出如詩一般鏗鏘人生的精神世界。

      “她內心中因為有古典詩詞作為支撐,所以歷經磨難依然能夠活得足夠光亮,到了晚年,她還能夠想到用曾經支撐自己走過苦難的古典詩詞反哺我們的民族和文化,成為整個華人世界的一道光彩。”陳傳興說,這是葉嘉瑩先生最讓他感動的人生力量和去拍攝這部傳記電影的驅動力。他希望透過《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傳遞一個核心的觀念:中國需要有詩。在任何時代,不管是和平、戰爭、苦難的時代,詩人的存在為什么都是不可或缺?

      “葉老師一直在我的拍攝名單里”2009年,陳傳興成立行人文化實驗室,策劃一部在兩岸、香港地區頗具影響力的文學主題系列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記錄在臺灣、香港生活的最重要的幾位文學家、作家的一生,他本人還參與了詩人鄭愁予和周夢蝶兩集的拍攝。

      “葉老師作為‘詩詞的女兒’,她的生命光輝和精神世界一直感召和引領我。”雖然不是學中國古典文學專業出身,但是陳傳興對中國古典詩詞有一種天然的心靈親近。上世紀80年代初,陳傳興在臺灣一家書店偶然看到葉嘉瑩先生早期詩詞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迦陵談詞》,從此就書不離身,愛不釋手。“到法國留學時,我把這本書帶在身邊,這次為《掬水月在手》的電影宣發來到大陸,14天隔離期中,我還不時翻看這本書。我覺得每每翻看中國古典詩詞,都會帶給我一種美感,給予我滋養。”盡管此前為拍片,陳傳興多次往來大陸,但此次大陸之行,讓他對大陸、對古都北京收獲別樣的感受。

      “我原來不知道北京的鐘樓和鼓樓離得這么近,這次和朋友一起坐在什剎海一個茶館的露天平臺上,秋色濃郁的蘆葦在眼前飄蕩開,好似時光穿梭,我跟著當年的葉先生,穿過什剎海的胡同,到她的老師顧隨先生家里吃飯。冥冥中好似天公的安排,讓我跨越兩岸的時光機,來講述兩岸的一段過往,葉老師就是聯結兩岸的一座橋。”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9

      今天,我在電腦前靜靜地看完了《2020感動中國》。里面有許多令上千萬人感動的人物,觀看時,我的情緒也在不停的變化,時不時的落淚。《感動中國》一共介紹了十位令人感動的人,其中有堅守藏區十二年支教的胡忠、謝曉君夫婦;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的吳孟超;托舉生命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無比鋼琴師——劉偉。

      劉偉十歲時就失去了雙臂,但這并沒有將他打垮——他在殘奧會上獲得了兩枚金牌。充滿希望的他似乎就快離夢想不遠了。可是,厄運并沒有就此結束——一場重病讓他不能在劇烈運動。希望又一次破滅,劉偉似乎快絕望了。但令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劉偉又重新站起來,開始學習鋼琴,20歲就能達到專業七級的水平!劉偉的事跡震驚了世界,他向世人證明:中國人永遠志不殘!

      看到他能夠重新站起來,我很高興,同時又想到了自己。我雖然不殘疾,但我也不能做到這樣。想起我因為自己一點小小的食物就放棄,想起我因為一句話就失望,就覺得這真不應該。既然我的身體無殘缺,又有什么理由就可以這么輕易放棄呢?

      當我感慨萬千時,耳邊響起了劉偉的頒獎詞:“當命運的繩索無情的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的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變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0

      觀看了感動中國,我為之震撼,為之動容。他們不愧為我們國人的道德模范,是我們工作的楷模,是我們踏上奮進道路上的航標。

      劉偉——一個無臂男孩,他那堅韌不拔的毅力時時激勵我。他這樣說過:“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從他的身上我看到沒有摸不到的巔峰。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點困難,我有時都想退縮,現在看來,其實世界上并沒有什么難事,只是自己懶惰、沒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在去四川藏區福利學校支教前,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胡忠看了一篇關于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學校急需老師的報道后,動了支教的念頭,來到交通不便的四川藏區教學,3年后,謝曉君帶著3歲的女兒也來到這里。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不是不孝順,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長大了,能更好的回報社會、孝敬父母!

      他們的事跡都是普通的,積微小成偉大的事業。我們都在細小處體會到偉大的人格,現在的我們越來越希望在平民之中發現感動,發現人物,發現人才,而“草根”情結應該是我們共同所珍藏的,小人物的力量雖然微小,但是給全社會帶來的一種示范卻是影響深遠的!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1

      看完感動事跡,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感動在霎那間匯聚在一起,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強烈的地震撼著我的心靈,沖擊著我的每一根神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每一份頒獎詞都是那樣的振奮人心,每一個人后面都承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它們深深的震撼我的心靈,刺激著我的神經。在觀看的過程中,有多次流淚,他們當中的有些事跡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無法想象的,但是他們做到了,不是因為他們有什么超強的能力,而是他們有一顆堅強和執著的心!他們中間大部分人都是那樣的普通,但他們用平凡的雙手,高尚的心靈,成就了偉大事跡,深深地感動著我們。

      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用心去看世界,浮沉過后,去發現細節的感動!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電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于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那時的我們雖不能成為感動中國的人,但一定是個讓中國人感動的人。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2

      奉獻是“捧著一顆心來”的堅守,是“不帶半顆草去”的純粹,更是“你退后,讓我來”的果敢,也是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更是給我們樹立起了標桿。2018年感動中國人物杜富國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傳遞了作為新時代青年應有的歷史擔當與責任意識,他奮不顧身的保全了戰友的安全,也不負戎裝的完成個人的使命。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生來就懂得去奉獻,也沒有誰會注定成為英雄,跟我們的大多數人一樣,他也只是個普通人。在一次邊境掃雷作業中,面對雷場復雜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在千鈞一發之際,做出讓自己的身軀擋在戰友之前的行為,想必在那一瞬間,他的從容不迫都來自于個人的信仰、用凡人之軀扛起軍人的使命感,他的事跡看得見、摸的著,而作為新時代的熱血青年,只要向他看齊,像他一樣堅持、奮斗、奉獻,我們眾多的一人也可以成為基層社區的不平凡之人,用心做事、甘心為人、堅守初心,始終如一。

      “如果不是堅強的意志,強健的體魄”,他可能熬不過在醫院治療的那段時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我們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和強健的體魄,才有可能達到最終的目的地。面臨生死攸關的時刻,能做到像他一樣敢于犧牲的人寥寥可數,但作為普通人在這個和諧安康的社會,我們可能不需要隨時成為壯烈犧牲的英雄,只要在日常的社區工作中,秉持為群眾帶來便利、為群眾提供真誠服務的精神、在工作中盡職盡責、面對工作崗位上的艱難,不畏懼、不退縮、將微笑時常掛在心里、給需要我們幫助的群眾及時的伸出援助之手。也許你我的一舉一動還不足以改變整個環境,但卻留有芳香,溫暖他人,我們的形象會一直留在人民群眾的心中。

      時代在變,感動不變,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永遠不會變的,杜富國舍己為人的事跡不是嘴上說過的漂亮話,而是在人民需要的時候干出的貼心事,應該將這種堅持、奮斗、奉獻潛移默化的帶到我們的工作崗位上,生活中,把這些精神發揚光大,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贏得社會的認可與尊重,為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3

      看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后,我幾乎可以淚流滿面了,一個個感動人物,一件件感動的事都涌現在我的腦海中。

      一個總為他人著想,又十分仔細細心、批改文件時總是一絲不茍,他對科學的熱愛,他就是——朱光亞。他2011年逝世。他對以前充滿遺憾,對未來充滿向往。當我看到朱光亞的一幕情景之后,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直流著。

      一個肝膽醫生,不畏手術的風險,執意的來策劃手術計劃。當一個女孩生命垂危時,眾多醫生都不敢為她醫治,而他卻不管如何都要試試,進行了9個小時的手術終于結束了,女孩已經好了起來;他還常常為別人著想,為病人們擺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時找不到鞋……他就是吳孟超,把病人當做是自己的親人一般對待,而且他要求的手術費是十分便宜的。

      劉偉對未來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擊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難。他這種向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后用腳彈出了一首首優美動人的鋼琴曲。

      這三個人物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們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動人物。不論是殘疾人還是四肢完好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天空。為別人所著想、為他人創造美好的未來:這是吳孟超和朱光亞。而劉偉是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堅持不懈闖出了一個只屬于自己的夢想。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4

      有一種回憶叫做感動,有一種真情叫做溫暖,有一種尊嚴叫做承諾。這,這就是洗禮人類心靈的盛典,這就是真情的溫暖。

      《感動中國》中,涌現出了很多偉人,但最令我感動的還是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

      孫水林在臘月26,拿著20幾萬元錢,去給一些農民工發工資,可天有不測風云,就在去的路上,突然發生了車禍,孫水林的妻兒當場死亡,自己也在搶救過程中去世了。弟弟孫東林聽到這個不行的消息后,并不是悲傷,而是記急著完成哥哥的遺愿,把這些錢送到每個農名工手里。因賬單在車禍途中已喪失,所以孫東林告訴農民工們,希望他們能憑良心拿錢。當孫東林手上的20幾萬元錢發完后,還有些農名工沒法到錢,這是孫東林就拿出自己幾萬元的積蓄,老母親也拿出自己的一萬元養老金。最后每個農民工都分到了錢。

      我想,這對信義兄弟不僅感動了我的心,也感動了全中國人的心。推選委員說:“這是一面鏡子,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照,值得我們整個社會去照,值得我們把心掏出來照。”

      雖然它們不是什么偉大的人,但是它們有一顆偉大的心。他們用炙熱的心照亮我前行的路,是他們,教會了我怎樣做人,做一個怎樣的人。

      每一次付出都是一次旅行,每一個故事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每一位感動中國人物都是國人心中的一桿路標。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要結實一分,就像使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電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于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5

      看了這片《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真的很感動,觸動心靈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蜀道難,蜀道難,臺灣娘子上涼山。跨越海峽,跨越偏見,她抱起麻風村孤單的孩子,把無助的眼神柔化成對世界的希望。她起來無比堅強,其實她的內心比誰都柔軟。”不錯,她就是張平宜老師。有人說當老師就是每天講紀律,不怎么快樂,是不是這句話就是老師們的心聲呢?

      不是的,快樂,是發自內心的感覺,同樣,做一名老師應該用心去體會教孩子們的快樂,聽到孩子們整整齊齊的說句:“老師,這堂課我學會了!”這便是老師的快樂。

      張平宜老師竟然在生活艱難的麻風村里教沒有書讀的孩子們,“無助的眼神”“世界的希望”這不就是張平宜老師所期待的嗎?

      有人還說“好人難做。”我倒覺得不是。當一位好人,其實就是隨手撿撿垃圾,給素不識路的老奶奶指路,這,便是好人。就如那位阿姨,為了救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居然受傷了一只胳膊,值得我學習。

      讓我學會堅持的是擁有“隱形的翅膀”的大哥哥,因為小時候的意外,兩只胳膊離他而去,他哭過,怨過,罵過,后來他覺得人生活著就應該創造價值,于是他去參加艱難的游泳訓練,正在他克服了種種困難,準備參加奧運會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情,讓他不得不放下游泳這個夢想。

      看到這里,我干脆索性捂住雙眼。原以為他會放棄,會自暴自棄,竟沒想到他沒哭、沒放棄、堅持自己的價值、夢想,他開始學音樂、堅持適應用腳去彈鋼琴,最后,可想而知,他,成功了!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你做了一件事,可能會失敗。但你不去做,一定會失敗。”人生活著就是為國家創作價值。這,便是理智的選擇。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精選15篇)】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2021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精選14篇)03-15

    感動中國觀后感03-24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21觀后感03-15

    2021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精選5篇)03-09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三篇03-17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03-11

    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范文(精選12篇)03-05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觀后感范文(精選10篇)03-14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400字(精選22篇)02-25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勵志語錄簡短正能量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