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名言短句
邊塞的詩詞12篇有哪些 邊塞的詩詞12篇是什么
日期:2023-03-15 07:47:49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邊塞的詩詞12篇邊塞的詩詞1  《軍城早秋》  唐·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出塞》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
为你推荐:
  • 感性語錄經典
  • 邊塞的詩詞12篇

    邊塞的詩詞1

      《軍城早秋》

    邊塞的詩詞12篇

      唐·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出塞》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團。上將出長安。

      塵沙塞下暗。風月隴頭寒。

      轉蓬隨馬足。

      飛霜落劍端。凝云迷代郡。

      流水凍桑干。烽微桔槔遠。

      橋峻轆轤難。

      從軍多惡少。召募盡材官。

      伏堤時臥鼓。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頓。

      長坂納呼韓。受降今更筑。

      燕然已重刊。還嗤傅介子。

      辛苦刺樓蘭。

      《飲馬長城窟行》

      隋·楊廣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豈合小子智,先圣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見武節,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云,霧暗關山月。

      緣嚴驛馬上,乘空烽火發。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登單于臺》

      唐·張蠙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逢入京使》

      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薊中作》

      唐·高適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

      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

      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

      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營州歌》

      唐·高適

      營州少年厭原野,孤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飲馬長城窟行》

      魏晉·陳琳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發行事君,慊慊心意關。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隴西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代出自薊北門行》

      宋·鮑照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

      征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

      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

      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

      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渡河北》

      南北朝·王褒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常山臨代郡,亭障繞黃河。

      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

      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

      《磧中作》

      唐·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莽莽絕人煙。

      《幽州夜飲》

      唐·張說

      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

      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

      《望薊門》

      唐·祖詠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邊塞的詩詞2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隴西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己亥歲》

      唐·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古從軍行》

      唐·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曲六首(選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望薊門》

      唐·祖詠

      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前出塞九首(選一)》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代出自薊北門行》

      宋·鮑照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

      征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

      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

      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

      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逢入京使》

      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磧中作》

      唐·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莽莽絕人煙。

      《軍城早秋》

      唐·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塞下曲(二首)》

      唐·盧綸

      (其一)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其二)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征人怨》

      唐·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邊塞的詩詞3

      摘 要:古代詩詞是中華民族豐富的歷史遺產,在社會生活與文學藝術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詩詞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具有巨大的成就。時至今日,仍有大量詩詞被人們所傳誦,其中邊塞詩詞作為一種特殊的詩詞形式,蘊含著愛國主義情懷,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文將簡單介紹邊塞詩詞概念,并深入分析和研究愛國情懷在邊塞詩詞中的具體表現。

      關鍵詞:邊塞詩詞;愛國情懷;具體表現

      在中國詩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愛國情義始終是中國文學發展的主流,我們在很多邊塞詩詞中,能夠看到詩人通過簡練的詩句表達自己的情感,也能夠充分感受到作者抒發的愛國主義情懷。

      一、邊塞詩概念

      邊塞詩主要是指將邊疆地區漢族軍民生活及自然風光為主要題材的詩。邊塞詩最早發展于漢魏六朝時代,隋代興盛,唐代進入黃金時代。其中有些宏偉的篇章是漢族文學的寶貴財富,極具歷史意義。高適、王昌齡、李白等詩人都是典型的邊塞詩代表人。

      二、邊塞詩詞中愛國情懷的具體表現

      邊塞詩詞中愛國情懷的表現形式較多,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家統一

      縱觀歷史,多少朝代戰火紛紛,造成生靈涂炭,使得人們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很多愛國詩人也同樣經歷了戰爭,他們主張和平,并在詩詞創作過程中,將自己的愿望融入其中。如陸游在《焉耆行二首》中,追懷漢朝統一西域的歷史功績“漢家詔用李輕車、萬丈戰云來壓壘”;耶律楚材在《西域蒲華城增蒲察元帥》中曾立下“萬里遐方獲此樂、不妨終老在天涯”的誓言均表達了對祖國統一的渴望;此外,陳誠等詩人也在詩詞中表露出維護祖國統一的心跡。在眾多詩詞當中,很多詩人借助其他角色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如從思婦角度描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困難,形成獨特的邊塞閨怨詩,金昌緒的《春怨》中描寫了思婦日日牽掛遠在戰場中夫君,揭示了戰爭破壞了人民安寧的生活,反映了當時兵役制下廣大人民承受的痛苦。

      (二)守邊戍邊情懷

      反對侵略戰爭,捍衛國家主權的守邊戍邊情懷,是我國古代詩詞中的主要內容。王昌齡的《出塞》中“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從軍行》中“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等表現了自身的衛國豪情,具有大氣磅礴的氣勢[1]。眾所周知,宋代時期是歷朝歷代,外族侵略較為激烈的階段,愛國主義詩詞成為當時詩詞的主要趨勢。蘇軾的《江城子》中“會挽雕弓如滿月...”;岳飛的《滿江紅》;辛棄疾的《破陣子》;陸游的《示兒》等都表達了重整山河、收復失地的愿望,朗誦詩詞時,能夠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詩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還體現在自身責任感方面,他們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并將自己的情感滲透至詩詞當中。如李清照《絕句》中的“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及譚嗣同的《獄中題壁》等詩詞中,都是詩人運用筆墨書寫自身情感,這些愛國詩人不但是謳歌者,也是實踐者,他們壯闊的胸懷至今為人們所傳道。

      (四)揭露統治階級罪惡

      邊塞戰爭中,有防御性、侵略性,抵抗外族侵略的戰爭具有正義感,統治者為了滿足的奢望而侵略外族同樣為人民所不容。詩人從旁觀者角度,控訴戰爭的罪惡以及統治者的階級罪行。杜甫在《兵車行》中沉痛地寫到“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表達了戰爭使得戰士背井離鄉、無數戰士戰死沙場的悲痛情感。高適在《燕歌行》中,運用對比手法展示了“戰士軍前半死生...”,一方面是前線戰士前途未卜;另一方面是將領們歌舞升平的畫面,讓人們感知到戰爭對人們帶來的傷害同時,也能夠讓人們看到統治階級的罪惡行為。統治階級為了達到發動戰爭的目的,連未成年的男丁都不放過,最終導致“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的局面,造成大片農田荒蕪,廣大人民勞苦不堪。戰士們邊疆出生入死,統治階級坐享其成,充分表達了脫離戰爭的強烈意識。

      (五)謳歌祖國大好河山

      面對大好河山,詩人們對養育自己的山河、大地也充滿了熱愛之情。邊塞詩詞當中,不乏詩人對山河的描寫。王昌齡《從軍行》中“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范仲淹的《漁家傲》中“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王維的《陜西行》中“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李白的《塞下曲》中“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等[2]。詩人們在山水吟誦中,不僅贊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寄予自己的愛國品格,同時,山水與祖國的理念同在,也充分表達了詩人們對祖國統一的向往。

      三、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受到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古典邊塞詩詞中具有不同的特點及風格,但是,愛國主義始終是我國優秀的傳統,也是中國文化,成為古典詩詞的主流趨勢。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品讀詩詞,不僅能夠領悟其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自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能夠培養愛國主義品質,為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2]范文莉.詩人王維不屈的愛國魂――論王維詩歌對當代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J].語文建設,20xx(06):45-46.

    邊塞的詩詞4

      《古從軍行》

      唐·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曲六首(選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望薊門》

      唐·祖詠

      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前出塞九首(選一)》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軍城早秋》

      唐·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塞下曲(二首)》

      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征人怨》

      唐·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隴西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己亥歲》

      唐·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橫吹曲辭·出塞》

      唐·張籍

      秋塞雪初下,將軍遠出師。

      分營長記火,放馬不收旗。

      月冷邊帳濕,沙昏夜探遲。

      征人皆白首,誰見滅胡時。

      《塞上曲》

      唐·裴說

      極目望空闊,馬羸程又賒。

      月生方見樹,風定始無沙。

      楚水辭魚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爭不老天涯。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塞下曲四首》

      唐·裴說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奉詔甘泉宮,總征天下兵。

      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

      臣愿節宮廄,分以賜邊城。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勛多被黜,兵馬亦尋分。

      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云。

    邊塞的詩詞5

      《磧中作》

      唐·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莽莽絕人煙。

      《征人怨》

      唐·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隴西行·十里一走馬》

      唐·王維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

      唐·李白

      我把兩赤羽,來游燕趙間。

      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閑。

      觀兵洪波臺,倚劍望玉關。

      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

      擊筑落高月,投壺破愁顏。

      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趙將軍歌》

      唐·岑參

      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將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古從軍行》

      唐·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代出自薊北門行》

      宋·鮑照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

      征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

      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

      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

      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塞下曲》

      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軍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唐·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出塞·高秋白露團》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團。上將出長安。

      塵沙塞下暗。風月隴頭寒。

      轉蓬隨馬足。飛霜落劍端。

      凝云迷代郡。流水凍桑干。

      烽微桔槔遠。橋峻轆轤難。

      從軍多惡少。召募盡材官。

      伏堤時臥鼓。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頓。長坂納呼韓。

      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

      還嗤傅介子。辛苦刺樓蘭。

      《前出塞·挽弓當挽強》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隴頭吟》

      唐·王維

      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百余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空盡海西頭。

      《渡河北》

      西漢·王褒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常山臨代郡,亭障繞黃河。

      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

      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

      《望薊門》

      唐·祖詠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邊塞的詩詞6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賽》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戌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初唐四杰”之一楊炯(唐)《從軍行》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李頎《古從軍行》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邊塞的詩詞7

      1、《塞下曲·其一》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2、《塞下曲·其二》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3、《塞下曲·其三》

      奉詔甘泉宮,總征天下兵。

      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

      臣愿節宮廄,分以賜邊城。

      4、《塞下曲·其四》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勛多被黜,兵馬亦尋分。

      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云。

      5、《從軍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6、《從軍行·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7、《從軍行·其三》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8、《從軍行·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9、《從軍行·其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10、《從軍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11、《從軍行·其七》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12、《出塞》

      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1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其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相關閱讀:

      王昌齡的邊塞詩與盛唐氣象

      盛唐時代,文人追求功名是人生價值的重要取向。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側重于國家和天下的選取。科舉取士與邊陲建功是取得功名的兩條道路,一部分文人以科舉、明經尋求價值理想;而另一部分文人選取了出塞,選取了從軍入邊,渴望立業邊疆,功就名成。于是,在邊塞詩中充滿了對于功名理想的熱衷追求和昂揚的愛國情懷。這種激越昂揚、達觀進取的時代精神,是社會的群體意識在時代的波濤中關乎人格的理想和價值的體現,是一種為國、為君、為社稷的強烈的外斂意識和追求。這種追求和意識激發了文人出世的熱情。綜觀盛唐詩歌流派,唯邊塞詩派最能表現盛唐之音。無論是“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還是“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都貫注著雄健奔放的氣勢,激昂慷慨的精神。邊塞詩派雖以高適、岑參為代表,但作為“七絕圣手”的王昌齡,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代表詩人,他的邊塞詩不可避免地帶上了時代特色,體現了盛唐氣象。

      一

      “盛唐氣象”又稱“盛唐之音”,自從林庚先生提出迄今,對其內涵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是,總的認為有兩方面:一是盛唐詩歌中所反映出的時代精神,用林庚原話即“蓬勃的朝氣,青春的旋律”;二是藝術風貌。關于此點古今學者論述頗多。宋代嚴羽《滄浪詩話》云:“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林庚先生認為此“興趣”即“氣象”、“風骨”,“羚羊掛角”喻詩歌的超脫,“無跡可求”喻詩歌的自然。嚴羽《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盛唐諸公之詩,為顏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現當代有人認為“盛唐之音”即“風骨”、“興寄”等的結合體,指剛勁有力、明朗豁達的精神氣魄、豐富的社會體驗與飽滿的政治熱情,與作者創造出的精煉、含蓄、自然、清新的語言相結合,構成了外形鮮明而又內蘊深沉的藝術境界,是一種自然的美麗。盛唐詩人多以氣為詩,以詩抒情,即“雄厚渾成”。

      盛唐氣象指的是詩歌中蓬勃的氣象,這蓬勃不只是指它發展的盛況,更重要的乃是一種蓬勃的思想感情所構成的時代性格。時代性格不能離開了那個時代而存在,盛唐氣象因此是盛唐時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時代是出此刻百年來不斷上升的和平繁榮的發展中,是幾百年來成熟了的封建社會中民主斗爭的方式,它是一個進展得較為順利的解放中的時代。一種春風得意、一瀉千里的展望,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黃河之水天上來”、“大道如青天”、“明月出天山”,這就是盛唐氣象。這是一個富于創造性的解放的時代,它孕育了鮮明的性格,解放了詩人的個性,他的那些詩篇永遠是生氣勃勃的,它豐富到只能用一片氣象來說。由此看來,所謂“盛唐氣象”既是一種精神面貌,也是一種時代特征,甚至也包含了作為一個時代詩人群體的個性特質。如果按此追溯,其實在林庚先生以前就有人提到了“盛唐氣象”,只是沒有使用這一概念而已。胡適就曾1928年在《白話文學史》中寫道:盛唐“是一個解放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人生觀是一種放縱的,愛自由的,求自然的人生觀”,“因此這個時代產生的文學也就多解放的,自然的文學”,“文學的風尚很明顯地表現種種浪漫的傾向”。蘇雪林先生則在1933年于《唐詩概論》一書里發展了胡適之論

      ,指出盛唐時期的“作品里反射的只是青春的光熱,生命的歌頌,自然的美麗,祖國的莊嚴,什么人生的悲哀,社會的痛苦,永遠不會到他們心上……這種人生觀和富裕繁華、奢侈閑暇的環境結合,當然產生一種春花爛漫、虹彩繽紛的爛漫文學。”而鄭振鐸先生則在1932年完成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一書里,從藝術風格入手概括盛唐詩歌,認為盛唐時期“雖只有短短的四十三年(713—755),卻展布了種種的詩壇的波瀾壯闊的偉觀,呈獻了種種不一樣的獨特的風格。這不單純的變幻百出的風格,便代表了開元、天寶的這個詩的黃金的時代。在那里,有著飄逸若仙的詩篇,有著風致澹遠的韻文,又有著壯健悲涼的作風;有著醉人的譫語,有著壯士的浩歌,有著隱逸者的閑詠,也有著寒士的苦吟:有著田園的閑逸,有著異國的情調,有著濃艷的閨情,也有著豪放的意緒。”李澤厚先生說:“是一種豐滿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熱情和想像”,“即使是享樂、頹喪、憂郁、悲傷,也仍然閃爍著青春、自由和歡樂”,“痛快淋漓,天才極至,”似乎沒有任何約束,似乎毫無規范可循,一切都是沖口而出,隨意創造,卻是這樣的美妙奇異、層出不窮和不可思議。”

      “盛唐氣象”的.內核,應當是一種自尊自強、自由自在的人性自覺與人格獨立,是一種青春、浪漫、飄逸、開朗、清麗、率真、雄闊、遠大、渾厚、沉郁、慷慨、豪邁的美學境界,是一種舍小我為大我、兼濟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是一種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是一種蔑視傳統、挑戰權威、不拘俗態、敢破敢立的創新精神和理想主義,是一種高昂的英雄主義(盛唐詩人個性任俠尚武、勇于犧牲,風行書劍從軍、建功邊關),是一種充盈著強大生命力的自信高放、傲睨、傭儻之氣。它們不僅僅是“盛唐氣象”之魂,同時也是唐詩之魂、唐代禮貌之魂,是一種與時共進、放飛青春的時代精神,是盛唐詩歌、盛唐詩人對當時社會所作出的一份最值得驕傲的貢獻,也是留給后人的一筆最為寶貴的財富。

      二

      立功邊塞,是盛唐知識份子取得功名的一條重要途徑。邊塞軍旅的豪情生活,邊塞雄奇壯偉的景色,最足以引起向往不世功業的盛唐知識份子的感情共鳴。不管是否能夠在邊塞中立功,是否能夠得遂初愿,他們始終熱烈地向往著、追求著并沉醉于一半為理想所浸透,—半為現實雄奇豪壯情調所籠罩的邊塞生活,這就極為自然地留下了那些氣勢豪雄、情感昂揚的歌吟。吟唱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王昌齡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王昌齡(約698—757),字少伯,西安人,生活于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國力強盛的盛唐,“這是一個開擴的時代,一個外向的時代……這是一個富有獻身精神的時代,充滿英雄主義的時代”。正因身處這樣的時代,詩人雖然屢遭貶抑,但卻毫無悲觀幽怨之情。他來往于經濟發達的中原、東南地區,也曾去過當時的荒僻之地:嶺南、湘西。之后又滿懷豪情地遠赴西北邊地:蕭關、臨洮,寫下了不少富有特色、充滿“盛唐之音”的邊塞詩,尤以七絕邊塞詩最為著名。明王世貞譽其“與(李)太白爭勝毫厘,俱是神品”(《藝苑卮言》)。故而能夠說,王昌齡的詩歌成為盛唐之音的先導,啟開了盛唐氣象的序幕。盛唐造就了王昌齡,更造就了王昌齡享有盛譽的七絕邊塞詩。王昌齡邊塞詩數量并不算太多,但幾乎篇篇俱佳,最有代表性的為《從軍行》、《出塞》兩組組詩。其邊塞詩多用易于入樂的七絕。盛唐之時,“寫邊塞,說戎旅成了一代之風”,體現了唐人“開放的心態,開闊的胸襟,遠大的目光,對異域文化之向往,汲取一切新鮮事物的膽量魄力”,“這開放性的文化氛圍,正是唐代邊塞詩那充滿異域風情的熱烈歌唱得以超多產生的情感、心理基礎”。王昌齡的邊塞詩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丹納說:“作品的產生取決于時代精神和周圍的風

      俗”。透過王昌齡的邊塞詩我們能夠看到“盛唐氣象”。反映到詩歌中,首先便是精神昂揚,高度自信,關心政治,熱衷功業,即便寫“愁”,也被奔放、奮發的氣氛沖淡了。其次,是雄厚渾成的藝術境界,嚴羽“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便為最妙的詮釋,即便寫“悲”也是“悲壯”。王昌齡在邊塞詩中燃起寧邊安民的理想之火,表達愿為國家安邊寧民、長治久安做出貢獻的雄心壯志,以及盛唐時代廣大知識分子的積極進取精神。“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寒”(王昌齡《從軍行》),“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王昌齡《少年行》),“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王昌齡《從軍行》)等等,都從不一樣方面表達了王昌齡意欲投身報國的抱負和胸襟。這種高揚英雄主義氣魄與滿腔愛國主義的熱情洋溢于字里行間,一種盛世進取精神始終引人奮發向上。“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從軍行》其五)構筑了邊塞獨有的自然景物和氣象,在描摹邊塞的艱苦和殘酷的同時,以時代的職責抒發著達觀、自信和悲壯的感懷。《出塞》其二:“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雖然用的是象征性筆法,但其高度的自信和豪情,敵人不滅戰斗不止的精神卻是完

      全一樣的。這充滿熱情、自信的詩篇“無疑是唐代國力強盛與疆土意識強化的產物,是舉國上下,全民族關懷祖國統一和興旺的心理情感的反映”。即使抒寫“邊愁”,也是意境雄渾開擴,情調激越的,如“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王昌齡《從軍行》其一)“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彈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其二)激揚慷慨,毫無中晚唐邊塞詩的傷感衰颯氣。

      王昌齡的邊塞詩還體現了“盛唐氣象”的“雄厚渾成”。如《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此詩一二句寫唐軍開赴前線時,從青海、祁連、長城直到玉門關漫長的國界線上已是狼煙四起,烏云彌漫,強敵壓境,大戰在即。后兩句用斬釘截鐵的語氣,表達了邊防戰士誓死保家衛國、不敗敵兵、絕不罷休的決心。全詩意境開闊,感情悲壯,意蘊豐富,振奮人心。篇章結構上,承接自然,全無造作。整首詩作盡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決無低沉傷感。詩末兩句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艱苦的基礎上發出的更堅定更深沉的誓言。盛唐時代的恢宏闊大的絕世氣度,最終塑造了王昌齡邊塞詩“手揮利刃,以御外敵”的雄渾氣魄。王昌齡邊塞詩即自覺不自覺地染有濃重的時代特色。具體論述其特色者,廖立先生在《岑參邊塞詩的風格特色》中的一段文字最為中肯:“王昌齡邊塞詩不乏悲壯之作,但他的基本格調是壯麗的。王昌齡應對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關塞,謳歌著城頭的鐵鼓,匣里帶血的金刀,追憶起十年苦戰,邊侮塵雪,這是悲壯的格調。但王詩節調輕快,色彩繽紛,悲壯中又有絢麗,王詩或登高而臨海風,黃昏中聆羌笛而起鄉思;或戰罷日暮,掩埋戰骨,云沙飛

      揚,榆葉疏黃;或青海雪山,黃沙金甲,大漠日昏,紅旗半卷,這是一種清俊飄逸之美,風格壯麗,色調明麗。”而這壯而不凄,明而不澀正是“盛唐氣象”在王昌齡邊塞詩中的體現,也正是其詩能“感動激發人意”的根本原因。王昌齡詩中表達的樂觀豁達卻成為唐音中稀有的珍品,詩人以浪漫主義的濃墨重彩和烈火般熱烈的激情,使其邊塞詩成為“往往能感動激發人意”的好詩。

      國威的浩蕩,文化的繁榮所生發的恢宏氣勢和闊大胸襟充斥在王昌齡的邊塞詩中,簡短有力的詩行中流動著一股難以遏止的濟世之心和報國宏愿。王昌齡邊塞詩洋溢的正是盛唐氣象,其精神實質與之后李(白)、杜(甫)、王(維)、高(岑)、岑(參)詩中所表現的資料實無二致。由此可見,“盛唐氣象”是時代的產物。盛唐詩人們得天獨厚之處,就在于他們那個時代盡管并非事事如意,但總的來說,國家、社會和知識分子個人前途都充滿期望。王昌齡的邊塞詩的思想藝術特征和成就,離不開那個時代的種種條件。時至中晚唐,詩人們能夠學到前人的創作技巧,甚至有所發展,但他們無法復制盛唐時代的客觀環境和氛圍。盛唐詩作中這種“無法復制”的東西即為“盛唐氣象”。

      王昌齡的邊塞詩

      王昌齡《從軍行》組詩第五首,是以詩歌形式取得成功的。全詩如下:

      《從軍行其五》

      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

      【注釋】

      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的。

      前軍:指唐軍的先頭部隊。洮河:河名,源出甘肅臨洮西北的西傾山,最后流入黃河。

      吐谷渾: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稱,晉時鮮卑慕容氏的后裔。據《新唐書·西域傳》記載:“吐谷渾居甘松山之陽,洮水之西,南抵白蘭,地數千里。”唐高宗時吐谷渾曾經被唐朝與吐蕃的聯軍所擊敗。

      【白話譯文】

      塞北沙漠中大風狂起,塵土飛揚,天色為之昏暗,前線軍情十分緊急,接到戰報后迅速出擊。先頭部隊已經于昨天夜間在洮河的北岸和敵人展開了激戰,剛剛聽說與敵人交火,現在就傳來了已獲得大捷的消息。

      【作者簡介】

      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賞析】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可能對第五回“關云長溫酒斬華雄”有深刻印象。這對塑造關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節。但書中并沒有正面描寫單刀匹馬的關羽與領兵五萬的'華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這樣一段文字:(關羽)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擲于地上,其酒尚溫。

      這段文學,筆墨非常簡煉,從當時的氣氛和諸侯的反應中,寫出了關羽的神威。論其客觀藝術效果,比寫揮刀大戰數十回合,更加引人入勝。羅貫中的這段文字,當然有他匠心獨運之處,但如果就避開正面鋪敘,通過氣氛渲染和側面描寫,去讓人想象戰爭場面這一點來看,卻不是他的首創,象王昌齡的這首《從軍行》,應該說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詩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從描寫看,詩人所選取的對象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后續部隊,而對戰果輝煌的“前軍夜戰”只從側面帶出。這是打破常套的構思。如果改成從正面對夜戰進行鋪敘,就不免會顯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絕句中無法完成。現在避開對戰爭過程的正面描寫,從側面進行烘托,就把絕句的短處變成了長處。

      它讓讀者從“大漠風塵日色昏”和“夜戰洮河北”去想象前鋒的仗打得多么艱苦,多么出色。從“已報生擒吐谷渾”去體味這次出征多么富有戲劇性。一場激戰,不是寫得聲嘶力竭,而是出以輕快跳脫之筆,通過側面的烘托、點染,讓讀者去體味、遐想。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詩里表現出來,在構思和驅遣語言上的難度,應該說是超過“溫酒斬華雄”那樣一類小說故事的。

    邊塞的詩詞8

      塞上聽吹笛

      唐代: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從軍北征

      唐代: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胡歌

      唐代:岑參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宮錦醉纏頭。

      關西老將能苦戰,七十行兵仍未休。

      塞上曲二首

      唐代:戴叔倫

      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里馀。

      漢祖謾夸婁敬策,卻將公主嫁單于。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飲馬長城窟行

      魏晉:陳琳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發行事君,慊慊心意關。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后出塞五首

      唐代:杜甫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千金買馬鞍,百金裝刀頭。

      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邊,今人重高勛。

      豈知英雄主,出師亙長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軍。

      遂使貔虎士,奮身勇所聞。

      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

      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獻凱日繼踵,兩蕃靜無虞。

      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

      云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

      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

      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

      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師亦多門。

      將驕益愁思,身貴不足論。

      躍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見幽州騎,長驅河洛昏。

      中夜間道歸,故里但空村。

      惡名幸脫免,窮老無兒孫。

      從軍行

      宋代:張玉娘

      三十遴驍勇,從軍事北荒。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

      書角吹楊柳,金山險馬當。長驅空朔漠,馳捷報明王。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塞上聞笛

      唐代:高適

      胡人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閑。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代: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軍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從軍行二首

      唐代:王昌齡

      向夕臨大荒,朔風軫歸慮。

      平沙萬里馀,飛鳥宿何處。

      虜騎獵長原,翩翩傍河去。

      邊聲搖白草,海氣生黃霧。

      百戰苦風塵,十年履霜露。

      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

      早知行路難,悔不理章句。

      秋草馬蹄輕,角弓持弦急。

      去為龍城戰,正值胡兵襲。

      軍氣橫大荒,戰酣日將入。

      長風金鼓動,白露鐵衣濕。

      四起愁邊聲,南庭時佇立。

      斷蓬孤自轉,寒雁飛相及。

      萬里云沙漲,平原冰霰澀。

      惟聞漢使還,獨向刀環泣。

      塞下曲·其一

      唐代:李益

      蕃州部落能結束,朝暮馳獵黃河曲。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描寫邊塞風景的著名古詩詞相關文章:

      1.描寫邊塞的詩詞名句有哪些 邊塞的經典詩句大全

      2.描寫田園的經典古詩詞30首

      3.描寫山水風景的經典古詩詞

      4.有關描寫七月的美好詩歌古詩詞

      5.寫景古詩詞大全-描寫景色的優秀詩詞

      6.描寫竹子的九首古詩詞

      7.描寫四季美景的經典詩句 形容美景的經典古詩詞

      8.描寫田園美景的古詩詞大全

      9.描寫荷花的著名古詩詞鑒賞

      10.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

    邊塞的詩詞9

      1、秋風江上駐王師,暫向云山躡翠微。忠義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鎮邊圻。山林嘯聚何勞取,沙漠群兇定破機。行復三關迎三圣,金酋席卷盡擒歸。——岳飛《題翠巖寺》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瀚《涼州詞》

      3、一年作客傍滹沱,聽盡哀笳出塞歌。白發不驚明鏡滿,秋霜只怨雁門多。——屈大均《客雁門》

      4、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岳飛《池州翠微亭》

      5、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未知何處宿,平沙莽莽絕人煙。——岑參《磧中作》

      6、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庾信《重別周尚書》

      7、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李白《軍行》

      8、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王維《使至塞上》

      9、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西鄙人《哥舒歌》

      10、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從軍行》

      11、常經絕脈塞,復見斷腸流。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隴云晴半雨,邊草夏先秋。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賀知章《送人之軍》

      12、關河迢遞繞黃沙,慘慘陰風塞柳斜。花帶露寒無戲蝶,草連云暗有藏鴉。詩窮莫寫愁如海,酒薄難將夢到家。絕域東風競何事?只應催我鬢邊華!——朱弁《春陰》

      13、伏波惟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14、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15、湓浦廬山幾度秋,長江萬折向東流。男兒立志扶王室,圣主專師滅虜酋。功業要刊燕石上,歸休終伴赤松游。丁寧寄語東林老,蓮社從此著力修。——岳飛《寄浮圖慧海》

      16、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李益《從軍北征》

      17、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陳子龍《渡易水》

      18、老矣猶思萬里行,翩然上馬始身輕。玉關去路心如鐵,把酒何妨聽渭城。——陸游《塞上曲》

      1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出塞》

      2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李賀《馬詩》

      21、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愁人不愿聽,自到枕前來。風起塞云斷,夜深關月開。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戎昱《聞笛》

      22、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塞上曲》

      23、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雁門太守行》

      24、前年戍月支,城下沒全師。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張藉《沒蕃故人》

      25、胡人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閑。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高適《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26、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王維《使至塞上》

      27、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王昌齡《塞上曲》

      28、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馬蹀閼氏血,旗梟克汗頭。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岳飛《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29、南北驅馳報主情,江邊花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壯志》

      3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31、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脫鞍暫入酒家壚,送軍萬里西擊胡。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32、天設居庸百二關,祁連更隔萬重山。不知誰放呼延入,昨日楊河大戰還。——李夢陽《經行塞上》

      3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34、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皇甫冉《春思》

      35、漢家旗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

      36、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張說《幽州夜飲》

      37、平生一顧重,意氣溢三軍。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弓弦抱漢月,馬足踐胡塵。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駱賓王《從軍行》

      38、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39、漢將歸來虜塞空,旌旗初下玉關東。高蹄戰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戎昱《塞下曲》

      40、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41、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乾。柳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端。不學燕丹客,徒歌易水寒。——駱賓王《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42、綠楊著水草如煙,舊是胡兒飲馬泉。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云天。從來凍合關山路,今日分流漢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李益《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43、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44、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罷官無舊業,老去戀明時。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45、岧峣試一臨,虜騎附城陰。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營開邊月近,戰苦陣云深。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音。——張巡《聞笛》

      46、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庾信《寄王琳》

      47、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武《軍城早秋》

      48、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常山臨代郡,亭障繞黃河。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王褒《渡河北》

      49、北望煙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西四百州。——汪元量《湖州歌·其六》

      50、風起單于臺,胡笳秋正哀。彎弓度沙磧,不為射雕來。——謝榛《塞下曲》

      51、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常建《塞下曲四首選一》

      52、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53、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高適《塞上聽吹笛》

      54、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澧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王維《觀獵》

      55、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56、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57、海畔風吹凍泥裂,梧桐葉落枝梢折。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陳羽《從軍行》

      58、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沈佺期《獨不見》

      59、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李白《從軍行》

      60、一身從遠使,萬里向安西。漢月垂鄉淚,胡沙費馬蹄。尋河愁地盡,過磧覺天低。送子軍中飲,家書醉里題。——岑參《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

      6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62、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祖詠《望薊門》

      63、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李白《關山月》

      64、槐柳野橋邊,行塵暗馬前。秋風來漢地,客路入胡天。雁聚河流濁,羊群磧草膻。那堪隴頭宿,鄉夢逐潺湲。——齊己《送人游塞》

      65、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66、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

      67、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68、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69、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王昌齡《塞上曲》

      70、調角斷清秋,征人倚戌樓。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長愿向南流。——張喬《書邊事》

      71、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李賀《南園》

      72、紫塞風高弓力強,王孫走馬獵沙場。呼鷹腰箭歸來晚,馬上倒懸雙白狼。——薩都刺《上京即事》

      73、明月出關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李白《關山月》

      74、強胡犯金闕,駐蹕大江南。一帝雙魂杳,孤臣百戰酣。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曇。恢復山河日,捐軀分亦甘。——岳飛《歸赴行在過上竺寺偶題》

      75、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李頎《古從軍行》

      76、黃昏鼓角似邊州,三十年前上此樓。今日山川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樓》

      77、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雁門太守行》

      78、城外蕭蕭北風起,城上健兒吹落耳。將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劉基《北風行》

      79、馬革盛尸每恨遲,西山餓死亦盒辭?姓名不到中興歷,自有皇天后土知。——何弘中《臨終作》

      80、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曹松《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81、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82、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盧綸《晚次鄂州》

      83、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陳子昂《送魏大從軍》

      8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85、官軍西出過樓蘭,營幕傍臨月窟寒。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

      86、三十遴驍勇,從軍事北荒。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書角吹楊柳,金山險馬當。長驅空朔漠,馳捷報明王。——張玉娘《從軍行》

    邊塞的詩詞10

      邊塞詩詞是邊塞生活的藝術反映,這類詩詞大多和民族戰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邊塞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邊塞詩詞題材十分廣泛,內容異常豐富。又因為每個朝代的不同時期或盛或衰,詩詞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或高昂或低沉;還因為每個詩人前往邊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發出的感情也千差萬別,情況相當復雜。比如說,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詞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邊塞詩詞大多感慨深沉。邊塞詩詞的創作形式大多為古風(考慮到高考命題使用長篇古風做材料的可能性不大,故本文不予涉及)和絕句,詞的數量較少。中學生在解答邊塞詩詞的鑒賞問題時,應掌握如下幾把打開通往凱旋門的鑰匙。

      第一把鑰匙是要弄清邊塞詩詞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從總體上對作品進行把握。因為這一問題相當復雜,所以就先舉些名句來加以簡要評述: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既表現出戍邊將士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也贊揚了他們以身許國的豪情壯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既表達了對良將及早出現的渴望,也表現出對邊疆和平的向往;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既揭露了軍中苦樂不均的丑惡現象,也表達了對下層士兵的深切同情;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既是對不義戰爭的控訴,也是對和平的渴望與追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既表現出從軍將士的灑脫,也抒發了他們心中的無奈;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既表現出戍邊將士深深的鄉思之情,也抒發了軍嫂們無盡的思念與惆悵;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字里行間灑滿斑斑血淚,令人聞之而發指異彩紛呈的邊塞詩詞,或奇麗峻峭,雄渾挺拔;或清新幽雅,纏綿悱惻;或慷慨高歌,響遏云天,或低徊淺唱,感慨萬端;或令人熱血沸騰,欲躍馬橫戈,或使人愁腸寸斷,想折戟斷刀為了加深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我們可以用陳子昂《送魏大從軍》(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來出一道練習題:這首詩對邊塞環境描寫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詩的主題又是什么請做簡要的分析。在解答之前應抓住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這兩句,看到作者對邊塞險峻山勢的描寫里隱含的殺機,在從全篇上加以把握,領會其主旨,然后做出如下正確的回答:寫出邊塞險峻的形勢以渲染氣氛,預示將來激烈的戰斗,富有想象。其主題是: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激勵友人勇立戰功;同時也表現出詩人自己為國立功的宏愿。

      而一些從表面上看起來是閨怨、贈別的詩,因與邊塞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妨把它看作邊塞詩詞的衍生作品,也可以歸為同類。例如沈佺期的《雜詩》(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以閨中少婦和遠征的丈夫兩地相思之情,表現出廣大人民群眾的厭戰情緒,感情雖然凄怨,但仍不失希望。全詩言淺意深,感慨深沉,耐人玩味。你看,東北前線戰火連年,至今仍然沒有休戰,多少將士長年征戰,誓掃匈奴不顧身,多少軍人妻子盼望良人罷遠征,卻不知黃龍戍卒幾時歸。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明月照在家鄉和黃龍兩地,閨中月即營中月;夫妻兩地所望之月,也是當年他們團圓時所望之月。

      一輪明月是他們夫妻心心相印,心心相通的象征。而可憐和長照兩個詞,則非常準確地表現出他們現在思念的痛苦,還有幾分遺憾,也有幾分無奈,既纏綿,又悱惻。他們年年夜夜,苦苦相思,對月垂淚,情意無限。又如王昌齡的《閨怨》、陳玉蘭的《寄夫》,岑參的《逢入京使》、高適的《別董大》等,都是這類詩中的頂尖之作,可細心琢磨之。現即以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出一道題來加以鞏固,題曰這首絕句的詩眼是哪一個字表現了女主人公怎樣的復雜心情在考慮怎樣回答時,首先得抓住覓封侯這三個字,因為詩中只有這三個字和邊塞有關系,征戍邊塞是許多人獵取功名的有個主要途徑;其次得找到最能表現女主人公心情的那個字,就能做出這樣正確的回答:詩眼是悔字,這里既有對夫妻分離的不滿,又有難以排遣的錯教夫婿覓封侯的內疚,還有自己對鑄成大錯的醒悟與追悔。再以岑參的《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

    邊塞的詩詞11

      1、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唐。陳陶。《隴西行》)

      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出塞》)

      3、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唐。馬戴。《出塞》)

      4、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唐。李頎。《古從軍行》)

      5、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6、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唐。張籍。《涼州詞》)

      7、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8、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一)

      9、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二)

      10、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11、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三)

      12、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五)

      13、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六)

      14、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七)

      15、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王賀。《南國》)

    邊塞的詩詞12

      1、《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4、《古從軍行》

      唐·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5、《望薊門》

      唐·祖詠

      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6、《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7、《隴西行》

      唐·王維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

      8、《磧中作》

      唐·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9、《燕歌行》

      唐·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樅金伐鼓下榆關,旌旗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筋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風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10、《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1、《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12、《代出自薊北門行》

      南北朝·鮑照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

      征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

      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

      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

      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13、《征怨》

      唐·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14、《塞下曲》

      唐·許渾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邊塞的詩詞】相關文章:

    邊塞的詩詞11-11

    關于邊塞的詩詞12-14

    描寫邊塞生活的詩詞名句06-16

    邊塞詩詞鑒賞要訣術語09-23

    邊塞詩詞中的愛國情懷06-23

    描寫邊塞的句子01-22

    邊塞古詩賞析02-13

    邊塞荒思作文09-10

    邊塞詩賞析07-12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朋友出玩的說說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