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學生溝通
如何與學生溝通?作為一名教師,不僅應該教給學生文化知識,最主要的還應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做人觀念及價值 觀,傳授文化知識是容易的 。
(一)用愛心接納每個孩子
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具體表現。為人師者應深切體會這一點,用心接納每一個孩子,不管他是聰明、駑鈍、整潔、邋遢、乖巧或淘氣,他都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個體,需要被接納,也唯有老師用心接納,孩子才能把上課當成一種享受,而樂意學習。
我所任教的班里有名學生,頭腦夠用,就是紀律差,上課和周圍同學沒話找話,周圍無人應便自言自語,一旦批評他,便一臉的誠懇,保證要改正缺點,但事隔幾天,依舊故我。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沒有放棄,而是不厭其煩地跟他促膝談心:講述學習的重要,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持之以恒,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和毅力。這個學生深有感觸,說:“老師,看我的表現吧!”他現在確實變了。雖然還時有反復,但他已經知道怎樣控制自己了。從這里我更加認識到:對于差生,不要把他從你身邊推出去教育,而應用愛心接納他們,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抓住教育的時機,有情有理有力有度。學生特別需要我們那慈祥溫和的笑容,文雅親切的話語,善解人意的目光。
(二)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學生感到最痛苦的莫過于誤解;最快樂的莫過于充分的了解;尤其新生的一代,從小在呵護中長大,有主見,敢發表,挫折的忍受力卻顯得偏低;一遇到困難,自我壓力甚大,不知如何自處。有的甚至處于一種比較高的亢奮和緊張狀態,這種狀態若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容易引起神經的抑制,造成認識和思維的閉合,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作為我們教師,首先要求學生自我定位,即對自己的身體心理、情緒意志、興趣愛好、思維創造和發展潛力及行為方式的特點和能力進行感知,并對所作出的反應進行調整,減少內在壓力。其次營造比較寬松的氛圍,開發他們的潛力,教給其學習方法,注重健康心理及健康人格的培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保證學生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合理調整期望值,減少外來壓力。再次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進步,要“打著燈籠找優點”,并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多提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從而變壓力為動力。此外還要培養學生積極開朗的情緒,掃除內心的陰霾,建立自信心,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著手于善后的處理時,最好在一旁默默關注,等到確實需要幫助時,即時伸出援手。
(三)用誠心贊美鼓勵
在日常生活中,贊美是人人都需要得到的'。若發現孩子有值得贊美的行為時,要把握時機,不管用語言、肢體、眼神、動作、表情、評語,只要是真心誠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一篇情理交融、鼓勵性很強的評語,一段肯定、稱頌的贊美之詞,如果教師能巧妙地運用這些激勵的方法去贊美學生,那么學生都會心情愉悅、精神爽利,這種教育的手段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學生,哪怕是班上學習最差、行為規范最差的學生,身上也一定有他的閃光點。只要細心你就會發現,調皮學生的閃光點是聰明;上課愛說話的學生的閃光點是活潑好動;老實學生的閃光點是能謙讓等等。教師應抓住他們的閃光點作為教育的切入點,通過對學生的贊美進行情感投資,打開學生心靈的閘門,教育自然得心應手。
作為成長中的個體,學生身上的不良習慣和弱點是難免的,然而對于學生的種種問題,當老師們感到束手無策時,往往會采用批評的方法,結果情況越來越糟。如果適時地采取贊美的方法,以平常心去看待他們的每一個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次進步,自然而然就會發現學生的每個閃光點,欣賞他們的價值,從而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稱贊,這樣會讓孩子們認為老師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他,他們就會表現得更好。我所任教的五(2)班有個學生,他時常不帶學習工具,也時常不完成作業。對待他的錯誤,我并沒有責罵、懲罰,而是以一種廣闊的胸襟給予寬容和鼓勵,并為他指出一條改正錯誤的途徑。記得有一次科技課他做了一條圍裙,并且做得很漂亮,我馬上當著全班同學稱贊他,他很高興,終于可以抬頭自信地面對全班同學。他一次小小的進步,得到了難得的贊美,成為激勵他認真學習的巨大動力。隨后,他為了得到老師的贊美,每次都做得很認真,身上的毛病也在慢慢改掉。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每個人都需要贊美。善意的及時的贊美實際上是一種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資,是一種驅使人奮發向上、銳意進取的動力源泉。學生長期生活在和諧、溫暖、相互信任、相互贊美的氛圍中,就能養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學習新知識、探索新方法、研究新問題。這樣,不僅能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而且使學生的人生旅途充滿著掌聲笑聲、充滿著決心和信心。
教師贊美學生,一定要把握“度”,既不能人為地拔高、摻水、使假;又不能蜻蜓點水不著痕跡。教師如果贊美學生,夸大其詞、添枝加葉,硬要高拔,不僅起不到激勵學生、啟發學生學習興趣之目的,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這就要求真心誠意,還要因人因事、因時因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增大贊美的效果。
(四)專心傾聽
要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語,善于捕捉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思維火花。只有傾聽,才能了解學生的個性和真實想法;只有傾聽,才能捕捉到來自學生的信息,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只有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信任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心靈的溝通。在教學中,教師是否學會傾聽,善于發現學生問答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世界,體驗學生的情緒,就成了教師能否組織好動態生成中的課堂教學的重要條件。
首先要傾聽學生的發問之音。學生正處于求知的重要階段,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中有著無數個為什么?因而在教學中,尊重孩子們的求知欲,鼓勵孩子發問,并善于傾聽他們的問題,面對學生們的問題,教師仔細傾聽著,微笑著加以肯定,隨著教學的展開,有的在教學中給予了解答,有的鼓勵孩子們向書本、利用現代化高科技手段來尋求答案。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教室,讓學習不斷地向課外延伸。
其次要傾聽學生的爭論之音。“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全班幾十個學生都各有差異,各具個性,對于一些學習問題,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想法。因而在課堂中,要讓孩子們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甚至鼓勵他們“百家爭鳴”,而教師則要用心地傾聽,聽其全部,不管是響亮的或是輕微的,正確的或是錯誤的,理直氣壯的或是膽怯的。孩子們的想法是豐富的,是多彩的,當學生爭論時,教師始終認真地傾聽著,并及時地捕捉學生富有創意的回答,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另外在學生爭論過程中,教師要仔細地聽,用心地記,及時判斷爭論的焦點,并幫助學生仔細分辯別人的發言,培養學生思維的清晰性、復雜性、系統性和綜合性,而教師的教育智慧就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生成。
再次要傾聽學生的意外之音。在課堂上,我們經常會遇到孩子們的插嘴,有的會影響教師的教學進度,有的會影響課堂秩序,因而大多數老師會加以呵斥,或不予理睬。其實,很多學生的插嘴正是其創新思想的展示,教師若能注意傾聽,善于發現,及時讀懂,就會對教學起一定的推動作用。把主動權還給學生,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學生的插嘴說明他正在積極思考著,這是有價值的“插嘴”。教師可以順著他的話語讓學生打開書本自學,并分組討論,最終形成共同的觀點。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要善待和利用好學生的插嘴,并及時把學生好的思想聚集起來,在學生中去集波成浪,師生共同推動課堂前進。
事實上,學生是一本厚厚的書卷,需要心靈的關注,更需要耐心地傾聽!
(五)潛移默化的作用
其實教師日常的種種行為,學生都看在眼里。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前蘇聯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說:“沒有教師對學生直接的人格影響,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所謂“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為人師表要注重的是自己的言行。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是直接的,也是最能打動學生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師以自己的行為規范影響學生,利用自身的情感因素給學生樹立一個學習的楷模,給學生示范正確的行動導向。要求學生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自己首先要做一個充滿愛心的真誠的人,遇上學生問候,我微笑或點頭應答,學生幫我忙我一定說聲“Thank you”,教學中偶有失誤我真誠說聲“sorry”,要求學生養成做事認真的習慣,自己首先要有忘我的工作態度,在教學中精神振奮,情緒飽滿,以嚴謹治學的態度和行為感染學生;要求學生熱愛學習,自己首先抱著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充實自己,給學生做出了表率。正如馬卡連柯所說:“假如你的工作、學習和成績都很出色,那么你盡管放心,學生全站在你一邊。”因此建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和學習。
如果教師和學生溝通無障礙,如果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教室里充滿笑聲,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被尊重,都有歸屬感,那么學生上起課來,有如沐春風,如春雨的感覺,學生自然會視上學為樂事,且視上課為不得放棄的權利,那么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學生必然春風滿面。
【如何與學生溝通】相關文章:
1.老師如何和學生溝通
2.如何與單親學生溝通
3.如何跟學生溝通
4.如何和學生溝通
5.如何與小學生溝通
6.老師如何與內向學生溝通
7.如何與家長和學生溝通
8.如何與高三學生溝通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