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平安結編法圖解
佛珠是弘法最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時,不要過分地計較它的構造、顆數和質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也就可以早證菩提、成就涅槃了。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佛珠平安結編法圖解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按照下圖方法將手串的`兩根細線對折
對折好以后,按照下圖,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將細線固定好
對照下圖右上角給出的圖解,將細線進行折疊纏繞
纏繞完成以后的形狀如下圖所示
按照圖三右上角圖解,進行二次折疊纏繞,如以下圖五——圖八所示
二次折疊纏繞以后的形狀如下圖所示,中國結已初具模型
中國結模型做好后,按照下圖將四個小環抽緊,進行固定
最后,對中國結進行調整,確保中國結對稱美觀
佛珠流傳
應當指出的是,佛珠雖然已經成為佛教徒的一項重要標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創用。如古印度婆羅門教中的毗濕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記載。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證,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紀“龍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羅門像,其頸上是掛有串珠的。
在中國,國人知道佛珠這一稱謂,最早應始于東晉(317—420)時翻譯的《木槵子經》,只可惜譯者的名字已經失佚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兩晉時期異域僧侶來華者甚眾,這些外國沙門中必然會有攜帶佛珠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興的時代背景下,記載有關佛珠的經典被廣泛傳譯,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譯的《陀羅尼集經》、寶思惟譯的《校量數珠功德經》、不空三藏譯的《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義凈三藏譯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等諸多經典。
至此,佛珠開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間普遍流傳開來,如《舊唐書·李輔國傳》載:”輔國不茹葷血,常為僧行,視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為善。”[2]
《續高僧傳·道綽傳》載:“人各掐珠,口同佛號,每時散席,響彌林谷。”[3]
【佛珠平安結編法圖解】相關文章:
佛珠繩結編法圖解09-03
中國平安結的編法圖解09-21
手串佛珠頭上的中國結編法圖解09-09
佛珠繩結的編法圖解09-05
蛇結編法圖解09-23
金剛結編法圖解09-18
蛇結和金剛結編法圖解09-09
蛇結編法圖解步驟09-22
護身金剛結編法圖解09-22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手工制作兔子面具圖片 手工制作兔子面具不用繩子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