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美文
高中數學教案詳案范文 高中數學教學教案模板范文
日期:2023-03-04 11:51:44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模板(精選1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
为你推荐:
  • 晚安情話簡短
  •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模板(精選1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數學優秀教案模板(精選1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模板(精選16篇)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情景,理解分層抽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學會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從總體中抽取樣本;

      3、并對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及分層抽樣方法進行比較,揭示其相互關系。

      教學重點:

      通過實例理解分層抽樣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分層抽樣的步驟。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復習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的概念、特征以及適用范圍。

      2、實例: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級分別有學生名,為了了解全校學生的視力情況,從中抽取容量為的樣本,怎樣抽取較為合理?

      二、學生活動

      能否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進行抽樣,為什么?

      指出由于不同年級的學生視力狀況有一定的差異,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進行抽樣不能準確反映客觀實際,在抽樣時不僅要使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相等,還要注意總體中個體的層次性。

      由于樣本的容量與總體的個體數的比為100∶2500=1∶25,

      所以在各年級抽取的個體數依次是。即40,32,28。

      三、建構數學

      1、分層抽樣:當已知總體由差異明顯的幾部分組成時,為了使樣本更客觀地反映總體的情況,常將總體按不同的特點分成層次比較分明的幾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比進行抽樣,這種抽樣叫做分層抽樣,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層”。

      說明:①分層抽樣時,由于各部分抽取的個體數與這一部分個體數的比等于樣本容量與總體的個體數的比,每一個個體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②由于分層抽樣充分利用了我們所掌握的信息,使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層抽樣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抽樣方法,所以分層抽樣在實踐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2、三種抽樣方法對照表:

      類別

      共同點

      各自特點

      相互聯系

      適用范圍

      簡單隨機抽樣

      抽樣過程中每個個體被抽取的概率是相同的

      從總體中逐個抽取

      總體中的個體數較少

      系統抽樣

      將總體均分成幾個部分,按事先確定的規則在各部分抽取

      在第一部分抽樣時采用簡單隨機抽樣

      總體中的個體數較多

      分層抽樣

      將總體分成幾層,分層進行抽取

      各層抽樣時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

      總體由差異明顯的幾部分組成

      3、分層抽樣的步驟:

      (1)分層:將總體按某種特征分成若干部分。

      (2)確定比例:計算各層的個體數與總體的個體數的比。

      (3)確定各層應抽取的樣本容量。

      (4)在每一層進行抽樣(各層分別按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的方法抽取),綜合每層抽樣,組成樣本。

      四、數學運用

      1、例題。

      例1(1)分層抽樣中,在每一層進行抽樣可用_________________。

      (2)①教育局督學組到學校檢查工作,臨時在每個班各抽調2人參加座談;

      ②某班期中考試有15人在85分以上,40人在60-84分,1人不及格。現欲從中抽出8人研討進一步改進教和學;

      ③某班元旦聚會,要產生兩名“幸運者”。

      對這三件事,合適的抽樣方法為

      A、分層抽樣,分層抽樣,簡單隨機抽樣

      B、系統抽樣,系統抽樣,簡單隨機抽樣

      C、分層抽樣,簡單隨機抽樣,簡單隨機抽樣

      D、系統抽樣,分層抽樣,簡單隨機抽樣

      例2某電視臺在因特網上就觀眾對某一節目的喜愛程度進行調查,參加調查的總人數為12000人,其中持各種態度的人數如表中所示:

      很喜愛

      喜愛

      一般

      不喜愛

      電視臺為進一步了解觀眾的具體想法和意見,打算從中抽取60人進行更為詳細的調查,應怎樣進行抽樣?

      解:抽取人數與總的比是60∶12000=1∶200,

      則各層抽取的人數依次是12.175,22.835,19.63,5.36,

      取近似值得各層人數分別是12,23,20,5。

      然后在各層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取。

      答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抽取“很喜愛”、“喜愛”、“一般”、“不喜愛”的人

      數分別為12,23,20,5。

      說明:各層的抽取數之和應等于樣本容量,對于不能取整數的情況,取其近似值。

      (3)某學校有160名教職工,其中教師120名,行政人員16名,后勤人員24名。為了了解教職工對學校在校務公開方面的某意見,擬抽取一個容量為20的樣本。

      分析:(1)總體容量較小,用抽簽法或隨機數表法都很方便。

      (2)總體容量較大,用抽簽法或隨機數表法都比較麻煩,由于人員沒有明顯差異,且剛好32排,每排人數相同,可用系統抽樣。

      (3)由于學校各類人員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可能差異較大,所以應采用分層抽樣方法。

      五、要點歸納與方法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以下內容:

      1、分層抽樣的概念與特征;

      2、三種抽樣方法相互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坐標法和解析幾何的意義,了解解析幾何的基本問題.

      (2)進一步理解曲線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線.

      (3)初步掌握求曲線方程的方法.

      (4)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轉化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求曲線的方程.

      教學用具:計算機.

      教學方法:啟發引導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引入】

      1.提問:什么是曲線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線.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強調.

      2.坐標法和解析幾何的意義、基本問題.

      對于一個幾何問題,在建立坐標系的基礎上,用坐標表示點;用方程表示曲線,通過研究方程的性質間接地來研究曲線的性質,這一研究幾何問題的方法稱為坐標法,這門科學稱為解析幾何.解析幾何的兩大基本問題就是:

      (1)根據已知條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線的方程.

      (2)通過方程,研究平面曲線的性質.

      事實上,在前邊所學的直線方程的理論中也有這樣兩個基本問題.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線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線.本節課就初步研究曲線方程的求法.

      【問題】

      如何根據已知條件,求出曲線的方程.

      【實例分析】

      例1:設、兩點的坐標是、(3,7),求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

      首先由學生分析:根據直線方程的知識,運用點斜式即可解決.

      解法一:易求線段的中點坐標為(1,3),

      由斜率關系可求得l的斜率為

      于是有

      即l的方程為

      ①

      分析、引導:上述問題是我們早就學過的,用點斜式就可解決.可是,你們是否想過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嗎?或者說①就是直線的方程?根據是什么,有證明嗎?

      (通過教師引導,是學生意識到這是以前沒有解決的問題,應該證明,證明的依據就是定義中的兩條).

      證明:(1)曲線上的點的坐標都是這個方程的解.

      設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任意一點,則

      即

      將上式兩邊平方,整理得

      這說明點的坐標是方程的解.

      (2)以這個方程的解為坐標的點都是曲線上的點.

      設點的坐標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則

      到、的距離分別為

      所以,即點在直線上.

      綜合(1)、(2),①是所求直線的方程.

      至此,證明完畢.回顧上述內容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證明(1)曲線上的點的坐標都是這個方程的解中,設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任意一點,最后得到式子,如果去掉腳標,這不就是所求方程嗎?可見,這個證明過程就表明一種求解過程,下面試試看:

      解法二:設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任意一點,也就是點屬于集合

      由兩點間的距離公式,點所適合的條件可表示為

      將上式兩邊平方,整理得

      果然成功,當然也不要忘了證明,即驗證兩條是否都滿足.顯然,求解過程就說明第一條是正確的(從這一點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優越一些);至于第二條上邊已證.

      這樣我們就有兩種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線方程的理論,又非常自然,還體現了曲線方程定義中點集與對應的思想.因此是個好方法.

      讓我們用這個方法試解如下問題:

      例2:點與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的距離的積是常數求點的軌跡方程.

      分析:這是一個純粹的幾何問題,連坐標系都沒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標系,顯然用已知中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作坐標軸,建立直角坐標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進行求解.

      求解過程略.

      【概括總結】通過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分析上面兩個例題的求解過程,我們總結一下求解曲線方程的大體步驟:

      首先應有坐標系;其次設曲線上任意一點;然后寫出表示曲線的點集;再代入坐標;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證明或修正.說得更準確一點就是:

      (1)建立適當的坐標系,用有序實數對例如表示曲線上任意一點的坐標;

      (2)寫出適合條件的點的集合

      ;

      (3)用坐標表示條件,列出方程;

      (4)化方程為最簡形式;

      (5)證明以化簡后的方程的解為坐標的點都是曲線上的點.

      一般情況下,求解過程已表明曲線上的點的坐標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過程中的轉化都是等價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說明以方程的解為坐標的點都是曲線上的點.所以,通常情況下證明可省略,不過特殊情況要說明.

      上述五個步驟可簡記為:建系設點;寫出集合;列方程;化簡;修正.

      下面再看一個問題:

      例3:已知一條曲線在軸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點到點的距離減去它到軸的距離的差都是2,求這條曲線的方程.

      【動畫演示】用幾何畫板演示曲線生成的過程和形狀,在運動變化的過程中尋找關系.

      解:設點是曲線上任意一點,軸,垂足是(如圖2),那么點屬于集合

      由距離公式,點適合的條件可表示為

      ①

      將①式移項后再兩邊平方,得

      化簡得

      由題意,曲線在軸的上方,所以,雖然原點的坐標(0,0)是這個方程的解,但不屬于已知曲線,所以曲線的方程應為,它是關于軸對稱的拋物線,但不包括拋物線的頂點,如圖2中所示.

      【練習鞏固】

      題目:在正三角形內有一動點,已知到三個頂點的距離分別為、 、,且有,求點軌跡方程.

      分析、略解:首先應建立坐標系,以正三角形一邊所在的直線為一個坐標軸,這條邊的垂直平分線為另一個軸,建立直角坐標系比較簡單,如圖3所示.設、的坐標為、,則的坐標為,的坐標為.

      根據條件,代入坐標可得

      化簡得

      由于題目中要求點在三角形內,所以,在結合①式可進一步求出、的范圍,最后曲線方程可表示為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

      (1)解析幾何研究研究問題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求曲線的方程?

      (3)請對求解曲線方程的五個步驟進行評價.各步驟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應注意什么?

      【作業】課本第72頁練習1,2,3;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斜二測畫法畫水平設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

      (2)采用對比的方法了解在平行投影下畫空間圖形與在中心投影下畫空間圖形兩種方法的各自特點。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觀察和類比,利用斜二測畫法畫出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提高空間想象力與直觀感受。

      (2)體會對比在學習中的作用。

      (3)感受幾何作圖在生產活動中的應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用斜二測畫法畫空間幾何值的直觀圖。

      三、學法與教學用具

      1.學法:學生通過作圖感受圖形直觀感,并自然采用斜二測畫法畫空間幾何體的過程。

      2.教學用具:三角板、圓規

      四、教學思路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我們都學過畫畫,這節課我們畫一物體:圓柱

      把實物圓柱放在講臺上讓學生畫。

      2.學生畫完后展示自己的結果并與同學交流,比較誰畫的效果更好,思考怎樣才能畫好物體的直觀圖呢?這是我們這節主要學習的內容。

      (二)研探新知

      1.例1,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正六邊形的直觀圖,由學生閱讀理解,并思考斜二測畫法的關鍵步驟,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及時給予點評。

      畫水平放置的多邊形的直觀圖的關鍵是確定多邊形頂點的位置,因為多邊形頂點的位置一旦確定,依次連結這些頂點就可畫出多邊形來,因此平面多邊形水平放置時,直觀圖的畫法可以歸結為確定點的位置的畫法。強調斜二測畫法的步驟。

      練習反饋

      根據斜二測畫法,畫出水平放置的正五邊形的直觀圖,讓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檢查。

      2.例2,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圓的直觀圖

      教師引導學生與例1進行比較,與畫水平放置的多邊形的直觀圖一樣,畫水平放置的圓的直觀圖,也是要先畫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點,由于不能像多邊那樣直接以頂點為代表點,因此需要自己構造出一些點。

      教師組織學生思考、討論和交流,如何構造出需要的一些點,與學生共同完成例2并詳細板書畫法。

      3.探求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的畫法

      (1)例3,用斜二測畫法畫長、寬、高分別是4cm、3cm、2cm的長方體ABCD-A’B’C’D’的直觀圖。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要注意對每一步驟提出嚴格要求,讓學生按部就班地畫好每一步,不能敷衍了事。

      (2)投影出示幾何體的三視圖、課本P15圖1.2-9,請說出三視圖表示的幾何體?并用斜二測畫法畫出它的直觀圖。教師組織學生思考,討論和交流完成,教師巡視幫不懂的同學解疑,引導學生正確把握圖形尺寸大小之間的關系。

      4.平行投影與中心投影

      投影出示課本P17圖1.2-12,讓學生觀察比較概括在平行投影下畫空間圖形與在中心投影下畫空間圖形的各自特點。

      5.鞏固練習,課本P16練習1(1),2,3,4

      三、歸納整理

      學生回顧斜二測畫法的關鍵與步驟

      四、作業

      1.書畫作業,課本P17練習第5題

      2.課外思考課本P16,探究(1)(2)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畫三視圖的基本技能

      (2)豐富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過程與方法

      主要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身實踐,動手作圖,體會三視圖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提高學生空間想象力

      (2)體會三視圖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畫出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難點:識別三視圖所表示的空間幾何體

      三、學法與教學用具

      1.學法:觀察、動手實踐、討論、類比

      2.教學用具:實物模型、三角板

      四、教學思路

      (一)創設情景,揭開課題

      “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這說明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體視覺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較真實反映出物體,我們可從多角度觀看物體,這堂課我們主要學習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在初中,我們已經學習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球的三視圖(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你能畫出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嗎?

      (二)實踐動手作圖

      1.講臺上放球、長方體實物,要求學生畫出它們的三視圖,教師巡視,學生畫完后可交流結果并討論;

      2.教師引導學生用類比方法畫出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1)畫出球放在長方體上的三視圖

      (2)畫出礦泉水瓶(實物放在桌面上)的三視圖

      學生畫完后,可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并與同學交流,總結自己的作圖心得。

      作三視圖之前應當細心觀察,認識了它的基本結構特征后,再動手作圖。

      3.三視圖與幾何體之間的相互轉化。

      (1)投影出示圖片(課本P10,圖1.2-3)

      請同學們思考圖中的三視圖表示的幾何體是什么?

      (2)你能畫出圓臺的三視圖嗎?

      (3)三視圖對于認識空間幾何體有何作用?你有何體會?

      教師巡視指導,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然后讓學生發表對上述問題的看法。

      4.請同學們畫出1.2-4中其他物體表示的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并與其他同學交流。

      (三)鞏固練習

      課本P12練習1、2P18習題1.2A組1

      (四)歸納整理

      請學生回顧發表如何作好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五)課外練習

      1.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底面是正方形,側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錐模型,并畫出它的三視圖。

      2.自己制作一個上、下底面都是相似的正三角形,側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的棱臺模型,并畫出它的三視圖。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流程圖的選擇結構這種基本邏輯結構。

      2、能識別和理解簡單的框圖的功能。

      3、能運用三種基本邏輯結構設計流程圖以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方法:

      1、通過模仿、操作、探索,經歷設計流程圖表達求解問題的過程,加深對流程圖的感知。

      2、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圖的畫法和流程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情境:

      某鐵路客運部門規定甲、乙兩地之間旅客托運行李的費用為

      其中(單位:)為行李的重量。

      試給出計算費用(單位:元)的一個算法,并畫出流程圖。

      二、學生活動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表達。

      解 算法為:

      輸入行李的重量;

      如果,那么,

      否則;

      輸出行李的重量和運費。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圖表示為:

      教師邊講解邊畫出第10頁圖1-2-6。

      在上述計費過程中,第二步進行了判斷。

      三、建構數學

      1、選擇結構的概念:

      先根據條件作出判斷,再決定執行哪一種操作的結構稱為選擇結構。

      如圖:虛線框內是一個選擇結構,它包含一個判斷框,當條件成立(或稱條件為“真”)時執行,否則執行。

      2、說明:

      (1)有些問題需要按給定的條件進行分析、比較和判斷,并按判斷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操作,這類問題的實現就要用到選擇結構的設計;

      (2)選擇結構也稱為分支結構或選取結構,它要先根據指定的條件進行判斷,再由判斷的結果決定執行兩條分支路徑中的某一條;

      (3)在上圖的選擇結構中,只能執行和之一,不可能既執行,又執行,但或兩個框中可以有一個是空的,即不執行任何操作;

      (4)流程圖圖框的形狀要規范,判斷框必須畫成菱形,它有一個進入點和兩個退出點。

      3、思考:教材第7頁圖所示的算法中,哪一步進行了判斷?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在掌握圓的標準方程的基礎上,理解記憶圓的一般方程的代數特征,由圓的一般方程確定圓的圓心半徑,掌握方程x+y+Dx+Ey+F=0表示圓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方程x+y+Dx+Ey+F=0表示圓的的條件的探究,學生探索發現及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數形結合、化歸與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激勵學生創新,勇于探索。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圓的一般方程,以及用待定系數法求圓的一般方程。

      【難點】

      二元二次方程與圓的一般方程及標準圓方程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課題

      1、復習圓的標準方程,圓心、半徑。

      2、提問1:已知圓心為(1,—2)、半徑為2的圓的方程是什么?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負角、零角)與區間角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會建立直角坐標系討論任意角,能判斷象限角,會書寫終邊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區間角的集合的書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

      2、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區間角的集合的書寫。

      教學難點:

      終邊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區間角的集合的書寫。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回顧角的定義

      ①角的第一種定義是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種定義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內一條射線繞著端點從一個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形成的圖形。

      (二)教學新課

      1、角的有關概念:

      ①角的定義:

      角可以看成平面內一條射線繞著端點從一個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形成的圖形。

      ②角的名稱:

      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角α ”或“∠α ”可以簡化成“α ”;

      ⑵零角的終邊與始邊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經過推廣后,已包括正角、負角和零角。

      ⑤練習:請說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義:若將角頂點與原點重合,角的始邊與x軸的非負半軸重合,那么角的終邊(端點除外)在第幾象限,我們就說這個角是第幾象限角。

      例1、如圖⑴⑵中的角分別屬于第幾象限角?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會用坐標法及距離公式證明Cα+β;

      (2)會用替代法、誘導公式、同角三角函數關系式,由Cα+β推導Cα—β、Sα±β、Tα±β,切實理解上述公式間的關系與相互轉化;

      (3)掌握公式Cα±β、Sα±β、Tα±β,并利用簡單的三角變換,解決求值、化簡三角式、證明三角恒等式等問題。

      [學習重點]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學習難點]

      余弦和角公式的推導

      [知識結構]

      1、兩角和的余弦公式是三角函數一章和、差、倍公式系列的基礎。其公式的證明是用坐標法,利用三角函數定義及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把兩角和α+β的余弦,化為單角α、β的三角函數(證明過程見課本)

      2、通過下面各組數的值的比較:①cos(30°—90°)與cos30°—cos90°②sin(30°+60°)和sin30°+sin60°。我們應該得出如下結論:一般情況下,cos(α±β)≠cosα±cosβ,sin(α±β)≠sinα±sinβ。但不排除一些特例,如sin(0+α)=sin0+sinα=sinα。

      3、當α、β中有一個是的整數倍時,應首選誘導公式進行變形。注意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是誘導公式等的基礎,而誘導公式是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的特例。

      4、關于公式的正用、逆用及變用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三角函數的單調性以及三角函數值的取值范圍。

      【過程與方法】

      經歷三角函數的單調性的探索過程,提升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猜想計算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三角函數的單調性以及三角函數值的取值范圍。

      【教學難點】

      探究三角函數的單調性以及三角函數值的取值范圍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如何研究三角函數的單調性

      (四)小結作業

      提問:今天學習了什么?

      引導學生回顧:基本不等式以及推導證明過程。

      課后作業:

      思考如何用三角函數單調性比較三角函數值的大小。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10

      1.課題

      填寫課題名稱(高中代數類課題)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掌握......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發現、探究),提高......(分析、歸納、比較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增加學生數學學習的樂趣。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本節課的知識重點

      (2)教學難點:易錯點、難以理解的知識點

      4.教學方法(一般從中選擇3個就可以了)

      (1)討論法

      (2)情景教學法

      (3)問答法

      (4)發現法

      (5)講授法

      5.教學過程

      (1)導入

      簡單敘述導入課題的方式和方法(例:復習、類比、情境導出本節課的課題)

      (2)新授課程(一般分為三個小步驟)

      ①簡單講解本節課基礎知識點(例:奇函數的定義)。

      ②歸納總結該課題中的重點知識內容,尤其對該注意的一些情況設置易錯點,進行強調。可以設計分組討論環節(分組判斷幾組函數圖像是否為奇函數,并歸納奇函數圖像的特點。設置定義域不關于原點對稱的函數是否為奇函數的易錯點)。

      ③拓展延伸,將所學知識拓展延伸到實際題目中,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在新授課里面一定要表下出講課的`大體流程,但是不必太過詳細。)

      (3)課堂小結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本節課的收獲。

      (4)作業提高

      布置作業(盡量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有所創新)。

      6.教學板書

      2.高中數學教案格式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七.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準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學反思:(教者對該堂課教后的感受及學生的收獲、改進方法)

      3.高中數學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等差數列的定義,會應用定義判斷一個數列是否是等差數列:

      (2)賬務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其推導過程:

      (3)會應用等差數列通項公式解決簡單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在定義的理解和通項公式的推導、應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的能力,體驗從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認知規律,提高熟悉猜想和歸納的能力,滲透函數與方程的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師指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動,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用于發現的求知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養成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善于總結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①等差數列的概念;

      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教學難點】

      ①理解等差數列“等差”的特點及通項公式的含義;

      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情分析】

      我所教學的學生是我校高一(7)班的學生(平行班學生),經過一年的高中數學學習,大部分學生知識經驗已較為豐富,他們的智力發展已到了形式運演階段,具備了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弱,學習數學的興趣還不是很濃,所以我在授課時注重從具體的生活實例出發,注重引導、啟發、研究和探討以符合這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設計思路】

      1、教法

      ①啟發引導法: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建構;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其創造性.

      ②分組討論法:有利于學生進行交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③講練結合法:可以及時鞏固所學內容,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2、學法

      引導學生首先從三個現實問題(數數問題、水庫水位問題、儲蓄問題)概括出數組特點并抽象出等差數列的概念;接著就等差數列概念的特點,推導出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可以對各種能力的同學引導認識多元的推導思維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從0開始,將5的倍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得到的數列是什么?

      2、水庫管理人員為了保證優質魚類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用定期放水清庫的辦法清理水庫中的雜魚.如果一個水庫的水位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從開始放水算起,到可以進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庫每天的水位(單位:m)組成一個什么數列?

      3、我國現行儲蓄制度規定銀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為單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息計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單利計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按活期存入10000元錢,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單利,5年內各年末的本利和(單位:元)組成一個什么數列?

      教師:以上三個問題中的數蘊涵著三列數.

      學生: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設置意圖:從實例引入,實質是給出了等差數列的現實背景,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等差數列是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數學模型.通過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知識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二、觀察歸納,形成定義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思考1上述數列有什么共同特點?

      思考2根據上數列的共同特點,你能給出等差數列的一般定義嗎?

      思考3你能將上述的文字語言轉換成數學符號語言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三列數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讓學生抓住數列的特征,歸納得出等差數列概念.

      學生:分組討論,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前數和后數的差符合一定規律;這些數都是按照一定順序排列的…只要合理教師就要給予肯定.

      教師引導歸納出:等差數列的定義;另外,教師引導學生從數學符號角度理解等差數列的定義.

      (設計意圖:通過對一定數量感性材料的觀察、分析,提煉出感性材料的本質屬性;使學生體會到等差數列的規律和共同特點;一開始抓住:“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為同一常數”,落實對等差數列概念的準確表達.)

      三、舉一反三,鞏固定義

      1、判定下列數列是否為等差數列?若是,指出公差d.

      (1)1,1,1,1,1;

      (2)1,0,1,0,1;

      (3)2,1,0,-1,-2;

      (4)4,7,10,13,16.

      教師出示題目,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訂正并強調求公差應注意的問題.

      注意:公差d是每一項(第2項起)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防止把被減數與減數弄顛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數,負數,也可以為0.

      (設計意圖:強化學生對等差數列“等差”特征的理解和應用).

      2、思考4:設數列{an}的通項公式為an=3n+1,該數列是等差數列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強化等差數列的證明定義法)

      四、利用定義,導出通項

      1、已知等差數列:8,5,2,…,求第200項?

      2、已知一個等差數列{an}的首項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項an呢?

      教師出示問題,放手讓學生探究,然后選擇列式具有代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示.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評價、引導,總結推導方法,體會歸納思想以及累加求通項的方法;讓學生初步嘗試處理數列問題的常用方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歸納、猜想,培養學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學生在分組合作探究過程中,可能會找到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教師要逐一點評,并及時肯定、贊揚學生善于動腦、勇于創新的品質,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鼓勵學生自主解答,培養學生運算能力)

      五、應用通項,解決問題

      1、判斷100是不是等差數列2,9,16,…的項?如果是,是第幾項?

      2、在等差數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和an.

      3、求等差數列3,7,11,…的第4項和第10項

      教師:給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操練,教師巡視學生答題情況.

      學生:教師叫學生代表總結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教師補充:已知等差數列的首項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項公式

      (設計意圖:主要是熟悉公式,使學生從中體會公式與方程之間的聯系.初步認識“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數列問題.)

      六、反饋練習:教材13頁練習1

      七、歸納總結:

      1、一個定義:

      等差數列的定義及定義表達式

      2、一個公式:

      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3、二個應用:

      定義和通項公式的應用

      教師:讓學生思考整理,找幾個代表發言,最后教師給出補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去聯想本節課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溝通它們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認識和掌握基本概念,并靈活運用基本概念.)

      【設計反思】

      本設計從生活中的數列模型導入,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列的興趣.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分析、觀察,歸納出等差數列定義,然后由定義導出通項公式,強化了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教學采用啟發方法,以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探討解決問題為途徑,以相互補充展開教學,總結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形成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11

      一、教學目標:

      掌握向量的概念、坐標表示、運算性質,做到融會貫通,能應用向量的有關性質解決諸如平面幾何、解析幾何等的問題。

      二、教學重點:

      向量的性質及相關知識的綜合應用。

      三、教學過程:

      (一)主要知識:

      1、掌握向量的概念、坐標表示、運算性質,做到融會貫通,能應用向量的有關性質解決諸如平面幾何、解析幾何等的問題。

      (二)例題分析:略

      四、小結:

      1、進一步熟練有關向量的運算和證明;能運用解三角形的知識解決有關應用問題,

      2、滲透數學建模的思想,切實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作業:

      略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曲線在某一點處的切線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曲線在一點處的切線的斜率的定義以及切線方程的求法;

      3、理解切線概念實際背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轉化

      問題的能力及數形結合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曲線在一點處的切線的斜率的定義以及切線方程的求法。

      教學難點:

      用“無限逼近”、“局部以直代曲”的思想理解某一點處切線的斜率。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問題情境。

      如何精確地刻畫曲線上某一點處的變化趨勢呢?

      如果將點P附近的曲線放大,那么就會發現,曲線在點P附近看上去有點像是直線。

      如果將點P附近的曲線再放大,那么就會發現,曲線在點P附近看上去幾乎成了直線。事實上,如果繼續放大,那么曲線在點P附近將逼近一條確定的直線,該直線是經過點P的所有直線中最逼近曲線的一條直線。

      因此,在點P附近我們可以用這條直線來代替曲線,也就是說,點P附近,曲線可以看出直線(即在很小的范圍內以直代曲)。

      2、探究活動。

      如圖所示,直線l1,l2為經過曲線上一點P的兩條直線,

      (1)試判斷哪一條直線在點P附近更加逼近曲線;

      (2)在點P附近能作出一條比l1,l2更加逼近曲線的直線l3嗎?

      (3)在點P附近能作出一條比l1,l2,l3更加逼近曲線的直線嗎?

      二、建構數學

      切線定義: 如圖,設Q為曲線C上不同于P的一點,直線PQ稱為曲線的割線。 隨著點Q沿曲線C向點P運動,割線PQ在點P附近逼近曲線C,當點Q無限逼近點P時,直線PQ最終就成為經過點P處最逼近曲線的直線l,這條直線l也稱為曲線在點P處的切線。這種方法叫割線逼近切線。

      思考:如上圖,P為已知曲線C上的一點,如何求出點P處的切線方程?

      三、數學運用

      例1 試求在點(2,4)處的切線斜率。

      解法一 分析:設P(2,4),Q(xQ,f(xQ)),

      則割線PQ的斜率為:

      當Q沿曲線逼近點P時,割線PQ逼近點P處的切線,從而割線斜率逼近切線斜率;

      當Q點橫坐標無限趨近于P點橫坐標時,即xQ無限趨近于2時,kPQ無限趨近于常數4。

      從而曲線f(x)=x2在點(2,4)處的切線斜率為4。

      解法二 設P(2,4),Q(xQ,xQ2),則割線PQ的斜率為:

      當?x無限趨近于0時,kPQ無限趨近于常數4,從而曲線f(x)=x2,在點(2,4)處的切線斜率為4。

      練習 試求在x=1處的切線斜率。

      解:設P(1,2),Q(1+Δx,(1+Δx)2+1),則割線PQ的斜率為:

      當?x無限趨近于0時,kPQ無限趨近于常數2,從而曲線f(x)=x2+1在x=1處的切線斜率為2。

      小結 求曲線上一點處的切線斜率的一般步驟:

      (1)找到定點P的坐標,設出動點Q的坐標;

      (2)求出割線PQ的斜率;

      (3)當時,割線逼近切線,那么割線斜率逼近切線斜率。

      思考 如上圖,P為已知曲線C上的一點,如何求出點P處的切線方程?

      解 設

      所以,當無限趨近于0時,無限趨近于點處的切線的斜率。

      變式訓練

      1。已知,求曲線在處的切線斜率和切線方程;

      2。已知,求曲線在處的切線斜率和切線方程;

      3。已知,求曲線在處的切線斜率和切線方程。

      課堂練習

      已知,求曲線在處的切線斜率和切線方程。

      四、回顧小結

      1、曲線上一點P處的切線是過點P的所有直線中最接近P點附近曲線的直線,則P點處的變化趨勢可以由該點處的切線反映(局部以直代曲)。

      2、根據定義,利用割線逼近切線的方法, 可以求出曲線在一點處的切線斜率和方程。

      五、課外作業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13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科學和技術的基礎,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學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相關技能與能力,為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課程教學目標

      1.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并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

      2.培養學生的計算技能、計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數據處理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3.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意識、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

      三、教學內容結構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由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三個部分構成。

      1.基礎模塊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和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教學時數為128學時。

      2.職業模塊是適應學生學習相關專業需要的限定選修內容,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安排教學,教學時數為32~64學時。

      3.拓展模塊是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繼續學習需要的任意選修內容,教學時數不做統一規定。

      四、教學內容與要求

      (一)本大綱教學要求用語的表述1.認知要求(分為三個層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識的含義及其簡單應用。

      理解:懂得知識的概念和規律(定義、定理、法則等)以及與其它相關知識的聯系。掌握:能夠應用知識的概念、定義、定理、法則去解決一些問題。2.技能與能力培養要求(分為三項技能與四項能力)

      計算技能:根據法則、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驟,正確地進行運算求解。計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確使用科學型計算器及常用的數學工具軟件。數據處理技能:按要求對數據(數據表格)進行處理并提取有關信息。觀察能力:根據數據趨勢,數量關系或圖形、圖示,描述其規律。

      空間想象能力:依據文字、語言描述,或較簡單的幾何體及其組合,想象相應的空間圖形;能夠在基本圖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關系,或根據條件畫出圖形。

      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能對工作和生活中的簡單數學相關問題,作出分析并運用適當的數學方法予以解決。

      數學思維能力:依據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類比、歸納、綜合等方法,對數學及其應用問題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判斷、推理和求解;針對不同的問題(或需求),會選擇合適的模型(模式)。

      (二)教學內容與要求1.基礎模塊(128學時)

      第1單元集合(10學時)

      第2單元不等式(8學時)

      第6單元數列(10學時)

      第7單元平面向量(矢量)(10學時)

      第8單元直線和圓的方程(18學時)

      第10單元概率與統計初步(16學時)

      2.職業模塊

      第2單元坐標變換與參數方程(12學時)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14

      高中數學趣味競賽題(共10題)

      1 、撒謊的有幾人

      5個高中生有,她們面對學校的新聞采訪說了如下的話:

      愛:“我還沒有談過戀愛。” 靜香:“愛撒謊了。”

      瑪麗:“我曾經去過昆明。” 惠美:“瑪麗在撒謊。”

      千葉子:“瑪麗和惠美都在撒謊。” 那么,這5個人之中到底有幾個人在撒謊呢?

      2、她們到底是誰

      有天使、惡魔、人三者,天使時刻都說真話,惡魔時時刻刻都說假話,人呢,有時候說真話,有時候說假話。

      穿黑色衣服的女子說:“我不是天使。” 穿藍色衣服的女子說:“我不是人。” 穿白色衣服的女子說:“我不是惡魔。”那么,這三人到底分別是誰呢?

      3、半只小貓

      聽說祖父家的波斯貓生了好多小貓,喜歡貓的我興高采烈地來到祖父家。可是,只剩下1只小貓了。

      “一共生了幾只小貓呀?” “猜猜看,要是猜中了,就把剩下的這只小貓給你。附近的寵物店聽說以后,馬上來買走了所有小貓的一半和半只。” “半只?”“是啊,然后,鄰居家的老奶奶無論如何都要,所以就把剩下的一半和另外半只給了她。這就是只剩下1只小貓的原因。那么你想想看,一共生了幾只小貓呢?

      4、被蟲子吃掉的算式

      一只愛吃墨水的蟲子把下圖的算式中的數字全部吃掉了。當然,沒有數字的部分它沒有吃(因為沒有墨水)。

      那么,請問原來的算式是什么樣子的呢?

      5、巧動火柴

      用16根火柴擺成5個正方形。請移動2根火柴,

      使

      正形變成4。

      6、折過來的角

      把正三角形的紙如圖那樣折過來時,角?的度數是多少度?

      7、星形角之和

      求星形尖端的角度之和。

      8、啊!雙胞胎?

      丈夫臨死前,給有身孕的妻子留下遺言說,生的是男孩就給他財產的 2/3 、如果生的是女孩就給他財產的 2/5 、剩下的給妻子。

      結果,生出來的是孿生兄妹——雙胞胎。這可難壞了妻子,3個人怎么分財產好呢?

      9、贈送和降價哪個更好?

      1罐100元的咖啡,“買5罐送1罐”和“買5罐便宜20%”這兩種促銷方法哪一種好呢?還是兩種方法一樣好?

      10、折成15度

      用折紙做成45度很簡單是吧。那么,請折成15度,你會嗎?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優化問題的學習,體會導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促進

      學生全面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

      2。通過實際問題的研究,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數學建模能力的提高。

      教學重點:

      如何建立實際問題的目標函數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問題1把長為60cm的鐵絲圍成矩形,長寬各為多少時面積最大?

      問題2把長為100cm的鐵絲分成兩段,各圍成正方形,怎樣分法,能使兩個正方形面積之各最小?

      問題3做一個容積為256L的方底無蓋水箱,它的高為多少時材料最省?

      二、新課引入

      導數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利用導數求最值的方法,可以求出實際生活中的某些最值問題。

      1。幾何方面的應用(面積和體積等的最值)。

      2。物理方面的應用(功和功率等最值)。

      3。經濟學方面的應用(利潤方面最值)。

      三、知識建構

      例1在邊長為60cm的正方形鐵片的四角切去相等的正方形,再把它的邊沿虛線折起(如圖),做成一個無蓋的方底箱子,箱底的邊長是多少時,箱底的容積最大?最大容積是多少?

      說明1解應用題一般有四個要點步驟:設——列——解——答。

      說明2用導數法求函數的最值,與求函數極值方法類似,加一步與幾個極

      值及端點值比較即可。

      例2圓柱形金屬飲料罐的容積一定時,它的高與底與半徑應怎樣選取,才

      能使所用的材料最省?

      變式當圓柱形金屬飲料罐的表面積為定值S時,它的高與底面半徑應怎樣選取,才能使所用材料最省?

      說明1這種在定義域內僅有一個極值的函數稱單峰函數。

      說明2用導數法求單峰函數最值,可以對一般的求法加以簡化,其步驟為:

      S1列:列出函數關系式。

      S2求:求函數的導數。

      S3述:說明函數在定義域內僅有一個極大(小)值,從而斷定為函數的最大(小)值,必要時作答。

      例3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已知電源的內阻為,電動勢為。外電阻為

      多大時,才能使電功率最大?最大電功率是多少?

      說明求最值要注意驗證等號成立的條件,也就是說取得這樣的值時對應的自變量必須有解。

      例4強度分別為a,b的兩個光源A,B,它們間的距離為d,試問:在連接這兩個光源的線段AB上,何處照度最小?試就a=8,b=1,d=3時回答上述問題(照度與光的強度成正比,與光源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例5在經濟學中,生產單位產品的成本稱為成本函數,記為;出售單位產品的收益稱為收益函數,記為;稱為利潤函數,記為。

      (1)設,生產多少單位產品時,邊際成本最低?

      (2)設,產品的單價,怎樣的定價可使利潤最大?

      四、課堂練習

      1。將正數a分成兩部分,使其立方和為最小,這兩部分應分成____和___。

      2。在半徑為R的圓內,作內接等腰三角形,當底邊上高為 時,它的面積最大。

      3。有一邊長分別為8與5的長方形,在各角剪去相同的小正方形,把四邊折起做成一個無蓋小盒,要使紙盒的容積最大,問剪去的小正方形邊長應為多少?

      4。一條水渠,斷面為等腰梯形,如圖所示,在確定斷面尺寸時,希望在斷面ABCD的面積為定值S時,使得濕周l=AB+BC+CD最小,這樣可使水流阻力小,滲透少,求此時的高h和下底邊長b。

      五、回顧反思

      (1)解有關函數最大值、最小值的實際問題,需要分析問題中各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找出適當的函數關系式,并確定函數的定義區間;所得結果要符合問題的實際意義。

      (2)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來判斷函數最值時,如果函數在此區間上只有一個極值點,那么這個極值就是所求最值,不必再與端點值比較。

      (3)相當多有關最值的實際問題用導數方法解決較簡單。

      六、課外作業

      課本第38頁第1,2,3,4題。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 篇16

      猴子搬香蕉

      一個小猴子邊上有100根香蕉,它要走過50米才能到家,每次它最多搬50根香蕉,(多了就被壓死了),它每走1米就要吃掉一根,請問它最多能把多少根香蕉搬到家里?

      解答:

      100只香蕉分兩次,一次運50只,走1米,再回去搬另外50只,這樣走了1米的時候,前50只吃掉了兩只,后50只吃掉了1只,剩下48+49只;兩米的時候剩下46+48只;...到16米的時候剩下(50-2×16)+(50-16)=18+34只;17米的時候剩下16+33只,共49只;然后把剩下的這49只一次運回去,要走剩下的33米,每米吃一個,到家還有16個香蕉。

      河岸的距離

      兩艘輪船在同一時刻駛離河的兩岸,一艘從A駛往B,另一艘從B開往A,其中一艘開得比另一艘快些,因此它們在距離較近的岸500公里處相遇。到達預定地點后,每艘船要停留15分鐘,以便讓乘客上下船,然后它們又返航。這兩艘渡輪在距另一岸100公里處重新相遇。試問河有多寬?

      解答:

      當兩艘渡輪在x點相遇時,它們距A岸500公里,此時它們走過的距離總和等于河的寬度。當它們雙方抵達對岸時,走過的總長度

      等于河寬的兩倍。在返航中,它們在z點相遇,這時兩船走過的距離之和等于河寬的三倍,所以每一艘渡輪現在所走的距離應該等于它們第一次相遇時所走的距離的三倍。在兩船第一次相遇時,有一艘渡輪走了500公里,所以當它到達z點時,已經走了三倍的距離,即1500公里,這個距離比河的寬度多100公里。所以,河的寬度為1400公里。每艘渡輪的上、下客時間對答案毫無影響。

      變量交換

      不使用任何其他變量,交換a,b變量的值?

      分析與解答

      a = a+b

      b = a-b

      a= a-b

      步行時間

      某公司的辦公大樓在市中心,而公司總裁溫斯頓的家在郊區一個小鎮的附近。他每次下班以后都是乘同一次市郊火車回小鎮。小鎮車站離家還有一段距離,他的私人司機總是在同一時刻從家里開出轎車,去小鎮車站接總裁回家。由于火車與轎車都十分準時,因此,火車與轎車每次都是在同一時刻到站。

      有一次,司機比以往遲了半個小時出發。溫斯頓到站后,找不到

      他的車子,又怕回去晚了遭老婆罵,便急匆匆沿著公路步行往家里走,途中遇到他的轎車正風馳電掣而來,立即招手示意停車,跳上車子后也顧不上罵司機,命其馬上掉頭往回開。回到家中,果不出所料,他老婆大發雷霆:“又到哪兒鬼混去啦!你比以往足足晚回了22分鐘??”。溫斯頓步行了多長時間?

      解答:

      假如溫斯頓一直在車站等候,那么由于司機比以往晚了半小時出發,因此,也將晚半小時到達車站。也就是說,溫斯頓將在車站空等半小時,等他的轎車到達后坐車回家,從而他將比以往晚半小時到家。而現在溫斯頓只比平常晚22分鐘到家,這縮短下來的8分鐘是如果總裁在火車站死等的話,司機本來要花在從現在遇到溫斯頓總裁的地點到火車站再回到這個地點上的時間。這意味著,如果司機開車從現在遇到總裁的地點趕到火車站,單程所花的時間將為4分鐘。因此,如果溫斯頓等在火車站,再過4分鐘,他的轎車也到了。也就是說,他如果等在火車站,那么他也已經等了30-4=26分鐘了。但是懼內的溫斯頓總裁畢竟沒有等,他心急火燎地趕路,把這26分鐘全都花在步行上了。

      因此,溫斯頓步行了26分鐘。

      付清欠款

      有四個人借錢的數目分別是這樣的:阿伊庫向貝爾借了10美元;

      貝爾向查理借了20美元;查理向迪克借了30美元;迪克又向阿伊庫借了40美元。碰巧四個人都在場,決定結個賬,請問最少只需要動用多少美金就可以將所有欠款一次付清?

      解答:

      貝爾、查理、迪克各自拿出10美元給阿伊庫就可解決問題了。這樣的話只動用了30美元。最笨的辦法就是用100美元來一一付清。

      貝爾必須拿出10美元的欠額,查理和迪克也一樣;而阿伊庫則要收回借出的30美元。再復雜的問題只要有條理地分析就會很簡單。養成經常性地歸納整理、摸索實質的好習慣。

      一美元紙幣

      注:美國貨幣中的硬幣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這幾種面值。

      一家小店剛開始營業,店堂中只有三位男顧客和一位女店主。當這三位男士同時站起來付帳的時候,出現了以下的情況:

      (1)這四個人每人都至少有一枚硬幣,但都不是面值為1美分或1美元的硬幣。

      (2)這四人中沒有一人能夠兌開任何一枚硬幣。

      (3)一個叫盧的男士要付的賬單款額最大,一位叫莫的男士要

      付的帳單款額其次,一個叫內德的男士要付的賬單款額最小。

      (4)每個男士無論怎樣用手中所持的硬幣付賬,女店主都無法找清零錢。

      (5)如果這三位男士相互之間等值調換一下手中的硬幣,則每個人都可以付清自己的賬單而無需找零。

      (6)當這三位男士進行了兩次等值調換以后,他們發現手中的硬幣與各人自己原先所持的硬幣沒有一枚面值相同。

      (7)隨著事情的進一步發展,又出現如下的情況:

      (8)在付清了賬單而且有兩位男士離開以后,留下的男士又買了一些糖果。這位男士本來可以用他手中剩下的硬幣付款,可是女店主卻無法用她現在所持的硬幣找清零錢。于是,這位男士用1美元的紙幣付了糖果錢,但是現在女店主不得不把她的全部硬幣都找給了他。

      現在,請你不要管那天女店主怎么會在找零上屢屢遇到麻煩,這三位男士中誰用1美元的紙幣付了糖果錢?

      解答:

      對題意的以下兩點這樣理解:

      (2)中不能換開任何一個硬幣,指的是如果任何一個人不能有2個5分,否則他能換1個10分硬幣。

      (6)中指如果A,B換過,并且A,C換過,這就是兩次交換。

    【高中數學優秀教案模板(精選16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11-27

    春節優秀教案(精選12篇)01-09

    《冰激凌》優秀教案(精選5篇)12-18

    《學弈》優秀教案(精選18篇)01-08

    《勸學》優秀教案02-17

    幼兒冬至活動優秀教案(精選6篇)11-16

    幼兒大班冬至優秀教案(精選6篇)11-14

    小班《對應》優秀教案12-26

    《逛商場》優秀教案12-26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銀行元旦客戶祝福短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