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Q46時代的大眾CC,雖然比邁騰賣得貴,但你會覺得物有所值。不僅是外觀比邁騰驚艷,風騷的四門無框設計,機械素養也會強于邁騰。當時CC跟邁騰的差異,有點像進口途觀跟國產途觀,CC底盤接近于歐洲原版,支撐兼任之余,還有很好的韌勁。邁騰無論B6還是B7,在車評人眼中會嫌懸掛過軟,快速變線和入彎,要等車身沉一下再進去。時過境遷,大眾進入到MQB時代之后,CC還能給到我們耳目一新的驚喜嗎?
海外叫Arteon,國內依然叫CC,內里有玄機?
我們眼前這臺車,在海外更名為Arteon。更名背后其實有更深的用意,大眾希翼Arteon能提升大眾整個品牌的高度,戰略意義有點像國內的輝昂。查了一下Arteon在德國的售價,起步價跟奧迪A5相當,明顯高于奧迪A4。撇除奧迪A5在國內因進口帶來的溢價,大眾Arteon在中國應該要賣到30萬以上。可是“國情”不同,ABB在國內降價一輪又一輪。盡管大家常調侃大眾比較高級,但ABB地位始終更神級。
再者,二線豪華品牌價格壓得更狠。一汽大眾算是清醒看到現狀,沒有雞蛋碰石頭。于是Arteon來到中國依然叫回CC,一來大家對CC已經有認可度,無需重復做宣傳;二來意味著這臺車的定價基本可以參照老CC,事實上,新CC預售價就是26-32萬。盡管已經比海外廉價,但網上說這臺車貴的人依然很多,可見豪華品牌定位下壓帶來的壓力。作為一個試車人,我對新CC最大的疑問,就是售價壓低,相對歐洲版本是否有縮水?
2.0T預料中強勁,駕乘質感平淡
如果你期望新CC開起來很有“跑味”,那只能說你不太理解歐洲轎跑文化。咬文嚼字來看,我覺得“轎跑”叫“跑轎”更為合適,即帶著跑車元素的轎車。剛開上CC,會覺得懸掛支撐好于邁騰。只不過懸掛質有點生硬,且零碎震動很多,讓我懷疑是不是胎壓過高。查胎壓監測之后,發現輪胎比標準值確實高了0.1-0.2bar,偏離未算太過分。我們這臺頂配有DCC可變懸掛,當我把軟度調至最低,懸掛過溝坎時動作變得柔軟,但底盤質感依然缺乏厚感。
新CC轉向手感非常輕,指向略帶含糊,即大家平時調侃的“大眾虛”。其實現在大眾集團的新車,這種虛的手感開始有所改善,可是新CC反而是這種表現,就多少有點失望。在邁騰面前,新CC機械上的提升感已經不明顯。底盤行駛質感沒有邁騰高級,操控也不見得比邁騰有樂趣。尤其是用MQB模塊化平臺后的邁騰,經過輕量化后,操控已經不差,新CC在邁騰面前會更加平淡。
新CC全系用2.0T發動機,以高低功作為區分,我們這次開的是高功版。大眾2.0T跟DSG雙離合變速箱匹配起來,加速能力屬于免檢產品,說不快都屬于貪得無厭。雙離合換擋策略明顯比早期大眾慢,興許是保護變速箱的緣故。大腳油門下去,需要吸一口氣再往前奔。不過只要等變速箱換擋完畢,傳動效率依舊非常高,人有種被座椅扯著向前的感覺。不過這套動力系統,在NVH方面有些瑕疵。滑行在肅靜路面時,會聽到有種類似煮水的聲音。急加速時,除了撕扯聲較大,還伴隨頻密的顫動,懷疑是離合片結合時的顫動。還有就是在中低速段,有時會聽到咔咔咔的換擋聲。
內飾依舊大眾,后排空間無需擔憂
內飾方面,新CC又回到了大眾的套路,跟邁騰相似度很高。不過跟邁騰有所不同的一點,就是造型原因,后窗相當窄,往后觀察視野有一定影響。
別先入為主認為轎跑后排一定差,新CC后排腿部空間跟邁騰相當。頭部做了挖空處理,縱向空間也沒毛病,不有用并非你拒絕這臺車的理由。實際乘坐感跟日系車風格不同,座椅填充物偏硬,不像十代雅閣這類的車那樣有沙發感。
尾廂方面,新CC比邁騰更好用。這代變成了類似斯柯達速派那種掀背開啟,開口更大,縱向也有更多可用空間,可謂是轎車中的旅行車。
我沒試過海外的Arteon,不知道國內這臺CC有沒有差距。這臺車倒是跟我預期有一定偏差,正如文中所說,它無論舒適性還是操控性,都不見比邁騰有明顯提升。不過對于新CC潛在買家,無框車門外加掀背尾門設計,同價位真的僅此一家。盡管十代雅閣、君威GS等都帶了一定轎跑概念,但都不像新CC那樣個性鮮亮。對于潛在買家來說,跟他們說駕駛操控,也許真的捉錯用神。由于新CC還沒發布最終售價,我們暫且不給予最終評價等級。
【大眾新CC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加速強勁;個性元素多;有用性強;內飾精巧;
主要短板:行駛質感不如邁騰;方向盤指向虛;動力系統NVH一般。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特斯拉2021新款車軟件更新 特斯拉軟件更新只能用wifi嗎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