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飛哥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嗎,黃帝和炎帝的關系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周易·系辭下傳》說:“包犧氏沒.神農氏作。
2、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
3、”之后眾多史籍幾乎是一致采用這一觀點:炎帝和黃帝是前后相承的關系。
4、《漢書》、《白虎通義》幾乎都是原文照抄地記載:“伏羲氏沒,神農氏作。
5、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
6、”《越絕書·計倪內經》則說:“炎帝有天下,以傳黃帝。
7、”東漢蔡邕撰《獨斷》載:“《易》曰:帝出于震。
8、震者,木也。
9、言宓犧氏始以木德王天下也。
10、木生火,故宓犧氏沒,神農氏以火德繼之。
11、火生土,故神農氏沒,黃帝以土德繼之。
12、土生金,故黃帝沒,少昊氏以金德繼之。
13、金生水,故少昊氏沒,顓頊氏以水德繼之。
14、水生木,故顓頊氏沒,帝嚳氏以木德繼之。
15、木生火.故帝嚳氏沒,帝堯氏以火德繼之。
16、火生土,故帝舜氏以土德繼之。
17、土生金,故夏禹氏以金德繼之。
18、金生水,故殷湯氏以水德繼之。
19、水生木,故周武以木德繼之。
20、木生火,故高祖以火德繼之。
21、”蔡邕在這里以五行說來解釋朝代的更替,從伏羲一直排到漢。
22、在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東漢,炎、黃的傳承關系是沒有爭淪的,是比較一致的。
23、 當然,史籍中也還有別的說法。
24、 一為“兄弟說”。
25、這主要是由于《國語》的一段記載所引起的。
26、《國語·晉語》說:“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
27、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28、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29、”乍看起來,黃帝、炎帝是少典與有蟜氏生的兩兄弟。
30、其實不然。
31、《帝王世紀》在關于黃帝的文字中是這樣記載的:“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
32、母曰附寶,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世與少典氏婚,故《國語》兼稱焉。
33、及神農氏末,少典氏又取附寶,……生黃帝于壽丘,長于姬水,因以為姓。
34、”這就把因《國語》敘述不明白地方說明白了。
35、 二為“同代說”。
36、這主要是由于《史記》的那段記載所產生的歧義:“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軒轅……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等等。
37、對于《史記》表述的不精確,以后的許多史籍都給予了訂正。
38、《漢書·律歷志》載:黃帝“與炎帝之后戰于阪泉,遂王天下”。
39、這就是說,炎、黃阪泉之戰并非黃帝與炎帝之戰,而是黃帝與炎帝之后之戰。
40、《三皇紀》曰:“炎帝之后凡八代,五百余年,軒轅氏代之。
41、”炎帝、黃帝并非同時代的人,應該說是說得十分清楚的了。
42、 綜上所述,炎帝神農氏與黃帝軒轅氏的關系是同源共祖、前后相繼的關系,他們各自代表著一個時代,既非父子,亦非兄弟,更非異族。
43、炎黃之間的戰爭,是部落聯盟內部兼并與反兼并、控制與反控制之爭,是領導權即盟主地位之爭,是內戰,而并非民族戰爭。
44、他們的逐漸融合、統一,形成了偉大的華夏民族,今天,我們億萬萬海內外的炎黃子孫,同源同祖,血濃于水,共一個中華,情重于山,我們要攜手共進,同謀發展。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華為官網刷機包下載專區 華為手機刷機包手機版官方網站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