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正能量文章
有哪些關于牛的風俗或傳說 關于牛的民俗文化
日期:2023-03-13 23:57:36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關于牛的傳統風俗習慣  康熙《濟南府志·歲時》:“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東郊。作五辛盤,俗名春盤,飲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戶扮為漁樵耕諸戲劇,結彩為春樓
为你推荐:
  • 祝客戶生日快樂祝福
  • 關于牛的傳統風俗習慣

      康熙《濟南府志·歲時》:“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東郊。作五辛盤,俗名春盤,飲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戶扮為漁樵耕諸戲劇,結彩為春樓,而市衢小兒,著彩衣,戴鬼面,往來跳舞,亦古人鄉儺之遺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為小春牛,遍送縉紳家,及門鳴鼓樂以獻,謂之送春。”鞭春牛的意義,不限于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人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浙江境內迎春牛的特點是,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即叩頭,拜完,百姓一搖籃而上,將春牛弄碎,然后將搶得的春牛泥帶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我國少數民族也有慰問耕牛的.習俗,稱為“獻牛王”。貴州的荔枝、羅甸、安龍等地的布依族,以農歷四月初八為牛賀歲。是日,讓牛休息一天,讓牛吃糯米飯。仡佬族的牛王節也稱“牛神節”、“敬牛王菩薩節”、“祭牛王節”,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那一天,人們不再讓牛勞動,并用上好的糯米做兩個糍粑,分掛在牛角上,然后將牛牽到水邊照看影子,以此種方式為牛祝壽。在貴州榕江、東江一帶的侗族中,每年夏天六月初六舉行“洗牛節”,屆時春耕已結束,人們把牛牽到河邊洗澡,并在牛欄旁插幾根雞毛和鴨毛,表示為牛洗耳恭聽塵,祈禱耕牛平安健壯。

      喪葬在布依族的人生禮俗中,是一個比較隆重的項目,其儀式是轉戛,而轉戛儀式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砍牛。近人董振藻在《黔中苗乘》中有這樣的記載:“親死,選牛一頭或數頭,親戚朋友攜雞來祭,即繞牛而奠之(相傳前親死,分食其肉,今以牛代之)。奠畢,屠牛分食而散。”流行于云南中部、麗江山區的納西族在喪葬時有跳耗牛的風俗。老人死后,火化取骨,主人在院內燃起火堆,來客圍在四周,跳喪葬舞,領舞者唱著挽歌。歌舞畢,眾人依次向骨灰跪拜。隨后牽來一頭牛,提起牛耳,將一碗牛奶灌進去。若耗牛揚蹄蹦跳,即為好兆;若不跳,再灌一碗,則認為亡靈不要此牛,就要另換一頭再灌,然后捆住牛的四蹄,請父母雙全的健壯男子宰牛。通常先取牛心,再剝皮分肉,將牛心、牛肉獻于骨灰袋前,稱“生祭”。肉煮熟后再祭一次,稱為“熟祭”,祭畢埋骨入土。

      在漢族交際風俗中,有“結牛財親”一說,流行于湖南一帶。在當地,一頭牛幾戶其用的稱為結牛財親,并視作親戚,牛的所有權一旦換成別人,其“親戚”關系也到此結束流行于陜西留壩縣等地的“牛王會”,是為老人做壽的稱謂,因為牛耕田犁地,有功于人,并且排在生肖的前列,以牛為名給老人祝壽,以表示尊敬。

      苗族有搶牛牛尾的婚姻風俗,流行貴州西北一帶。男女訂婚后,女方要喂養一頭黃牛,待婚禮那天將牛牽到現場,度用兩根z繩索絆信牛腿。然后由新娘一刀砍下牛尾,新郎會立刻上去搶奪牛尾,若能在女方父母到來之前奪得牛尾,便可立即成婚,否則婚姻告吹。

      唐代詩人元稹《生春》詩:“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先“鞭”而后“爭”,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風俗語的兩部曲。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后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后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為民俗語文化的重要內容。

    【關于牛的傳統風俗習慣】相關文章:

    1.大年初五的傳統風俗習慣

    2.羌族的傳統節日與風俗習慣

    3.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4.七夕的傳統風俗習慣

    5.土家族的傳統風俗習慣

    6.普米族的傳統風俗習慣是什么

    7.浙江地區的傳統風俗習慣

    8.瑤族的傳統風俗習慣有哪些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堅持的說說心情說說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