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也是一種職業生涯素質
提升學生的素質,是教育的目的。素質看似是屬于個體的特質,其實配稱素質的還應符合社會的要求。就人的素質,學校總是富于理想化,習慣于追求完美。如此做法,從培養“全人”的角度看,似乎沒有錯,但也會造成與社會需要的脫節。社會在許多時候,并不需要一個人有多少學問,多少精明,一個比較“傻”的人,也完全可以左右逢源,所以說,“傻”也是一種素質。
“傻”才適合就業。
社會需要有文化、有知識的“聰明”的人,但也需要不太有文化、不太有知識的“傻”的人。有人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會越來越高,這實際上是對社會需求的一種主觀臆測。智能手機生產廠家想必是高科技的企業,而其需要量最大的員工恰恰不是具有高學歷高文憑的人。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具有兩面性,一方面需要勞動者科學素養的提升,另一方面則要求勞動者越“傻”越好。所以,當今勞動力市場上對“傻”的人的需求占優勢的格局基本沒變。
“傻”能確保質量。
每一個校園里到處充斥著“創新”的標語和口號,似乎學生最為重要的素質就是“創新”。創新,確實為社會之需要,但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創新”的重要就無視“守舊”的價值。就一個普通勞動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對勞動崗位要求的不折不扣的執行,最需要的是對操作規程一板一眼的遵守,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對勞動紀律說一不二的堅守。我們的服務為什么總是不能令人滿意,我們的產品質量為什么總是低人一等,就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隨機應變和自作聰明。而且,也要看到,真正的創新不是來自于口號而是來自于一個人“一根筋的傻勁”。
“傻”是信任的基礎。
自主創業率低下,是我們教育的悲哀。重視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給學生“埋下一顆創業的種子”,并且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創業”,所有的這一些本無可厚非。然而,假如每個就業者的心中都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創業的種子”,我們的社會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原本過多的跳槽會變得更多,原本對職業的厭倦會變得更厭倦,原本對職業的`不忠誠會變得更不忠誠,這些都是我們能夠想象得出來的。所以,在強調創業的重要的時候,切記社會需要的更多的是從一而終的職業忠誠和愛崗敬業的“傻子精神”。而且,可以肯定,因為“傻”所以被信任,因為“傻”所以被重用,所以,“傻”同樣可以有前途。
“傻”也可持續發展。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崗位變化日益迅速,這是許多人對當今社會的描述。在他們看來,唯有掌握高新技術,并從事有科技含量的工作,才會有前途。這些人的觀點或許有道理,但人們也務必看到,社會上還有太多的職業或者說工作崗位,仍像日月星辰并沒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淘汰。像蘭州拉面、狗不理包子,不僅比電視機、手機年長,而且未來被淘汰的風險也沒有電視機、手機大。職業或崗位是否被淘汰并不完全決定于是否有科技含量,一個人是否能在社會上站住腳或是否能得到發展也不完全決定于自己是否掌握了科技知識。不要認為自己“傻”就沒前途,社會上任何時期都有適合“傻”的職業、生存空間的存在。學校對“傻”的價值的忽略,本質上是對社會的一知半解。
“傻”也是一種幸福。
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成為幸福的人。怎樣的人才幸福?知足者幸福,少攀比者幸福。社會需要積極向上的人,為了讓人積極向上就需要建立攀比的機制。學校里倡導“人往高處走”,要求學生“要與比自己強的同學來往”,并不斷評比獎勵。學校如此習以為常的價值取向與管理舉措,客觀上讓許多人變得不幸福。結果與目標相背,這樣的教育難稱完美。讓不知疲倦“往高處走”的人一如既往地往高處走,讓心甘情愿原地歇腳的人心安理得地原地歇腳,同樣難稱完美,但可能更合理。不要看不起那些“胸無大志”的“傻”學生,說不準他們更幸福,也更有利于社會的穩定。作為“傻”的學生,要有一種自信,要知道自己可能活得更自在。
會讀書固然好,不會讀書或者讀不好書也不一定是壞事,社會為每一個人都準備了舞臺,沒有必要讓不同的人都接受同一的教育或都接受同一標準的評判。
【傻也是一種職業生涯素質】相關文章:
素質也是一種能力演講稿05-17
職業生涯中的大傻09-25
也是一種愛作文02-05
也是一種幸福作文12-12
這也是一種作文02-24
也是一種享受作文02-24
這也是一種愛02-01
也是一種幸福的作文08-04
牽掛也是一種幸福12-28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元宵節策劃活動方案(通用18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