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鄉村旅游社區策劃方案(通用8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特色鄉村旅游社區策劃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特色鄉村旅游社區策劃方案 篇1一、指導思想
根據現代鄉村旅游從觀光型向體驗型發展的大趨勢,立足市場,充分發揮鄉土民俗文化特色、生態與產業資源潛力,將觀光為基礎,體驗休閑為目的的復合型鄉村旅游作為發展的主導方向,圍繞體驗經濟自主創新,農家樂傳統模式升級換代,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民就業增收,鄉村綜合治理和社會和諧發展,做精做好貴妃園為主題的鄉村旅游產品,構建特色鄉村旅游社區和產業新村,探索余家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創新發展模式。
二、文化理念
貴妃文化不僅是經典的歷史文化,同時還具有國際性色彩,其影響之大,歷來備受世人關注。貴妃文化在省內至今尚無主題化的旅游景點,以貴妃文化包裝鄉村旅游具有開創性和獨特性。貴妃園以當地流播久遠的楊貴妃歷史傳說(相傳馬嵬坡之變,楊玉環未死,潛行羅江縣境內寶峰寺隱居)為人文資源和切入點,結合獨具特色的生態資源(羅江觀光避暑勝地,白馬關后花園)和產業資源(以貴妃棗為代表的名特優林果業,當地名棗相傳系貴妃攜食重現閉月羞花容貌之棗繁衍而來),融創具有人文旅游風情和體驗經濟特色的貴妃文化(美女文化、歷史傳奇)、休閑農家樂、莊園經濟,將其與景點營造和項目開發有機結合,以唐風標志性形象,貴妃祠墓,詩碑畫廊,傳說遺跡為人文標志,以發展特色林果和生態養殖為產業依托,以唐風水生活度假會館、民居農家樂庭院、林果莊園為經營構架,三位一體,互動推進,合力營造具有唐風古韻的特色鄉村旅游社區和莊園經濟為導向的產業新村。
三、開發思路
(一)以人文主題化的鄉村旅游開發為突破口,圍繞這一支點統籌整合當地生態、產業和市場資源,發揮優勢潛力。一三產業整體推進,在加速打造白馬關后花園示范基地的同時,大力發展莊園經濟,構建特色種養業規模化經營的新體制新模式。
(二)著力抓好特色農業——生態環境——人文主題——鄉村旅游——體驗經濟——示范農戶——莊園業主——招商引資——經營造勢——市場開拓——和諧發展的系列結合點,在此基礎上,形成與白馬關珠連璧合互為表里的旅游景區整體發展格局。
(三)開發按照先質后量的原則,緊緊圍繞發展目標(貴妃園主題形象景觀群氛圍營造和基礎配套建設)集中投入,示范農戶(10-15戶)集中轉型升級換代,核心經營項目(水生活度假會館,興慶食坊貴妃宴)重點招商,莊園業主按規劃要求產業復合發展。
(四)高度重視當地水資源匱乏是制約開發的瓶頸,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步實施人畜飲水工程,徹底解決長期困擾民生和產業發展的難題。妥善解決這一問題既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善舉,又為加快鄉村旅游開發提供有力的基礎配套支撐。
(五)鑒于園區復雜的山地特點,開發要注重道路塘堰的改造建設,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為鄉村旅游的可進入性提供保障,促進當地資源潛力的有效發揮。
(六)開發要與“三建五改”(建房、建園、建池,改水、改廁、改圈、改路)的人居環境改造有機結合,有序集約集中,組團化發展,推進村容村貌建設和現代生活方式。
(七)發動群眾,廣泛發掘鄉土化的貴妃文化遺產,有機融入鄉村旅游的經營活動之中。
(八)推進政府引導(重在發展導向和提供公共產品),集體組織(統籌資源,協調利益格局,集中組織力量推進),農戶主體(自主投入、建設經營),莊園業主配合(復合轉型同步發展),市場參與(多渠道引進市場開發力量和市場營銷體制)的開發組織架構和政策扶持,自主投入、融資投入、合作投入、招商投入等多元化開發的投入模式。
四、總體布局
根據環境資源和發展目標,貴妃園主要以余家庵村
一、四組為核心,包括余家庵村二組和白馬關鎮新村與貴妃園聯系較為緊密的區域作為集中發展區,按照交通走廊形象區、農戶休閑農家樂庭園區、招商開發區、莊園經濟發展區四大板塊進行總體布局,在集中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環線格局。
(一)交通走廊形象區:貴妃園標志形象景觀群帶,以大霍山前山三叉路口進入貴妃園至寶峰寺入口牌樓一線為中心區域,集中在三叉路口、一組入口、四組入口組團布置主題鮮明具有連續性標志性的形象景觀造型。該區沿道路兩側散居農戶結合走廊形象景觀整體打造,發展休閑農家樂庭院。
(二)農戶休閑農家樂庭院區:米園、綺霞溝、香樹灣
出于對交通、地形、景觀、農戶聚落和市場功能的綜合考慮,將前山三叉路口至四組沿線農戶民居按照鄉村旅游的發展歸併為帶狀分布的三個組團。米園:白馬關鎮米氏農家樂等相關農戶構成小型聚落(3戶)。綺霞溝:四組入口道路環線平緩地帶農戶是貴妃園休閑農家樂庭院發展的主要區域(5-8戶)。香樹灣:四組入口側與招商開發區配套聯動,形成小規模的農家樂聚落(3-4戶),開發集中打造,逐步推進發展組團的規模。
(三)招商開發區:繡嶺
四組入口山梁平臺區域是貴妃園最佳的觀景勝地,其閑置土地和周邊成片棗林等資源可利用價值較高。圍繞楊貴妃紀念性景觀、貴妃澡水生活度假會館、興慶食坊等復合主題集中開發,打造園區觀景祭拜中心和休閑娛樂中心,形成核心經營功能。該項目設計旨在營造特色,提升品質,激活市場,帶動發展。
(四)莊園經濟開發區:紅棗坡、美人谷生態莊園
一、四兩組入口縱深坡谷地(前部為紅棗坡,后部為美人谷)現已初步形成外來業主成片租賃發展特色林果業的產業格局,部分業主在此基礎上開始投建莊園型體驗型的度假村,發揮資源潛力拓展市場。由于這種業主莊園經濟效益較明顯,進一步擴張將是發展趨勢。貴妃園的開發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整體規劃,制度創新,加速推進其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轉型。主要發展思路:引導現有業主在發展特色種養業的基礎上,圍繞貴妃園開發主題,以特色經營為路線,向鄉村旅游轉型復合發展,打通一三產業,延長農民收益鏈,拓寬就業空間。同時統籌資源,集約利用,土地合理流轉,引入公司化、企業化的投資經營主體,轉變粗放型低效益循環的生產方式,進一步拓展莊園經濟開發區,促進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合力打造新莊園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資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
五、景觀設計
貴妃園景觀設計以貴妃文化唐風古韻為核心理念,以鄉村旅游開發為導向,以多元組團和整體構架相結合,營造人文主題化的特色旅游社區氛圍和產業園區風貌。
(一)交通走廊形象區
系列主題景觀造型:
1、在大霍山前山三叉路口臺地布置唐風石塔,以貴妃園為標志符號,地面石材鋪地,方形圍合石欄桿,柏樹群陪襯,兩翼配置石木結構造型的園區指南標示牌,作為前山入口的標志性形象,導引白馬、萬佛兩處過境游客。
2、在一組入口處布置照壁窗花結合的主題景觀,材料組合:青磚、青瓦、石材、木窗花,以綺霞溝為標志符號,其風格與一組休閑農家樂庭院集群統一。
3、在四組入口處布置唐風石木牌樓作為主題形象,樓身刻繪侍女圖、出行圖等。以繡嶺為標志符號,配置園區指南標示牌。風格與該區布置的貴妃祠墓、貴妃澡水生活度假會館、興慶食坊貴妃宴相吻合。
4、對四組入口處公路橋欄加以簡約裝飾,突出唐風古韻。走廊道路兩側進行環境整治,增加景觀樹、景觀花卉等。
(二)農戶休閑農家樂庭院區
1、民居外部改造:以唐與明清結合的四川居民建筑為特色,突出具有唐建穿榫結構和屋頂造型元素,藝術雕飾符號以貴妃文化為主題,如壁繪、燈籠、楹聯匾額、貴妃供奉形象等。
2、室內改造:按照城鄉一體化和體驗型農家樂經營特點,對室內環境進行綜合改造。在重點突出單一居住功能向居住經營一體化轉型的同時,為形成鄉村旅游消夏避暑的停宿功能預留空間。
3、戶外經營環境營造:擴展庭院,布置多層次的觀景休閑坪地和停車空間(貴妃園以分散停車為主),擋土墻以石材為主,卵石鋪地,庭院門樓,花架涼棚,石砌護欄,種植景觀樹景觀花卉,形成經營功能。
(三)招商開發區
1、在繡嶺入口左側前沿高臺地布置小型化的貴妃祠墓,前祠后墓,與觀景樓臺結合,南北朝向。祠前布置開敞式庭院,布置華表(賢君盛世)、翼鳥朱雀(瑞獸祥禽)、石馬石人(乘騎侍衛)。祠內塑楊貴妃像,祠壁長恨歌琵琶行詩畫圖,楊貴妃寶峰寺隱居傳說記文,祠中廊柱吊掛楹聯匾額,祠后建貴妃衣冠冢、石碑、祭臺,祠周種植柏楊,成為貴妃園歷史尋蹤、祭拜與觀景中心。
2、繡嶺條狀臺地在保留過境道路的基礎上,兩側臨坡布置貴妃澡水生活度假會館(引入當地美人谷貴妃神泉傳說)和興慶食坊(貴妃宴)為經營主題的項目組合。會館和食坊建筑風格為唐建和日式建筑結合,木石材質為主,貴妃澡以室內和半露天四季溫情浴、觀景浴、休閑浴為經營特色,休閑娛樂度假避暑一體化。興慶食坊以貴妃野宴、唐風鄉膳、觀景酒廊、笙歌品茗為經營特色,并與貴妃民間會所文化融合,打造“拜貴妃祠、洗貴妃澡、賞貴妃園、品御棗茶、吃貴妃宴、住貴妃閣、交貴妃友”的特色度假中心,成為白馬關后花園的核心景點和名勝所在。項目開發規模:中型。
(四)莊園經濟開發區
按照貴妃園的主題和建筑景觀風格規劃設計開發建設,突出園區的個性特色、私家莊園風情、園藝氛圍和文化品味,生態養殖發展在設施建設上要注重人文形象和環保意識。
六、營銷策略
(一)貴妃園營銷以貴妃文化為核心主題,以棗林生態觀光、歷史人文尋蹤、山地特色休閑娛樂度假、農家樂和莊園經濟生活體驗為重點發展方向。
(二)招商開發區、農戶休閑農家樂和生態莊園在業態與經營上采取差別化運作模式,發揮各自特色,針對不同層次的消費人群進行經營組團,功能互補,避免同質化傾向。
(三)發揮資源優勢,借貴妃園集中發展區整體打造之勢,加大招商力度,加速核心經營項目和莊園經濟開發的突破性推進。
(四)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水、路為主)以政府為主導,推行多方參與共同受益的集合投入模式,加大投入力度,共同營造經營環境。
(五)與市場按軌發展體驗經濟,引入家庭訂購、游客團購生態林果禽畜產品等城鄉互動型的體驗消費。
(六)圍繞貴妃園人文主題和產業特色,配合縣鎮旅游整體開發(尤其是白馬關、萬佛寺旅游景區),通過節慶活動聯合促銷,同時圍繞棗林等特色果園文化、貴妃文化、莊園文化、農家樂休閑文化發展自身特色,舉辦系列化的主題營銷活動,如棗子節、貴妃鄉祭、人文尋蹤、消夏避暑營地等。
(七)與羅江鄉村旅游景點聯合推出鄉村旅游黃金路線品牌景點,共同為羅江旅游造勢。
(八)通過網絡、媒體、市場多渠道宣傳推介貴妃園的鄉村旅游形象和貴妃文化,廣泛吸引客源,特別是成德綿地區的自駕游游客。
(九)舉辦貴妃文化為主題的系列中小型文化主題活動,廣泛邀請各界名人參訪,借名、借智、借力為貴妃園造勢。
(十)籌建貴妃園鄉村旅游協會和貴妃文化鄉土研究會,統籌就業培訓、特色創新、文化傳承、經營管理、文明服務的規模運作。
(十一)爭創羅江星級農家樂景點,實施品牌發展戰略。
特色鄉村旅游社區策劃方案 篇2一、古徽州鄉村旅游的提出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人們愈向往走出喧鬧的城市投奔自然,以期返樸歸真、陶治情操、寧靜安神,鄉村旅游應運而生。
黃山市鄉野風光迷人,古村落星羅棋布,有著世外桃源般的意境,一座座青山綠水環抱的村落中,點綴著幢幢粉墻黛瓦、飛檐翹角的徽派建筑,村前田園遍布,到處彌漫著茶香、果香和稻香……“人尚古衣冠”的淳樸民風依然在這里延續,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深深浸潤著這方熱土,是中外游客回歸自然、體驗風情的美好家園。
“古徽州、新黃山”將成為我市旅游發展的主旋律,如何打造好古徽州、特別是古徽州鄉村旅游品牌,將是我市旅游業跨越式發展的又一個重點。古徽州鄉村迷人的魅力、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和諧安詳的人文環境,為打造“古徽州”鄉村旅游品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要借助第九屆中國黃山國際旅游節期間舉辦的古徽州鄉村旅游系列活動(古徽州鄉村旅游線路推介、黟縣鄉村旅游考察、中國鄉村旅游論壇舉辦、中國鄉村旅游聯盟建立等),進一步烘托出古徽州鄉村旅游品牌。
二、黟縣在古徽州鄉村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地位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萬眾矚目和心向往之的地方;黟縣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讓人產生美好的憧憬。黟縣理應成為古徽州鄉村旅游品牌的核心,要加大以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地為龍頭、其它特色各異的古村落和外圍鄉村景點為輔助,整合包裝風景游覽、文化考察和休閑度假兼備的古徽州鄉村旅游產品,打造古徽州鄉村旅游品牌,引領徽州鄉村旅游走向世界。
三、古徽州鄉村旅游的主題定位和口號
主題定位:中國畫里鄉村——徽州
水墨大徽州,江南挑花源
桃源意境以區別于江浙風情,并突出“水墨”色彩的藝術境界和徽文化底蘊,樹立集自然生態美、生活方式美、文化藝術美于一體的大徽州文化鄉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宣傳口號:我的家園——徽州
四、推出古徽州十大鄉村精品旅游線
進一步整合古徽州鄉村旅游資源,打破區域及行政壁壘,在國內外市場炒熱古徽州十大鄉村精品旅游線,打造古徽州鄉村旅游盛宴,營造黃山市鄉村旅游目的地整體的良好形象。
1、徽州文化鄉村游
2、新安山水徒步游
3、世界文化遺產探古游
4、祁門生態風情游
5、休寧鄉村福地游
6、新安江山水畫廊游
7、徽州古民居民俗風情游
8、徽風徽韻,鄉音鄉情——走進徽州之旅
9、追尋偉人足跡、親臨皖南事變發生地之旅
10、領袖祖籍地、徽州千年古村文化尋跡游
古徽州鄉村旅游產品的推出,要注重古村落體驗類鄉村度假產品開發,滿足攝影和繪畫等藝術創作者、建筑學者、修學旅游者、背包旅游者、自駕車旅游者等的需求;以西遞、宏村等重要古村落的民俗節慶活動為載體,在古村落中開發徽派建筑游、徽菜美食游、新安醫學保健游、徽商尋蹤游、徽州名人尋蹤游、“徽墨”“歙硯”考察游、保健旅游、黃山名茶之鄉游等旅游產品;注重展示“活”的徽州文化傳統,包裝三雕藝術表演、婚俗表演、疊羅漢、儺舞、抬閣等徽州民俗表演等。
五、黟縣鄉村旅游考察線路設計
黟縣旅游主題定位:中國最藝術的鄉村
黟縣旅游主題口號:世界文化遺產,桃花源里人家——黟縣
輔助口號:徽風清韻今猶在,水村山郭盡桃源——黟縣
中國魅力名鎮——西遞宏村
以黟縣政府所在地碧陽鎮為旅游中心,設計考察線路(因為是考察,就較多地考慮了地域的關聯性,忽略了不同開發主體的操作性):
1、西遞—宏村—塔川
2、西遞—南屏—關麓—(屏山)
3、宏村—(龍池灣)—盧村木雕樓—塔川
在這三條鄉村考察旅游線路中,要體現出:
1、美麗和諧的田園風光
2、古樸神秘的古村落
3、別具特色的民俗風情
4、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5、富于特色的工藝品展示
6、體驗旅游的情境設計
注:括號里的景點視時間而定。
各參觀點特色展現與項目安排:
西遞:體現出古樸典雅、“中國明清民居博物館”的特色,安排參與拋繡球等民俗表演活動,品嘗風味小吃,參觀書畫藝術展;
宏村:體現中國牛形村落人與環境和諧的布局,安排參觀書聲瑯瑯的南湖書院,品嘗農家風味;
南屏:體現中國影視村高墻、深巷、迷宮的建筑特色,感受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威嚴,安排祭祖活動;
關麓:體現中國神奇連體建筑,展示米塑傳統工藝;
屏山:體現“小橋、流水、人家”的山鄉風韻,上演婚嫁習俗;
龍池灣:體現中國農耕文化,黟縣民歌風情表演;
盧村木雕樓:體現徽州木雕藝術的精華,上演鳳舞;
塔川:體現皖南美麗的秋色。
特色鄉村旅游社區策劃方案 篇3一、指導思想
根據現代鄉村旅游從觀光型向體驗型發展的大趨勢,立足市場,充分發揮鄉土民俗文化特色、生態與產業資源潛力,將觀光為基礎,體驗休閑為目的的復合型鄉村旅游作為發展的主導方向,圍繞體驗經濟自主創新,農家樂傳統模式升級換代,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民就業增收,鄉村綜合治理和社會和諧發展,做精做好國色天香為主題的鄉村旅游產品,構建特色鄉村旅游社區,探索長堰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創新發展模式。
二、文化理念
國色天香以富貴和平吉祥和諧為精神內涵與文化表征,圍繞這一文化主題,巧借山形水勢,產業資源和民居風貌,有機融入特色化的生態景觀元素(園林化的柚、梨、蓮、荷、牡丹、月季等),民俗化的文化符號元素(象征福祿壽喜財祈盼的中國結、燈籠、吉祥雕飾、詩畫、剪紙藝術等),鄉土化的生活與建筑元素(有書院、詩社傳統的詩書文化,有養鴿、賞鴿、鴿市和女子舞龍隊傳統特色的鄉土民俗風情,以外架外廊桁架穿榫結構為特征的中華民居建筑造型文化),莊園化的休閑旅游元素(體驗型的家庭農莊經營模式與特色餐飲休閑度假村多重組合,游、購、娛、吃一體化),創新整合資源,集約集群集中發展,提升生態與人文品質,旨在營造體驗現代田園生活方式和情境氛圍的特色鄉村旅游社區。
三、開發思路
(一)立足當地柚梨為主特色林果業和城郊型休閑經濟的基礎優勢,將其與人文主題化的特色鄉村旅游開發有機結合,一、三產業復合發展,打造體驗型的產業一體化的現代鄉村旅游新亮點,形成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機制。
(二)統籌協調,同步打造社區組織建設基地(村委會、村支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休閑娛樂等的管理、服務、活動中心、工作站),推進鄉村民主政治建設,社會與文化事業建設,構建新型社會管理格局。
(三)著力抓好特色農業——生態環境——人文主題——鄉村旅游——體驗經濟——示范農戶——招商引資——經營造勢——市場開拓——和諧發展的系列結合點,綜合實現現代農業創新發展、就業增收、生態保護、旅游開發、文化傳承、和諧進步等多種功能,資源良性整合發展。
(四)開發要緊緊圍繞發展目標(國色天香核心形象塑造和形成核心經營功能)集中投入,示范農戶(5-10戶)集中轉型,接待中心(村委會設施改造)和環境配套集中打造,新型社區組織基地集中建設,招商開發區集中開發,通過集中發展形成突破效應,以點促面,逐步推進。
(五)開發造勢,激活市場,優化資源的市場配置,積極引進本鎮和外部優勢資源(如特色餐飲、休閑娛樂、傳統集市活動、鄉土民俗活動等),向旅游社區有序集中,有機結合,特色發展,形成品牌效應和帶動功能。
(六)開發要與“三建五改”(建房、建園、建池,改水、改廚、改廁、改圈、改路)的人居環境改造有機結合,推進村容村貌建設和現代生活方式。
(七)推行政府主導(重在發展導向和提供公共產品),集體組織,農戶主體(自主投入、建設、經營),市場參與(多渠道引進市場開發力量)的開發組織架構和政策扶持,自主投入,融資投入,合作投入,招商投入等多元化開發的投入模式。
四、總體布局
國色天香集中發展區根據環境與資源條件,主要圍繞長堰村一組核心開發范圍,按照入口形象區、觀景中心區、社區組織建設基地區、農戶生態莊園區、招商開發區五大功能板塊進行總體布局。
(一)入口形象區:國色天香標志形象、五福橋
入口區以羅桂路長堰村一組入口道路堰橋周邊地區及魯家長堰塘羅桂路側沿線為中心區域,該區通過環境整治、設施改造和標志性景觀群造型,形成主題鮮明,識別功能醒目,具有人文氣度的鄉村旅游氛圍形象。
(二)觀景中心區:云中山、書香門第中心區以長堰村委會山頂地帶為主體,涵蓋北面坡地等相關區域。中心區是國色天香的景觀制高點,自成一景,是開發的重心所在。發展目標主要圍繞云中山(借當地民國時期有云中書院、云中詩社取名)、書香門第(村委會設施改造擴建),打造旅游社區的商務接待中心和觀景中心(觀景休閑、餐飲娛樂、會議等),塑造景區的主體形象。
(三)社區組織建設基地區:社區管理服務活動中心
基地區與中心區有機結合,選擇北面坡地適當位置建設,形成既具有鄉村旅游形象,又具有綜合功能的社區中心。
(四)農戶生態莊園體驗區:柚林飄香
中心區南麓東西兩翼是國色天香鄉村旅游社區連片發展的腹心地帶,該區成片柚林梨園是一大特色,生態和人文環境尤宜發展集約型、體驗型的生態休閑農莊。人文主題:柚林飄香。空間布局:先期主要依托中心區環線相關農戶(5-10戶)集中打造,推出示范模式,逐步集群化向兩翼縱深發展,形成園區整體格局和規模效應。
(五)招商開發區:橫塘花月
魯家長堰塘南側沿線環狀坡臺地納入招商開發區,人文主題:橫塘花月,開發主要通過對土地、水體、道路及環境的綜合整治改造,形成與景區連接的環塘園林車道和步游道,二階式環形水體景觀(第二階環形水景長年蓄水)和集中化的招商開發區。市場定位:品牌、特色餐飲為主賣點的休閑度假村集群(3-5家),形成集聚模式,提升國色天香休閑旅游的感召力。
五、景觀設計
國色天香景觀布置采取對比、均衡、韻律、和諧等審美原則進行綜合設計,以山水園林化、民居莊園化、符號藝術化、功能市場化為導向,對環境改造和利用,充分展示國色天香的生態特質和人文屬性。
(一)入口形象區
主體形象造型:在入口道路右側布置大尺度的意象化的桁架式裝置藝術門樓,以中國結為原型,國色天香為標志符號,色彩紅色/金色,地面石材鋪地,綠化燈飾配景。
道路配套景觀造型:入口道路兩側及塘堰側適度布置桿式燈籠造型燈具和行道樹,路緣鋪設路緣石,沿途布置以吉祥圖案為特色的木質屏架和戲曲臉譜為特色的社區指南標識牌。
塘橋造型:整改原單側鐵欄桿,在堤右側開設步行道布置橋欄,配置福祿壽喜財為符號的桿式燈籠造型燈具。
環境造型:景觀花卉、景觀樹、景觀草坡、景觀柵欄。
小型停車區:在入口道路兩側布置小型生態停車場。
(二)觀景中心區
書香門第:對村委會建筑改擴建,外部造型為桁架穿榫結構的外架外廊元素,中式窗花門楹結合裝飾。內部功能設置休閑、娛樂、餐飲、會議一體化。建筑內外布置小型藝術雕飾符號(窗花板、臉譜、詩畫、剪紙、陶藝、鄉土生活器物、燈籠、中國結等民俗掛件),鄢家鎮鄉土詩書藝術展示,餐飲休閑桌椅器具中式簡約風格,露天庭院具有小型停車功能。
標志性形象造型:T型高立柱,柱中棱型吊牌為文字標識,兩側吊掛燈籠串。
云中山環境氛圍營造:擴建區域布置木質桁架花廊,鄉土詩畫楹聯匾額,紅磚鋪地休閑坪,花樹屏風,景觀植物,吊掛花卉,藝術柵欄,護坡墻。照明燈具:桿式燈籠造型路燈,吊掛造型燈籠組,燈光氛圍營造:庭園燈飾。庭園道路:磚鋪步道,卵石道,石材踏步等。
周邊附屬設施改造:外部造型美化,如水塔可采用竹木架造型綠色植物圍合裝飾。
(三)社區組織基地區
建筑與功能布局:中式民居風格,半圍合庭院,功能一體化,庭院布置休息亭廊和健身組合設備區,信息棚等。
(四)農戶生態體驗園區
民居外部改造:外部造型為桁架穿榫結構的外架外廊和中式窗花門楹元素結合,部分農戶建筑突出外架外廊裝飾,部分采用窗花門楹裝飾為主的簡約風格。分戶布置不同特色的藝術雕飾符號如剪紙、燈籠、中國結、戲曲臉譜等,文化題材如梅開五福、天官賜福、百福圖、杞菊延年、八仙慶壽、魁星點斗、五子奪魁、象寓萬年、喜鵲登梅、五谷豐登、連年有余、百事如意、富貴平安、福緣善慶、八吉祥等為主題的民間吉祥文化和鄉土詩畫藝術。
室內改造:按照城鄉一體化要求和體驗型農家樂經營特點,對室內環境設施進行綜合改造,重點突出單一居家功能向居家經營功能一體化轉型,注重內環境美化與文化內涵情調的表達。
戶外經營環境營造:擴展庭院,開敞式經營,在周邊果林疏朗的坡地進行多階休閑臺地改造,石材園木卵石擋土墻,紅磚鋪地,緣階梯步,花架,竹編護欄,太陽傘,休閑桌椅形成經營功能。
園區綜合整治:重點整治道路、水塘、果林、垃圾處理和排污,美化體驗環境,突出鄉土旅游風情,補充景觀花樹、花廊花架、欄桿橋、游人休息點、垃圾箱、標志牌,對垃圾排污進行嚴格管理。
(五)招商開發區
度假村集群建筑風格:漢唐式建筑+外架外廊造型,主題化的人文符號裝飾,沿園林車道北側臺地布置,附設生態停車位。屋后坡地開設緣山步游道,在適當區域布置休閑廊,建筑群周邊栽種景觀花木,布置石景等營造氛圍。
塘堰濱水景觀造型:因魯家長堰塘不能滿足長年滿池蓄水的要求,在園林車道北側修建二階式的小尺度環形園林水池造型,長年保持觀景水相。水生植物選擇:睡蓮、綠萍、荷花等。緣水池修建觀景回廊和木石材休閑露臺,形成濱水戶外休閑娛樂區。
六、營銷策略
(一)國色天香營銷以鄉土民俗風情和柚梨生態觀光體驗、特色餐飲休閑娛樂為重點發展方向。
(二)景觀中心區、農戶生態莊園區和招商開發區業態采取差別化經營,中心區突出綜合接待功能。生態園區以雞兔等農家菜為特色,以柚加工食品(如酒、菜等)為題材,以品茗餐飲、觀光休閑娛樂等鄉村生活方式體驗(如果蔬認養采摘,自助餐飲,放鴿養鳥等參與性的體驗活動)多元組合為經營模式。招商開發區以引進本鎮品牌特色餐飲(如滋補狗膳、鴿膳等)和休閑度假項目為主題,統一規劃,分單元自建開發經營,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政策資源和新市場資源,通過廣泛招商與重點招商結合,當地農戶和外地經營戶多渠道參與的方式逐步推進。
(三)圍繞國色天香人文主題和柚鄉風情,配合縣、鎮旅游整體開發,通過節慶活動滾動推出,同時圍繞桃花、梨花、柚花、牡丹、鴿市、鄉土詩風,發揮自身特色,舉辦主題活動,如鴿子節、踏青會、舞龍會、鄉村詩會等。
(四)與羅江鄉村旅游景點聯合推出鄉村旅游黃金線路品牌景點,共同為羅江旅游造勢。
(五)通過網絡、媒體、市場多渠道宣傳推介國色天香的鄉村旅游形象,廣泛吸引客源,特別是成德綿地區自駕游游客。
(六)舉辦系列中小型文化主題活動,廣泛邀請各界名人參訪,借名、借智、借力廣泛造勢。
(七)籌建國色天香鄉村旅游協會,統籌就業培訓,特色創新,經營管理,文明服務的規范營運。
(八)爭創羅江星級農家樂景點,推行品牌發展戰略。
(九)鑒于國色天香地處羅江城郊,其經營在前期以餐飲、休閑娛樂為主,住宿功能根據市場走勢另作選擇。
特色鄉村旅游社區策劃方案 篇4今年是我鎮全面實施鄉村旅游發展的開局之年。根據發展鄉村旅游的相關要求,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本地旅游資源,精心制定謀劃好一批鄉村旅游項目,引導鄉村旅游合理布局,促進鄉村旅游健康有序發展。
一、指導思想
圍繞“突出山區特色,培育支柱產業,建設和諧秀美鄉村”的工作思路,以“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為主線,牢固樹立“特色化、集約化、規模化”的大旅游、大發展意識,結合我鎮旅游資源豐富、發展鄉村旅游市場空間和潛力巨大的特點,以民族文化底蘊、宗教建筑、自然生態和特色種植基地為依托,以促進農民就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目的,以新農村建設和景區(點)為發展重點,抓好鄉村度假型、依托景區型、農業觀光型、產業帶動型、民俗風情型等鄉村旅游業類型,大力發展農家樂和農家旅館,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當、特色鮮明、效益可觀、環保一流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
二、目標任務
鄉村旅游規劃范圍為新村點至上莊村,依托新建鄉村旅游門樓、紅色景點、綠色生態、宗教寺廟等旅游景點,利用鄉村農舍、瓜果園、有機農業基地、苗木種植基地、特色養殖基地、鄉土文化、民俗風情,開展以休閑度假、觀光娛樂、鄉村閑趣為內容的旅游活動,通過整合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交通、農田水利建設、危房改造、農業綜合開發、“一事一議”工程建設、農村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資金,使鄉村旅游成為我鎮旅游業突出亮點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力爭2020年完成特色養殖基地1000畝,有機農業基地1000畝,瓜果園500畝,休閑度假農莊3家,農家樂10家,農家旅館8家,年接待能力20萬人以上,把鎮打造成全縣鄉村旅游示范點。
三、領導機構
為切實加強對鄉村旅游發展的組織領導,成立了由黨委副書記、鎮長任組長,、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成員的鄉村旅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生態創建辦,生態創建辦負責人肖建勝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本鎮的鄉村旅游發展實施工作。
四、方法措施
1、發展鄉村旅游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新農村村點建設與鄉村旅游景點建設相結合,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建設新農村的有效途徑之一,充分把握機遇,加大力度,積極整合項目資金,支持鄉村旅游發展,通過多渠道多方式解決鄉村旅游資金“瓶頸”。
2、發展鄉村旅游與推進現代農業相結合。緊扣鎮建設新農村的戰略部署,使發展鄉村旅游與鎮農業發展的總體布局相協調,并與全鎮的旅游發展規劃相銜接,充分依托我鎮生態環境、田園景觀、農業生產、宗教文化等各種資源,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典型示范作用,以點帶面,促進發展。堅持以村為單位發展特色農業,塊狀發展,形成規模,體現特色,集聚發展,實現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有效結合。
3、發展鄉村旅游與建設優質農產品加工供應基地相結合。我鎮以蜂蜜、有機蔬菜、有機草莓、黑山羊為代表的優質農產品資源十分豐富,為了使農民手中的農產品轉化為商品,有效改變農業粗放型的現狀,通過發展多種經營,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增加農產品就地消費份額,實現農產品就地轉化升值。
4、發展鄉村旅游與農村清潔工程相結合。環境是旅游的基礎條件,要幫助農民提升環保意識,充分改善和維護好當地的生態人居環境,堅持做到不脫離農民,不脫離鄉土,不脫離當地資源環境條件,幫助農民改善衛生條件和接待條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通過發展旅游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當地群眾的根本利益。
5、發展鄉村旅游與民俗文化保護相結合。著力在提高鄉村旅游文化品位上下功夫。對于具備開發潛力的民俗文化,要引導和激發本地農民的認同性與自豪感,重點挖掘和保護原生態民俗風情的文化內涵、生活特色,以“富、學、樂、美”為最終的發展目的。
6、發展鄉村旅游與打造鄉村品牌相結合。各村、各景點要根據本地的資源特色,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特”,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要以城鎮居民休閑需求為目標,突出農村生活特點,形成鄉土文化氛圍。
各村要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加大旅游建設投入,有計劃地組織開展鄉村旅游宣傳活動,形成以接待服務、農事參與、休閑度假、文化體驗為主體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逐步構建鄉村旅游網絡,促進鄉村旅游進入高起點、高效益、快發展的良性軌道,真正發揮鄉村旅游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特色鄉村旅游社區策劃方案 篇5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核心,大力實施村莊規劃完善、人居環境提升、富民產業增收、文明鄉風培育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與具有“XX”特色的美麗鄉村。
二、目標要求
通過XXXX旅游特色村的建設實施,力爭把XX建設成為休閑度假、鄉村體驗的特色村,打造“XX第一村”。
三、建設內容
(一)游客服務中心
將毗鄰XX景區停車場的縣道邊原供銷社進行改造,配套建設3A級旅游公廁一個。在中心內設有票務銷售、旅游咨詢、特色農產品展示銷售等服務,同時設立“XX”農家樂合作社的接洽區,為合作社社員提供統一調度和餐飲、住宿安排。其外觀應與XX村的傳統民居樣式相適應,可以改造成庭院式接待中心,布局以花草樹木、籬笆圍墻等,并在庭院中樹立一木制版面作為XX村導覽圖。投資30萬元。
(二)改造提升農家樂
發動群眾對現有23家民宿進行升級改造,民宿樣式可以參照前店后院的格式,民宿內應能夠提供住宿、餐飲、休憩、娛樂等多種功能,且內部設施現代化,外觀古樸,用燈籠、石磨、盆、蓋簾、紗布、木梯、木夾等對其外觀進行復古包裝,與俠客文化相適應,體驗俠客文化的豪邁與胸懷。可提供148間/天住宿。投資50萬元。
(三)漫游XX項目
1、環村步道:規劃沿XX至中心橋頭,沿河邊5公里觀光步道。充實道路沿線風格獨特的民居建筑、景色優美的田園風光、民風淳樸的村民形象,開發自行車道,在適當的間距布置休息長廊、蔬菜銷售亭、歇雨亭、水車休閑站等配景建筑,并在架子兩邊配以四季常開的花卉,形成花飛蝶舞的效果。投資30萬元。
2、xx舊址:在xx舊址的基礎上,進行歷史場景的實景還原,通過對香湖游擊隊故事的演繹,進一步弘揚創新紅色演藝文化,推激發游客的萬丈豪情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投資15萬元。
3、菌菇樂園:菌菇樂園規劃布局于XX公路旁現有蘑菇種植基地及其周邊地塊。該園建設目標定位為集菌類植物培育、種植、采摘、銷售、加工、美食、科普、觀光等于一體的菌菇主題樂園,投資15萬元。
4、瓜果慢漂:將XX村約2公里寬約6米的溪流,通過上游蓄水保持全年流水流動,利用架設木柱的方式將其打造成水上瓜果長廊,在水岸兩邊種植上善于攀爬的瓜果品種以及其他欣賞類的爬藤觀賞類植物,開展水上瓜果采摘等活動,讓游客體驗“魚在水中游,人在瓜中行“的意境。投資60萬元。
5、我家菜園:我家菜園規劃布局于XX蔬菜大棚,進行綠色蔬菜種植。通過認種體驗農作生活,給孩子一個農耕體驗的學習計劃,給老人一個回歸田園的溫馨回憶,給自己一個休閑娛樂的田園世界,給全家一年的綠色蔬菜供給,讓游客過把“菜農癮”。規劃建設綠色果蔬采摘區、我家菜籃子計劃等項目,重點突出自然生態、綠色健康和鄉野田園樂趣。
6、七彩燈光秀:在XX村的主街道、游客接待中心、瓜果長漂,環村路等標志性景觀建筑安裝夜景燈具,利用燈具的不同顏色,形成多彩夜景。鼓勵村民在門口懸掛燈籠兩個,配合其他建筑景觀的燈光,形成互相幫襯的效果,通過燈光效果為夜宿XX的游客提供夜游XX的意境。投資50萬元。
7、XX宮:在街北500米處,已經800多年,有一個明代宣德銅香爐傳承至今,祭祀唐代古田臨水陳靖姑等三夫人,相傳陳、林、李三夫人救產、護胎、祈子、保民,神靈顯赫,威播四方。XX四村新近已聯合籌資百萬新建宮廟,規模宏大,金碧輝煌,保護等投資約5萬元。
8、田間拾趣:引導農戶在田邊規劃養殖田螺、泥鰍、稻田養魚等,開展田間抓泥鰍,徒手捉魚、摸田螺等活動,參與游客互動體驗。同時可舉辦抓泥鰍、田螺的比賽,進行家庭親子游,配套休閑娛樂設施,為游客提供一個走進自然,走進田園,體驗野趣、農趣和童趣的好去處。投資10萬元。
9、墟場游園:將XX街改造后,通過引導,形成特色的墟場集市,將每5天一墟改為每天一墟,集市可銷售xx蔬菜瓜果等各種特色農產品和后期發展的旅游商品、紀念品等,集市要合理規劃,科學管理,使其后期發展成為特色休閑街區。
10、幸福果林:利用200多畝楊梅、獼猴桃及黃桃為基礎,在不同時間開展水果采摘活動,開展果樹認養、樹下養殖活動。可在果林邊搭蓋休憩觀賞亭,和開展果酒制作坊。在林間配套相應的住宿小屋、餐飲等設施。讓游客感受到“春可賞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果,冬可踏雪”的濃郁鄉土氣息。投資30萬元。
(四)xx街的改造
xx街起由后XX至董門xx,全長1000米。街道以“xx”為主題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岔路口設置木質指示牌,街道兩側種植百日草等花期較長的花卉進行綠化。在進村前200米處,以XX的碉堡式建筑為參照,利用泥土、碎石壘成左右各一座碉樓的主題大門(左邊寫“XX歡迎您”、右邊寫“xx第一村”),并利用傳統的夯土技術進行加固,外觀以土黃色為宜。沿街統一挑檐、店招,符合古樸、原生態的風格,體現項目地獨特的鄉土文化內涵。推行垃圾集中處理,開展垃圾“分類分揀、定點投放”,每隔40米放置垃圾箱一個,完善村垃圾收集設施和保潔隊伍建設,在人員集中地設置消防設施和消防通道,總投資200萬。
四、步驟安排
(一)動員部署階段(20XX年1-3月)
結合XX村實際,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專題會議,研究制定鄉村旅游特色村創建實施規劃和方案,入戶宣傳鄉村旅游特色村創建活動和創建標準,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創建活動。
(二)全面實施階段(20XX年3-10月)
嚴格按照鄉村旅游特色村創建實施方案,積極開展、落實好各項創建任務,使鄉村旅游特色村的各個項目能夠基本建成并開始營業。
(三)總結提升階段(20XX年10-12月)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包括排水溝、垃圾池、村屯綠化、景區配套設施、旅游公共服務標識和旅游產品開發等項目建設。 定期向上級部門匯報情況,根據上級領導專家指導意見,完善提升建設內容效果,做到高質量、高標準。
五、組織實施
(一)規劃設計:聘請xx公司的xx團隊對項目內容進行詳規設計和指導、培訓,總投資25萬元。
(二)項目業主:項目由XX村委會作為主體組織實施,XX鄉村旅游公司由鄉村兩級投資成立,做好相關籌資和配合工作,同時,發動群眾積極籌資參與民宿、餐飲、農業等鄉村旅游項目建設。
(三)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約520萬元,XX村委會、XX鄉村旅游公司各負責籌措資金50萬元,XX生態旅游度假區建設指揮部撥補資金60萬元,發動群眾籌資參與項目建設110萬元,向上爭取美麗鄉村省級精品示范村補助120萬元、鄉村旅游特色村補助50萬元、水土保持項目補助50萬元,同時與有意向投資的鄉賢和企業溝通,爭取引入社會資金參與建設。
特色鄉村旅游社區策劃方案 篇6指導思想
借助全市美麗鄉村建設成果,依托全市豐富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實施“五個一”(建設125個旅游扶貧村,發展100個旅游專業合作社(公司),發展1000戶農家樂,發展1000戶農家客棧,發展1000戶旅游商品生產加工專業戶)旅游扶貧工程。堅持“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富農”,建設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優化鄉村旅游發展環境,創新機制、整合資源,豐富品類、突出特色,強化管理、提升品質,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的關聯帶動作用,把鄉村旅游業培育成為精準扶貧和農民增收的新亮點。以建設旅游示范村、旅游扶貧村、興辦農家樂、興建農家客棧、發展旅游商品加工為抓手,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發展豐富多彩的鄉村旅游業態,通過農民的普遍參與,實現旅游扶貧、旅游富民的目的。
發展原則
1堅持“以旅游資源為依托,發展鄉村旅游扶貧村”的原則。
充分利用我市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把旅游扶貧村作為景點來規劃設計,把鄉村旅游作為重要產業來培育,把旅游扶貧村建成有個性、有特點、有核心競爭力的旅游精品,真正使鄉村旅游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和途徑。
2堅持突出主題、農民普遍參與原則。
突出“旅游扶貧”這個主題,鄉村旅游項目規劃建設緊緊圍繞旅游扶貧來做,盡可能吸收全體村民參與,村民既是旅游扶貧的對象,又是參與旅游發展的主力軍和最大受益者。
3堅持“一村一品,突出特色”的原則。
旅游扶貧村建設要因地制宜,依托當地旅游生態環境,民俗風情,特色產業等優勢資源,堅持“一村一品,突出特色”,把比較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把產業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4堅持留住“鄉愁”,保護性開發的原則。
在旅游扶貧開發中,要尊重自然、尊重歷史,充分體現“原鄉”原真性,要把保護好歷史遺存,留住“鄉愁”作為規劃設計和項目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體現在旅游開發建設的各個環節。
發展目標
從2015年起到2020年,全市力爭建成125個旅游扶貧村,分兩個階段實施:2015—2017年,建成65個旅游扶貧村,新增650戶農家客棧,6500張標準床位。其中,2015年每縣(區)各建成1個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2018—2020年底,建成60個旅游扶貧村,新增600戶農家客棧,6000張標準床位。發展100個旅游專業合作社(公司),發展1000戶農家樂,發展1000戶農家客棧,發展1000戶旅游商品生產加工專業戶。通過農家樂、農家客棧、旅游專業合作社、旅游商品生產加工專業戶的創建,直接從事鄉村旅游的人員達到2萬人,間接從事鄉村旅游的人員達到5萬人,力爭每個扶貧村旅游年經營收入達到1000萬元,全市鄉村旅游業總收入不少于50億元。每年通過鄉村旅游,直接拉動5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間接拉動10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重點任務
(一)編制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全面做好鄉村旅游扶貧村開發建設規劃。由市旅游局編制《全市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縣區旅游局牽頭,扶貧辦、農業部門配合,在深入調查轄區特色鄉村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逐村編制《旅游扶貧村建設規劃》。通過規劃引領,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要素齊備、吸引力強的鄉村旅游扶貧村。
(二)積極探索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有效機制。一是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農戶參與”為原則,鼓勵各類企業、社會團體、個體工商戶和民間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作、承包、租賃、托管、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組建鄉村旅游經濟實體,培育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富有活力的鄉村旅游企業。二是按照“公司+農戶”,組建鄉村旅游公司、旅游專業合作社等形式,提高鄉村旅游扶貧的組織化程度,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和市場運作能力。三是動員農戶自主創業,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商品。
(三)加強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協調全社會力量,整合各方面資金,加大對旅游扶貧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切實改善旅游扶貧村道路、停車場、廁所、水電、通訊、旅游標識標牌等服務設施,為發展鄉村旅游提供前提條件。對建成的旅游扶貧示范村加強規范管理和運營,營造良好的接待服務環境。并擇優推薦申報全國或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A級旅游景區(點)。
(四)完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一是依托鄉村自然山水景觀,大力發展生態觀光旅游產品。二是深入挖掘鄉土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產品。三是整合農業科技資源,大力發展以農村特色產業為主體的現代農業科普旅游產品。四是借助城市近郊優勢,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產品。五是選擇生態環境優越,交通方便的旅游扶貧村開發養生養老旅游產品。形成“環城依景、融產托村”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和業態多樣的旅游產品體系,努力打造具有xx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
(五)提升鄉村旅游商品檔次。一是重點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對農產品進行深度研發加工和精包裝,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二是組織村民積極開發民間工藝品,依托當地民族民俗文化,發展民族服飾、儺面具、剪紙、刺繡、布鞋、繡花枕等手工藝品。三是組織開展旅游商品創新設計比賽,推進旅游商品設計創新。四是在旅游扶貧村扶持發展一批誠信規范的購物店,形成鄉村旅游商品和地方特色文化產品生產銷售體系。
(六)加強鄉村旅游宣傳營銷。借助xx美麗鄉村已經形成的知名度,進一步加強宣傳營銷。一是編制鄉村旅游營銷策劃,采取各種形式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宣傳營銷,提高鄉村旅游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以鄉村為單位,依托當地的特色產品和民俗文化,根據不同季節,舉辦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鄉村節慶活動,通過對節慶活動的'宣傳,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特色鄉村旅游,拉動消費。三是系統策劃推出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和特色旅游活動,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觀光、休閑、度假、娛樂需求。四是鼓勵有條件的村積極發展智慧的旅游,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按照電子商務的“xx模式”,強化政府引導扶持、公司協會組織協調、農戶互助共享、微媒宣傳助力,不斷提升鄉村旅游發展活力,實現促農增收。
(七)加大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培訓力度。旅游、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教育、農業、林業、扶貧、文化、工信等部門要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培訓納入年度培訓計劃。建立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培訓基地,鼓勵旅游企業或有資質的相關機構對農戶進行運營管理、食宿服務、接待禮儀、傳統技藝、導游解說、文藝表演、旅游商品設計、市場營銷等培訓,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技能。
(八)加強資源保護和環境建設。加強對旅游扶貧村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的保護,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把旅游扶貧工作控制在生態環境資源承載能力范圍內。加強對示范村特色旅游資源的保護,結合當地城鎮化建設和城鄉風貌改造工程,做好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加強對扶貧村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及合理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發展鄉村旅游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和途徑,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領導力量到位、政策措施到位、發展資金到位、分類指導到位、市場運作到位、項目落實到位、工作責任到位。要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組織實施,對鄉村旅游發展集中謀劃、定期研究、破解難題、跟蹤服務。市、縣(區)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要切實加強對旅游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各階段發展任務,盯緊旅游開發項目,及時研究解決發展中的重要問題,督促落實開發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服務意識,緊密配合,通力協作,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合力推進旅游扶貧工作順利開展。
(二)加大資金投入。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實施旅游扶貧工程。鄉村旅游扶貧資金要爭取多渠道解決。一是采取市縣(區)財政補一點,幫扶部門幫一點,經營農戶籌一點的辦法解決。二是市、縣兩級旅游部門在旅游發展資金中安排一定的旅游扶貧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扶貧村旅游規劃編制、旅游宣傳推介、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項目補助。三是鼓勵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參與旅游扶貧開發,投資發展旅游企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四是鼓勵農行、農村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對參與鄉村旅游開發的農戶和有資源優勢、有市場潛力的鄉村旅游企業,給予信貸支持。
(三)加強行業監管。加快制定《xx市農家客棧星級評定標準》、《xx市鄉村旅游示范村評定標準》、《xx市鄉村旅游管理辦法》和《鄉村旅游服務規范》,加強對經營單位和業主的運營管理和服務質量提升,不斷促進鄉村旅游產品升級,推動鄉村旅游業健康發展。鼓勵各地成立鄉村旅游協會或聯盟,強化行業自律和自我管理。
(四)強化考核獎懲。建立健全市、縣兩級旅游扶貧工作目標責任制,加強對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工作的考核、監督、檢查、驗收。對鄉村旅游發展的目標任務、工作措施、項目實施、資金管理等落實情況定期進行檢查,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檢查、年底有總結驗收。對年度目標任務、工作措施落實好的縣(區)和鄉村給予表彰,對落實不好的縣(區)和貧困村進行通報,并與全年扶貧攻堅工作業績考核掛鉤。
特色鄉村旅游社區策劃方案 篇7配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抓住20xx年為中國鄉村旅游年的契機,貫徹落實我市x屆x次會議提出的“xx五”期間xx要大力發展現代旅游業的會議精神,我局決定在全市發展“鄉村旅游活動”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托景區主體,以鄉村文化,鄉村生活和鄉村風光為旅游吸引物打造xx的鄉村旅游品牌。
(二)工作目標,在全市范圍內全面開展鄉村旅游活動,制定統一的發展規劃,以旅助農、以旅富農、以旅興農,推動全市的鄉村旅游向規范化、規模化、集團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開展鄉村旅游工作的意義
鄉村旅游是指以各種類型的鄉村為背景,以鄉村文化鄉村生活和鄉村風光為旅游吸引物而進行的兼有觀光休閑、體驗性質的旅游活動。xx市旅游業剛剛起步,并被確定為“十一五”期間的支柱產業,xx人口的85%以上在農村,隨著工業化步伐的加快,工業占地與農民關系問題日益嚴重而鄉村旅游正好能緩解這一矛盾。并且搞鄉村旅游有投資就業率高、帶動就業率高和就業面寬的特性,因地制宜的搞鄉村旅游,農民有職業又有“物業”,男女老少都能動員起來,同時也可以消化農副產品,這本身就是發展現代旅游業的潛力和原動力。
三、工作內容及要求
依托鄉村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文化景觀,以農業生產活動、鄉野風光、農村生活習俗為市場經營主體,以城市居民為主要目標市場積極采取措施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一)打開鄉村旅游的突破口
我市南孟鎮歷史上就是以農業為主,農民有豐富的農作經驗,緊靠106國道,交通便利,且在觀賞樹木,大棚蔬菜,水果采摘等多個項目上已初具規模,因此,南孟鎮作為鄉村旅游試點的條件已經十分成熟。
首先,確定2-3戶有一定經濟基礎,農業種植有一定規模,誠信可靠的農戶為試點單位發展鄉村旅游。
其次,要確定3-4個采摘品種突出優勢、發揮特色。
第三,原有果園大棚要進行改造以適應旅游采摘的實際要求,將原民居裝修,做到“屋內舒適化,屋外農村化”以此吸引更多的城市游客。
第四,旅游局和鎮政府對試點農戶進行政策上的支持。
(二)制定我市鄉村旅游規范,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加快鄉村旅游發展不僅需要加強“硬件”建設也需要不斷提升“軟件”服務的質量,盡快出臺《xx市鄉村旅游服務規范》,健全鄉村旅游的標準體系,規范產品、設施、管理、經營服務。對鄉村游實施掛牌經營評定星級等措施,使xx鄉村旅游從嚴規范、高檔次入手,促進鄉村旅游健康發展。
(三)開展以“新農村,新旅游”為題的鄉村旅游大宣傳
宣傳推廣鄉村旅游的好典型、好經驗、好辦法,推介鄉村旅游精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多渠道、多方位、高強度開展大宣傳。首先,籌集資金在重點路段豎立旅游指示牌,編制現存旅游宣傳畫冊,提供咨詢服務,引導游客來霸州消費。其次,與中央、省級主要媒體包括網絡媒體合作,推出專題采風等專欄和系列報道。第三,抓好典型宣傳,總結經驗,大張旗鼓、廣泛宣傳,發揮典型的示范引路的積極作用。第四,發揮“口碑效應”利用當地城鄉居民對鄉村旅游的認同,自覺進行“口碑”宣傳,不斷提高鄉村旅游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四)突出特色,發展豐富多樣的鄉村旅游
旅游資源是旅游產品的核心吸引力,我市可發掘的鄉村旅游資源相當豐富,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要不斷發掘資源、突出特色,才能不斷提升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是要以茗湯溫泉為核心,吸引和指導周邊鄉村的農民參與旅游接待和服務,從而拉動農副產品、土特產品的銷售,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二是充分發揮古村,古樂的文化內涵,包裝具有特色的傳統鄉村工藝技術,如揚芬港泥人等。三是展示現代農業的科技水平,使游客在鄉村游中獲得更多的歷史知識、農業知識和現代科技知識等。四是建立南孟鄉村旅游園區,以政府為主導,集沈家營觀賞樹木,馬坊大棚采摘,西北岸桃樹基地,粉營蔬菜基地為一體,統一規劃而又各成體系,讓游客一年四季都有采摘內容和娛樂項目。
(五) 搞好旅游人才的培育工作
人才的培養是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要立足于長遠發展,有計劃、有重點地加快旅游人才的培養。有條件的地區應加強和有關專業院校培訓中心的聯系,分期分批地組織培訓和學習,積極培養鄉村旅游經營管理和服務人員。同時要十分重視對廣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質的提高,增強村民的文明意識和開放意識,培養文明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促進鄉村精神文明的建設,營造文明、和諧、有序的旅游環境。
(六)加強管理,促進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旅游能夠吸引大量旅游者的重要原因,要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一定要加強管理成立鄉村旅游辦公室,根據《xx市鄉村旅游服務規范》加強日常的指導管理,避免出現無序發展和管理混亂的情況。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xx年7月2日----20xx年8月1日)
1、成立開展“鄉村旅游”活動領導小組。
2、制定《xx市鄉村旅游服務規范》(試行)
3、制定xx市鄉村旅游總體規劃(同全市旅游規劃同步進行,年底完成)
第二階段(20xx年8月1日----20xx年9月30日)
1、敲定2—3戶積極性高,有一定基礎,口碑好的農戶,在南孟搞鄉村采摘試點(掛牌經營)
2、借助茗湯溫泉宣傳xx采摘,推出“南孟采摘,茗湯泡湯”活動
3、制作xx市鄉村旅游宣傳畫冊及鄉村旅游指示牌,引導顧客在xx消費。
第三階段(20xx年10月1日----20xx年1月30日)
1、市旅游局對試點單位全面驗收,掛牌經營,頒發《xx市鄉村旅游從業許可證》
2、在完善農家采摘的基礎上。,確定1-2戶“農家飯”“農家旅館”試點,開發xx鄉土小吃,使游客在xx市享受全方位的旅游服務。
3、xx市旅游局對“農家采摘”“農家旅館”試點進行業務指導,并給予政策支持。
第四階段(20xx年12月1日----20xx年12月30日)
1、制定《xx市星級農家院評定標準》對現有的“鄉村旅游”點按照《標準》進行評定活動,評定星級,導入競爭機制,規范管理。
2、舉辦全市“鄉村旅游培訓班”,對參與鄉村旅游的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人員素質,使鄉村旅游在xx可持續發展。
特色鄉村旅游社區策劃方案 篇8活動名稱:
“鄉村旅游活動月“
活動時間:
活動主題: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推動我市郊區縣旅游深入發展,形成城市和鄉村旅游協調發展的局面。
活動主題:
“走進新農村,體驗新發現”。
活動內容
1、“鄉村旅游月”暨第八屆中國·南京固城湖螃蟹節賞菊品蟹“金陵城”啟動儀式
2、鄉村旅游走進直播室(暫定)
3、網絡媒體宣傳
4、舉辦大型廣場鄉村旅游推廣活動
5、推出鄉村旅游三年發展計劃
6、舉辦鄉村旅游自駕游基地交流座談會
7、舉辦鄉村旅游座談會。
8、推出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主要內容:
(1)棲霞區:推出八卦洲生態旅游線路,包括游覽八卦洲洲頭公園、觀大江風光、賞原生態濱江濕地森林風光帶。
(2)雨花臺區:推出雨花生態休閑游線路,包括浡泥國王墓風景區文萊風情園、民間抗日史料陳列館、世外桃源農業旅游村、古龍泉寺、將軍山旅游風景區、萬博花卉園等。
(3)江寧區:推出“江寧谷里-橫溪精品旅游線路”,包括千盛農莊、南唐二陵、銀杏湖、石塘竹海等十一個景點。
(4)浦口區:推出老山森林公園、珍珠泉旅游度假區、千年古銀杏、滁河風光帶、綠水灣濕地公園、藝蓮苑、帥旗農莊、萬成生態園旅游線路。
(5)高淳縣:推出生態度假之旅,包括高淳老街風景區、游子山風景區、椏溪生態之旅、迎湖桃源風景區、銀林生態園、高淳陶瓷工業旅游示范點、高淳老街景區、高淳水產批發市場。
(6)溧水縣:推出溧水生態旅游線路,包括大金山風景旅游區、東屏湖、天生橋風景名勝區、無想山風景區、秋湖竹海、傅家邊農業科技觀光園。
9、鄉村旅游節慶活動
各區縣結合本身實際情況,舉辦鄉村旅游節
10、鄉村旅游美食活動
各區縣結合本身實際情況,舉辦鄉村美食節
【特色鄉村旅游社區策劃方案(通用8篇)】相關文章:
垃圾分類鄉村策劃方案(通用5篇)04-20
社區趣味運動會策劃方案(通用12篇)05-21
冬至社區活動策劃方案11-26
母親節社區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1篇)05-17
社區策劃母親節活動方案04-23
鄉村旅游狀況調研報告04-10
鄉村旅游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3-12
鄉村旅游發展模式調研報告12-16
鄉村旅游發展調研報告范文10-27
文明旅游公益宣傳片策劃方案04-24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大學生模特競賽策劃方案設計模板 大學生模特競賽策劃方案設計案例
- 下一篇:返回列表